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972阅读
  • 0回复

(13届国文奖)《中语通》:追寻之梦的无情幻灭 ——《祝福》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01

注:本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8年第9期

图注:左二,刘爱红;左四,谭蘅君。颁奖典礼。

追寻之梦的无情幻灭
——《祝福》课堂实录‍

本课荣获2017年“第13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第一名)国文奖

执教:刘爱红       观察:谭蘅君
(1、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040
2、全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重庆402260)

摘要:刘爱红老师执教的《祝福》一课,切入角度新颖,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全新角度,改变审视鲁迅文化的视角,提升了鲁迅作品的生命力;课堂设计严谨,对人物内心的剖微,对情节结构的剖解,对主题意义的剖析,对启发拓展的剖疑,以及课堂设计的整体性、连贯性、逻辑性、文化性,无一不体现着刘老师充分的的教学机智和丰沛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鲁迅文化  全新角度  精确设疑  课堂高效

教学设想

一、关于课堂设计
  “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文化教学的授课主题为“鲁迅立人文化”。这次大赛希望借助文化教学,营造文化课堂,养育文化人格;思考鲁迅“立人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展示课堂教学中文化的宽度与个性的边界,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我选择的授课内容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因大赛目标高远,研讨深刻,我需要寻找一个有教学灵感并且能够把整个教学过程有机串联起来的切入点:既不脱离《祝福》这篇课文,还不背离小说教学的特点,更要突出鲁迅文化深刻而广博的内涵,彰显鲁迅文章在今天的探索意义,落实大赛的研讨主题。一节课的时间,学生没有充分的阅读准备,这么深刻的小说,千头万绪,到底该怎么入手呢?

读鲁迅,读文本,读相关的小说,读大师评价;经过多次探究文本、挖掘主旨,我最终确定了这节课以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所描述的祥林嫂“活不得,死不能”的悲惨命运为主线,以剖析主人公祥林嫂“不得不死”的社会根源为收束点。

我用三个片段,串联起学习《祝福》这篇小说的三个环节:

1、初探人物——祥林嫂的“活”:苦苦的抗争的追寻。

2、剖析人物——祥林嫂的“死”:追寻之梦无情幻灭。

3、主题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围绕这三个环节,我设计了课堂学案,用简洁的语言作为三大重点的过渡衔接,以突出三个环节的关联:

(1)面对生活中重重困难,祥林嫂这个“没有春天的女人”采用了哪些应对措施?

(引出相关故事情节,探究主人公面对苦难而体现出来的抗争和坚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2)祥林嫂的抗争,有效果吗?为何?祥林嫂的追寻,实现了吗?为何?

(引出对祥林嫂“死”的根源的探讨。)

(3)深层思考: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

(引出作品中揭露的那个时代的丑恶,留白对鲁迅悲剧作品警醒意义的再思考。)‍

二、关于学情设想

考虑到小说较长,内容较多,主题深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学生听课时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文本理解基础(预习学案只允许前一天晚上发给学生,授课教师在课前不能与学生见面);考虑到小说故事情节的挂线发展是分析人物命运多次置换的关键,所以,我的课堂教学必须从快速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主要内容和人物命运与思想的置换,再步步设疑,引导学生剖析旧社会劳动妇女重重压迫下悲惨命运的根源,从而领会鲁迅先生“摧毁制约前行脚步的旧礼教”的写作用心。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概括故事情节。2、分析祥林嫂的“活”。3、剖析祥林嫂的“死”。

整节课,围绕三个教学目标展开,设计多个问题,用问题导读,让思维一直处于思考状态:既有预设,又有生成,实现了高效课堂。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女人,踉跄在鲁镇的街头。她含悲忍泪,无语问苍天,默默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步。她是谁?为什么倒毙在爆竹声声、举家欢庆的祝福之夜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探寻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1、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祥林嫂的“活”。

3、剖析祥林嫂的“死”。

   (屏幕展示,生齐读。)  

三、授课过程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梗概,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陈述一下整个故事情节。不过我有要求:请用核心词语来概括故事情节,如用“某人……某地……某事……”这样的句式来简洁概述。

