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945阅读
  • 0回复

(台湾教育)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3-11
 关键词 台湾地区,历史课程设置,历史教科书编写 中国论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21-0003-15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受传统的影响,台湾地方当局比较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趋多,大陆学术界开始关注台湾地区的历史教科书问题。①不过,就已发表的有关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文章而言,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本文依据目前台湾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参照台湾地区以往的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力求较全面地反映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现状、演变及趋向,以求有助于人们对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育的认识。
  历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十分重要。1945年,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为了培养台湾地区学生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国民政府制定了《台湾教育接管计划纲要》。该纲要明确规定:“接管后之文化设施,应增强民族意识,廓清奴化思想。”②并要求国民学校开设历史课程,努力消除日本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影响,促进台湾的“中国化”教育。
  台湾回归祖国后,中学学制与大陆一样,分初中、高中两个学段。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必修内容,每周均为2课时。为避免初、高中历史内容的重复,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是中国史和外国史混编,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是中外历史分编。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为配合“反共抗俄”和“光复大陆”,台湾当局教育行政部门在1952年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台湾国民中学(即初中)的历史课程改变了中外历史混编的方式。规定国民中学第一、二学年学习中国史,第三学年学习外国史。学时每周2课时。台湾高中的历史课程仍然是中外历史分编。高二年级学习中国史,每周3课时;高三学习外国史,每周2课时。
  在蒋介石、蒋经国统治时期,台湾地区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在学期安排和学时上有所调整。如1962年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高一学中国史,高二学外国史,都为文理科共同必修;高三开设中国文化史,为文科必修,理科选修。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均为每周2课时。1983年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化了中国史教学,由2学期的中国史学习,变为3学期;外国史学习则由2学期改为1学期;高三的文化史学习,不再分文理,由学生自由选修。此时的台湾历史课程,一直沿用蒋介石的中华民族主义史观,明确台湾与大陆同为一个中国,历史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启示复兴民族之途径。因而在历史课程设置上,中国史的学习量占到3/4。
  1988年李登辉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放弃一个中国原则,大肆宣扬“台独”。在其影响下,台湾的历史课程开始了有步骤的“去中国化”和培养“台独“意识。1994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中增设了“认识台湾(历史篇)”,把台湾史作为独立的历史分科设置。并规定国中一年级学习台湾史,二年级学习中国史,三年级学习世界史。把台湾史与中国史并列,并安排在中国史学习之前。其去中国化,强化“台湾意识”非常明显。1995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台湾史虽没有从中国史中单独分立,但也改变了原先将台湾历史内容穿插在中国史中的叙述方式,而以独立的章节呈现。并删除了原先历史课程标准中“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复兴民族”等字眼,同时压缩中国史的学习内容,把3学期的中国史学习改为2学期。
  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在台湾地区全面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强化“台独”意识。2000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明确提出新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在课程设置中历史学科被取消了独立地位,被包含在社会课程之中。
  为了强化对学生的“台湾意识”,2006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修订了高级中学课程纲要。那次修订的《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暂行纲要》(在台湾简称“95暂纲”),较原有课程纲要,在历史课程设置上两点显著的变化:
  第一,把台湾史从中国史分离出来。如前所述,在李登辉统治时期,1995年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已显露了“去中国化”和“台独意识”,但台湾历史内容仍在中国史框架内。其时的中国史内容共有19个专题,台湾史内容仅占4个专题,即第12专题的“台湾的开发与经营”;第14专题的“台湾建省与乙未割让”;第18专题的“‘台湾经验’的建立”;第19专题”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2006年的《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暂行纲要》则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分支学科与中国史、外国史并列。不仅如此,而且把台湾史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其讲授的内容共有4大部分:1.早期台湾;2.清代的统治;3.日本统治;4.当代的台湾与世界。把中国管辖台湾与日本侵占台湾相提并论,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第二,大量压缩中国史内容和教学时间。1995年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规定:高一开设中国史,第一学期每周3课时,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高二开设世界史,每周2课时;高三第一学期开设中国文化史,第二学期开设世界文化史,每周2课时,供学生选修。在1995年的课纲中,高中学生必修的中国史课时有72个。而2006年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把中国史由一学年的学习压缩到一学期,安排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中国史的学习不仅安排在台湾史学习之后,学习的总时数也由72课时减至36课时。台湾当局的这种做法,完全暴露了“去中国化”的恶念。
  陈水扁当局企图通过中学历史课程的变动来实现“去中国化”和强化“台独”意识的举措,曾遭到了台湾地区有识之士的强烈谴责。
