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46阅读
  • 0回复

(13届年会)曾昭曙:在鲁迅的故里聆听文化的声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6

在鲁迅的故里聆听文化的声音

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曾昭曙

受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组委会的邀请,我于2017年11月22—24日到大赛的举办地、新文化运动闯将鲁迅的故里——浙江省绍兴市担任大赛评委,共听取了来自陕西、河南、广东、四川和浙江等地教师的文化阅读课11节。在鲁迅的故里聆听教育界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之声,体验文化对教育的撼动之力,自有一番风情,更有一番的感触,充分领略了绍兴文化下的学校风貌和文化教学独特理念下的教师、学生风采。

汉语言中“文化”一词的最早形态,来自古人的“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即人用在这个世界不断积累的经验来保持其稳定的生活程序,从而渐变式地创造人新的世界。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教育在内,教育是对人文化作用中的主要方式。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提出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理论体系,便是让教育充分挖掘、利用千百年来世界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唤醒智慧,启迪人生,达到“人文化成”的目的。

纵观这十一节文化阅读参赛课,城市农村、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文化资源挖掘的自觉性、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精神的培养上差异比较明显。有的参赛课几乎没有文化元素,在“文化育人”上几乎一片空白;有的课,虽然利用一些文化元素在解读教材、培养学生新的阅读视角上有一定的建树,但在体现鲁迅这个标志性的个体特质文化和绍兴作为一座群贤辈出、文化活化石的地域文化上鲜有表现;有的课,在结合当下生活方式如信息时代生活上有一定涉及,但在体现传统文化尤其是绍兴本土的传统文化又显不足;有的课在捋清文章的情节脉络、人物关系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文学效果上下笔太多,教了太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掌握的、理解的,而在带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的世界方面有所欠缺。

不过,有几节课还是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一是绍兴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的董水龙老师执教的《药》一课,在带着学生理清人物、故事情节后,让学生发现鲁迅在构思小说的巧妙之处,表面是写两户悲剧人家——“华”家与“夏”家因孩子被杀死或害病而死而无后,隐射如果不改变这种封建的“人吃人”的礼教社会,那“华夏民族”也将陷入“无后”的危机;可惜的是,教师只是就文教文,或引用了极少的鲁迅的文或话来点拨、启发,文化含量较少,特别是“华夏”一语的来历更是没有触及,更无从对“华夏无后”产生共鸣。二是绍兴市柯桥中学的潘庆英老师的《论睁了眼看》一课,教师虽然年轻,但教学功底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尤其善用鲁迅、钱理群等名家的话提纲挈领,让学生用生活的例子、现象来揭示中国人“怯弱、懒惰、巧滑”的国民性,并帮助学生理清这些国民性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深刻,学生在原有对文本理解上,在思想升华上都前进了一大步,获得感较足。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中学郭丽萍老师的《纪念刘和珍君》,课堂活跃,教学扎实,用学生最喜爱的当下线上生活方式来评价鲁迅及他的作品,从而揭示学生群体对鲁迅及他的作品的认识,获得了学生对本课的较强学习欲望;用花耗比较多的时间指名一段一段地读课文的方式,找出与刘和珍相关的句子,体会刘和珍的人物特点和作者写作意图;别开生面地将学生找出的关于刘和珍的句子提炼出来成为几段诗,带着学生将课文读薄,并在读薄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渗透鲁迅个体文化和绍兴地域文化,如让学生用绍兴话反复读“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一句,从地缘口语上来体会作者当时的愤慨之情。

总之,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大赛是一个平台,通过交流、切磋、研讨,让更多的学校、教师提升文化对教育以及教育对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多是一架播种机,为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播下文化的种子,从而激发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新世界的激情。愿天下都能聆听到文化的声音,体会到文化的力量。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