生1:生活在旧时代的主人公祥林嫂,在经历了几次大灾大难后,终于经受不住生活的折磨,在除夕夜死了。

生2:我补充一下:我觉得祥林嫂经历了丧夫、丧子、被很多人嫌弃之类的折磨,她最终承受不住重重压力,自杀了。

师:哦,这两位同学概括情节比较全面,看来是仔细阅读了小说,很好!不过,我听到你们两个人对祥林嫂之死有分歧,一个说是“死了”,一个说是“自杀”,对吧?那我请问大家,读过小说之后的第一感觉,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生纷纷议论,有说自杀的,有说饿死的,也有说鲁四老爷派人把她杀了的……)

(投影适时展示:“死”有三种形式:  寿终、寻死、不得已。

师:试问,寿终正寝算是一个人最好的死法了,祥林嫂是不是这样的死法呢?

众生:(齐)不是的,绝对不是。

师:那祥林嫂之死究竟是哪一种死法呢?既然大家各有己见,我想提几个问题让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分析好不好?

众生:(齐)好。

师:第一个问题——祥林嫂这一生经历了三次重大打击:二十六七岁,那年春天没了丈夫祥林;三十一二岁,那年春天没了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和儿子阿毛;三十三四岁,祝福礼之前捐门槛赎罪失败导致精神几近崩溃。所以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那我想问:面对这些沉重的苦难,祥林嫂是如何应对的?

(投影展示:初探人物——祥林嫂的“活”)

师:请大家分组研读相关情节并分析:面对这些沉重的苦难,祥林嫂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学生分组,按照导学案提示进行分析)

(1)二十六七岁,那年春天没了丈夫祥林,婆婆要她改嫁。怎么办?  

祥林嫂的应对行动:

(2)二十七八岁,被婆家抓回强卖给贺老六。怎么办?

祥林嫂的应对行动:

(3)三十一二岁,那年春天没了贺老六和阿毛,大伯来收屋,赶她走。   怎么办?

祥林嫂的应对行动:

(4)三十三四岁,遭人厌弃,说她“不干净”,不能参加祝福礼。怎么办?

祥林嫂的应对行动:

(众生研读相关情节,分组讨论,纷纷谈论自己在研读中的发现。)

师:好,时间到。请四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来回答一下吧?

生3:“婆婆逼祥林嫂改嫁”,祥林嫂不愿意,就逃了出来,到鲁镇做帮工。

生4:“被婆家抓回强卖给贺老六”,祥林嫂也不愿意,就撞到香案上,撞了一个血窟窿,差点死了。

生5:“贺老六和阿毛都死了,大伯赶她走”,祥林嫂又回到鲁镇做工了。

生6:“嫌弃她不干净,不能摆祝福祭品”,祥林嫂花了很多钱去捐门槛,期望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师: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很熟悉,均找到了祥林嫂面对苦难时相应的措施。我把他写下来,大家看是这样吗?

(板书:逃、撞、回、捐)

众生:是的。

师:那我倒是有个疑惑了:遭遇这么多的苦难,祥林嫂“寻死”了吗?我怎么觉得,祥林嫂不但没有想到“寻死”,而且还在想法设法地活下去,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的活下去!大家说是也不是呢?

      众生:是的,她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总是在灾难面前一次次的挺过来了。

师:那位同学,你刚才说祥林嫂是“寻死的”“自杀的”,现在还坚持这个观点吗?

(生2不好意思的摇头,小声说:“看来她绝对不是自己寻死的。”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赞同)

师:既然大家又排除了“寻死”这个原因,那么,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生(齐):不得已而死。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思考,准备回答)

师:现在我来提出第二个问题——祥林嫂一直在苦苦的抗争和追寻,她出逃,是为了追寻自立的个人生活;她再嫁,是为了追寻美好的家庭生活;她再回到鲁镇;是为了追寻身心的安慰;她去捐门槛),是为了追寻精神的寄托。那我想问:她的反抗,有效果吗?为何?她的追寻,实现了吗?为何?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三分钟,结合导学案的问题来回答。

(投影展示:剖析人物——祥林嫂的“死”: 探究祥林嫂“死”的根源。)

(1)祥林嫂“逃”的结果是“被抓回”,思考这次行动失败根源何在?

