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60阅读
  • 0回复

傅佩荣:《孔子的修养之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7
诸位朋友,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孔子的修养之道。说到修养,我们都知道很困难,所以要问为什么需要修养。如果请教孔子的话呢,我们就发现他在修养方面下过很大的功夫。一个人生下来是个小孩子,他有求生的本能和欲望,所以他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所以需要受教育。所以我们今天谈到修养的问题,在儒家里面是一个重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修养的原则。第一个,要针对血气。



在《论语》里面孔子说,君子有三戒。这段话,很多人耳熟能详。所以我们把君子这个词,要理解为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要直接说是君子。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直接说君子的话,怎么可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呢?小时候血气还不稳定,要小心不要好色。他已经是君子了,你还跟他说这个,好像不太通。所以在理解论语的话的时候,君子要理解为成为君子的人,就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就是不用立志的。没有立志的所以称作小人。

  所以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有三方面要特别的谨慎。第一,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第二,年纪到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老了还要小心,你说年老的时候,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所以这种好色、好斗、好得,是按照人的年龄分的吗?它的来源在于身体。血气就是指身体的冲动;欲望跟本能而言。人不能离开身体。所以你不管在生命的什么阶段,都要小心都要谨慎。孔子这种说法提醒我们,他并不认为人性本善这样一种可能性。所以我们尽量避免把我们后天的一种想法加在孔子口中。孔子认为人的一生只要活着就要小心。他是很客气,分三个阶段,说三种毛病。事实上很多人头一个阶段就三个毛病一起来了。谁是这样的例子呢?齐宣王,孟子时代有一个齐宣王,齐国是强国。这个宣王有点很令人感动,就是他很诚实,见了孟子,听了几次谈话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坦白说了,寡人有疾,寡人有病,他的病不是生病,生病找大夫。孟子又不是大夫,不是医生,孟子是一位哲学家,他跟他说寡人有疾。孟子当然很关心他什么病?三种严重。好色,好勇,好货(得)三种。

  孟子的教学方法从孔子这边得到真传。他不会直接说你错了,他问你好色吗?那让天下人都好色,推己及人,男有分,女有归,大家都可以得到好的归宿。你不要一个人好色,后宫佳丽3000,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先肯定好色是一种本性的需求。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所以像这种本能,你要把他它推出去,让每一个人都得到他需求的满足。这才是一个当国君应该的做法。

  你好勇吗?勇有两种。第一种是匹夫之勇,走在街上,谁瞪我一眼,打一架。这种勇有什么用呢?真正的勇敢是像周文王,周武王,一发怒,天下就安定。那老百姓还怕你不够好勇呢?

  那你好货(得)呢?喜欢发财。叫做藏富于民,让天下人都发财。你税收用不完。你自己一个国君发财,老百姓很穷有这样的事吗?你也不敢随便享用。

  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说。孔子对于人的理解,一方面很实在。哲学家一定从经验出发, 决不唱高调。这孔子提到说,小心,你在生命的三个阶段都要修炼。让自己能够避免这种严重的缺点。这是第一步。需要的原则针对血气,对于身体要注意。

  第二步就要认真反省了,因为人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智。会胡思乱想,这时候就要针对你的心思。经常做自我反省。孔子有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就说过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Japan有家书店叫做三省堂,你看Japan人学得真快,立刻搬过去。哪三点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用白话来说,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呢?叫做忠,跟朋友来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叫做信。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好好先做到?叫做传不习乎?

  有些人说,第三点,是不是有问题?应该是孔子教我的,我有没有做到。不能那样看,因为孔子教曾参的时候,曾参比他小46岁,曾参哪里有机会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忠心呢?交朋友有没有守信用呢?不会讲这些。如果在那个时候,曾参一定会反省什么呢?对父母有没有孝顺?这些。他现在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我教给学生的,我自己有没有做到。这样比较合理。他已经成年了。自立门户了。

  曾参伟大,三个反省都是不,不忠,不信,不习。反省就是要从负面来反省自己。看自己有什么错。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反省是,谁害我了,谁整我了,谁在背后骂我了。我们的反省是反省别人的错。这样没什么用的,你只有反省自己的错你才会改善。

  我们不要以为只有曾参如此,他也是学孔子的。孔子讲过一段话,我如果不说明是孔子事先说,大家会以为这个人,恐怕有问题。你看这句话怎么说呢?德行没有好好的修养,学问没有好好的研究,看到该做的事没有好好的去做,有不对的事没有改过,这是我的忧愁啊。这个人一定有问题,这四点都是很严重的情况。你很忧愁代表你不一定做到,这是孔子的话,所以孔子的修养就从这里开始。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我德行没有修养好,学问没有研究好,听到该做的事没有去做,有不善的事没有改过,这是我的忧愁啊!你每天担心这些事情,你就不会犯这些毛病。一个人如果说我没问题反而有问题;一个人说自己有问题,反而没问题。