  2008年,国民党人马英九取代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压力下,开始着手修复被陈水扁等“台独”分子摧残的中学历史教育。2011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修订的《普通级中学课程纲要――历史课程纲要》(台湾地区简称“101课纲”)。新修订的历史课纲,对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做了一定的调整:高一、高二年级的历史学习,每周2课时;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台湾史,第二学期学习中国史;高二第一学期前半段学习中国史,后半段学习世界史,第二学期学习世界史;高三年级的历史学习为选修课程,每周3课时。
  “101课纲”较“95暂纲”,在强化中国史学习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一是增加了中国史的学习时数。作为必修课程的中国史由1学期,增加至1.5学期,总学习时数增加了18课时。二是增加了中国史的学习内容。“95暂纲”版的高中历史课纲中的中国史共有16个主题37个知识要点,修订后的中国史内容则增加至18个主题43个知识要点。但是新版高中历史课纲仍把台湾史与中国史分立。可见如何强化台湾属于中国、加强一个中国意识的历史教育仍是台湾当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制度
  现行的台湾1―9年级的课程,是九年一贯的国民教育。小学、初中统称为“国民学校”,小学称国民小学,初中称国民中学。从小学开始,在社会课程中,就有许多历史知识的内容。不过,国民学校的历史课程已被整合到社会学科中。到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才作为独立的学科开设。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高中历史教科书。
  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经历了“国定制”到“审定制”的过程。1988年以前,台湾教科书统一由国立编译馆撰写。1988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在第6次“全国教育会议”中决定教科书从“国定制”改为“审定制”,即逐步开放民间业者撰写音乐、美术、体育等选修科目的教科书,联考学科的教科书则仍由国立编译馆印行。2002年,台湾的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教科书完全由民间业者发行,全面实施“审定制”。
  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有8个版本。见下表:
  上述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是由出版单位组织编写,经台湾“教育部”审定通过,可以在台湾地区通行使用的教科书。
  台湾教科书的编写出版,采取“宽编严审”制度。从2002年起,中小学各科教科书完全由民间业者组织编写。编写后送台湾教育行政当局审定。审定通过后,颁发“教育部教科用书审定执照”。教科书实行单册送审,单册颁发“审定执照”,每册有独立的执照编号。其内容须明确教科书名称、编著者和有效期间。准行的教科书必须把“审定执照”印在教科书封底。
  (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求及结构体例   随着教科书编写“审定制”的推行,为了保证教科书能更好地的体现国民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科教科书的编写务必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纲要》编写。
  现行的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是依据“95暂纲”编写。该课程纲要内含《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并明确规定从2006学年度由高一年级起逐年实施。
  “95暂纲”规定,高一第一学期开设台湾史,第二学期开设中国史,高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都为必修科目。必修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必须帮助学生达成如下目标:“一、培养历史学科的方法,借由历史问题的探讨提升学生的思维。二、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三、建立学生对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养成包容并欣赏多元文化的开阔胸襟。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充实其生活的内涵。”
  为了有效达成上述目标,“95暂纲”对必修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还提出了具体要求:
  1.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高中一年级以台湾史与中国史为内容,二年级以世界史为内容。基本考虑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应与国中时期有所不同。高中学生应该比国中学生更加强‘理解过去’,培养历史科的‘核心能力’为主”。
  2.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注意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的兼顾:“各册以政治史为主轴呈现历史时序,但应尽量配合文化史及社会史。第一册之主题在于让学生从自己成长的地方培养自主的历史思维。第二册的主题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及文化的传承以及近代史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然而,台湾史的内容,国中已经讲授的部分,宜尽量避免重复,应在其基础上作较为深入的探讨。中国史因所含内容丰富、时代悠久。编写教科书时,应参考国中教科书有关中国史的部分,如果内容重复时,高中课本应简略说明即可。高二世界史的主题在呈现一套世界史架构。公元十五世纪以前,偏重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公元十五世纪以后,有关东西世界之间的交流、影响与对比都不可忽略,尤其不宜将东西世界的历史写成完全孤立的章节。”
  3.教材应能反映当今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但要注意“选取在学界取得共识的观点,或大致赞同的说法。学者的一家之言不宜采用,带有浓厚党派色彩的历史解释亦应避免”。
  “95暂纲”对高中历史选修教科书的编写也做了要求。规定高三开设历史选修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具有大学预科性质”。选修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为“历史专题”,分上下两册:“上册以中国社会及文化为主要范围,下册以世界史为主要范围”。
  对如何编写选修课的“历史专题”,“95暂纲”还规定了具体要求:“每个专题应包含四个部分:1.历史叙述:针对专题以文字及图表等叙述历史背景,并提出‘问题意识’,带动各个专题之讨论。2.一手史料:原则上每项‘问题’二至四种,图像也可当作史料,必要时配合文字说明。 3.学者研究论述:原则上每项‘问题’二至四种。4.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及从事小型研究报告的能力。必要时设计小型讨论会的题目及讨论大纲。”
  从现行的台湾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来看,在编写前言中声明是依据“95暂纲”编写的,其教科书的结构都是沿袭“95暂纲”构建的框架。如“95暂纲”把“台湾史”的内容,分为4个单元12个主题和若干重点,见下表: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基本上按照上述“95暂纲”中“台湾史”的框架,普遍采用章节体,把“95暂纲”的“单元”改变成“章”,把“95暂纲”的“主题”改变成“节”,把“95暂纲”的“重点”改变成“目”。各版教科书关于“中国史”“世界史”以及选修课程的结构,也基本上沿袭这一模式
  各版历史教科书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大体都套用了以下体例:
  1.按章、节、目编排课程内容。一节内容大体上为一教学课时。
  2.每节课文内容分三大部分:课前提示、课文正文、课后练习。
  3.“课前提示”的呈现方式,有的称“本节学习重点”(三民书局版),有的称“学习重点”(南一书局版),有的称“课前引导”(龙腾版),但都是预设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正文内容。
