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08阅读
  • 0回复

(学习方法)各种学习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2-04
   苏步青学习法
 【释义】苏步青教授是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数学家,北师大名誉教授。85岁高龄的苏教授曾为北师大数学系师生作了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在谈到学习时,他这样说道: “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提高,是同投入的时间、精力密切相关的,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我从来不相信一个人特别聪明,没有天才这个东西,只是有些差别。有些人了解得快一点,有些人了解得慢一点,我属于后面一种。但是,我对这个慢不怕,我读的数学书、参考书也好,其他书也好,起码要读三遍,读到这本书优点在什么地方,缺点在什么地方一一清楚,我才把它抛了。算是成功了。比人家花的功夫要多,好处当然也比较多,一生用不完。我顶讨厌人家讲不大懂,不懂就不懂,什么叫不大懂!不大懂放它过去,读下去再说吧,后面又来一个不大懂。不大懂,好几个不大懂以后,变成完全不懂了,所以读书要认真。”

   思路对比学习法   
  【释义】思路对比学习法就是:课前,对老师将要讲的新内容、新课文进行预习,在自学中以自己的思路去分析和理解,其中也包括练习解答习题;在课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将老师的分析同自己先前的分析和理解加以对比,还把老师的解题思路同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琢磨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中哪些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哪些是错误的和繁琐的;课后,将对比后的结果加以总结、归纳,巩固和理解由此而得到更正确的分析和更优化的思路,依靠相互间的思路交换、对比,获得别人思路中合理成分,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避免呆板和繁琐的思维,求得更新自己思考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思考学习法   
  【释义】我国著名数学家赵访熊教授曾说过:“有些同学的学习效率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看书,要养成边看边想的习惯,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往往比看的时间还要长一些。这就像吃饭一样,消化的时间往往要超过吃的时间,光吃不消化,是吸取不到营养的。宁可少看一些,要看得透一些。”知识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思考。   

  善用老师智慧学习法   
  【释义】一般来说,老师是学生的榜样,知识也比学生渊博。悉心洞察老师备课和讲课的过程,无疑是借助老师的智慧提高自己水平的好办法。老师才是最佳的参考书。   
  【示例】通常成绩优秀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中午休息时间也死抱书本,放学后立即回家读书的书呆子;另一种是会玩,而且与同学关系良好的学生。   
  书呆子型的学生因不断超越上课进度,很容易不耐烦于老师的讲课内容,自以为很了不起,常常在与英文无关的课时念英文,在与理、化无关的课时解理、化题。体育课更是尽量逃避,以便腾出时间来念书。  
    会玩且与同学关系良好的学生多半很重视学校的上课内容。老师加重语气再三强调的地方,也一定会牢记,紧紧抓住重点,回家后再认真复习。一般而言,不管学校或补习班,出题都有一定的范围。他们比别人能拿到好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能玩又能念书的学生,还会去老师家中拜访,利用机会直接进入老师的书房,翻阅老师的书籍,了解老师依据哪些参考书教学。这些学生元疑也是利用别人头脑的高手。他们把老师当作最好的活参考书。  

    善假于物法   
  【释义】善假于物是荀子提出的一种善于凭借或借助外物的力量达到学习目的的学习方法。荀子把知识(学问)看成是工具,是力量;知识是可以为人利用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认为,一个人能做出的成就大小,就在于是否“善假于物”。善于学习的人,就能借助已有知识的外力作用,根据事物规律解决问题。人的知识、技能只要能与客观事物相符合,人就具备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是由于他们能够能动地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学会了“善假于物”的结果。荀子极力提倡专心为学,广积博取,要求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物之理),提高动用规律的能力(术),学到“善假于物”的本领。   

  全习学习法   
  【释义】把所要读的材料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直到熟记为止,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全习学习法。   
  全习法的优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从头到尾连续背诵容易产生疲劳,同时不管材料各部分的分量,平均分配精力,势必造成无形的浪费。一般说来,内容较短、意义联系较密切的材料,可用全习法,例如短诗、公式、定义、概念等。有的学者认为,就学习者的条件来看,智商高、记忆力强、基础知识雄厚、接受能力强的多采用全习法。年龄比较大的也适宜用此法。   
  【示例】心理学者曾用诗作为记忆材料,比较全习学习法与分习学习法各自的记忆效果。   
  诗为20行,采用分习学习记忆法所需时间是16分12秒,采用全习学习记忆法所需时间是14分17秒。全习学习法比分习学习记忆法所节省的时间为12%。   

  强化学习法   
  【释义】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卓越的学习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学习强化理论,学习效果的增强与否,是经验和强化作用的结果。学习收效,给你带来满足,就可以增强联结使反应再次发生;反之,焦虑烦恼则会削弱联结,降低反应的可能性。因为,由于勤奋学习收到效益,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感以后,就可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可以较长期保持住这些知识;反之,烦恼、苦闷、沮丧、懊悔等消极情绪会破坏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做法】学习需要“强化剂”,那么,学习的强化剂有哪些?   
  1.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无兴趣的事物,不仅难以记忆,而且也容易遗忘;反之,对于感兴趣的和关心的事物,即使是困难的课题,也能容易记住。   
  2.增强学习意图:记得最牢的是我们想要记住的各类事物,即有目的下决心要记住的事物。因此,想要记住这种材料的愿望,设法记住这种材料的决心,对于有效的学习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3.激发学习热情:和一个人强烈的情绪有关的特定情景中的一些事物,往往记得很牢,甚至可达到“终身难忘”的程度。   
  学习需要用心,需要勤奋、毅力和耐性,也需要“入迷”。这种入迷的学习精神就是如醉如痴地追求。大家熟知的牛顿在着迷地思考问题时,由于精神高度集中,竟然把怀表误当作鸡蛋而水煮的趣闻轶事,就生动他说明了对于学习的迷恋苦求精神。   
  高涨的学习热情会强化学习。而学习环境、学习气氛与学习情绪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可以激发起高涨的学习热情。如大学里的图书馆、自习室,由于环境背景的效应作用,使人沉浸在一种人人好学求知的气氛之中,若在这种环境和气氛中学习,将会提高学习效率。   

  钱伟长学习法   
  【释义】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怎样用最少的时间把新知识学到手?钱伟长教授谈了他长期坚持的两条学习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对所有知识不要背,而要懂。除了外文之外,什么也不要背。下课后只想一想今天讲了一个什么题目,一个题目分哪几个内容,每个问题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结论是什么。大考前从头到尾回想一下,把次要的东西删掉,留下你认为主要的东西。   
  第二条原则是:在学习中学会抓全局、抓重点。学习中要懂得跨越困难,大踏步地前进。从全面来了解局部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   
  钱伟长教授说,他一辈子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坚持下来,收到了他自己满意的效果。   

