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816阅读
  • 0回复

(十届决赛)刘加民:“文化作文”是作文的高级形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8-02
文化作文是作文的高级形态
中国文联  刘加民
各位老师、同学和嘉宾朋友:
  很高兴来到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决赛,清华大学的决赛现场。跟各位有缘人交流“文化作文”的心得,分享“文化作文”给我们的快乐,探索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文化作文”的理念方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谭蘅君老师的“文化作文”概念,那时候他在重庆出版集团办杂志和策划图书出版,我在北京的《中学生》杂志。作为编辑同行,我默默关注也悄悄祝福,希望他能做好、做实、做大,走得更高、更远、更好,希望因为他的这份具有拓荒性质的尝试,能让更多的人得到作文的真谛,了解作文,喜欢作文,能够写出好作文,机会来了,还可以通过写作文改变命运,提高文化素养,甚至让自己变得像一篇好的“文化作文”一样,言谈斯文,举止风雅,有魅力,有风格,能够自成一体,全面出彩。谭老师和他的团队,有理论的高度,更有实践的耐心和方法。多年来,他们紧密结合中小学课堂作文教学,关注中高考作文的最新动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昂首阔步。在那些急功近利的、投机取巧的、诲淫诲盗的、只顾眼前不管将来只顾分数不管素质的作文辅导流派中间走得分花扶柳,婀娜多姿;气宇轩昂,卓尔不群。果然,他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发现,随着谭老师由瘦变胖,头发由多变少,步履由矫健变迟缓,他也实现了由青年诗人到中年专家、由语文编辑到作文领袖的蜕变。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他的“文化作文”旗帜下面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从他这里找到了作文的快乐。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和专家,也及时发现了这些变化,这个现象,吸收“文化作文”为国家一级课题,使谭老师能够在更高级别、更宽视野,更有水准的平台上,进行更有学术含量的探索和研究。今天,看见这么多老师、学生、家长,济济一堂,翘首瞩望,热切期待,真诚交流。我深受鼓舞和感动。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为谭老师和他的团队,点一串“赞”!
  不过,谭老师倡导的“文化作文”,并不是他的独创,他是“流”,不是“源”。“文化作文”的第一个提倡者是孔子。古人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据我理解,这个“言”,就是表达,就是说话和写作,就是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有“文”的“言”,就是“文化作文”。新课标说,作文的本质是表达和交流,这包括口头的表达和交流,也包括书面的表达和交流。要想写出当代流传,后代传颂的锦绣文章,必须“有文”。
  什么是“言之有文”呢?我觉得有三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应该是“有文采”。文采是作文的外衣,是人的脸面和衣着。是干净整洁?邋里邋遢?还是色彩鲜艳?花里胡哨?是面目可憎、恶俗不堪,还是清爽宜人、赏心悦目?总之,“文化作文”的第一层级 ,应该就是有文采,要好看,看了就喜欢,就爱不释手,手不释卷。“文采”,无非就是漂亮的字词句,精彩的修辞,华丽的段落。这些技术,在小学二三年级,我们建立起第一个好词好句的记录本时,就明白并且努力去做了。
  第二个层级应该就是“有纹理”。是框架、结构、情节,是开头结尾,所谓凤头、豹尾和猪肚,最关键的,实在所有的句子和词藻之间,在所有的段落和关键词句之间,要建立某种联系,某种机理。要有伏笔,有呼应,有曲径通幽,有绵里藏刀,有旁敲侧击,有敲山震虎,有欲扬先抑,有起承转合,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言之有文”的“文”,在第二个层级,应该表现为和谐、匀称、平衡,是物理意义上的完整和健美。我个人不提倡另类作文,自古文章就是三大类,叙述类,抒情类,议论类。这是文体进化的结果。写好这三类,写得天花乱坠你也会。
  第三个层级,我觉得应该是最高的境界了,就是“有文化”。有文化的作文是什么样子呢?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是把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是厚重的文化向作文强势渗透,并在实践中使作文逐渐文化化后结出的硕果。“文化作文”在构思上喜欢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社会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追寻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关于“文化作文”,谭老师就是最大的大家,没有之一,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毋庸置疑,谭老师带领我们从“文化作文”开始学习作文,是一次高起点的起飞,高水准的出发,高效率的追寻。事实已经、正在和将要证明,你们的选择最明智,你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个小小的提醒:倡导和实践“文化作文”,最容易跑偏的地方,就是倒腾古人,就是司马迁屈原苏东坡唐明皇杨贵妃李白杜甫白居易纳兰性德李清照秋瑾胡适陈叔同的大联欢……在词藻、韵律、典故、人名、诗词、格言警句的文字游戏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失去了与时代社会的联系,失去了与自我内心的联系,失去了与人间烟火的联系。最尴尬的是,你变成了一个作文软件,可以快速成文,无法切实提高。可以蒙混一时,不能终生受用。因为你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食斯文不化。你看得见远方、古人、外国的奇闻轶事,看不见眼前、脚下鲜活的生活、多彩的人生。听得见哲人、智者、和尚道士的名言警句,听不见同学、父母、遛狗的奶奶、卖菜的叔叔阿姨口头每天都会与我们相逢的朴素话语。所以,谭老师的理论将“文化作文”由古代文化走向当代文化,由古今中外文化思辨走向生活文化,提倡大家用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据我观察,这几年中高考作文当中的佳作,“文化作文”占了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些作文,除了那些假冒的,无一不是灵动的、性情的、感同身受的、充满了作者个性色彩的。是能够古为我用,洋为我用,斯文为我所用的。一句话,好的“文化作文”,必须是文质兼美、内外兼修、气韵充沛、个性鲜明的作文。
  我还有一个小建议,我建议大家在重视古代的、官方的、书面的文化的同时,也关注一下民间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民间,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血脉,是文化品质的试金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戏曲、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节日、风俗、民间手工艺等等,这些东西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周围,呼吸着却感觉不到、依赖着却浑然无察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作文”的素材。他们像潺潺流水唤醒草地,像和煦春风吹绿枝头,像粗茶淡饭最适合我们的身体,像春风化雨让所有的心灵都通透、熨贴、茁壮发育。近两年,江苏、浙江几个教育大省的高考作文,特别重视民俗文化底蕴类的高考作文,这在谭老师的“文化作文”网站上已经有相应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所以,我现在就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利用这个暑假,来一个“民间文化大搜索行动”,把我刚才说的民间文化的主要形态,用文字记录下来。直接改编成文,或者用他们当作素材化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来。给自己的作文老师,给谭老师,给中高考阅卷的老师们,也可以给我。我相信,一定会赢得异口同声的喝彩。
  好了,我说得有点多。感谢谭老师,感谢各位老师和嘉宾,尤其感谢冒了酷暑来北京游学的少年朋友。好厨师需要好食客,好讲师需要好听众。感谢各位的倾听。谢谢。
(2014年7月19日清华大学)
刘加民处长讲话,盛赞文化作文。


大赛现场



文化作文大赛现场


凝视与思考


奋笔疾书


思如泉涌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