  4.正文内容设2―3个目阐述历史内容,并配以图表,或拓展性资料。拓展资料的呈现方式,各版本教材有所差异。有的称“名词解释”(龙腾版),有的称“历史小词典”(全华版),有的以图案的形式(泰宇版、三民版),但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5.课后练习,设置2―3个思考题。思考题大多结合课文内容,以材料题的形式呈现。有的版本还设置了“课后活动”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6.各册教科书在书后都列有历史年表和图表来源的说明。
  应该说,台湾历史教科书在编写要求和结构体例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历史课程纲要编写。教材编写者可以自由选择历史素材,但框架结构和学习重点问题必须照“课程纲要”叙述。
  2.课文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都能以“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
  3.教科书后图表来源的说明,充分尊重原创作者的权利。
  应该说,上述台湾地区关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求及结构体例,有许多设计是值得大陆学界借鉴的。
  在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开设台湾史,似乎无可厚非。事实非然。1990年代李登辉执掌台湾当局后,在台湾地区开设台湾史,别有用心。其用意之一,是为了在中小学强化“台湾意识”;其用意之二,是为了切断台湾与祖国的历史脉络,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事实上,我们透过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台湾史”内容,也可清晰地看到台湾当局“强化台湾意识”和“去中国化”的用意。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表上,台湾史被剥离出中国史,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台湾史教材按照“95暂纲”的设置,共分四章:第一章,早期台湾;第二章,清领时期的台湾;第三章,日本统治时期;第四章,当代的台湾与世界。(有的教材分四篇,如龙腾版的高中第一册“台湾史”,即分为第一篇,源远流长;第二篇,大清皇帝的子民;第三篇,日治时代的台湾;第四篇,当代台湾与世界。)
  通览台湾史的全部内容,明显呈现了如下特点:
  1.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早期联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地质、民族,还是从文化、管辖等方面看,台湾与大陆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台湾已发现的最早古人类是“左镇人”。考古学者证明,“左镇人”与大陆旧石器时代的柳江人、山顶洞人属于同一年代,三者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左镇人之后的台湾居民是现在的高山族和平埔族的祖先,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与大陆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祖先。
  有文字记载以来,我国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海峡两岸的联系和交往的事实。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最早的书证记载。
  到隋代,隋炀帝多次派人前往当时被称为“流求”的台湾。公元610年,隋炀帝派出武贲郎将陈■等人,率兵万余人,从广东义安(潮州)起航,前往台湾。当地人以为这是中原的商船,这说明当时大陆商人经常前往经商。隋唐以后,闽粤一带向台湾的移民也逐渐增加,到宋代时已经出现较多的往来和经济活动。为便于管理,宋开始在台澎地区设立管理机构,澎湖已列入福建晋江县版图。台澎地区正式纳入宋代版图。尽管在后来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变换,但是台湾归属从来没有改变过。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明朝的海禁政策,导致东南沿海海盗盛行。为保卫沿海地区不受海盗侵扰,明朝在基隆、淡水两港派驻军队,防止海盗利用台澎地区作为骚扰东南沿海的基地,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岛内驻扎军队,保卫海防。   对于上述历史,却被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台湾史”所遗忘。在各版教材早期台湾的叙述中,即使提到台湾与大陆的早期联系,也都以怀疑的口吻
。如南一书局版讲到台湾的史前文化“长滨文化”时说:“从长滨文化的石器特征看来,此一文化可能来自中国的南部地区。”①讲到大陆时,则基本上以“中国”或“汉人”相称。
  2.贬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贡献。
  明末清初,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台湾的教科书不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论述其收复台湾的意义,而仅是把郑成功作为一个外来的“汉人”来看待。把郑成功收复台湾说成是“夺取台湾”。无视郑成功奉明朝为正统的思想,把郑成功建立的政权视为外来的“汉人政权”。而且别有用心地把郑氏政权与荷兰、西班牙殖民政权相提并论,在教材的目录中并称为“荷、西与郑氏政权”。②
  3.弱化清代对台湾的统治。
  台湾有准确记载可考的历史已经有400余年。在这400多年中,统治时期最长的是清王朝。它统治台湾长达212年(1683―1895年)。在这200多年间,清政府不仅在台湾设立了完整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且在清统治时期一波波来自大陆闽粤的移民渡海来台,将荒芜的台湾岛开垦为万顷良田,建立自己的家园,使台湾确立为汉民族为主体的社会,成为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论述清代对台湾的统治?这是书写台湾史的重要内容。但在现行的台湾历史教科书的台湾史中,不仅把清统治台湾与日本殖民台湾并论,而且大大压缩了清统治台湾历史的论述。其书写篇幅,200多年统治台湾的清朝远不如殖民统治50年的日本的篇幅。见下表:
  在具体论述清朝对台湾的统治时,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则从“原住民”的视角,强调了台湾与清朝的对抗。
  如三民版教科书详细论述了台湾地区民众与清廷的三次民变。书中写道:“民变就是人民武装抗官事件”,“在满清统治台湾期间,有三次规模较大的民变,分别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同治元年(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③
  书中还强化了汉人与原住民的冲突。“随着汉人移垦的扩大,不仅邻近原本原住民的活动区域,开垦有时也挤压了原住民的生活空间,甚至侵夺其土地,造成彼此冲突”。④
  更为严重的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把清代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发展,看做是“汉人文化”向台湾的移植。①
  4.美化日本在台的殖民统治。
  1895年日本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50年。如何叙述这段历史?台湾历史教科书不仅用了较大的篇幅论述日本在台湾的统治,而且采用美化日本的手法,肯定了日本在殖民台湾时给台湾社会带来的“社会革新”。
  如龙腾版历史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章为“日治时代的台湾”。其导论概述了日本在台统治的历史和影响。该书写道:
  1895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十八年,因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取得台湾。当时日本本土正在积极推行所谓的“文明开化”运动,因此也就把这个具有近代化思维的概念带进了台湾社会。“文明”“维新”等词汇成为日治时期台湾社会的时尚用语。换句话说,日本本土在推动大规模近代化社会革新的同时,台湾受到这股主流思潮的影响,也跟着在进行小规模的社会革新。