(2)祥林嫂“撞”的结果是“被逼嫁”,思考这次行动失败根源何在?

(3)祥林嫂“回”的结果是“被嫌弃”,思考这次行动失败根源何在?

(4)祥林嫂“捐”的结果是“被赶走”,思考这次行动失败根源何在?‍

(众生继续研读相关情节,分组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各位同学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8:祥林嫂逃出来后来又被婆婆和家里人抓回去,我觉得她是受了家族势力的欺凌,家族势力是那个年代很重要的一个势力,不得不从的。

生9:祥林嫂“撞”的半死还是逃脱不了“被逼嫁”的命运,说明她摆脱不了家族势力的压迫。

师:我插一句提问——祥林嫂为什么要撞得半死?小说里只有这一处她“寻死”的描写,那请问她究竟是为了维系什么而一心求死呢?

生10:为了一种贞节观念吧?好女不嫁二夫,是那个年代的说法吧。

师:说得好,“好女不嫁二夫”的贞节观,要求祥林嫂一生只能嫁一个丈夫;但家族势力却逼迫她“给小叔子筹钱”而再嫁,这岂不是自相矛盾的吗?祥林嫂究竟应该听从哪一种观念?

生11:怪不得祥林嫂走投无路呢。

生12:祥林嫂“回”的结果是“被嫌弃”,鲁镇的人觉得她连嫁两次都死了丈夫,那就是“克夫”,是“不干净的人”,鲁四老爷还说她是“谬种”,所以后来不让她参加祝福祭祀。

生13:祥林嫂“捐”的结果是“被赶走”,我觉得这次的失败是因为她自认为“捐门槛就是赎罪”,自以为能恢复“普通人”的地位,但实际上周围的人都不原谅她,四婶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就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让她的精神接近崩溃了。

生14:而且她被赶出来后,沦为乞丐,还老想着鬼魂、地狱这些事情,尤其是问过“我”关于地狱的事情之后,估计心里会有更大的恐惧感吧,所以才会死,就是不得已而死。

师:好,大家分析的很有道理,我汇总一下:祥林嫂虽然有过一系列的抗争,但还是不自觉的在顺从着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了;她一直生活在夫权、族权、神权的阴影之下,活在世俗人的闲言碎语和鄙夷不屑的眼神之中,受尽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迫害,她最终落入了“活不能,死不敢”的悲惨境地,“不得已而死”终成定局。

(学生默默点头,认可结论)

师:我还想让大家思考一下,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生15:了解那个时代女子地位的低下吧。

生16:控诉那个时代的黑暗?

师:是的。祥林嫂,一个卑微如草芥,却也坚强如野草的普通女人,勤劳、质朴、善良、顽强、坚韧,是一个身具多重美好品德的“好人”,但是,这个“好人”却被那个时代的各种毒瘤一步步的吞噬、扼杀了。那个时代,是怎样一个可怕的黑暗的时代啊?正如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从乡下来到北平的祥子,经历了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惨痛经历,从一个年轻力壮、勤劳能干的健壮青年,变成了一个浑浑噩噩、坑蒙拐骗的形尸走肉。老舍先生愤慨的说:“这是一个不让好人好好活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让好人活下去的时代!”祥子,祥林嫂,不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吗?所以,呼吁人们看清那个时代的丑恶,抨击那些可怖的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让人们摧毁那个充满了毒瘤的时代,就是老舍和鲁迅先生创作这些小说的最终目的吧。

(学生默默点头,思考)

师:课文学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最后我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那些束缚人们思想和理念的“礼教”或“规则” ,今天还存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生17:有啊,比如广东潮汕地区奉行的“重男轻女”,家里一定要生男孩的,如果不生男孩就要受到邻里的嘲笑。

生18:有的,比如城里人看不起农民工,觉得好像高他们一等一样。

生19:是的,脑力劳动者鄙视体力劳动者。

生20:比如我们学生,一方面觉得高考制度不合理,但又不得不遵从这个人才选拔规则的要求。

师:是啊,虽然说祥林嫂所处的那个时代,早已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远离我们而去,但那些礼教和规则的消失应该需要很长的时间,21世纪的今天,旧的礼教依然会制约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因为,时代变了,人类的本质没有改变,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改变,鲁迅先生在上一个世纪揭出的问题和病苦,在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所以,继续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体味鲁迅文化的深远含义,我们,任重而道远。同学们,加油!