  气功功效静坐法   
  【释义】气功有着极高而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健身、除病,能在观众面前一逞绝技,而且还能开发为人类智能资源,并可在其他尖端领域发挥作用。   
  【做法】郭沫若先生曾介绍过一种简单的具有气功功效的静坐法:   
  1.呼吸——吸长而缓,呼长而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2.姿势——端坐,坐部直对前面,眼微闭唇微闭,牙关不相接。   
  【示例】郭沫若早年在日本读书的时候一度由于越级躁进,造成严重的神经衰弱,记忆力丧失得厉害,读书时,读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他苦恼万分。他偶然在一本书中发现了“静坐”的妙用,于是,每天清晨起来用这种方法静坐30分钟。仅两个星期,身心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彻悟到一个奇异的世界,眼前的世界已不是死的平面图,而是活的、立体的世界。他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   

  浓缩术学习法   
  【释义】知识浓缩,是指把众多的现象抽象为简单原理,把离散状态的印象归纳出清晰的脉络,把内在的实质描绘成定量公式,把大量事实析出简洁精华,使知识组成“集装箱”储存起来的学习方法。   
  【方法】1.大量过滤。第一步,必须对知识信息先过“大眼筛”,进行初级视觉处理,拿到读本先看作者、纲目、来源、类别,作第一层次取舍。再根据纲目,抽读提要或重点章节作第二层次取舍。然后围绕你的学习目标分开档次,作出进行粗读、浏览精读的决策。2.寻找知识链。鉴于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特点,使我们可以用编目、提纲、图表符号等办法剪去枝蔓,拧干水分,析出学习内容的精华,辑录并记忆知识的主线,把知识串起来,形成包含着巨大信息量的知识链。   
  3.简单包含。“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如果我们用一个概念统摄众多概念,用几句十分明白的话,说出一个十分深奥的道理,用一个尽可能简捷的符号、图表概括出尽可能多的前提假设,推出尽可能多的结论,使之返朴归真、平中见奇,当然就将大大地增加我们的信息摄入。  
    4.合理代谢。知识,是要不断清点,不断调位,不断代谢的。没有取舍就不会有重点,没有重点,也就不会有优势。接纳的同时,摈弃一部分,闲置一部分,才会使你的知识充满生机。   
  5.模糊记忆。对于许多庞杂的死资料,有许多是不必精确记忆的,只要求做到“对样样事都应略有所知,对某一事则应样样皆知”即可。  

    逆向学习法   
  【释义】所谓“逆向学习法”,就是不按书的顺序去阅读,一开始就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去思考,如在读“语法”时,不妨先从“句子和分析句子”这一节读起,有意找麻烦,想问题,开动脑筋多联想。等你对问题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后,再翻书看结论,与之比较,并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样学习要比按顺序阅读理解的深刻,记得也要扎实。   
  “逆向学习法”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先思”,思维的基本程序是:结论一一问题一一思考一一求证——对照一一一彻底理解。  

    名师出高徒法   
  【释义】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此话虽属有理,未免有失偏颇。我国东汉著名经学家、数学家郑玄数次访师求学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郑玄自小虚心好学。他精通《九章算术》及不少经书,后随张恭祖学习,进一步钻研了先朝典籍。为了博采众长,他又遍访各地名师,足迹遍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终于学艺猛增。   
  “名师出高徒”是有条件的:一是师是名师,二是徒也与众不同。从人才学来看,师徒是人才结构的基本单元。固然,在名师指点下,即使“学乎其上,仅得其中”,带出来的徒弟也非同寻常。这就是“名师出高徒”说得有理。但历史的发展,不仅要求人才辈出,深得师传,更要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徒对师、师对徒就有所求了,只有两者都高,才能出现高层次的“名师出高徒。”   
  打开现代科学史,使人强烈地意识到:在师徒关系上,有眼力的徒弟在选择师傅,和经验丰富的师傅在选择徒弟时,都是下了功夫的。   
  【示例】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脱氧核糖核酸构造的发现者之一沃森,在印第安纳大学找到三位名师而最终选中一位的故事,充分说明有眼力的学生选定名师,对今后成长所起的重大作用。沃森回忆说:他到了印第安纳大学以后不久,似乎很自然地认为,应当跟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遗传学家马勒工作……但是,不久他就感到需要另选名师,当时,有两位年轻的第一流遗传学家——卢里亚和索恩本,究竟选谁呢?沃森说,我在同研究生的闲谈中,发现大家对索恩本十分赞扬,而对卢里亚却十分害怕。可是,我几乎从听卢里亚的第一堂课起,就发现自己对他的噬菌体的兴趣,远远超过对索恩本的草履虫的兴趣,以后,我并未看到谣传他的那种轻率地对待天资较低的人的现象。因此,在毫无保留的情况下,我问卢里亚下学期是否可以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他很快就说可以,并且给我安排了研究的课题。   
  发人深思的是,年轻的学生在选择“名师”时,常要掂量一下未来的老师的水平;而“名师”在选择“高徒”时,也往往要掂量一下未来的学生的潜力。拉比偶遇施温格的故事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   
  1936年,18岁的施温格还只是纽约市立学院的肄业生。有一次,施温格陪同想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朋友去该大学的物理学系。拉比在谈话中发现施温格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远远超出同年龄应有的水平,并发现他还具有一种有条不紊的思考能力和有条不紊地加以阐发的天才。于是拉比就很快地安排施温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施温格在这个大学里获得了博士学位。l965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事实说明:“高徒访名师”,“名师觅高徒”和“名师出高徒”,这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前一个“高徒”是访求“名师”的基础,后一个“高徒”是在名师的指点下,跃迁到更高的层次的结果。   

  调节习惯学习法   
  【释义】这里讲的生活习惯,是指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休息、睡眠习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波浪式发展的。大脑也有它自身波浪式运动规律,大脑的能动性在一昼夜之内,也呈现波浪式的变化,一部分人早晨大脑的能动性较好,头脑清醒、思维活跃,学习效率较高;一部分人大脑的能动性高潮期却在晚上,这部分人晚上精力充沛。我们把前一种称为早型学习(也叫“百灵鸟型”),后一种称为晚型学习(也叫“猫头鹰型”)。   
  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长远效率看以早型学习为好。因为早型学习与一般人的生活节奏一致,与其他人生活不一致所带来的烦恼和抵触情绪就少,寄宿学生,晚型学习法就会与按时就寝的校规发生矛盾。再说,晚型学习的“夜猫子”在白天的考试中头脑的能动状态不佳,能量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同学们在一般情况下,最好调节习惯,把“晚型”习惯逐渐改为“早型”习惯,以使自己的学习顺应人的本来生活节奏。   

  “偷技取巧”学习法   
  【释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是一位老师的“弟子”,善于“盗取”别人的学习技巧为己所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习是将某种知识输入头脑中,成为自己的东西后再输出。也就是说,学习别人做事的模式,然后有意识地加以运动。因此,盗取别人的知识和学习技巧,是最简捷快速的方法。“盗取”二字或许有些夸张,其实是在告诉各位:学习中要常以老师和同学为榜样,多学习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本领。   
  【示例】日本有一位学生,外号叫做“五右卫门”——这是大盗石川的名字,由此便可想象到此人是如何檀长“盗取”了,他考试前常带着一只装有面包的袋子和小笔记本,挨家挨户地造访同学,对他们说:“我们来喝茶吧?”等对方消除戒心后,他就试探性地问:“您在念什么书呢?”      他所有的朋友几乎都被公认为坏学生,根本很少念书,只有他的同班同学才会在考试时拼命用功。所以他先打听别人在念什么课程,如何念,再去应付考试,总是无往不利。他曾得意他说:“我本来没什么准备,但是去偷盗别人的精华,还是能拿到最好的成绩。”  
    世界上竟有如此精明的人,不禁令人感叹!   