  对台湾民众而言,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五十年,在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各个层面上,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也就是“近代化”的经验。……当台湾民众开始体验一个近代文明“空间”的同时,社会民智也随着提升。由于近代化的先后与程度有所差异,台湾民众逐渐与他们在中国的远亲,无论是生活习惯或行为模式,在近代文化的认知上有了分歧。②
  在这里,日本的殖民统治成为“日治”。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50年间对台湾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侵略只字不提,台湾人民抵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只字不提,满纸的是日本给台湾带来的“文明”和“革新”。其用意无非就是利用日本来切割与祖国的关系。
  5.强化“台湾本土意识”。
  台湾的“台湾史”教科书通篇站在“台湾立场”,强调“台湾本土意识”。如三民版教科书在其“编辑大意”中明确指出:本教材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与责任心”。③此处所谓的“自己文化”,实质就是“台湾文化”;“自我认同感”,就是对“台湾意识”的认同感。   在强化“台湾本土意识”的指导下,台湾史教科书不是把台湾置于中国的立场来叙述台湾历史的发展,而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叙述台湾历史发展,为“台独”张扬。在这方面龙腾版教科书尤为突出。
  第一,对台湾政治层面的叙述,龙腾版不惜笔墨,对“台独”历史作了宣扬。如关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龙腾版教材不写台湾人民如何抵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却用较多篇幅论述了台湾地方官绅宣告成立的“台湾民主国”。④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龙腾版教材专门设置了“海外的台独运动”一节,叙述了台独分子廖文毅等组织“台湾民主独立党”“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活动。还配以“台湾人有权有自己的家”的巨幅图片。⑤   第二,对台湾经济层面的叙述,龙腾版教材大肆宣扬要迎接“Made in Taiwan”时代的来临。⑥
  第三,对台湾文化层面的叙述,龙腾版教材鼓吹要摈弃以前“乡土文化”“乡土文学”,认同“台湾文化”“台湾文学”。并声称要在世界体系中探索台湾文化的发展。⑦
  第四,对台湾外交层面的叙述,不再是“中外关系”,而是“台、美、日关系”等。并提出了要“深耕台湾”,“台湾主动向世界发声”的诉求。⑧
  总之,台湾现行的“台湾史”教科书,是一部“去中国化”的教科书,是一部宣扬“台湾本土意识”的教科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台湾”意识,疏离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认同台湾独自的历史与文化。
  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史安排在高一第二学期开设,教学时期一学期,每周2课时。“95暂纲”拟定的中国史教材大纲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即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华夏世界的形成(远古、三代至秦汉);第二单元,中古的变革(魏晋南北朝、隋唐);第三单元,近世的发展(宋元明清);第四单元,近代的冲击(晚清);第五单元,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第六单元,共产中国与两岸关系。
  依据“95暂纲”的教材设计,台湾各版中国史教材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六个时期,有的称六章,如三民书局版、南一书局版;有的称六篇,如翰林版、康熹版、龙腾版;有的仍沿袭“九五暂纲”的说法,称六单元,如泰宇版。
  由于有固定的教材纲要及专门的审定过程,各版历史教科书虽然在内容的选择和史实的叙述中有所差异,但都存在着一些共有的“去中国化”问题。如将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全改为“中国”。在采取所谓的“略古详今”的原则下,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从中国史中完全消失;汉朝“征伐”或“征讨”匈奴,改为“攻击”匈奴;清末具有革命正当性意涵的“起义”,如武昌起义等,一律改为中性用语的“起事”;还将“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天下”中的“统一天下”、孙中山之前的“国父”一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皆从教科书中删除。同时,还将以往视为禁忌的“统独”及两岸分合议题写进新版教科书内。
  以下以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高级中学历史第二册为例做一点具体分析。通览泰宇版的中国史教材,有着下列主要的特征:
  1.把台湾史完全从中国史中剥离出去。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叙述中国历史,当然要包括台湾内容。但是台湾高中的中国史教材,从远古到近世,始终不见台湾的历史与文化。清朝台湾建省、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台湾、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等史实,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内容,但在台湾的中国史教材中都消失了。
  2.蔑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如何叙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学术界有不同的认知。台湾历史教科书仍以蔑视的态度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统称为“暴乱”。如泰宇版历史教材把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称为“黄巾之乱”。书中写道:“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各地民变滋起。灵帝时,巨鹿人张角领导太平道信徒起事,以黄巾包头,高唱‘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发动黄巾之乱。各地迅速响应,京师震动。后来乱事虽然平定,但在平乱中日益扩张势力的地方豪强和州牧郡守,已对中央离心离德。”①此后,对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以及义和团运动,该书一概称为“乱事”。
  3.不能正视和客观评价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
  近代以来,自鸦片战争起,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如何叙述和评价近代中国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战争?这是每位史学研究者应正视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列强的侵华使中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纳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西方列强通过这些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特权和财富。如: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中国也由此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却视而不见。台湾的历史教科书虽然也提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但对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严重性缺乏深刻的分析。不仅没有严词抨击西方列强的侵略,反而称颂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带来的现代化变迁。