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非常感谢鲁迅中学的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

教学反思

关于语文教学中“不变”与“变”的思考
——《祝福》执教感言‍
刘爱红

  在语文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需要明晰“不变”与“变”的所有内容——“不变”的,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核心要素;“变”的,是课堂模型的新颖设计,是探究文本的切入角度,是课堂互动的教学智慧。执教《祝福》一课,使我对语文教学中“不变”与“变”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切的认知和理解。

一、“不变”之根本
  《祝福》这篇课文,我前后共设计了四个课例:“追寻有意义的人生”“祥林嫂悲剧之根源探究”“祥林嫂是如何活下去的”“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

当我把这四个课例设计方案送到我校程红兵校长手中,请他提出指导意见之时,程校长郑重地对我说:“无论你怎样设计课例,但请记住一个准则——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课标中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绝对不能改变。”

我闻之豁然开朗:课堂设计仅仅是设计好课堂上讲授这节课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而这一切,都要在“课标明确”和“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不能有失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是如此。

在程校长的点拨和指导下,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课型模式,但这节课的主题依然是在“礼教害人”“规则束缚人”的大范围之内。

课堂上“不能改变”的根本,是课标,是价值观。

二、“变”之智慧
  1、切入角度之“变”

《祝福》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很是费了我一番功夫——因为这篇文章讲过公开课的次数简直是太多了,名家大师们从各个角度切入,分析人物,剖析主题,讲法各有千秋,那我怎么设计课型才能将这篇课文在课堂上讲出新意来呢?

我想:《祝福》这篇文章要想在课堂上讲出新意,需要另辟全新的角度,剑走偏锋。经过反复揣摩文本,把握课堂节奏,我最终设计形成了上课稿《追寻之梦的无情幻灭》。

我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立意本课主旨,从主人公“拼命抗争只为活下去”切入文本,讨论并探究了在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底层妇女虽苦苦挣扎而“活不得”的根本原因。这个角度将《祝福》这篇文章,归纳到“特定社会关系”与“制约人、束缚人、伤害人”的深度思考,而不是仅仅抨击封建礼教。这可以说是一种全新角度的认知,是一种将鲁迅文化延伸到今日探究意义的角度。

因此,在课堂设计方面,授课者站到一定的思想高度,选取独特和新颖的角度,会让一节课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好效果。

2、课堂设疑之“变”

考虑到小说较长,内容较多,结构复杂,所以我在设计学习任务和讨论问题时,注重了简洁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很容易的明白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这样课堂设疑,便于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步步推进,更易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思考。

例如:

上课初始,我抛出问题——“死”有三种形式:  寿终、寻死、不得已,祥林嫂之死属于哪一种?——引导学生设疑、思考、辩论;

接着,布置任务——“面对困难,祥林嫂如何活下来?”这样引导学生带着四个问题探究文本。

课中,话题转变——“克服了重重困难,祥林嫂为何还活不得?”继续用巧妙的设疑,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主题及根源。

这样的课堂设疑内容极其严谨,教师用问题导读,引领学生思考、讨论、解疑,因势利导,条分缕析,直至将主旨揭示。

3、课堂智慧之“变”

《祝福》这篇课文较长,内容较多,事件繁杂,学生理清脉络也需要一些时间。我对此教学难点的处理方法,即展现了一种机智的课堂智慧。

例如“分析祥林嫂的活”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问题:面对种种沉重的苦难,祥林嫂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祥林嫂二十六七岁那年春天没了丈夫祥林,婆婆逼她改嫁,怎么办?

祥林嫂二十七八岁那年被婆家抓回强卖给贺老六,怎么办?

祥林嫂三十一二岁那年春天没了贺老六和阿毛,大伯赶她走,怎么办?