  当然这是老子也说过的。老子说一段话很精彩,老子的71章,他说圣人为什么没有毛病呢?因为他把毛病当毛病,他就没有毛病。这段话很有意思。“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所以《老子》很好念,都几个字而已,绕来绕去,圣人不病,圣人没有毛病,以其病病,因为他把毛病当毛病,他就不会有这个缺点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因为他把缺点当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所以以孔子来说,每天想我大概不够吧,我有问题吧,所以他有进步的动力。

  所以学习儒家有很多的方法,第一个,针对自己身体血气这种本能的欲望,一定要设法克制。第二个,要每天反省自己,跟别人相处,自己的修德,学习,有没有进展。那么第三个,言跟行,一定要合乎礼的规范。

  我们讲过内心感受,对方期许,还有什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其实很具体,最底下的有法律,往上的有礼仪,法律跟礼仪都是很好的规范,你照这个做,大家相处起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我们也提过孔子的希望,到最后有什么结果呢?叫做“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心所欲,谁不喜欢?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叫从心所欲。但是从心所欲就很容易违背规矩。所以孔子能做到从心所欲又符合规矩,代表他的言行表现,从小开始就守礼,守到最后,就内化了,内化了以后就变成我遵守礼仪,不是别人要我做,而是我自己要做,我做出来就很自然。他把自然做的事都是应该做的事,他应该做的事做得很自然。这就够了。人生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等于应该。整个公式记下来,自然等于应该。我自然去做的事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我应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你如果没有修养的话,是什么情况呢?你自然做的事都是不应该去做的。应该做的事你都做得很不自然。比如说我应该孝顺,孝顺起来真的不自然。那你最后真的能做到孝顺父母很自然,好像是船过水无痕,没有刻意的痕迹。那我这个自然去做的事,都是我该做的,该做的事做起来毫不费力。这个表面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其实经过长期的修练。孔子也只能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什么,69岁以前,如果孔子随心所欲偶尔就会踰矩。我这么说并没有批评孔子,是他自己的话这样讲,这逻辑上可以成立的。代表修练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且,如果孔子活到80岁的话,他肯定还有更高的境界,是人的生命是不可限制,不可衡量的。 所以我们自己放弃奋斗。

  所以我们讲到修养的原则的时候,这三点,针对我们身体的欲望,冲动;接着针对自己的心思,自己每天的言行表现;第三个就是要照礼的规范来做。

  好,我们就讲具体的方法。第一个叫自我约束。说到自我约束,可以从几方面来看,首先就是吃东西。

  我们小时候念书,念到一句话,大家都觉得孔子这个人很难相处,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就是:“割不正,不食。”肉没有割正,他不吃,我们听上去不可思议。有肉就不错了,还要看割没割正呢!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孔子这么挑剔。我自己年过50以后才知道,因为牙齿不好,肉没有割正的话,有筋,咬不烂,吃了也白吃。但是孔子说他有十样东西不吃,这只是一样,另外九样更清楚,叫做这个肉已经有臭味了,当然不吃了;这个颜色都变了当然不吃了;这个蔬菜季节不对怎么吃呢?这个菜没有适当的配料,怎么吃?

  你要吃生鱼片,没有芥茉酱,怎么配呢? 是不是,这些都是要适当得考虑,考虑的目的只有一个,养生。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

  孔子说过一句话非常的具体,他的学生为他总结的,叫做老师最谨慎的三件事。《述而篇》 子之所慎:齐,战,疾。第一个斋戒,第二个战争,第三个疾病,所以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因为谨慎啊,代表你必须有所收敛啊,我们看第三件,第三点叫做疾病。古时侯,医药不太发达。最好不要生病,生病的话,恐怕就有危险。所以孔子对于这种药理,对于这种吃东西,他非常谨慎,因为病从口入。所以他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是有道理的。他甚至外面买的酒,外面买的肉干他都不吃。“沽酒市脯不食”所以我们以前也谈过,孔子不收,肉干的,你不要送肉干给他,送了他就要问你妈妈做的,还是外面买的,这个弄不清楚,所以孔子不是收束修的,他看你有没有15岁,是不是愿意求学,所以讲到吃的问题,你要谨慎。孔子后来生病了,季康子是鲁国执政的卿,送药给他,孔子说什么话呢,他说“丘未达,不敢尝”。简单,你总理送药给我,我不懂这个药的药性,我不敢试试看。怎么可以拿自己开玩笑呢?执政的卿大夫送药给你,肯定是外国来的名药。这是什么长白山的老参,什么地方的名药,那个药是很补的。但是要补对人。他好意送药给你,你出了问题,你也不会说,这个事请你原谅,来不及了。不要说食物不能乱吃,药也不能乱吃。所以孔子是懂得一些医术的。