  如泰宇版历史教科书用“西风东渐的影响”一目,阐发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该书写道:“随着外力的冲击,中国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通商口岸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如上海原本是江苏省松江府下辖的一个县城,自开埠对外通商后,很快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贸易中心。其高耸入云的洋楼、整洁宽敞的街道;电灯、电话、自来水等公共设施;琳琅满目的舶来品,以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等,在在都使中国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文明,对中国的现代化发挥了示范作用。”①如此来叙述和评价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的影响,显然是片面的。
 4.贬低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面对外来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奋起反抗。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中国官兵抗击日军侵略的黄海之战,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等等,都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英勇体现。对于这些英勇壮举,台湾的中国史教材或闭口不谈,或大加指责。如叙述义和团运动时,泰宇版历史教材即把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缘由归罪于义和团。该书写道:“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任意毁教堂、杀教民。光绪26年,岁次庚子,外国公使一再抗议,慈禧及守旧大臣却予以袒护,密诏义和团进宫。一时北京、天津神坛林立,大烧杀随之而起,首善之区成了混乱恐怖世界。列强纷纷派兵入京保卫使馆,中外爆发冲突。”②如此叙述,是不符事实的。
  5.轻描淡写中国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惯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因此,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在中国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台湾历史教科书对抗日战争史的叙述普遍比较简略。如三民书局版中国史教材一共用了16行不足千字的篇幅叙述了中国的八年抗战史。③泰宇版历史教材对中国抗日战争史的叙述属于比较多的一种,但对中国的抗战,也仅是简述了八一三抗战。对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一系列抗日会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对全国人民支援抗战的活动等,一概不写。④
  6.把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责任归咎于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国共发生了三年内战。关于内战挑起者,国共两党历来各执一词。台湾历史教科书不分原由,一股脑儿把内战责任推向了共产党。泰宇版历史教材写道: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召开后,中共控制的解放区代表拒绝与会,共军且先发制人,全力进行扩张。但国军亦采取强力反制,至36年6月(注,即1947年6月)止,共军胜少败多,损失惨重。为了挽回败局,中共除与苏联签订《哈尔滨协定》,要求给予更多援助外,更在各地制造学潮以困政府。……7月,国民政府乃下令通缉毛泽东,对中共占领区展开全面攻击。”⑤在这里,台湾历史教材完全是于事实不顾,为国民党帮腔。事实上,在1946年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前,即1946年6月,国民党军已对中共领导的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攻击。人民军队被迫自卫反击。到1947年国民党军队继全面进攻解放区后,又发动了对延安和山东的重点进攻。   
       7.丑化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台湾历史教科书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成就并未能做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是用大量篇幅渲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失和新中国所存在的问题。
  如泰宇版历史教材重点叙述了“反右斗争”“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并一改在叙述中国古代史很少作评论的做法,用较重的笔墨渲染了这些运动的社会影响。书中写道:“疯狂追求‘大跃进’,结果是农工生产大幅下降,财政出现巨大赤字,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加上连续3年天灾,更使灾情雪上加霜。”①
  我们认为,历史教材并不是不可以写“反右斗争”“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问题是在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尽是失误和问题。60多年的新中国历史,有那么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不讲,尽挑一些问题叙述,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和做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在稳步发展;经济建设成就卓著,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科技上“神五”“神六”“神七”相继升天成功;人民生活已跨越温饱阶段,正在向小康阶段迈进。对于这些事实,台湾历史教科书视而不见,却大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如龙腾版教材用了一整节篇幅讲述了改革开放后带来的问题。书中写道:“改革开放后虽促进经济活络,人民收入增加,消费力上升,市场经济形成,但伴随而来的是经济犯罪、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及官僚系统的贪污腐化;而社会阶级之间、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重新凸显,并且持续扩大。”②为了贬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龙腾版教材还故意把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数据截至1980年代。事实上,1980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从199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才是当代中国变化最大的20年,才是最能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20年。
  诚然,如果撇开政治立场,从纯学理的视角看,台湾的中国史教科书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叙述中国政治领域内容的同时,特别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内容。
  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如关于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叙述,不仅仅是从政治层面上讲述“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论述了“商代的社会与文化”和春秋战国时“都市的兴起”。在论述商代社会与文化时,考察了商代的“社会结构”和商人的经济活动、宗教信仰。③该书还论述了春秋战国时临淄、洛邑、邯郸、咸阳等都市的兴起。④