  “跳学——反刍”学习法   
  【释义】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慈根说:“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我们对该题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读到该书的终未,就懂得它的起首。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之唯一的正确方法。”   
  钱伟长教授也曾介绍过同样的学习方法:“在听不懂的地方暂时保留,继续听下去;看书看不懂的地方,把它画出来,继续看下去。……这好比走路的时候,这条路刚修,或者还没有修好,路面上有坑坑洼洼,又有石头挡路,那么你走不走这条路呢?你不可能非把坑洼都填平了,把石头都拣走了,你再走这条路吧。坑洼你跳过去,石头你绕过去,就完事了,什么大不了的事!路走完了,回头一看都不是问题。你要把每块石头拣完了再过去,那你这条路永远走不完。……我们今后还要学很多东西,不懂到懂的过程就是这样,大踏步地找要点,有一些疑难问题回头梳一梳,都可以解决了。……我一辈子就用的是这个办法。”这就是“跳学一一反刍”法。   

  “四环式”学习法   
  【释义】“四环式”学习法是通过由面到点的综合概括,逐步缩小记忆范围,利用较短时间掌握全部材料的内容的一种学习方法。   
  【做法】1.精读材料   
  对所学内容,抓住中心,细心阅读。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型。不同分量,掌握其要点、重点和难点,理解知识问内在的必然联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   
  2.编写提纲   
  即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细致地进行筛选、概括、组织,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用自己的语言,提纲挈领地编写提纲(每篇划分几部分,每部分划分几段,每段概括为几句话)。从而使学习内容有条不紊地简单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编写提纲是提高自学者智力活动的积极有效方法,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的提纲,便于识记和保持,有利于再现材料的“意义依据”,实际上也就是“提纲钩玄”。   
  3.尝试背诵   
  就是对所编的提纲,按照顺序一遍一遍地试着背诵(回忆)。遇到不会和不清楚的地方,再翻书本对照,进行“反馈”。然后有针对性地记忆薄弱环节,进行二次“反馈”,这一过程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迁移消化的过程。   
  4.有效强化   
  就是用最短的语言,抓住概念内涵、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再对提纲进行压缩,使之成为简纲(把每句压缩为关键的几个字)。然后针对简纲进行强化记忆,在头脑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在人们头脑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这是暂时神经联系,必须进行多次强化,才能得到巩固。   

  多媒体学习法   
  【释义】在学习过程中,用声音、图像为主的多种媒体互相配合和补充,并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根据不同媒体的不同信息和来自不同的感知,去诱发思维,接受正确的感知,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去达到提高学习效益、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在学习中,多种媒体相互作用,动静相兼,视听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大脑视觉、听觉、感觉等各部分器官的神经功能,使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多媒体学习法的学习原则有:1.目标性原则。学习中应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去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而不能为了形式去滥用多种媒体。2.多感官配合原则。多种媒体的组合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做到视听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易实现性原则。学生使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应注意媒体的组合要经济、实在,特别要易操作、省时间。   

  单打一学习法   
  【释义】“单打一”本是中国的一句俗话,意思是说做事情一次只专门做一件,不旁及其他的问题。有人用“单打一”的方法读书、学习,竟有特殊的功效。   
  【示例】著名科学家陈念贻就是这样学习的。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文。这个主攻目标确定之后,他就将房间里的其他书籍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背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中,不受其他任何书的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8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3个。第二天仍然没有记住几个。但陈念贻毫不气馁,继续埋头苦学,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能记住20多个单词,一个月后每天能记住50余个;两个月以后,就已掌握了4000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只是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单打一”中还有小“单打一”呢!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了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500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很漂亮的文章。   
  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单打一”的方法,攻下了德、法。日俄四门外文,还攻克了代数关、三角关和解析几何关。真可谓:单刀直人锐不可挡,过关斩将连夺城池。   
  利用单打一学习法对弥补能力缺陷,攻下薄弱科目大有好处。   

  程序学习法   
  【释义】程序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它是将学习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并系统地排列起来,学习者按照程序一步一步地学习。学完一个小步子后,对小步子所提出的要求作出回答。回答正确后进入下一步;如回答不正确时,再反过来继续学。其过程如图。  
    程序学习法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些,它有利于学牛自学。学生可以自定步调,按适合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其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与性学习法   
  【释义】指学习主体在教学全过程中自觉参与,主动全面训练听说读思行,教与学融合互动,以获得学习机能,发展和增加自身素质为目的学习。它主要是一种学习思想。这种思想落实到学习行动和技巧上,便是参与性学习法。  
    参与性是个人进人角色,与他人交流及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等。它具有合作、对话和情感交流等特点。目前,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的这种方式,通常比较缺乏参与性。难怪很多同学觉得听课还不如自己看书。即使如此,同学也能自己创造参与性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以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老师讲授一堂课,他至少得有预先的准备吧?且不说听课能够学到知识,就是老师本人的个性、思路、深人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甚至他的姿势、目光、语调都能给人以某种启发的。  
    参与性学习必须在开放系统中发挥作用。对事物的正确玛解绝非个人的事。正是通过交流,个人的认识才能被讨论、分工、扩大或改变。同学之间的争论,可以使你茅塞顿开;和老师的一席交谈,可以开启思想的大门;一个讲座,或许能激发起创造的火花。   

  内向型的学生学习方法   
  【释义】内向型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执行学习计划。他们最可贵之处是能够独自安心学习,喜欢思考、情绪稳定。但是,他们过于细腻、拘谨、沉稳、寡言,有时思想狭隘,当学习未取得预期效果时,或者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容易自卑。   
  内向型的学生一般不喜欢集体学习,这个习惯的长处是便于思考,但是,不利于活跃思维,多与人讨论、交谈,有利于多学博才。   
  内向型的学生最需要注意的是克服自卑感。自卑感容易使人不安、焦虑、害怕学习、丧失信心,在心理上产生烦恼,妨碍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要不放松擅长学科,在此方面取得好成绩,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再抓不擅长学科的学习,争取得到好成绩,这是克服自卑感的一种方法。   

  集中学习法   
  【释义】又可称为无间隔学习法,就是不中断学习时间,连续学习。学习次数少一些,每次时间都长一些。时间究竟应多少?取决于所学材料的性质和其他一些因素。   
  一般来说,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如果逻辑性和连贯性较强的或比较抽象难懂的材料,要求长时间注意的材料,用集中学习法较好。集中学习,当然并不意味着要你连续学习几个小时,但起码得半个小时以上,这要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和接受能力等情况而定。   