  他有个学生德行很好,我们一直没有提他,因为他也是活得不久,颜渊,闵子骞,第三名,冉伯牛。《论语》有一段话,伯牛生病了,孔子去看他,从窗户上拉他的手。为什么从窗户上拉手呢,两个解释。一个是孔子是老师是长辈,看晚辈不能到病房去,一个是说他的病有传染性,你不能进去,所以孔子从窗外拉他的手,然后说:哎呀,这么好的人,有这么坏的病,我们要失去他了,这是命啊。孔子为什么一拉手,就知道恐怕他救不了了呢?因为孔子会把脉。一拉手就知道这个脉息已经救不了了。这样讲很合理。因为从后面孔子药性不懂,他不吃,看得出,他是有研究的。古时侯,念书人,这些都是要懂的,所以孔子对于养生方面,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那等于是他自己收敛。约束自己。现在医学也告诉我们,只要好吃的都不健康,健康的都不好吃。那么孔子对于这个,第一个,饮食非常注重。第二个,对于说话,言语。说到说话和言语都跟这个口有关。人生毛病不是一半以上都跟口有关的吗 。所以在《易经》里有一卦,叫做颐卦,颐的卦像呢,叫做山雷颐。《易经》不熟悉没关系,他画出来就是一张口,上面下面是阳爻,中间四个阴爻,张开了,准备吃东西。照理说来,应该不错。如果说我想找工作,占了一卦,肯定可以找到,因为有饭吃,但是不要忘记,在这一卦里特别提醒我们,居然有四个爻是凶的,不好的。

  人如果能把这张口管好的话,人生的麻烦少了很多。所以孔子特别注意言语。他的言语怎么注意呢?第一个,“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他很少主动谈论三点,子罕言利、命跟仁。第一个,孔子说,我们来谈谈有利的事吧。你一谈有利的事,每个人都希望有利,这样好处分一点给我,所以你一谈有利的事,大家心就浮动了,老说做什么生意可以发财,去哪里可以发财,谁还愿意安心的工作呢?

  第二个,孔子很少谈到命。我们刚才提到《易经》,命,很复杂,你说一个人知道了命以后,他还会奋斗吗?你谈命的话就有神秘的成分。事实上孔子自己也会占卦,在《易经》里面也有写,后代也有很多学者在谈这一点。比如,孔子准备做官的时候呢,就占一卦,发现自己只能当装饰品。他就算了,我就做这些经典的注解(来)教学生吧。他后来觉得我还是想做官,做得也不错。再占一卦,占到什么?旅行的“旅”,就是说你去旅行,他就周游列国。在《易经》里都有这些。所以,你如果说要自我约束,在言语上,你说他要谨慎,尽量不要谈利益,尽量不要谈,命运。

  第三个比较特别。也不要谈仁,仁义的“仁”这个字。你说《论语》里这么多(仁)字,怎么会说没有谈呢?仁义的“仁”字在《论语》里出现104次,但是大多数是别人问,孔子才回答。孔子很少主动说,今天上课的主题是仁,他很少讲,为什么呢?“仁”这个字牵涉到人之道,每一个人要因材施教才能谈的。你如果普遍的谈的话,只能说各位同学,你们要做好人。这等于没讲。所以你给每个同学都要讲,个别的学生,他的人生的路该怎么走。所以,有一个学生叫樊迟,三次问仁,三次答案不一样。孔子很少主动去谈,因为主动谈的话,没有特定对象,太空泛了。所以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利、命、仁。

  更有名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子不语,什么叫“语”呢,“语”跟别人讨论,“言”跟“语”不太一样,怎么不太一样呢,食不语,寝不言。有一句话也在《论语·乡党篇》出现的叫做“寝不言,食不语”睡觉时不说话,吃饭时不讨论,言代表说话,语代表讨论、对话。

  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跟别人讨论怪力乱神。好,我们要问了,怪力乱神存在吗?子不语怪,力,乱,神。什么叫怪,反常的就叫怪,反常,这个现象很反常。那就是不用谈,因为他反常,代表他时偶尔出现,你也很难找到原因。因为古人对自然界对科学的知识很有限。比如有一次看到六只鸟退着飞过宋朝的首都,“六鶂退飞过宋都”,这个鸟怎么一面拍翅膀,一面向后飞,因为(反方向的)风速比(鸟飞行)的速度要大。所以鸟拼命的飞,我们看到的鸟是向后飞的。那这种现象,你了解就没什么问题了。所以,那时候的人,他在这方面怪,反常的事不要谈,你谈的也是猜测而已。所以不谈“怪”。

  第二个不谈“力”。什么叫做力呢?力就是力量的“力”,因为当时对于国家的存在,他有两种考虑。第一个你要以力服人,第二个是以德服人。一个国家,用德行来让别人接受的话,这样才能称王天下。用力量来征服别人叫做霸。古代叫做王,后面有春秋五霸,就是靠力。“力”代表武力,这孔子不谈。因为你靠力来谈的话,就忽略德了。

  第三个,孔子不谈乱。 “乱”代表造反。悖乱之事不要谈,有造反的事情很热闹。你看演电视剧很多内容都有(造反的事),如果你说天下承平,你一集就演完了。天下太平,有没有事?没事。当然是弄得很复杂的,狸猫换太子,很多复杂的现象,这叫做乱,孔子也不谈。