  从秦汉开始,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对历代的社会层面的内容都有叙述。如泰宇版教材在秦汉历史中设有的“编户齐民的社会”一节,论述了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等。⑤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中设有“胡化与汉化”一节,论述中原汉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风俗上互相影响。⑥在宋元明清历史中设有“士绅社会与庶民文化”一节,论述了此一时期中国都市的发展、宗族、士绅与民间社会等内容。⑦   这些内容在大陆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都很少论及。加强社会生活史内容的学习,应是大陆高中历史教科书值得借鉴之处。
  其次,在历史叙事方式上,重在微观叙述,少有宏大评论。
  台湾历史教科书在叙事方式上,注重对具体史实的叙述,很少引申到“意义”和“影响”层面上的评论。尤其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述上更为明显。如泰宇版教材对秦统一六国的叙述、对秦始皇的评价、对汉武帝的评价、对隋唐盛世的叙述等,都是叙述了一些具体史实,而没有进行“理论”的分析。
  这一叙事方式,也应是大陆历史教科书编写者可以借鉴的。
  台湾地区的世界史教材在高二年级中使用,开设两学期。按“95暂纲”确定的课程目标,开设世界史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养成包容并欣赏多元文化的开阔胸襟”。
  在这一课程目标指导下,各版历史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世界文明(文化)史发展为主线来构建教材体系的。如翰林版世界史教材(即高中历史第三册、第四册)提纲
  第三册目次
  第一篇 古代文明的遗产
  第一章 大河与文明
  第二章 哲学的突破
  第三章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第二篇 普世宗教与中古文明
  第四章 东亚的宗教与社会
  第五章 基督教与中古文明
  第六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第三篇 世界文明的蜕变与互动
  第七章 欧洲社会的蜕变
  第八章 世界文明的教会
  第九章 亚洲大帝国的发展
  第四篇 欧洲势力的崛起
  第十章 近代欧洲的兴起
  第十一章 近代早期世界的经济与社会
  第十二章 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学术
  第四册目次
  第一篇 剧变的时代
  第一章 革命时代来临
  第二章 工业革命
  第二篇 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第三章 西方国家的优势
  第四章 西潮冲击下的满清帝国
  第五章 非西方世界的危机与转机
  第三篇 历史的转折
  第六章 西方世界的迷失、改革、激进与大战
  第七章 帝俄的兴衰、俄国革命与苏联共产政权的建立
  第八章 亚洲的反殖民化运动
  第四篇 世界霸权的争夺
  第九章 和平的破灭与战后的世界
  第十章 60年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五篇 我们生长的年代
  通览翰林版的世界史教材内容,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力求以“文明史”为主线构建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强调了各国各地区文化的发展及相互融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因此,以文明史为主线来讲述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可以的。因此,翰林版历史教材以较多的篇幅讲述了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古文明”“古埃及文明”;①以较多的篇幅讲述了中古时期的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②以较多的篇幅讲述了世界文化间的交流。③突出世界文化史内容,是该教材显著的特点之一。
  2.在教材中突出“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力图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翰林版历史教材专设了一篇“我们生长的年代”,重点讲述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一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都市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变迁,讲述了伴随日常生活现代化消费带来的社会问题;二是讲述了国民教育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伴随人生的“终身学习”问题;三是讲述了19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于发展,讲述了大众文化的“美国化”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应对“美国化”的问题。④
  上述两点,应是值得我们编写世界史教材可借鉴之处。
  不过,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与前面所述的“台湾史”教材、“中国史”教材一样,存有严重的政治倾向。即使从学理上讲,也存在一些科学性问题。
  1.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仍体现了“去中国化”倾向。
  在世界史中讲述中国史,本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纵观翰林版世界史教材,把大量的中国史内容置于世界史中,却视中国为外国,意图培养学生“去中国化”的历史意识。在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中,几乎每一篇都有较多的中国史内容。如第三册第一篇中讲述了“黄河与中国文明”;在第二篇中讲述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在第三篇中讲述了中国的“专制皇权”和“八股取士”;第四篇讲述了“中国近世儒学的变迁”,等等。我们在此需说明的,并不是说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中中国史内容讲多了,而是要指出的是它叙事的立场和态度。翰林版世界史教材叙述中国内容时,完全把中国视为外国。更为严重的是,翰林版世界史教材讲述台湾历史内容时,不是把台湾问题放到中国史框架中叙述,而是另立章节。如第四册教材第二篇“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中,叙述台湾历史内容时并没有把它放到第四章“西潮冲击下的满清帝国”中,而是把台湾放到第五章“非西方世界的危机”中,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并列在一起。①这是难以令人容忍的。
  2.翰林版世界史教材体现了反社会主义思想。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史中,客观上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如何叙述和评论这两大阵营的历史,是叙述近现代世界史难以回避的问题。翰林版世界史教材站在反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采取了完全诋毁的态度,并把世界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②
  3.翰林版世界教材构建的“文明史”中的非科学性。
  如前所述,以文明史来反映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何来阐述人类文明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关于文明的概念有多种解读。有以地域环境为基准的“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之说,有以生产方式为基准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之说;有以宗教为基准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之说,有以历史时段为基准的“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之说,也有以区域为基准的“世界文明”“中国文明”等之说,等等。叙述文明史,必须首先理清文明为何物?