  集体学习法   
  【释义】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温习功课,既可以相互探讨,切磋,不致因太孤寂而感到劳累,也可以开展比赛,互促共进。这种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习的效果远胜于一个人埋头苦读。   
  学习是辛苦的脑力劳动。一个人埋头读书,气氛过于沉寂、严肃,身心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请教,自己冥思苦想,很感孤独。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疲倦,产生厌烦感。   
  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就不一样了。大家在一起,没有孤独感。有的看书,有的背课文,有的解习题,有的写外语单词,气氛很和谐。遇到难题,还可以互相争论,共同探讨,选择出最佳答案来。累了,偶然开一两个玩笑,不仅不会妨碍学习,还能活跃气氛,消除过分沉寂带来的倦怠感。   
  学习的倦怠,心理学上称为“心灵饱和”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它是由于“连续重复单调作业”而造成的。换句话说,一种作业本身过程是否活泼多变,和“心灵饱和”的程度有密切联系。同样是学习,参与的人多,气氛自然就比较轻松,富于变化。比起一个人埋头苦读,效果当然要好得多。而且,大家一起学习,气氛很浓,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约束力。对于那生缺乏自制力,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的人,也是很好的鞭策。   

  过度学习法   
  【释义】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剩学习”。就是在全部学会后再继续地学习一段时间。这犹如你的某些疾病治愈后,再继续服用一定量的药剂,可以巩固疗效一样,对于学习效果可以产生巩固作用。过度学习的通常定义是: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地步后,继续进行学习。实际上,我们的很多知识、技能都是由于过度学习的结果而巩固下来的。   
  【示例】从幼小起,对于自己的名字及周围人、物的名称,就是通过连续地重复才记得很牢;识字、写字,以至骑自行车、游泳、溜冰等一些技能,都是在进行着过度学习。   
  【注意】1.不要认为对某一种学习材料或技能已学会了,或学习得“差不多”了,于是踌躇满志,止步不前,而是应当“趁热打铁”,乘胜前进,继续复习或练习以利于巩固所学:2.对于你认为十分重要井希望能长时期记住的新材料,可以应用过度学习的原理,继续不断地加以复习,直到成为长时记忆为止。   

  互相检查学习法   
  【释义】这种学习方法适合于在两人之间进行,通常是同桌的同学。   
  【做法】两人协商后,定期互相检查,比如一方提问题,另一方解答,一方说词语或单词另一方默写,一方出题另一方做等。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同桌同学互相促进,共同增长知识。因为提问题或出题目的一方,他(她)自己就必须对所提的问题能够理解,对所出的题目能够做出来。在检查过程当中,提出问题或出题目的一方,往往发现对方有不完全或错误的地方,这就加深自己对原题的理解程度,甚至还能弥补原先自己的不足之处。  

    钩玄提要法   
  【释义】古代教育家韩愈提出的重要读书方法。韩愈在向弟子介绍读书学习经验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须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这里所谓“提其要”,就是抓住学习要点;所谓“勾其玄”,就是探求书中的精义,掌握其精神实质。学习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主要矛盾抓住了,“其余如破竹节,皆迎刃而解也”(黄庭坚《与王子予书》)。古代学者读书学习,一般都主张先“得其主意”,“独观大意”,或者提倡“采其精衣”,不管哪种学法,综合起来,都不外是抓书中的主要矛盾,抓精神实质,寻求规律和方法,决不能拘泥于只言片断或字义。当然,读书学习时,必要的字斟句酌、硬背强识功夫是不可缺少的。但书籍、知识浩如烟海,多不胜数,只凭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全部精通的;就是一门系统知识或学科知识,把所有的内容全部硬背下来,也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通过“钩玄提要”方法去解决。要分清情况,针对所需,对那些内容丰富的系统知识或学科内容,只有采取钩玄提要方法,抓住主要矛盾,领略要领、掌握规律、采集精英、解决实用,也就足够了。学习中,若能真正做到“钩其玄”,“提其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就会“若网在纲”,了如指掌,使厚书变成薄书。   

  躬行践履同学习法   
  【释义】“躬行”、“践履”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普遍重视实践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学习方法。“躬行”,就是亲自实践。“身体力行”的意思;“践履”,就是实际履行。大量事实表明,古代学者的“重学”与“笃行”相结合思想,也就是“知行统一”思想,是整个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教育有很大影响。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而知识智力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解决。而实践能力本身,也是知识智力的一种综合表现。荀子的“不闻,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王充的“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论衡•超奇》);朱熹的“读书穷理当行之于身”;王守仁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这些卓越见解说明,实践能力包含着认识能力。可见,治学中无论是教育过程,还是智育过程,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其途径就是通过“躬行”、“践履”,深入实践。   

  博——专——博法   
  【释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用在成才的过程中,几乎都有一个从博到专、从专到博的过程。如果说成才有什么“诀窍”的话,看来,博——专——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前一个“博”是基础。人的知识是一代一代积累起来的,人类几千年获得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继承。在年轻时,有两件事比较重要:一是广泛吸收知识;二是学好语文和外语,这样就有条件更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古今中外科学家大都有广泛的兴趣,由于对各种知识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就不致在年轻时患下“偏食”的毛病,造成以后“跨步”的困难。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谈读书、治学、育人时说:“看书的面要广,年轻的时候要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要敢于提出问题,不要只看业务书,那太枯燥了,也不能持久。看书不要只限于科技书,也可以看看文艺和科学幻想小说,《水浒》、《三国演义》都可以看,还有狄更斯、大仲马的作品,这对同学们是有好处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杂得很,什么书都看。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还有科学电影《二零零一年》,都很好看。”这是发人深思的经验之谈。   
  “专”,是选择专业主攻方向,不断深化。深化必须以博为基础。这里重要的是善于自我设计和争取名师或有经验的人指点。   
  自我设计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有人说,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也是一种艺术,而要掌握这种艺术,首先应该对各门科学进行广泛的探索。   
  爱因斯但为了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曾对数学和物理学进行广泛的探索。他后来在回忆时说:“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有的短暂的一生。……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先)吃哪一捆干草。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啮短暂的一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遂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   
  后一个“博”是前一个“博”的继续和发展,是不断进行创造的条件。国外有人作过调查,当代有成就的科学家,除了精通本专业外,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广博,以博取胜的,只懂一门专业,很难在科学上作出重大突破。19世纪的著名数学家高斯,又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知识面很广,学过国画、水彩画和小提琴,在大学里学的是铁路机械工程,到美国学的是航空工程、设计飞机后来,又先后改搞气动力学、薄壳结构理论、工程控制理论和物理力学。最近根据我国建设需要,为了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他又专门研究系统工程。由此不难看出,钱学森教授在科学上所以能发挥多方面的才能,是与他的广博知识分不开的。   