  再有就是神,说到神这个字啊,就要分辨了。神在这里是指灵异事件。灵异事件就是不能解释的很神秘的事件。不是鬼神。孔子谈鬼神,公开的谈。“敬鬼神而远之”。不是鬼神吗?是不是?“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禹呢?“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不是鬼神吗?孔子对鬼神是可以谈,因为鬼神是人类的祖先。甚至于这边所说的鬼神是灵异事件,就是很神秘的事件。比如像表演什么隔空抓药,很神秘的。

  这孔子不谈怪力乱神,他不谈,所以比较收敛。因为谈这种事情很有趣,比如今天大家聚会,大家谈这种事,越谈人越多。对不对。你谈正经的事情的话,别人听了会觉得好像很平常,但是,道就是平常。平常最可贵。一个人一定要安于平常,安于平凡。他才是真的不平凡。所以孔子对他的言语方面,也是一样。

  他还提过三种严重的过错,那三种呢?跟说话有关。《季氏篇》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第一个,该说话不说话,叫做隐瞒;第二个不该说话,就说话,叫做急躁;第三个,没看别人脸色就说话,叫做瞎子。所以孔子很直接,说话很困难,要说得好,不容易,说得好不容易。所以你要记得,说话需要判断时机,这个时机是不是该说。有时候,我们年轻的时候比较冲动,想说一句话的时候,根本就不管时机,大家听我说。别人听的时候,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你也怕忘记,等下忘了怎么办呢?后来年纪大了后,才知道,忘了就算了。忘了,代表他不太重要才会忘记。所以,这跟言语有关。

  那么再接着第三个,叫做情绪方面。第一个叫做我们要对自己的饮食方面要节制,第二个,要对自己的言语,要能掌握,第三个,就是情绪方面,说到情绪方面,这几年很流行谈什么?在智商之外,谈情商。就是情绪智商,说到情绪智商。当然会有喜怒哀乐了。所以我们念《论语》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到一个字。叫做“怨”,抱怨的怨。你注意翻的时候发现,怨这个字出现了20次。

  并且跟怨相近的字还有几十个啊。包括《论语》第一句话大家最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那个“愠”就是生气了,叫做生闷气。怨就是已经发出来,给你看到就叫怨。那个“愠” 是里面在生气啊。所以跟这个有关的那些字很多。

  关键在什么地方?在于“怨”这个字。如果你讲情绪的话,两个字最重要。一个是怨,一个,是羞耻的“耻”。所以看论语的时候,这两个字掌握住,你就知道该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了,人很容易比较。比较之后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对自己占便宜的地方往往都不会注意,认为自己该得的了。但是自己如果受委屈的话,就很容易抱怨。这时候,你就要设法去问自己了,怎么样去化解抱怨的问题。

  抱怨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我抱怨别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别人抱怨我。所以,如果说你想修养的话,先考虑别人为什么要抱怨我。所以在《论语 》里面孔子说了,你做任何事都考虑利益的话,就带来怨恨了。因为利益很少,利益少,大家都要,到最后,你得到大家都没有了。那当然会怨恨了。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他不跟别人去争,不跟别人争就没有什么怨恨的机会。

  孔子的方法不像老子一样。老子是真的不争,但是孔子会说什么,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对自己要求很多,对别人要求很少,这样就远离怨恨了。

  我们要记得为什么孔子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我不愿意别人怎么样对我,我就不要怎么样对别人。这是一个最低要求。如果换一下方式说,“己之所欲,加之于人。”那就不一样了,我如果把对自己的要求加在别人身上,别人会说我又不是你,为什么这样要求我呢?这有时候太主观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啊。比如我每天念书十小时,我跟学生说,你们每天也要念书十小时。但是学生说,老师我要打工,我要赚学费,我家里面父母亲要我伺候。我不可能读十小时。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抱怨,说老师自己当然没问题嘛。

  我记得我教书有一些尴尬的事情。其中之一是什么?其中之一有一次我跟学生们说,各位同学赚钱不是人生的目的,要修养品德。结果,学生第二个星期跟我跑来抱怨,他说我回去这样跟我父母说,我妈就说了这个傅教授吃饱喝足了,然后叫我们好好的修德,他自己有固定的工资,待遇不错。我们要工作,哪有时间像他一样,去什么修德,去念书呢?所以你要求自己可以,你不可以把要求自己的标准加在别人身上,这样就没什么怨恨了。所以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孔子很了解人情世故。所以,第一步你要化解别人对我的抱怨。你不要光想说,我不要抱怨别人,你要设法让别人不要抱怨你。像这种情绪上的调节,如果不适时加以疏导,等到累积到一个时候,火山爆发,那不得了。有时候是外在的冲突,有时候是内在的压抑,造成这种状况。

  好,那我们怎么样去不要去抱怨别人呢?我们不要去抱怨别人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说想开一点,但是想开一点,有时候就是想不开,那怎么办呢?你要转移注意力。设法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想着这件事情。