  纵观翰林版历史教科书,在对文明的解读上,有种种不妥之处:
  一是混淆概念。如翰林版教材所叙述的“文明”概念,无一定之说。有时以地域为基准,如“中国文明”“埃及文明”等;有时以时段为基准,如“古文明”;有时把“文明”与“文化”等同,如提出了“中古文明”和“中古文化”的概念等。
  二是随心所欲地切断文明发展脉络。在翰林版的第三册历史教材中(第三册主要叙述世界古代史内容),随处可见名之曰“文明”的内容,但第四册历史教材(主要叙述世界近现代史内容)已难寻“文明”踪影,似乎人类文明发展到近代已经消失。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台湾历史选修课在高三年级开设。按“95暂纲”,开设历史选修课的目的有三:“一、加强培养学生在阅读、思考、辨析、论证等方面的能力。二、学习史学方法,反思三年来学习历史之心得。三、强调从近日之台湾观看东亚(含中国大陆)、亚太及世界上的重要问题”。
  依据“95暂纲”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时安排,台湾各版本一般把历史选修教材分上下两册,每周3课时。历史选修教材按主题加专题方式编撰。如康熹版历史选修教材上下两册共设了8个主题24个专题,每个主题为一单元,每一单元下设若干专题。见下列康熹版选修教材目次:
  选修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儒家思想与中国社
  第二单元 道教与民间信仰
  第三单元 医疗与社会文化
  第四单元 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
  选修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从华侨到海外华人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近代人文生活
  第三单元 资讯传播媒体的普及
  第四单元 什么是历史?
  通览台湾历史选修教材,我认为该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
  1.侧重于文化史的讲述。
  康熹版历史选修共8个学习主题,其中大部分主题是关于文化内容的。如上册的4个主题全是关于文化的内容:第一主题是关于中国儒学思想,第二主题是关于道教与民间信仰,第三主题是关于中国医疗文化,第四单元是关于大众文化。
  2.侧重于生活层面内容的讲述。
  台湾历史选修课程不是单纯的讲述文化内容,而是把文化与民众的生活联系起来讲述。如康熹版教材讲述儒学思想时,重点讲述了儒学对社会的影响;教书道教文化时,重点讲述了道教与民众生活之关系;讲述大众文化时,重点讲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关系。该教材还专门设置了“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近代人文生活”单元,重点讲述了了物质文明、科技发展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3.注意避免与历史必修内容的重复。
  从台湾历史选修教材的内容来看,其间许多内容在必修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如何避免重复教学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康熹版教材做了较妥当的处理。如上册第二单元讲述的是道教文化,道教问题在必修的中国史教材中已有所讲述。为避免重复,该教材主要叙述了道教的演变,并从道教讨论唐宋以来存在于民间的生死、问卜、画符、念咒等观念对大众文化的影响。①再如上册的第三单元是讲述的中医文化,在必修的中国史中也有叙述。为避免重复,该教材重点讲述了19世纪以来中西医相遇所衍生的问题。②
  4.注意与大学课程的衔接。
  按台湾的“95暂纲”,高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在技术上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具有大学预科性质”。有鉴于此,历史选修教材的编写必须增加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内容。从台湾现行的各版历史选修教材来看,都编写了“历史是什么?”的内容。如康熹版教材重点阐述了“历史是什么?”“历史解释与历史意识”“史家应有的修养”等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史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学识。
  不过,在此仍有一点需特别指出:台湾现行的历史选修教材虽有上述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但在政治倾向上仍强化“台湾本土意识”。如康熹版历史选修教材上册第二单元讲述“道教与民间信仰”时,分别讲述了中国民间信仰和台湾民间信仰,并认为台湾的民间信仰,除了精灵崇拜外,“也可见到中国儒家、佛教、道教之影响”。③在这里,把台湾完全置于中国之外。在下册第一单元讲述华侨华人时,专门设置了“中国、台湾的海外移民”专题,把台湾与中国并列。④这显然是错误的。
  2011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颁发了新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历史课程纲要》,宣布从2012年度高一年级起逐年实施。该“纲要”在台湾被简称为“101课纲”。依据“101课纲”,台湾的历史教材出版单位都修订了各自的教材,并从2012年9月起开始在高一年级使用新修订的历史第一册,即台湾史教材。
  以下试结合新修订的历史纲要和教材,论述台湾地区历史教科书改革的新动向。
  (一)台湾高中历史课程纲要的新变化   新修订的“101课纲”,较旧的“95暂纲”,在课程目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变化。   1.关于课程总体目标  
 “101课纲”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2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强调了“重要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出了要“认识世界重要的历史发展”的要求;二是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关于能力目标
  “101课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4方面的“核心能力”。即培养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3.关于课时安排
  “101课纲”较“95暂纲”,增加了中国史的学习时数。
