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4月,广东省儿童经典诵读专题报告会在中山市三乡镇召开。多位专家阐述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中山市副市长李树之先生参加了会议并对诵读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次会议让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经典诵读推广工作的概况,并感受到中华经典的当代价值。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中华古代经典指那些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除唐诗宋词外,《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及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为其重要内容。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3至13岁是一个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代,依据发展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是各有其成熟时机,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幼童心智特色,是善于直觉、记忆,而不善于思辨理解,故此,我们让儿童读经典,即是要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且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顶峰。酝酿日久,待其长大,在其经验逐渐丰富,理解力自然成熟时,即可触类旁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古代经典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儿童的经典诵读旨在让儿童从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就是要不断激发兴趣,反复多念以至于会背诵,不求立即理解。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指导学生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传承中华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当今的学校和课堂如何指导儿童学习经典,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其首要问题是要研究实施策略。从教学内容上看,古代儿童学习内容基本为“经典”,而今天学习内容庞杂,语文科已有教科书,故需要探讨教学内容整合问题;从时间安排来看,目前国内一些试点校多采用增加学习时间方式,但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故有必要研究在现有教学时间内进行学习指导的问题;从教学方式来说,由于学生认字不多,不易理解等原因,需要探讨相应教学方法与手段。而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先行试点单位缺乏研究。因此,研究儿童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标
通过三年的探索,初步形成儿童经典诵读的基本策略。
1. 内容整合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古代经典、语文教科书及其
他有关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古今中外文化精华兼收并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
2. 时间安排策略。不延长学习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是儿童经典诵读
工作的重要原则。经典诵读工作如何穿插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内是必须探讨的问题。
3.教学指导策略。经典诵读指导和古代蒙学教学方式及当今语文教学方式有何异同?如何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统一起来?必须认真研究,重视构建教学策略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1.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追踪等。设试点班,提出
构想,实践检验,总结规律,形成科学策略;运用调查法了解学生诵读经典的情况;运用调查问卷、个案追踪法,了解学生“经典”的兴趣等。
2.对象:低中年级六个班的学生。(一5、一6、二1、二4、三4、三5)
四、课题研究人员
主持人:周双清
课题组成员:周双清 郑秀明 邢旺 刁苑芬 黄建喜 刘玉翩
五、研究步骤安排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4年6月――2004年7月)
1. 学习掌握有关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写出研究方案。
3. 调查研究目前儿童经典诵读情况的现状。
①制订调查问卷。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对试点班对象进行自主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前测)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4年7月――2006年7月)
第一步(2004年9月—2005年7月):
①对试点班学生及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②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并开始研究实施。注意研究情况的积累与研究,认真记录实验情况,并写出阶段小结。
第二步(2005年9月~2006年6月):
①继续实验,各试点教师进行专题研究,并写出总结报告。
②制作教学录像片或光盘、课件。
③写出第二阶段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7月――2006年8月)
① 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
②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③ 撰写研究报告。
④ 整理论文集。
⑤ 学生个案等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精心选取经典诵读内容
我们的诵读“经典”内容主要指《大学》《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中庸》《笠翁对韵》。
2.常规诵读指导与课外诵读活动相结合。
一方面,每周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予以内容的选择、读法的指导,以达诗文积累、学法引导、习惯巩固之功;另一方面,通过课外诵读活动的纷呈开展、齐头并进、多彩熏陶,以学用互促、学做互促之效,达到经典诵读的延伸、实现情感体验之升华。
3.合理安排时间
每天早晨,老师走进教室带领学生诵读经典。除每周一节课外,还要保证每天15-20分钟的诵读时间,课前5分钟,放学离校等零散时间。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经典,甚至把诵读经典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因为儿童集中注意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尽量做到见缝插针。
4.严格要求与激趣促学相结合
(1)人生要长进,必须付出努力,儿童偶尔畏惧不前,本是极正常的事。孩童学文,关键是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多顺其诵读特点,所以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诚意、想方设法,落实持之以恒,强化行为定势习惯,引导主观思想重视。
(2)注意诵读形式多样化。激趣促学,变花样削减困难的负面影响。因此,诵读经典也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传悄悄话等形式。诵读时不时地给孩子竖起大拇指,给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给读得好的小组亮小红旗等等。这样,孩子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信心十足。除此之外,教师积极大胆地将传统的游戏“击鼓传花”“抢椅子”“抽卡片”“摸彩”“奇妙口袋”等儿童喜爱的游戏编入到诵读活动之中,让儿童边玩边背,在乐中学,乐中背,使诵读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5.诗文积累与实践体验并重。