  谈到人的情绪啊,在《中庸》里面说得很好,它说喜怒哀乐还没有发出来,称作“中”,发而中节,称作“和”,所以,怎么样去恰到好处呢?这又是一个关键。

  人怎么可能没有喜怒哀乐呢?个人的遭遇,朋友之间的生离死别,都可能出现情绪的反应。反应要适当就可以。适当,就没有什么累积情绪。所以,孔子本身的情绪智商叫做情商,非常高的。在《论语》有一句话是学生描写他,说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三句话。什么叫温而厉呢?温和平常不会太严肃, 厉代表严肃,温和但是他能严肃。一般人温和就不严肃了,上课常常讲笑话,到最后学生根本不太在乎你说的话。他也不知道你叫他写功课是不是笑话。所以温和但是严肃。第二句呢?威而不猛,很多人一威就猛了,有威严但是不要太刚猛。第三呢?恭而安,恭代表非常的恭敬,一般人恭敬就不安,好像是手脚不知道该怎么放,恭也很坦然。能做到温和但严肃,威严但不凶猛,能够恭敬但是又能够安详。这实在是一种高度的修养。

  同学们看他有时候会觉得怎么样呢?但是另外三句话,“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就是你远远的看他的时候,一个人在那里很严肃。

  千万不要以为,一修养之后,就不能高兴,就不能悲哀了,不是的。修养是说,我能够真诚的又适当的来表达我的情感。而不是喜怒哀乐一发,就不中节,不可收拾,不会的。

  那接着就要谈什么呢?自我调节。你约束是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自我调节的话,我们就可以说,孔子,他有一次自我描述。这样的机会不多。

  因为有一位楚国的大官问子路,问子路说你们老师是什么样的人,问别人还好,问子贡是最好的。因为子贡对老师很了解,有一次别的学生就问子贡了,说我们老师这个人有点奇怪,他到每一国,都要去问别人那一国的政治情况怎么样,哪一个人上台了,哪一个人下台了,他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老是想问这些事情呢?子贡就说了夫子温良恭俭让。这样子跟别人谈这种事情,他跟别人到处打听是不一样的。所以子贡对老师是相当了解的。那么这时候问到子路了,说你们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呢?结果呢,子路不对,原文就写“子路不对”。子路不对不是子路考试不对,答错了。“子路不对”是子路没有回答。因为子路怕说错话。如果有人问我说,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说说看你的老师,你真的不敢讲啊。你怕把他讲得太低的话,回去不能交代。太高的话,又怕别人说是假的。那口才不好, 子路口才不怎么样,这个大家都知道,他的能力在别的方面。结果子路没讲话,这件事又传到孔子耳中,孔子有很多学生会传消息的。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就把子路找来,说子路啊,你应该这样说,下次有人问你,你们老师是怎么样的,你应该这样说。所以底下这句话,是孔子讲他自己的。说这个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句话,是孔子的自我描述,我们分析一下。第一句话,孔子说发愤忘食,发愤起来就忘记吃饭。比如今天我要把这本书念完,我要好好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忘记吃饭,说实在,我崇拜孔子真的是有理由的,我一发愤起来,就想起来没吃饭。为什么,你发愤起来,发现肚子饿,这撑不下去。孔子不一样,发愤起来忘记吃饭。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伟大,就在这些地方。

  你要常常去了解说,他真的是不容易。你如果光是念书,你不去想你做得到吗?那怎么算念书呢?这第一件事我就做不到了。

  第二件事呢?快乐起来就忘记忧愁,人生一定会有忧愁的,但是,他会快乐。他的快乐我们已经一再强调,真诚引发力量,内在产生快乐。快乐起来就忘记忧愁,他也会自得其乐。今天如果不哭,他就可能唱歌。自己演奏音乐,也可以弹弹琴,快乐起来忘记了忧愁。

  第三句话呢?我只能做到第三句话,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老了,只是有时候照镜子头发这么少,也应该承认。这一点是孔子做到的。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所以我把这称作三忘主义,忘食,忘忧,忘老。这是孔子的三忘。

  那么我们再继续看,他常常叫学生学习《诗经》,诗经里面就提到兴观群怨,尤其是“怨”这个字,特别值得注意,因为人常常会抱怨。你念《诗经》,念多了以后,情感很真诚,其实抱怨是很自然的事情。《诗经》里面有很多地方,你念的时候,就觉得怨气就消散了。读《诗经》就会发现好多人都好杰出,一辈子都很委屈。你看了之后就没什么好抱怨了。或者说是你看了别人难过的情绪,你跟着念一念,你会发现说,我以前以为自己最可怜,什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来发现旁边站了一排人,多得很,你就不必一个人再伤感了。