  背景化学习法  
    【释义】所谓学习的背景效应,就是指你在学习时应考虑前后背景关系。  
    【示例】例如,英文“capital”一词,可以解释为“资本”、“大写字”或“首都”三种不同意义,它窨向我们提示发什么含义呢?这就需要慎重地审议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把它置于所学棱料的背景中。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它可能意味着“资本”;在校对稿件时,它可能意味着是“首都”而言。   
  【注意】再现我们的知识时,往往不是由单一的观念所决定,而是由整个背景所决定的。因此,你学习时要融会贯通、理解全文,不要支离破碎、片面孤立地去解释。否则会张冠李戴,望文生义由于“想当然”而导致错误。三十年代中国翻译界盛传笑话,把“MILKYWAY”(银河)误译为“画室”,可为例证。   

  暗示学习法   
  【释义】该法为保加利亚教育家、医学家乔治.拉扎诺夫所创。   
  暗示学习就是精心设计一种活泼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教师的威信、音乐、节奏等多种暗示因素,充分调动大脑右半球和人体的功能来协调一致地支持大脑左半球的学习,在愉快、放松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大脑两半球及身体协调的状况下进行的,效果很显著。  
    这种方法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理由:  
    1.人的学习潜力很大。过支我们低估了人的学习潜力,所以要求发明一种方法来发掘人的大脑潜力。  
    2.在现代知识信息剧增的时代,使学习者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状态,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要发明一种方法来克服学习时的心理紧张,以便在轻松愉快的习境下掌握知识;  
    3.过去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使用大脑左半球(它与逻辑的非情感的思维相联系),而没有充分发挥右半球的功能。因此要发明一和方法,来调动大脑左半球以外积极因素促进学习。暗示学习法在美国、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做法】1.在放松中集中精力   
  放松是指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专家认为心跳在每分钟60次以下会使大脑更敏捷。一种特殊节奏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但在放松抽时又必须使大脑仍外于机敏状态。身体的放松和大脑的集中应同时存在,而不是孤立的状态。  
    2.正确地选择音乐   
  关键在于选好具有实际效果的、能帮助我们消除紧张和内在地集中注意力的音乐。专家们认为每分钟六十折的巴罗克音乐效果好。   
  3.呼吸和脉博跳动要有同步的节奏 。这可以克服脑电波中的心理噪音,使信息的输入变得异常平滑和均匀。均匀平滑的媒介可以输入更多的信息。   
  4.暗示学习法主要用于语言(特别是外语)的,也可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这种学习法使用起来并不容易,要经过一定的训练。而且,它主要用于有教师参加的经过布置的教学情境中。  

    LOVE学习法   
  【释义】这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四步学习法。这种方法适宜两人以上(最多不超过四人)的学习小组的学习。   
  【做法】一个朗读其他人聆听。听读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聆听。  
    其实是听读并行,即由一人以适当的速度朗读全文,其他人全神贯注地聆听朗读。   
  第二步是书写。   
  其实是听写并行,即在听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记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质疑,为此,听者可向朗读者提出放慢或加快朗读的速度,朗读亦应而且必须满足聆听者的要求。待全文读完,听者即以自己的笔记为基础,写出简要的提纲。   
  第三步是表述。   
  听者根据提纲进行回忆,详细复述朗读的全部内容或主要论点。   
  第四步是评价。  
    朗读者以原文为标准,对听者的复述进行是否准确和完整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在复述之后总评,也可以在复述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或纠正复述中的错误,或对某些不当之处及时予以揭示,使听者对他的复述尽可能达到正确和完整的程度。   
  四个学习步骤做完之后,朗读者和听者交换位置,按照上面的程序再做一遍。这个学习法的特点和效果很突出,它对学习双方的注意力、朗读能力、听力、速记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训练,是一种具有综合效应的学习方法。   
  注:LOVE是英语Listen(聆听)、Outline(纲要)、Verbalize(表述)、Evaluate(评价)四个词的首缩写。   

  “座右铭”学习法   
  【释义】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获得学习动力,每位学生都该设计自己的“座右铭”。   
  座右铭上写清三部分内容:   
  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   
  第二,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   
  第三,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   
  引导学生追击紧挨着自己的同学,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一个刺激,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也不服这个同学:“我以前比他强,这次考试,我没认真复习政治,结果总分比他少了3分,下次我一定能超过他。”这种不服气的心理才容易激发竞赛的积极性。   
  许多先进学校、先进教师的经验都告诉人们,同龄人中的“有理想”的典型对学生更有说服力,这样的榜样会激励他们对比:人家能办到的事,我怎么不能!   
  【示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孩子们之所以能够比别人早几年就进入大学,最重要的内部动因就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他”:陈若平(女)心中的“她”是同龄人程新(女);施展和祁震心中的“他”是同龄人谢彦波;杨笛心中的“他”是同学季力;季力心中的“他”是同学王凯宁;而王凯宁心中的“他”则是宁铂……(以上所引用人名均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   

  “家用电器”学习法   

  【释义】应用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把视、听与心神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不拘形式地汲取知识。      现在有不少同学喜欢在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解过程全部用微型录音机录制下来,课后又反复播放,反复温习。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尤其对那些速记本领不强又不太勤快的人,可免去动手记笔记的麻烦(记笔记有时还容易遗漏,直接录音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在上阶段复习课或总复习课时,这种方法更能体现优越性。   
  【示例】有位美国政治家,常随身携带小型录音机。即使洗脸或坐马桶时也不忘随时打开,学习外语,据说他在四五年内用这种方法学会的外语竟达四种之多,还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与金钱。   
  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通过电视学外语,以人物的动作,场面来学习语调,理解语意,而用收音机来学习文法之类的理论性知识。四年问即精通两种外语,效果很好。   
  以目前的大众传播媒体而言,与其传达逻辑性思考以及零碎的知识,不如强调整体性的观念。所以这位学生的方法相当合理。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零星的时间去听录音带,这样就可以把内容保留在记忆中,心理学上称此方法为“偶然学习”。它也是我们广泛牢固地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反面学习”法   
  【释义】即针对经常犯的错误或不良习惯,利用“以恶惩恶”的手段,彻底不断地加以重复,使思想行为变得完全紊乱后,再进行纠正。   
  【示例】某心理学家一则报告中提到的例子十分有趣,恰可用于证明这点。   
  这位心理学家过去用打字机打文章时,经常把“the”错打成“hte”。有一天,他告诉自己:“不许再犯这种错误!”但在方法上却完全倒行逆施。他要求自己不得把“hte”打成“the”。三个月后,他发现自己不但能自然地打出“the”,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犯过这样的错误。本来,他以为这只是碰巧在自己身上有效,但经过一再在学生身上实验,皆获得同样成效后,他深信这种方法只要能够善加利用,必能取得高出“正面学习”的数倍的记忆功效。   
  打靶也是如此。由于视差等原因,明明瞄得很准,弹着点却总是偏离靶心三分。了解了这一点,干脆在瞄准时就偏离靶心,结果是歪打正着,命中率反而有很大提高。打飞靶使用提前量也是一个道理。   
  【注意】在应用此方法纠正错误之前,必须弄清楚错在哪里?何为正确?而且要慎用此法,否则就会弄成:以错纠错,越纠越错。   

