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74阅读
  • 0回复

(13届大初赛)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试题:初中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试题:初中组


  二、初中组(31
  1、(成长文化)命题作文,请以“等候”“守候”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如果选择记叙文,请一律升格为小小说或散文。若未升级,一律不评奖。

  命制理由
  我们都感受过这两种生命状态:等候和守候。
  有人善于等,期待某件事或某个人或某种结果的到来,并在这种煎熬中感受成长。
  有人善于守,用全部的生命念力,守着自己的信念,并在希望与失望中感受成长。
  这样的生命状态,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种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情感,需要我们在初中阶段,去追寻、沉淀、反省、判断,最后形成一种定力和习惯:什么时候执著?什么时候变通?
  苏轼留给后人的解决之道是——超然。
  至于记叙文升格为小小说或散文,是因为记叙文是近代白话文学后非正常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让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在非正常写作状态中折腾,浪费了大量才智,最后还是不能进入写作学的正统。
  这种文体在文化自觉的今天还贯穿基础教育12年,也是教育之耻。
  升格小小说,是让记叙文转变为正常文学体裁,随学生的成长,直接由文化作文进入文化创作,打通学生作文与文学创作的通道。
  这是文化作文解救中小学写作学开出的药方,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清记叙文真相,并主动纠正。
  该试题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文化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文化实践)阅读材料,请根据要求写作。
  你也许去过很多地方,也许很少外出。但你一定接触过不少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为此去探索:或者考查,或者实验,或者参与建造,或者查找资料……总之,你亲身体验过,实践过,并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印象中,用文化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会不会发现它们内在的文化要素或文化品质?就象游学钓鱼城或长城一样,就象过家乡的某种习俗一样,就象呆在实验室借助仪器去发现新的世界一样……总之,你体验过的生活本身,其实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
  请你“体验       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

  命制理由
  人生每时每刻都在体验。
  但是否是一种文化体验,这需要有一双文化的眼光。
  这样的视角,需要积累,也需要用意识去感受,甚至训练。
  家庭生活、家族生活、家乡生活,文化无处不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试题,换成文化视野,立刻化腐朽为神奇,成为文化实践的叙事,或者生活中的文化心,或者文化的生活心。
  显性的文化容易发现并快速转换成文化作文素材,但隐性的文化融入生活惯性,却很不容易感知。比如吃一碗面,比如种下一棵树,比如行走,比如穿着,比如读书。
  只有换成文化的眼光,才能真真切切地看见文化现场。
  并且,这是活文化。
  这种文化体验,促使我们去探究文化的底层和源点,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文化情怀。
  成长,就切切实实地被文化包裹,然后在文化襁褓里羽化出文化的风韵与气质。

  3、(未来文化)阅读材料,请根据要求写作。
    2216年,近地轨道,太空工作艇考古专用型GA-0259检测到人造航天器,同位素法判断时间200年以上。工作艇降至第一宇宙速度,通过扫描。系统检索确认,目标航天器是由中国制造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具备轨道对接机构。
  根据资料,天宫二号是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行的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二阶段的关键航天器。它当时运行的轨道距离地面有接近400公里,但是后来由于完成了推进剂补加,进入了更高轨道,因此出现在了这里。这也是当时中国最早能够实现太空燃料补加的航天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太空工作艇考古专用型GA-0259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扫描确认内舱空间有15立方米。在2个世纪前,这是中国人建造过的最大太空空间,足够3位航天员生活工作。
  系统为我们的天宫二号标定4维时空坐标,随身机器人放置文物完毕,方便今后文物局调查和回收。随后,工作艇撤离天宫二号。
工作艇飞离天宫二号,地球周围宏伟的空间站机构已经形成,太空电梯、大规模空间停驻机构都正在运转,这时人类已经走入太空的2216年。
  ……
  这是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后,央视联合刘慈欣打造科幻虚拟系列节目的想象。
  请将我们的写作视野定格在2216年,定格在中国科技的世界性成功之上,想象2216年,你再次轮回为中国人,想象你:或是正在读书的青春少年,或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年,或是事业成功的中年……请把那时你作为中国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要求:(1)小小说,或短篇小说文体。
  (2)故事曲折生动,尤其通过故事体现那时中国科技与文化在世界乃至太阳系内一定的影响力。
  (3)丰富的想象和情节,要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观,不要变成一个没有内涵的故事,从而降低故事的张力。

  命制理由
  一个民族的想象力,最迟一定从中学开始生长。
  特别是有关科学技术的想象。
  本试题另一个关键,是设置了“你再次轮回为中国人”这一宗教元素,是想告诉大家,西方科学如果没有基督文化土壤,不可能诞生。因此宗教与科学之间,不是敌对,而是恰恰相反。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助于我们解答李约瑟之问: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
  了解这一点,我们才懂得正确认识中国的宗教文化,才能与西方文化进行全面比较。
  因为西方科学是奔跑在宗教甲板上才起飞的:基督教吸收了古希腊文化因子,甚至在12到13世纪建立经院哲学,复兴古希腊学术文化。
  这是当代中国学者们无法完成的文化比较:宗教已经成为这批学者生命中的空白盲区。这个使命,自然降落到你们身上。
  当然,宗教元素对文学写作而言,也是想象力膨胀的土壤。
  但,科学精神,将这种无拘的想象,拴上了理性的缰绳。
  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基因里,特别需要的东西。
  至于文体要求,是希望中国教育从记叙文的泥潭里走出来,直接升格为正常的文学体裁。
  因为,在中国传统教育里,从来没有记叙文这个概念,更不是只有一种或几种文体概念。
  记叙文是近代教育设计理念的错误,也是近代白话运动在教育上的不成熟体现,它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给学生写作带来极大伤害,必须纠正。

  初中组命制总述
  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能够戴上文化的透视镜,那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因为它们都是文化:山的文化和水的文化。
  但很可惜,自从改成了“语文”这个概念,我们就放弃了这种文化成长与文化修炼,而把它们仅仅看成是山和水。是石头、树木,是流水、鱼虾。
  但,不是文化。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早已随反传统文化的软暴力和硬暴力而灰飞烟灭。
  总之,是原生态的原样:我们的人文情怀,退回到原始社会。
  其实第1题的等候和守候,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中国文化的春天,会在你们这一代身上降临,你们的等候会有惊喜。
  但你们更要学会守候:不要让它某一天突然又消失。这是你们的责任,要一代代传下去。
  第2题是想告诉你们,既然文化的春天要来了,你们应该换一种心情和思维,用文化的眼光去迎接,不要无缘对面不相识,让文化又伤心而逝。
  基于你们的文化实践和体验,第3题是希望你们拥有科学的想象,并用这种想象构建中国的未来。
  中国是人文的天空,这样的底蕴恰恰也暴露出我们科学底蕴的不足,希望你们把未来的希望,建筑在科学的基石上,从而完善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