  我自己的习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听听音乐,听听音乐之后,你的情绪就慢慢转移了,因为音乐的旋律,会带给你不同的想象,那个想象往往是像回忆一样的,经过过滤,把过去一些美好的时光,一些经验,带到现在。人每天都要面对每天的生活,每天的烦恼,但是你要设法让它化解。想到整个的一生从整体来看,否则你只注意到每一天的话,可能很多年以后,你没有办法摆脱,那小小的范围,你总是这些同学,同事,朋友相处,你不能自己摆脱的话,困在里面,时间蹉跎,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孔子能劝学生读《诗经》,他自己也是一样。常常用《诗经》,在这里面得到很多启发。

  那么,另外,孔子特别喜欢音乐。说到喜欢音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唱歌,一种是演奏。演奏都是演奏固定的曲子,唱歌的时候当然唱固定的曲子。但是你自己唱的时候,情绪的发泄就不一样。所以现在很多人喜欢唱卡啦ok,唱卡啦ok跟听别人唱歌不一样。听别人唱歌,别人唱得再好,你只能欣赏。但是,唱卡啦ok你的情绪,就在演唱的过程中得到抒解,情绪是需要抒解的,是不能够把它压制的。

  所以孔子的音乐非常好。音乐的水平很高,他唱歌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觉得老师今天很开心。因为今天他没有哭,如果他今天哭,他不会唱歌。因为情绪是有延续性的。然后唱歌的时候喜欢跟别人一起唱。

  孔子演奏音乐的时候,水平特别高,演奏起来可以抒发他的心声。

  我到孔庙里面,特别去问,哪一个是磬,他们指给我看,就是一块一块的石头,有各种形状,敲的时候声音也不一样。磬这个字,上面是声音的声上半部,底下是一个石,这个是石头做的乐器。孔子在卫国曾经击磬,让别人经过的人,荷蒉者听出了他内心的声音。我原来以为磬是一种特殊的乐器,很容易来传达心声的,后来发现根本就是几块石头啊,如果是几块石头,你能在敲击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声表现出来,代表你对人间很多感叹。你觉得人生很遗憾的,没有人了解你。孔子藉这个机会表达出这样的心声,被人听出来了,就说没有人了解你就算了。你要在这个时代要发展的话,两个选择,深则厉,浅则揭。所以,这个高手也是研究《诗经》的,可以随口就念两句《诗经》的。他就提醒孔子,他一定喊得很大声,因为他在门外。从路边经过。喊得很大声,让屋内的人听到。就说你在事业上有理想,就好像过河一样,河水很深,你就穿着衣服过去,反正衣服怎么样都会湿,河水很浅就把衣服撩起来,走过去。你不要在那边想过去,又犹豫不决。

  说实在,那些隐士,看到孔子也觉得孔子也很辛苦,有点犹豫不决。因为孔子本身当然希望过一个快乐的生活。他也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又不忍心,舍不得,老百姓受苦。所以他在那边考虑,到底要怎么样?我去做一个官,如果说,在这个乱世里面,有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不容易。那你不做的话,你又不忍心百姓受苦。所以,念书人的志向,在这个时候会有一点犹豫不决。

  所以孔子的心声让别人听出来了。那到底孔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呢?后来孟子说出来了。孟子说孔子把他的心思都放在写《春秋》里面了。所以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要了解我,大概就靠这本书吧。要怪罪我,大概靠这本书吧。为什么呢?春秋本来是天子才能做的事,里面会对好人加以称赞,对于坏人会加以批判。天子才有权利。孔子那时候已经天下大乱了,天子活着就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就自己做了。所以他说了解我的就是春秋。他里面表达出我对善恶的看法。对于好坏的一种判断。所以后面就有人说了,《春秋》里面对于人的判断,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一个国君一个大臣,孔子有时候一个字就够了。所以一字之褒,称赞他,荣于华衮,最好的服装,超过它。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个字说你是坏人,比刀斧更可怕。就是要让你乱臣贼子惧。让乱臣贼子害怕,不要胡作非为。所以孔子本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办法把天下治好,他只好靠历史的书,春秋书,传下去之后,让后代人看到说,你看,如果你做坏事,将来历史上记一个字不得了。所以像这个就是儒家的传统。孟子把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所以孔子他的修养,透过音乐,让情感中和,然后他又透过对前面的《诗经》的研究,用《诗经》来化解他的愁怨。像这个就是自我调节。

  孔子其实很幽默的,他怎么幽默呢?他的学生在武城当县长,居然教老百姓唱《诗》,《诗经》在古代是高尚的学问,是做官的人才学的。他的学生学会了之后,也去教老百姓。孔子带学生经过武城听到里面弦歌之声,他居然笑出来。孔子在《论语》里只有少数一两次(笑),这次最可爱,叫做莞尔而笑。就说割鸡焉用牛刀。就说我这个《诗经》,是要教你治国的,你居然治理一个小县城就让老百姓来唱诗经,好像你杀一只鸡用杀牛的刀,小题大做了吧。讲完毕之后,他的学生跑出来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老师,你以前教我们“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做官的人学道,就要爱护百姓,老百姓学道就容易听你使唤。老师这样教我的。孔子一听就不好意思了。说各位同学,我前面跟他开玩笑的。前言戏之耳。孔子很幽默。