  在新课纲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仍然为台湾史;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前半段为中国史;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后半段、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为世界史;高三年级仍为历史选修。在这里,中国史由以往的1学期,增加到1.5学期;世界史有以往的两学期减至1.5学期。高中每学期开设历史课的学时数不变,高一、高二仍为每周2课时;高三仍为3课时。
  4.关于课程内容
  “101课纲”较“95暂纲”,在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历史选修的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在台湾史内容上,有原来的4个单元、12个主题及25个学习重点,改变为4个单元、13个主题及28个学习重点。主要是增加“郑氏统治”的内容,以及台湾人民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史实。
  在中国史内容上,有原来的6个单元、16个主题及37个学习重点,改变为6个单元、18个主题及43个学习重点。不仅修改了单元名称,而且调整了重点学习内容。如把第一单元“华夏世界的形成”改为“先秦时期”,把第三单元“近世的发展”单元改为“宋元明与盛清”、把第四单元“近代的冲击”改为“晚清的变局”。在重点学习内容上,强调了秦汉学术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强化了宋元明至清前期货币经济的发展、海上贸易等内容,强化了民国时期法制发展及中外关系等。
  在世界史内容上,有原来的9个单元、24个主题及57个学习重点,改为5个单元、14个主题及40个重点。主要是减少了世界古代史内容,“95暂纲”的世界古代史有“古代文明的遗产”“普世宗教与中古文明”“世界文明的蜕变与互动”3个单元,新的课纲把3个单元合并为“文明的兴起与交汇”1个单元。在减少部分内容的同时,新课纲为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以及多元文化的世界史知识,增加了关于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的历史内容。
  在历史选修内容上,“101课纲”仍保持了“专题”式的课程构建方式。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做了较大的变动。“95暂纲”的历史选修内容主要是以中国文化为主,新的课纲在讲述中国文化的同时,以较多的篇幅讲述了欧洲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中南美洲等文化。历史选修内容共设置了21个学习专题,其中中国文化内容仅占5个。可以说,新课纲的历史选修内容,大大减少了中国的分量。
  (二)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新变化
  依据新修订的“101课纲”,台湾修订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下,仅对新版台湾史教材做一点分析,力图反映其发生的新变化。
  以三民版台湾史教材为例,新版台湾史教材与旧版台湾史教材相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1.在教材容量上,新版台湾史教材由旧版的四章扩编到四篇12章,新版台湾史教材总页码有原来的164页增加到248页。①
  2.在教材内容上,新版台湾史教材依据“101课纲”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有:
  第一,增加了对郑氏政权统治台湾的叙述。在教材的第2章中专设了“汉人政权建立”,具体叙述了郑氏政权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②
  第二,增加了清朝统治时期台湾地区文化和生活层面内容的叙述。三民版台湾史教材用了一章的篇幅叙述了清前期台湾地区社会与文化问题。叙述了台湾地区的人口问题、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问题、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问题,叙述了台湾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与民众宗教信仰问题。所述内容比旧版教材大大地充实了。③
  第三,增加了日本统治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活动。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斗争。新版台湾史教材增加了“前期武装抗日”和“后期武装抗日”两目,还较具体地论述了台湾原住民抗日的“雾社事件”。①
  第四,增加了1949年后海峡两岸关系的叙述。新版台湾史教材在第9章中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了两岸关系的变迁。认为1949年后两岸关系经历了由军事冲突到日益密切的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军事冲突(1949―1978年);第二阶段为政治对峙(1979―1987年);第三阶段为民间交流与官方政策(1987―1991);第四阶段为协商与危机(1991―1999年);第五阶段为2000年开始的新发展。在叙述中还重点提到了“辜汪会谈”和“江八点”。
  3.在教材栏目的设计上,新版台湾史教材较以往有了新的变化。每节课正文前设置了“课前123”,引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正文叙述中除配以插图外,还配以注解,以拓展文中的历史知识;课后设置了“历史聚光灯”和“历史Talk Show”两个栏目。
  以上所述,都是值得肯定的新变化。
  但是新版台湾史教材在强化“台湾本土意识”和“去中国化”史观上仍未有大的改观。如三民版台湾史仍把“汉人政权”来代替祖国对台湾的统治;仍把日本殖民统治简称为“日治”,与“清治”相提并论;仍用“台湾文化”来指代台湾乡土文化;仍然不提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而称之为“接受台湾”,等等。所有这些,无不表明要改变目前存在于台湾历史教科书中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是何等艰难。我们殷切地期望台湾有良知的史学工作者,基于“一个中国”的立场,正确的书写中国史和台湾地方史。  
 【作者简介】朱汉国,男,1954年生,江苏常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