祥林嫂三十三四岁那年遭人厌弃,说她“不干净”,不能参加祭祀礼,怎么办?

然后我根据四位学生代表的发言,汇总了祥林嫂面对苦难时相应的措施,展示在黑板上——逃、撞、回、捐。

这样,文中涉及的许多事件一一理清了。这个环节细节设计很到位,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充分实现了课堂高效,激发了课堂智慧,使得本节课中的这一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总的看来,语文教学过程中,切实把握好“不变”之根本,充分发挥“变”之智慧,从而让语文课堂贯穿 “文化教学”之理念,充满“质疑探究”之意义,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充分展现语文研究的美丽,彰显师生共鸣的精彩。

名师观察

从全新的角度审视鲁迅文化
谭蘅君

本届“文化教学”大赛中,刘爱红老师执教《祝福》一课,课堂环节设计得当,对文本的剖析非常透彻,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全新角度,改变审视鲁迅文化的视角,提升了鲁迅作品的生命力。本节课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心的设计,获得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荣获最高奖项“国文奖”。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全新的审视角度,文化的深度思考。

《祝福》这篇文章要想在课堂上讲出新意,需要另辟新的角度。刘老师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全新角度,阐释了在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底层妇女苦苦挣扎而“活不得”的原因。这个角度站得很高,将鲁迅这篇文章,归纳到“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而不是把火力集中在针对传统文化上,这是一种绝对高品质的认知。因为只有把鲁迅的思想提升到人类普遍命运的高度,才能使鲁迅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鲁迅就成了传统文化复兴时代的公敌。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传统教学都指责为封建礼教害死她;如果换成人与社会关系,那就是个体与规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律、习俗等,都是人类社会制定的规则。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存在着“既要对人进行规范,同时这些社会规范对人性又存在着的一定的暴力”。就象贞节一样,不要行么?当然行;但社会完全没有贞洁观,这个社会的底线又在哪里?牺牲了一批祥林嫂,对社会的益处是不是更多?这是不是社会稳定的成本?……这些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浙江绍兴鲁迅立人文化高峰论坛,我们就是希望改变审视鲁迅文化的视角:不要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上,而是从普遍人类现象的角度思考,提升鲁迅作品的生命力。这一点,刘老师在执教《祝福》一课中做得很到位。

二、课堂选准切入点,层层推进显高效。

《祝福》课堂伊始,刘老师抛出了一个思考题:“死”有三种形式:  寿终、寻死、不得已,祥林嫂之死属于哪一种?

这个切入点选得很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和探讨。刘老师引导学生深刻而速彻的抽丝剥茧,从祥林搜强烈的“生之愿望”,去探究祥林嫂悲惨的“死之必然”;由祥林嫂“一次次的抗争未果,追梦破灭”,来推究鲁迅“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的良苦用心。这样选准一个切入点,然后层层推进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进而顺理成章地揭示主旨,整个课堂环节显得非常紧凑、完整,实现了课堂高效。

三、教学任务具体明确,课堂设疑引导思考。

本节课刘老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思考题,都很有操作性,学生很清楚做什么、怎么做。这样设计课堂环节,便于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前行,更易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多方设疑和深度思考;整节课既有预设,又有生成。

例如:上课初始,刘老师设疑——“死”有三种形式:  寿终、寻死、不得已,祥林嫂之死属于哪一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课中设疑——“面对困难,祥林嫂如何活下来?”——引导学生探究文本;

巧妙设疑转变探究方向——“克服重重困难,祥林嫂为何还活不得?”——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主旨。

这样的课堂设计极其严谨,教师一路追问,用问题导读,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思考状态;循循善诱,如抽丝剥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步步深入,步步惊心,直抵重大主题。

总的看来,刘爱红老师执教的《祝福》一课,切入角度新颖,课堂设计严谨,对人物内心的剖微,对情节结构的剖解,对主题意义的剖析,对启发拓展的剖疑,以及课堂设计的整体性、连贯性、逻辑性、文化性,无一不体现着刘老师充分的的教学机智和丰沛的文化积淀。此课获特等奖之首,确为实至名归!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