  不但他很幽默,我们常常提到颜渊,会觉得颜渊好像比较严肃。也不一定,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有一次颜渊不见了。因为逃难的时候,兵荒马乱,这一批人赶快跑,下一批人下班车没赶上,结果清点人数,颜渊不见了。颜渊不见了,那还得了。别人不见,那还可以考虑,颜渊不见是一件大事,大家就很紧张,就再等一等,再等一天吧。第二天颜渊才赶来,为什么呢?因为他没吃饱,跑得比较慢。颜渊赶到之后,孔子心情非常好。就说:颜渊啊,昨天没看到你,以为你死掉了。老师跟学生这样讲话。颜渊怎么说呢?颜渊说:老师,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这是很自然的一种情感的表现。像这都是他们长期的一种情绪的调节。

  最近,很多人把孔子的像,用来配合奥运,就做出来了。他们负责塑这个像的孔子基金会里面的朋友,就特别提醒我,我们为整个塑像啊,增加一点微笑。这点很好。

  我们以前谈过三种有益的快乐,第一种就是乐节礼乐,就是用礼乐调节生活,你觉得快乐。这种快乐是有益的。他主要的调和和我们的修养有直接的关系。

  你光叫我修养,那最后我们就要问一下了,修养到底有什么成果呢?又要小心,不要吃这个,吃那个,又要说话小心,这样那样,你一路下来这么多约束,如果最后的结果不是好的话,那谁练了谁上当。所以我们研究儒家的思想一定要掌握这一点。你学习儒家的思想,按照孔子的方式来生活,表面看起来有个辛苦的过程,但是最后的结果非常的好。你有这个结果别人才愿意接受。

  第一个呢,成为君子。成为君子是怎么回事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过,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什么叫胜过什么呢?“质”代表人生下来比较纯朴的本质,就好像一个人没受教育一样,比较单纯。所以,常常有一个地方,民风淳朴,就这意思。老百姓都非常直爽,你去问路,他给你讲得很详细。你好像是没有地方吃饭,好吧,好吧,加一双筷子。像这个我们在很多小说里面,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但是这些人都很直接。他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礼仪、文化方面的考虑。直来直往。显得有点粗糙,也就是说这些还没有经过雕琢的意思。所以如果你淳朴的本质超过了文化的修养,就会显得比较粗糙。第二个,文胜质,我受教育很多,然后也知道各种礼尚往来的方法,这个太多了之后,超过你淳朴的本质,就变成了史。史就是历史的“史”。历史的“史”代表有时候做作了。有时候你不知道我的意思了。像来往很客气,不好意思啦,不必啦,心里想赶快拿来,不能等了。像这个时候,你太过于客套之后,别人反而不知道你那一句话是真的。 我们有时候跟别人来往,很怕碰到一些有学问的人,讲了很多话,不知道哪一句话是真的。或者不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弄不清楚,你当真的话,别人就笑着说,对他客气,他以为是真的,所以孔子认为这两个都不好。最好能够文质彬彬,搭配得恰到好处。

  说到彬彬,你只要知道斑马线,你就知道了,至少看过斑马吧,一白一黑,一白一黑,都分配得刚好,就好像恰到好处,搭配得不错。事实上孔子希望我们,应该表现文就文,表现文的时候要有真诚的心。应该质就质,表现质的时候,要配合文化和礼仪的修养,这样一来,就叫君子。这修养的结果出来之后,是很精彩的。到任何地方跟别人说活,互动来往都恰到好处。你就感觉到什么是文明大国,文化大国;他的百姓,都有君子的修养。

  第二个,光君子,还是很辛苦的,他要能够自得其乐。所以你这种修养到最后,能够自得其乐。就像孔子跟颜渊一样,我们已经反复提到这两位了。尤其是孔子,自得其乐。在任何地方都能快乐。很多人都认为他周游列国的时候是很辛苦的,没有错,是很辛苦,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可以看得出他的修养。

  我们就讲一段他这一生最惊险的一幕吧。子畏于匡。孔子有两次差点被杀,一次就在匡这个地方,一次,就在宋国边界。我们就谈匡这一次。匡这个地方的百姓,有一次看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起来。因为他们弄错了。他们以为孔子是阳货。实在太过分了,这两个人差那么远,居然会弄错。

  弄错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是说,替孔子驾马车的学生,以前替阳货驾过马车。所以,主人坐在马车里,外面看不到啊,别人只看到说,这个人驾马车,里面的人可能是阳货。为什么阳货不好呢,阳货曾经镇压匡地的百姓。对匡地的百姓,有些问题,阳货来镇压,杀了很多人。他们就想要报仇,说这个坏蛋来的话,我们要报仇。同一个人驾车,不知道里面的人不一样。

