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471阅读
  • 0回复

(历史真相)“双枪老太婆”一心反共 50年曾率2万人围攻中共县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01
核心提示1950年2月,川西匪乱惑人,赵老太认为天赐良机,纠集了4000多乌合之众起事。她亲率数千匪众向县城进发,企图攻占什邡县城。沿途的反共分子和受欺骗的群众也纷纷加人她的行列,总人数近2万人。
本文摘自:《内蒙古日报》2014年4月29日第2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的结局》
赵洪文国生于一位满族贵族家庭。抗战初期,赵洪文国凭着过人的胆识,将家产变卖一空,到华北树起抗日大旗,拉出了一支5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


1938年春,她的长子在一次战斗中被日本鬼子残酷杀害并枭首示众。在太行山青杠岭战斗中,赵洪文国大获全胜,击毙日军33人。《大公报》报道了她伏击日军这振奋国人的消息,美国的《纽约时报》和日本国内报纸也刊发了电讯稿。随即,以她次子赵侗命名的“赵侗抗日游击队”被我晋察冀军区改编为第一支队,她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曾接见和赞扬她。由于她手持双枪,世人誉之为“双枪老太婆”。1940年春,她作为抗日英雄,受到蒋介石的接见,蒋介石与她合影留念,亲书“游击之母”,当时中共驻重庆代表董必武亲到现场祝贺,厚勉有加。


后来,蒋介石为拉拢她,诱之以利,封她为“冀辽边区第二路绥靖总指挥部”中将总指挥,赵老太感激涕零。抗战结束后,赵洪文国带领她的队伍回到东北,追随国民党。辽沈战役结束后,她的武装被打得烟消云散,只好带了家人逃到重庆。


1949年11月25日,离重庆解放还有5天,蒋经国手捧一纸“西南反共游击队第二路绥靖司令委任状”亲来授予赵洪文国。当日,她便带着一些心腹,怀揣着委任状,领了蒋介石亲赠的大批弹药踏上川西平原,准备配合蒋介石搞好成都会战。成都会战国军非垮即降、宋希濂被生擒,但她依然执迷不悟,窜到什邡县三河乡红白场一带潜伏下来。


1950年2月,川西匪乱惑人,赵老太认为天赐良机,纠集了4000多乌合之众起事。她亲率数千匪众向县城进发,企图攻占什邡县城。沿途的反共分子和受欺骗的群众也纷纷加人她的行列,总人数近2万人。队伍还没有到达县城,中途就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迎头痛击。

2月11日清晨,赵老太再次挂帅上阵。她手挥双枪,乘坐滑竿,数万匪众直指什邡县城。县城被围了两天两夜,赵老太展开“政治攻势”,秘密挖掘地道,谁料天降大雨,地道坍塌。惯匪头子王三泰督战的机枪只半天时间就消耗了五箱子弹,但没有一发子弹是射向解放军的,死在他枪口下的土匪尸陈遍野。匪众不得不撤退后,赵老太怀疑王三泰是共产党奸细,把他当众枪毙了。这既是为了欺骗群众,笼络人心,又是为了推卸自相残杀的责任。


4月中旬,赵洪文国带着残匪流窜到绵竹县境内的高桥镇,被解放军夜间突然袭击,一举歼灭。赵洪文国装扮成农妇,潜藏在一个竹夹壁中被俘获。1950年7月16日,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