兴诵读之风,实正蒙之行,启学习之智,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活动之目的而
言,目标之达成须此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学习过程而言,学习是外部知识与自身情感体验之撞击而内化建构之过程,更须二者之互促互动。“好读书,不求甚解”
是成功经验,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奠基贮存出发,引导孩子们不求甚解或少求甚解,只须诵读、熟读、直到背诵,尽可能多积累好的古诗文,期望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慢慢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之飞跃。古人说“手把卷、眼观文、口吐词、耳闻声、记从心”全身协调民,“感受――积累――领悟”,从而达到茅塞顿开,悟性大发,联想、想象逐之而生。当然,孩子的年龄特点、认识程度,学校、地方的自身特质的不同,他们的表现是不同的,在诵读活动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辅以诵读实践活动,增强孩子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在诵读指导中,谈谈涉及的历史背景、相关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传说及作者事迹;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各科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古今,借古鉴今;走出学校,看看地方人文景观,读读碑刻、楹联,听听地方史话、人物传记,抚古思今,应该说,对诵读目标的实现是很大的帮助。
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交流展示活动。如:经典朗读会、诵读方法交流会、
诵读欣赏、朗诵小状元比赛、诵读比赛活动、话古论今说对联等展示会。
6.培养低年级学生经典诵读与朗读习惯
(1)培养自学性,有恒心。“坚持就是胜利”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共同经
验,坚持给诵读经典的儿童带来阅读的喜悦和信心。每天要读不少于20分钟的时间,常此以往学生便能做到阅读自学有恒心。
(2)培养集中注意力。学生在诵读时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这样注意力较集中,记忆力会增强,整体学习能力会有较大的进步。
(3)培养语感。诵读经典,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饰、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4)重视诵读习惯的培养。在学校里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他们设计了一份用于家庭联系和教师定期进行评比,对在班内,在家里读得好的学生随时表扬和不同方式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相互竞争的积极性。另外利用班级墙报等地方作宣传,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诵读经典的氛围,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七、研究成果形式
1. 课题方案
2.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3.研究论文、教学设计选编。
4.诵读录像带、个案。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栽》(1990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南怀瑾著作《禅宗与道家》。
3.王财贵《儿童中西文化经典导读与启蒙教育》(录音整理材料)。
4.王财贵《儿童经典导读讲座》。
5.黄中谷《试论如何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6.姚竹青 《大语文教学法》,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
7.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第4版。
附:
(一)学生“经典”诵读兴趣调查问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时间
同学们,你们好!老师很想了解一下有关你们诵读经典的情况,请你们协
助老师回答下列问题。本问卷与你们的成绩完全无关,选答案时,请注意,每道题只选一项,在合适的答案后画“”。
1.喜欢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之类的经典书籍吗?
A:非常喜欢( ) B:喜欢( ) C:比较喜欢( ) D:有点喜欢( ) E:不喜欢( )
2.你认为这类书有意思吗?
A:非常有意思( )B: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
3.你喜欢诵读的原因是
A:自己乐意( )B:书的吸引( )C:家长要求( )D:老师布置( )
4. 通常和谁一起诵读、背诵?
A:与父母一起背诵( ) B:自己一个人背( ) C:和同学、朋友一起背( )
5.你是积极参与背诵吗?
A:经常背诵( ) B:提前背完( )C:当老师说检查才背( ) D:常背不熟 ( )
6.你愿意上课前5分钟诵读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一般( )D:不愿意( )
7.你经常朗读、背读吗?
A:天天( )B:经常( )C:有时( )D:很少( )
7.你每天大约朗读或背诵多长时间?
A:20分钟以上( )B:15分( )C:10分钟( ) D:10分钟以下( )
8.多朗读、背诵对你的学习语言、养成良好品行习惯帮助大吗?
A:帮助非常大( )B:帮助大( )C:帮助比较大( )D:帮助不大( )
9.家长支持你读“经典”吗?
A:非常支持( )B:支持( )C:一般( ):不支持( )
10、如果下学期还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你还愿意参加吗?
A:非常愿意( ) B:愿意 ( ) C:比较愿意 ( )
D:有点愿意 ( ) E:不愿意( )
11.你觉得背诵经典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
12.你觉得背诵经典最快乐或者最自豪的事是什么?
-----------------------------------------------------------
13.你有什么建议给老师吗?
14.你有什么希望要对同学说?
低年级“经典诵读”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1)
项目 对比 喜欢诵读 课外自愿参与诵读 诵读时间相对稳定 有诵读背诵的习惯 读书速度字/分钟 自主识字
前
后
中年级“经典诵读”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2)
项目 对比 喜欢诵读 课外自愿参与诵读 诵读时间相对稳定 有诵读背诵习惯 读书速度字/分钟 自主识字
前
后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中年级经典诵读能力测试结果(表4)
等级 对比 优 良 达标 合计 x²
实验前
实验后
合 计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能力综合测试
经典诵读能力具体指标。(见表3)
项 目 评 价 评价具体指标
低年级 中年级
经 典 诵 读 能 力
拼读能力 拼 读 正确、有一定的速度 直呼、有一定的速度
朗 读 流利、背得较快、能断句 流利、背诵快、断句正确
识字能力 自主识字 能认识背诵过的经典中不认识的常见字。 能认识背诵过的经典中不认识的常见字。
感悟能力 初步感受语言节奏美,对简单的内容有所了解。 初步感受语言节奏美,对背诵的内容有所领悟,并能指导生活中言行。
记忆能力 背 诵 古诗25首,《大学》《三字经》等或其它 古诗累计50首,《弟子规》《笠翁对韵》等或其它。
运用积累 品行 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所体会 能指导日常行为
阅读古文能力 正确流利地自主地按要求诵读要背诵的内容 能正确地朗读浅显的古文,断句正确,并能理解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