  “超”学习法   
  【释义】这是日本野口悠纪雄写的一本书,震撼日本,并疯狂销售二百万册的排行榜冠军书。“超”学习法的基本原则是:(1)学习有趣的事;(2)从理解整体内容着手;(3)学到八成左右。   
  【做法】1.基本三原则   
  (1)学习有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改变方法和材料,让读书成为有趣的事。增加知识就能增加兴趣,这样一来,知识也会随之增加。   
  (2)从理解整体着手。不要以累积部分来进行理解,需要先把握整体。接着再以把握整体为基础,用“鸟眼”法为各部分设立定位。就像小鸟从上空眺望地面一样,想要了解对象的方法,就是先得到一幅鸟瞰图。鸟眼学习法的效用在于能够把握重点,并全力集中于此。   
  (3)做到八成为止。做到八成,就去做别的事情。不要老是拘泥于基础,要往前进或是试着使用已学成的部分。  
    2.方法和意愿是车子的两轮   
  学习要靠意愿推进。学习需要方法和意愿,有目标就会涌现意愿。目标要认真具体地想象和捕捉。   
  学校的同学是离自己很近的具体目标,所以十分有效。人无法将力量集中于遥远又抽象的目标,所以针对近程的将来,或在自己周边的集团中做评价才是比较重要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连大学联考都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相较起来,明天在班上“露两手”给同学看,反而比较重要。   
  这正是让学生在学校这种共同场所里“集中上课”的最大意义。尽管通讯技术发达,教育课程的内容已可用电脑传送,但在家里自修绝对无法代替去学校上课。   

  自信学习法   
  【释义】树立信心,是成功的第一步。  
    会与不会,取决于信心。持久坚定的信心,是成功的保证。“有志者,事竟成”,名家之所以能成为名家,必胜的信心是他主要的依靠。      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学习亦是如此。发现自己的优点,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尤其是努力后,获得的成功会使自己信心百倍。为了鼓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行?”在遭受挫折而感到灰心丧气时,反复默念这句话,以此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做法】把“我坚信”、“我必胜”之类的警句写成大字贴在墙上、床头。每天睡前猛盯它一阵,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又是它。久而久之,就会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持着您。哪怕遭到失败的冲击,也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示例】世界拳击冠军乔•弗列勒每战必胜的秘诀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总要在卧室的天花板上贴一张座右铭——“Yes,1can。”(我必胜!)   

  自觉学习法   
  【释义】人们对自己行动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使自己的行动服从这一目的,称为意志的自觉性。对于学生而言,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是学习自觉性高度发展的标志。学生一旦有了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就会勤学苦练,废寝忘食,迸发出高度的学习热情。这时的学习成了一种享受,而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或苦事。   
  【示例】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就是一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早在“五四”时期,郑振铎先生就提倡文学有益于人生。同样,他希望自己的生命也有益于人民。所以,他严以律己,刻苦自励。   
  1927年11月30日,是他30岁生日,他在日记中激励自己说:“‘人生半途’,一事无成,不自愧欤?”然后,他订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标:   
  ①读书毋草率,每读一书必一页一页读过。随有所见,即作札记。   
  ②当日事当日即做。   
  ③毋游惰费时。   
  ④毋逞妄想。   
  ⑤做事读书,须有秩序。   

  学习计划法   
  【释义】1958年,美国海军研制“北极星”导弹,参加研制工作的有8个总承包公司250个二承包公司与近9000个三承包公司,共约几十万人。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又有效的研制工作的实施计划,是很难把决策人员的初始意图化做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具体工作的。  
    同样,中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所以,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一份学习计划,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计划的作用很多,它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指导我们有规律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可以使我们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第三,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与毅力。   
  【示例】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篇幅达120万字,写了七稿才完成;另一部长篇著作《复活》则前后写了10年才定稿。然而,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曾一度沉溺于奢华和享乐,荒废了学业,在大学还留过级。可是,一旦生活促使他醒悟过来,他就决心同自己的软弱意志作斗争,特地为自己编写了《发展意志守则),确定了生活的目标,有一段时期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周的目标……坚持执行了,终于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时间运筹学习法   
  【释义】学习中的时间筹划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而言,除了确定学习的内容外,还得明确学习时间的规定,这就要制定出一张以个人身体状况为前提,以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表及家里休息时间为依据,以保证最佳精神状态来听课为重点,考虑文理学科特点和记忆规律,按照预习、听课、复习、操作(含作业、实践等)顺序的时间安排表,以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习、活动和休息,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第二,善于利用时间。俗话说,勤人时间当黄金,懒人时间当灰尘。这就道出了学了善用时间的秘诀。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专心致志,排除干扰。就是在读书或思考问题时,要一心一意,不为杂念和他人他物而分心。这是省时高效之本。其次要积零成整,见缝插针。就是善于抓住零碎时间合理运用,如等车时背单词。再次要发问适时,解惑及时。就是对学习中的疑问,在课前、课上或课下及时向老师、同学求教,达到及早解疑。第三,有效控制时间。人既要随时间流逝而变化,也能把握时间为我所用。首先自己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间,这个时间是因人而异的,自己要把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在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里去完成,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其次要因学习的诸因素变化而调整学习内容或时间。如文理科交替学习、动脑记忆与动手操作变换进行、学习与身体锻炼结合等。最后要在用时上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准则。  

    复线运筹法   
  【释义】指的是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做两件或多件事情。这是一种合理运筹、节约时间的方法。  
    【示例】青年作家叶文玲曾经说过:“我蒸上馒头,抓紧等火的半小时学习;来了客人,就一边谈话一边做针线;孩子吵闹,我把他背在背上读书……”她这样合理运筹时间,仅三年就写出了30多篇作品。我们也可以照此做法:放学路上背英语单词,乘公共汽车时记公式、背单位换算,看电影开映前背课文,等等。总之,买菜、等车用:队、郊游……都有学习的机会,零星时间加起来是生命中极为可观的一大部分。利用零星时间,复线运筹,可收一举两得或数得之效。   
  【注意】一要合理。即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时间长短,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时间短,就安排背单词,记公式;时间较长,可安排读书或理解分析的内容。环境嘈杂,可以抄录整理资料;环境安静,可以看书解题。二重实效。如果顾此失彼,效果不好,就不必勉强进行。时间分配法   
  【释义】这是科学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的方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这也是时间分配法的基本原则。   
  【注意】1.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中小学生每天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不可支配的固定时间,如上课、吃饭、睡眠、集体活动、家务劳动等的时间;可支配的常规时间,如完成当天作业,复习当天所学新课的时间;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即除上述两项后。所剩下归自己使用的时间。分清主次,就要不变固定时间,确保、常规时间,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做好合理安排。   
  2.抓住高效期,突出重点。据科学研究,一天之内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早晨6—7点,上午8一11点A,下午3一5点,晚上7一9点。突出重点,就要在高效期里安排完成一天里最重要有难度最大的学习任务。高效期又因人而异。最好通过长期实践,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规律。  
    【示例】下面是某初中生根据时间分配法制定的一天学习时间表,供你参考。   
  上午:6:00起床   
  6:3067:30早操,读英语单词   
  6:40—7:00听广播,早餐   
  7:10—7:50到校上早自习   
  8:00-11:50上课   
  12:00-12:20午餐   
  12:30-2:20午休   
  下午:2:30-4:00上课   
  4:10—4:50团队活动或课外学习   
  5:00-5:30文体活动   
  5:40—6:40晚餐,整理内务  
    晚上:6:50—7:30读报,看电视《新闻联播》   
  7:40—9:30复习,作业,预习,看参考书等   
  9:40就寝   

