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307阅读
  • 0回复

苏东坡的文学仿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9
苏东坡的文学模仿秀
丁启阵
   
  近年以来,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不少明星模仿秀节目。有模仿形体动作的,有模仿声音歌唱的,有模仿形体动作而兼声音歌唱的,颇有模仿至于惟妙惟肖足以令人开怀大笑者。但是,人们对这类模仿者的评价并不高,在夸奖过一两句之后,总不忘加上这么一句鼓励的话:模仿神似固然不易,但若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就更好了。
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怕腰疼。文艺创作,要想形成自己的风格,谈何容易!
 
  实际上,文艺的模仿秀,古已有之,并非始于今日。而且,模仿者中,并非全是无名之辈。以文学创作为例,大文豪中就不乏擅长模仿秀者。与此同时,模仿秀作品中,也有一些日后成为传世名篇的。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便是一位文学模仿秀的高手。
 
  苏东坡十分欣赏唐朝大文豪韩愈的散文《送李愿归盘谷序》,认为那是整个唐朝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有一次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苏东坡忍不住在文后写了一段感想,其中后半部分是:“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苏东坡虽然没有表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模仿秀,但是,他表演模仿秀的次数不止一两回,而且,诗、词、文都有。
苏东坡的散文模仿秀,最有名的当数《前赤壁赋》。那么,这篇家喻户晓的千古名文,模仿的是谁的哪一篇作品呢?《鹤林玉露》作者宋人罗大经指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模仿的是汉朝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的《伯夷传》。他说:
 
  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其机轴略同:《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于怨,何也?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达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公正发愤者每遇祸,是以不免于怨也。虽然,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其重在此,则其轻在彼。况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伯夷、颜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则所得亦已多矣,又何怨之有!《赤壁赋》因客有吹洞箫而有怨慕之声,以此设问,谓举酒相属,凌万顷之茫然,可谓至乐,而箫声乃若哀怨,何也?盖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雄豪,亦终归于安在?况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宜其托遗响而悲怨也。虽然,自其变者而观之,虽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长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风山月,用之无尽,此天下之至乐,于是洗盏更酌,而向之感慨风休冰释矣。东坡步骤太史公者也。(《鹤林玉露》卷之六)
 
  《史记·伯夷传》与《前赤壁赋》俱在,有心人只要对照一下,不难发现,罗大经所言,是合乎事实的。
    苏东坡的词模仿秀,最明显、最有名的是一首杨花词。大约是北宋元丰四年(1081)春天,杨花飞舞时节,一个叫章质夫的词人作了一首【水龙吟】词。词曰: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词一出,立即广为传唱,自然也传到了当时正被贬到黄州的苏轼那里。苏轼跟章质夫相熟,读到年长自己九岁的章质夫的这首词,苏轼当然是赞赏有加,称其妙绝”。很快,他步章词韵,模仿了一首。苏东坡的模仿之作是这样的: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东坡的模仿之作一问世,也是不胫而走,许多人甚至认为它超过了章质夫的原创。
  至于苏东坡诗歌的模仿秀,那就太多了。他喜欢陶渊明,因此在贬官海南期间,写过不少模仿陶渊明的诗。限于篇幅,诗例从略。
像苏东坡那样的文学模仿秀,模仿的是作品的立意、结构,而不是语句。因此,他还有足够的发挥才情的余地。凭着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过人的语言修养,他照样能够写出优秀作品,甚至可能超过模仿对象。我认为,这种模仿不但无可厚非,甚至不妨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加以提倡。我所反对的是语句的简单模仿。像朱自清散文名篇《匆匆》开头几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模仿元人张鸣善曲子【中吕普天乐】“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我认为,就不能算很高明。一般而言,个性特别鲜明的语句,是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模仿的。例如,鲁迅散文《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句子就是不能模仿的,谁若是模仿它,写出“在我的前门,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臭椿,还有一株也是臭椿”之类句子,他就难免贻笑大方。原因是,语句的简单模仿,太缺少技术含量。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