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51阅读
  • 0回复

(科举文化)清代科举考试的现代解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9-21
       如果我是一个生活在清朝的农民子弟,我想出人头地,想进仕途当官,光宗耀祖,我该怎么办?
  第一步,我要参加县里的考试,这个叫做“县考”。
    第二步,县考及格了,我就要参加市里的考试。清朝的时候,“市”叫做“府”,市长叫做“知府”。所以市里的考试叫做“府考”。
    第三步,知府上报通过府考及格线的考生名单,中央会派教育部特派员“学政”组织以“府”为单位的“院考”。
    第四步,院考及格了,就是政府认定的知识分子了,叫做“生员”,可以自称为“秀才”。
    第五步,成了秀才以后,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路是不再要功名了,那么我必须参加朝廷组织的每三年一次的秀才资格考试“岁考”。“岁考”不及格,“秀才”头衔就会被剥夺。第二条路是继续争取功名,我要考“举人”,那么我必须参加府一级的举人报名考试“科考”。
    第六步,科考及格了,我就能参加省一级的举人资格考试“乡试”。只要是通过“岁考”和“科考”的秀才,朝廷就会发给口粮,读书算是没有白读了。“科考”中成绩最好的考生叫做“贡生”,就是可以向朝廷推荐的人才,也就具备了做小官的资格。优贡一等可以做县长(知县)候选人,三等也具有做县教育局长(训导)的资格。
    第七步,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加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考过了就是“举人”。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
    第八步,乡试及格了,我就能参加朝廷组织的全国性考试“会试”。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是乡试的次年,地点在首都北京。“会试”第一名叫做“会元”。
    第九步,会试及格了,我就能参加最终的考试“殿试”了。殿试也是在北京考,通常是在故宫太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
    第十步,殿试及格了,我就算考中了,叫做“进士”了。进士按照成绩,分为三等,分别是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亲自定,考官把参加殿试的考卷大约选出十份,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最后点前三名,点出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连中三元是很难的。就是乡试的时候,我得了解元,会试的时候,我得了会元,殿试的时候又得了状元,就是连中三元,三个考试都考第一。

    [参考资料]
    1. 《胡适口述自传》第二章。
    2. 阎崇年《清朝选官的科举制度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