  点滴挤时法   
  【释义】这是善于挤时间,抓紧学习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苏步青教授将点滴时间称为“零头布”,要我们学会巧用“零头布”做衣裳。董必武同志更倡导中学生“吾辈更应惜秒阴”精神,总之,要惜时、挤时,贵在点滴积累。   
  【做法】1.充实法。利用每天空闲时间,加进充实的学习内容,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这“三上”的时间打“腹稿”,吟诗做文章。  
    2.拼接法。即把零星的时间接到整段时间上去。如数学家陈景润每天下班后,先读一会书,等过了高峰期间再去食堂打饭,省下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3.堵漏法。在一天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浪费时间的漏洞。为杜绝时间的浪费,请你做到: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如削铅笔、灌钢笔墨水等);学习文具放在手边,使用方便;字典、参考书固定位置,随手可取;尽量排除干扰学习的活动(如心神不定,东张西望,摆弄玩具,乱写乱画,不时喝茶、上厕所,广播电视音响干扰,别人谈笑声分心等),减少一切无意义的闲谈渊卜队等候、梳妆打扮等所耗费的时间。   

  自我激励法   
  【释义】主动启发、激励自己的学习自觉性,锻炼意志的方法。这种学习自觉性来自正确的学习动机,来自高度的学习责任感,有了自觉性,在学习上就会主动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   
  【示例】1.自启,即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激励自己。如一句名言、座右铭,一位名人的事迹,周围老师、同学的言行等,都可以用来启迪自己勤奋学习,立志进取。   
  2.自逼,就是自己逼迫自己,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初中毕业生朱玲,勤奋自学考上大学,一年后又考取研究生。她说:“三九寒冬,要强迫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开始跑步;三伏盛夏,要抑制自己乘凉的欲望,静坐读书;打球正高兴的时候,要舍得放下球拍……”这就是自逼精神,可以锻炼意志和毅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3.自警,就是针对自己的弱点,随时提醒或暗示,给自己敲起警钟,不断鞭策自己。宋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为了防止自己贪睡,他“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清代林则徐,专门在办公桌前挂一块“制怒”的牌子,随时提醒自已。克制易怒情绪,冷静从事。   

  压力学习法   
  【释义】因为有差距,才有不安感;因为有不安感,才会有压力;有压力,你才会不断努力,不断改变自己,压力是推动你进步的动力。压力的来源有多种: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家庭的,有别人施加的,也有自己施加的。   
  有位领导人有句很精辟的话:“感到有点‘压力’,我看这是一件好事。高楼自来水上不来,就是因为压力不够。‘压力’要有一点,当然也不要太厉害。”办事要避免走极端:既不要硬逼鸭子上架,也不要对自己放任自由,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学习既轻松又紧张。   
  【示例】常言道:时势造英雄。我国的农民阶级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不得不时常起来反抗;当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封建阶级的损害时,他们也起来推翻封建统治,使社会前进了一大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历史上的许多名人,如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等,他们亲身经历了家破国亡、贬官罢职等灾难,使得他们对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写出了千古名句。他们所受的压力是来自社会这个大范围的。   

  虚心学习法   
  【释义】“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青年一代”,这是巴甫洛夫给年轻人的赠言,虚心同勤奋一样,是促进学习进步的可贵品格。早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认为,在学习中,一个人必须谦逊好学,才能使自己有所收获。在当时,孔子虽然是一位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但他从不骄做自满,而是虚心求教。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他主张“学无常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经常勉励学生要“有若无,实若虚”。反对那种“亡(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的学习态度。   
  【示例】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在力学、光学、热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被尊为科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晚年讲到: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只是像一个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一会儿找到了一颗特别光滑的卵石,一会儿发现一只异常美丽的贝壳,就这样使自己娱乐、消遣,而与此同时,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未被认识,未被发现。   

  兴趣学习法   
  【释义】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心理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就是经常提到的“乐学”。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示例】博士研究生郭文勇在谈到他为什么对数学感兴趣时这样写道:“人的爱好,使人无不从其中吸取无穷的乐趣。我喜欢数学,那种飘忽不定的演算,那种把人的精神提到忘乎所以的境界,从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有时为了证明一道题而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偶尔思路一打开,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证出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在解题中屡屡碰到。”  
    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94级学生胡骏也说:“能使我坚持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只有一个字——‘爱’,不管我今后是否继续学习数学或者能否学好数学,我至今对数学有一股执著的爱,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爱上你的专业,你就会千方百计地去认识和观察这门科学,直至你在这门学科中找到你自己的立足点和闪光点。”   

  先苦后乐法  
    【释义】自我调节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在“艰苦”的学习任务后面同时安排快乐的奖赏。心理学上称为目标倾斜法。   
  劳而有赏是人们的普遍心态,中小学生更是如此,一想到做完功课,就可以搞自己喜欢的活动,那么不管多么不喜欢的功课都会觉得不“痛苦”了,甚至比平时多加一些分量,也乐于接受,轻松愉快地完成。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接近目标之前,学习曲线会显著上升,这就叫目标倾斜。可见,这种方法,对调节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  
    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有时对某些学科心须掌握的抽象概念原理或枯燥数据毫无兴趣,怎么办呢?就可以自设奖赏,采用先苦后乐法进行学习。   
  【示例】在“艰苦”的学习之后,给一段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背完这些历史知识后,可以看电视节目;默写完这三课的英语单词,可以打一会羽毛球;复习完今天的功课,可以看《舰船知识》《大众电影》等杂志,或者收听、伴唱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曲等。   
  【注意】“奖赏”的诱惑力不能太大,否则,由此而产生的欲望会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影响前边的学习活动。  

    细心学习法   
  【释义】的算术平方根等于4,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在回答时,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对。这些学生之所以答错了这道题,主要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细心。细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无论是平时做作业,还是考试,由于不细心而做错的题是很多的。细心这种品质不仅是目前学习取得好成绩所必须的,而且也有利于将来从事的工作,特别是科学研究工作。   
  【示例】著名学者丁肇中对我国赴前西德汉堡参加高能物理实验的科技工作者说:“我做了十年矢量介子实验,才能在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找到一个J粒子。这就像在北京地区下一场倾盆大雨,从无数个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在我们的学习中,应该将这种可贵的品质培养起来。   