  第二个可能是什么呢?我不太赞成第二个可能,说什么孔子长得跟阳货很像。这怎么可能,这毫无可能的。所以我赞成第一个,替孔子驾车的学生,曾经替阳货驾过车。

  驾车之后进了一个旅馆的房间,匡人就包围起来了。正好是傍晚,拿着火炬,拿着刀枪的一大堆人包围起来,学生都吓坏了,说老师怎么办呢?这群暴民冲进来的话,肯定没命。这就是月黑风高,谁管你是谁啊?你长得越高得越被看到。这时候孔子说,你不要急。他们恐怕是误会了。拿出琴来,开始弹琴。琴声传到屋外,那些人说,这个人有问题,不是阳货吧。阳货怎么可能弹琴呢?不可能弹那么好啊。你看这琴声多么的优雅,很安详,完全没有什么害怕啊,恐惧啊。因为琴声反映出来人的心态。他们就打听里面是谁啊?原来是孔丘,就有一个人带头的,就进来道歉。这段是《庄子》里面描写的。那个还带着刀,进来说弄错人了。很抱歉。你们可以走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就显示孔子本身,他的修养的一种表现,但是只有修养也是不够的。孔子当时讲了一段话,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千古之下,犹有余响。”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孔子的话,这段话非常的有信心。甚至有些人说这段话是不是太过于自信,用白话来说就是说,周文王过世以后,我们的文化传统不是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要让这样的文化灭绝,那以后的人就没有机会学习了。上天如果不让这样的文化灭绝,匡人对我能怎么样?

  这话是很冒险的话。匡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冲进来,什么文化传统,才不管呢。所以在这里就要问了,孔子有种信心,认为自己承继着中华文化传统。后来就是孟子,孟子也说了类似的话,他说天还不要平治天下,天如果要把天下治好,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是孟子的话。有些人看到孔孟这样的话,就觉得儒家有点自大,就说把这些责任都放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有使命感。各位要知道,这种使命感不是我要享福,不是我要当大官,而是我要来传文化,这有什么不对呢?

  孔子也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担心的是道,他不会考虑说有没有吃饱了,会不会穷苦。那我们常说的这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呢?就具体来说我们一再强调。推出来之后呢,是使整个人类,因为我的努力而越来越改善。所以孔子的志向是什么,我们可以不断的重复,其实是每一集都应该重复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要用一个人的力量让天下老人都得到安养,作朋友的都互相信赖,青少年,都得到照顾。这是孔子,他的道就在这个地方。

  人的世界,不管你经济如何发展,大家都有钱了,不管制度如何的上轨道,都保障人权, 都过得很平安快乐的话,你如果没有理念的话,这些都是空的。 你看西方很多现代国家,经济这么繁荣,社会制度那么安定, 但是自杀率照样很高。为什么?他的理念模糊了,混淆了,出了问题。理念层次就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价值观。人性向善,然后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所以人活在世界上,学儒家的话,很快就会发现生命是有层次的。我有我的身体,我要修练,自我约束,不同年龄,不同的重点,我是一个人啊,我能够说话,能够思考,能够选择,能够行动,小心,每一关都要小心。你千万不要说,说了话之后,先赢,然后再来改,后悔来不及了。所以这就是长期的修炼。

  年轻的时候,犯一点儿错很容易改。一旦过了中年,犯错来不及改。所以我们一定要到年纪越来越大,修练越来越好。这是一个目标。所以,有时候孔子对他的一个朋友也很凶的。他有一个朋友,年纪很大了,也没什么修养。孔子有次去他家,他居然坐在地板上毫无坐像,孔子就很生气,就骂他了。孔子很少骂人的,甚至到最后还动粗了。孔子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子曰:还拿棍子敲他的小腿。他们毕竟是老朋友,但是他为什么讲这句话呢? 值得我们思考。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既不谦虚,也不友爱,年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事可以让别人称赞,这样的人如果活得很老的话,就是对社会不好的示范。“贼”这个字不是小偷,贼代表伤害,就说这样的人活得很老,对于人生的价值是一种伤害,因为年轻人看到这种人活得很老,你看,他一辈子胡作非为也活得很老,那我这一辈子也可以胡作非为。也可以活得很老。这不好。儒家希望是好人长命,坏人最好夭折。这样就没有问题了。但是事实上不见得如此,像颜渊这样好的人就只能活四十岁啊。

  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很多事是要我们去分辨的,那些属于命定的,不能去计较的,那些是你要掌握的,你要去认真实践的。你把这些分清楚。

  心中有个价值观的话,人格的修养到最后,古之学者为己,是为自己的,首先受益是自己,自己就会觉得快乐。而不是说我修养是为了别人。

  所有,从儒家里面一系列,谈了很多孔子的思想,从他做人处事,各方面的表现,学到了许多我们值得去学习的教训,学习孔子可以说是学不完的,我们要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心,知道孔子期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奋斗。所以,我个人来说也非常荣幸,能把自己学习儒家的心得向各位做一系列的报告。到这里要告一个段落了,谢谢各位。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