  情感学习法   
  【释义】情感在人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学习者的心理之“车”就不能驰骋。中小学生应该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如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忘我的痴情等,它能够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当学生观察到一些新奇的现象,听老师说一个生动的故事,证明一个定律时,就会产生一种义惑、惊讶、好奇的情绪。一个难题解出来了,一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得出来了,一篇作文得到表扬了,就会产生愉快、兴奋的情绪,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欢乐,这些积极的情感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   
  如果知识能同艺术结合起来,那么,感情色彩就会更加浓厚。换句话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   
  【示例】当你朗诵一首《人面桃花》的诗歌时,在你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在心里就会赞赏人间的真挚爱情,并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到叹惜。又比如,当你朗读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问,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诗人会把你带到长江险峻的三峡,就会使你陶醉在惊异而又轻快的想象之中。  

    格言激励法   
  【释义】阳光、火光、电光,能照亮江河山川,能照亮道路,能照亮物质世界。   
  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心灵,照亮人的思想道路,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   
  《今古贤文》可能有一些人读过,书中“尊人者,人尊之”、“隐其恶,扬其善”、“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一万次口号抵不上一次行动”、“聪明的人改变自己,糊涂的人埋怨别人”等许多格言警句,一定还深深地刻在脑子里,成为照亮心灵的明灯。   
  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的理想的高峰攀登。   
  【示例】本书作者之一从1969年教书开始,便注意给学生抄格言警句。到了1969年4月,学生按学号轮流抄,每天轮到一个人,挑选自己认为对大家最有意义的格言,写在黑板的右侧。   
  几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多次选择周总理的话,恭恭敬敬、工工整整地写在前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应该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口丝都吐出来,献给人民。”   
  也有的写陶铸同志的诗:“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还有的写程思远先生发人深省的话:“人不能从八十岁向一岁活,如果能够从八十岁向一岁活的话,那么我敢肯定,二分之一以上的人类都会成为伟人。”   
  为了劝诫同学们珍重友情,有位同学抄了爱因斯但的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为了鼓励同学们乐观地面对生活,有的同学写道:“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   
  也有的同学互相摘录自己编写的活,读起来,使同学们感觉离自己的思想更近:“生活是一杯酒,强者说它甜,弱者说它苦。”  
    “一个忘我的人能够彻底摆脱烦恼与优虑,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乐观的人把困难当做帮助自己前进的机遇,悲观的人总是在机遇中首先看到困难。”  

    FWH学习法   
  【释义】学习目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相互之间有紧密联系。具体讲来,就是在学习时应首先明确:为什么学(FOR)、学什么(WHAT)和怎样学(HOW),因为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为什么学?   
  (1)因为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时代,为了防止愚昧无知,不学无术。过去那种认为“不学也可以过得去”,只靠通过生活实践而学到的经验,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活到老,学到老”已是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2)今天的学生,明天社会的栋梁。走向社会,开始工作,没有知识本领,身无一技之长,不仅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也难于生存自立。   
  (3)国家的兴亡盛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代的青少年。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理应是青少年的职责。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学”就是学习的愿望、动机和意志问题。实践证明,学习动机在学习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学习几乎都无效。   
  2.学什么?  
    当今世界被称为信息时代,大量繁多的信息映进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目眩迷惘。据专家讲,每秒钟输入我们视觉的信息多达50万彼[“(彼特bit)”是信息单位,表示信息量度],但我们只能够反应与处理它的十万分之一,即每秒钟仅能处理4~5彼特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该有选择地学。应当学习基本问题、学习基础知识,抓中心、抓重点,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注意主动地发现学习课题。  
    3.怎样学?   
  为了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首先要重视对方法的学习。   
  (1)确定学习目标:学什么,什么是重大问题等。   
  (2)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掌握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读、写、算的基础能力外,还要制订学习计划,准备资料,考虑调查方法、操作方法等。  
    (3)考虑实际学习时的最佳方法:考虑如何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4)验证补充学习方法:及时地、不断地来改变学习方法。   
  (5)应用: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自找苦吃”法   
  【释义】这是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  
    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裕,缺少艰苦生活锻炼。他们希望学习好,科科得高分,但怕吃苦,意志薄弱,这是带普遍性的弱点,采用“自找苦吃”法可以有意识加强自我锻炼,培养坚强意志毅力。   
  大体做法是,有意识地给自己提出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或创设较艰苦的生活环境,在努力完成的过程中自我锻炼毅力,培养意志。   
  【示例】初一代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一个难点,有的同学就知难而进,专找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来做,给自己设置一点容易失败的机会,自己“将”自己的军,以增强抗挫能力。  
    湖南有一名小学生郭先珍是这样“自找苦吃”的:她离学校有两站路远,其他同学都买月票乘车上学,她天天走路上学,长期坚持下来,体质和意志都得到了增强。放暑假,她不跟父母去串门闲逛,而是邀约同学去登山、游泳,或到工厂、街道作社会调查。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才干,更磨练出坚强的毅力和意志。   

  “自找苦吃”法   
  【释义】这是自我锻炼意志的方法。  
    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裕,缺少艰苦生活锻炼。他们希望学习好,科科得高分,但怕吃苦,意志薄弱,这是带普遍性的弱点,采用“自找苦吃”法可以有意识加强自我锻炼,培养坚强意志毅力。   
  大体做法是,有意识地给自己提出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或创设较艰苦的生活环境,在努力完成的过程中自我锻炼毅力,培养意志。   
  【示例】初一代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一个难点,有的同学就知难而进,专找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来做,给自己设置一点容易失败的机会,自己“将”自己的军,以增强抗挫能力。      湖南有一名小学生郭先珍是这样“自找苦吃”的:她离学校有两站路远,其他同学都买月票乘车上学,她天天走路上学,长期坚持下来,体质和意志都得到了增强。放暑假,她不跟父母去串门闲逛,而是邀约同学去登山、游泳,或到工厂、街道作社会调查。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才干,更磨练出坚强的毅力和意志。   

  “成果反馈”学习法  
    【释义】学习总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对效果进行检查、考核并作出评价,是优还是劣,可以打多少分,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影响。   
  “成果反馈”学习法就是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而受到鼓励。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他的抱负就越远大,期望也就愈高,自信心就越强;反之,一个人屡遭失败,就会灰心丧气,失去信心,甚至厌倦学习。   
  “成果反馈”,其实质就是“加油”,就是对学习动力的能量补充。补充能源可以来自两个渠道:一是别人的评价和鼓励;二是自我评估和自我激励。   
  【示例】歌星献上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之后,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杂技演员一个高难动作,观众立即高声喝彩;学生考试取得优秀成绩,老师表扬,同学赞许,家长奖励。这都是一种极好的鼓励,使他们越唱越有劲,越演越有劲,越学越有劲。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