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172阅读
  • 4回复

(文脉思考)为何说《新华字典》切断了中华文化之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3-03

余,陕西省人也。但我一直不明白“陕西”是什么意思,山西在太行之西,山东在太行以东,一目了然。“陕西”二字何意焉?有陕西必有陕东,其分界线何在?看遍陕西地名,无一处有“陕”字。在陕西境内遍寻不着,在临省河南倒是发现了一个“陕县”,尽管觉得这县名怪异,冥冥中似乎与陕西有关,但也不敢把它和陕西的“陕”勾连在一起。

大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陕”——指陕西,官方钦定的《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西”——我国的一省。至于“秦”,前者释义有二:一为姓,一特指陕西;后者则更干脆:陕西省的别称。在权威词典里转了一圈,我还是弄不明白,“陕”“秦”二字的真义。

在我漫长的求学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中文系毕业,从未有获知“陕”“秦”二字原始信息的机缘,乡愁因无知而愈加浓郁。

当胡赳赳拿来泛黄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并告知这是胡适先生的启蒙之书后,我心里立时有了一个疑问:他能为我释疑么?若能,则可出。翻开,在卷一行政区划与地名部分,一眼便看到了“陕”“秦”二字并置的画面,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 据历史记载,秦于公元前390年置陕县,公元前225年,魏被秦所灭,陕县归秦,隶属三川郡。西汉时,陕县归弘农郡。北魏于公元487年置陕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清在1724年升其为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县。在胡适、茅盾他们使用该书时,因有“陕州”存焉,所谓“陕”,即指该地,不会让人再做他解。

即使到了现代,陕州也一直存在。因为有“陕州”的存在,人们总是容易辨认陕西的来源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悉数淹没,古陕州被水库城市“三门峡市”所替代,唯一的遗存“陕县”成为该市管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因为这一系列变故,陕西之“陕”变得不可捉摸。

小时候,听说本人所在扶风县域北部有一个“召公公社”,居吾家五泉公社区区二十公里,心里颇为奇怪:“召公”何许人也?

胡适们习读的启蒙书这样论“秦”:“今陕西省皆秦国地也,宜禾,故字从禾,古称上腴,历代都之长安,繁富甲于天下,今省城西安府即长安也。”秦的本义也出来了,我眼前翻滚起八百里秦川的麦浪。当代学者左民安先生说“秦”是会意字,本义即“粮食”,莫非也由此而来?兰州大学数学教授张自强先生认为,“秦”的本义是把粮食放进容器里,即酿酒。后两说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或许正是个好补充。

唯一的遗憾是,“陕”字的本义尚无着落。求助《说文解字》,得解:陕,隘也。即险要不易通行之地。至此,心里的疑问悉数冰释。“陕西”一名,源于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指的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经由宋的陕西路、元的陕西行省,明的陕西布政司,到清代陕甘分治,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大致确定下来。

如今的陕县保存了一根三米五高的“分陕石柱”,据说是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据各类专家考证,该青色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

作为一个陕西人,现在总算明白了,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省籍之根。

有了心得,我便寻找《新华字典》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异同。发现却令人大吃一惊。

请看对胡适先生老家安徽的解释。官方通用字典的解释是:安徽,安徽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别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安徽,安庆府与徽州府之合称也;皖,地名,古皖国在今安徽境,故称该省曰皖。

对“京”“都”二字的解释,就更让人诧异了。

《新华字典》释“京”:“京城,国家的首都,特指我国首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首善之区曰京,北京,京都;大也,京为天子所居,故大之,国朝因前代之旧,以顺天府为京师,为城三重,宫阙壮丽,居民二百万,人烟稠密,冠绝各省。”

《新华字典》释“都”:“首都,全国最高领导机关所在的地方;大城市;姓。”《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都”:“天子所宫曰都,大都,都门;总也,美盛也,故以为天子所宫之名。”

若地名难以说明问题,那就不妨看看对几个简单的字的释义。

天。《新华字典》释义有六:地面以上的高空;自然的;日;气候;季节、时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或他们居住的地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至高无上曰天”,然后对十一岁以上学生这样解释天空——“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俞远则愈薄。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物,《新华字典》解释有二:东西;“我”以外的人或环境,多指众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为,凡生天地之间者皆曰物,分动物、植物、矿物。

最有意思的,是对“党”的解释。

《新华字典》的首要义项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第二义项为——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第三义项为偏袒,最后一个是——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则曰:“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前者没有知识,自始至终不告诉读者“党”的本义,由近及远远而无根;后者由知识生发意义,令人信服。

随手举几例,均可现出钦定的字典与清末人文常识的根本区别。

新华字典对字的释义彻底切断了中华文明文明的源头,同时也阻断了世界文明的传输。在释义过程中,他们一一剔除宗教信仰,刈除想象力及其对万物的热情,由此以来,老祖宗创造的汉字几乎都变成了僵尸——你从中很难获得多少文化养分。隔断字词的历史文化联系,其注释原则是以今日之义为义,今日之用为用,将知识阉割成为死知识,阻断与历史的联系,并阻止你去发生联系;每一个汉字,都变得那么枯燥、乏味。人与历史文化生动、天然的联系,就这样活生生断裂了。

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面前,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文盲。

出版于1901年的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他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读了,你就会明白陈丹青先生那句欣喜不已的话:“现在的孩子看到这部书,不知要该多开心了。”

原载FT中文网剃刀边缘专栏 2014年2月27日  有删改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3-03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出版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其所收汉字囊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等,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3-03

  多研究几个古字,远胜读十部新书

  ——余世存先生谈《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澄衷学堂的名气很大,培养了胡适、丰子恺、竺可桢等一批大师。我很多年前就听说过《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但并没真正看过。现在我已经拿到了这套书的再版,但严格地讲还未完整读完,只是查了一些感兴趣的字。

  我觉得编者非常了不起,编书的态度非常开放,把西方科技知识融入了传统的中国蒙学教育中,并对中国文字源头进行了一种系统梳理,还原给大众。

  这也是这套书的最有价值之处:用“新”眼光了整理了“旧”文字。现在国内的人文教材都应向这套书看齐。

  谈教育:“开发性灵”乃第一要义

  “当代再无大师”,这是一个很悲哀的的现实。

  这一是因为当代启蒙教育的缺失,另一个原因是民国人是“富家子”,他们的文化底蕴是富有厚实的,他们背靠中国文化,天然富有,既站在传统文化的肩膀上,又能接触西方文明,因此“中西汇通”。当然,民国从教者的人格独立性和学术独立性,也都比当代人踏实得多。

  而我们当代人在精神气质、文化上是穷困的,我们是从零起步,是“穷人教育”。从“富人教育”到“穷人教育”,其中有历史的进步,但教育变得“粗浅”、民粹、意识形态化,教育本身发生了变异。现在的文盲肯定比以前少了很多,但何为“有文化”,何为“读过书”,这在东西方都是有讲究的。我们常说“知书达礼”,读过书的人应该是讲道理的。我们现在都不是文盲了,但很多人也都不懂礼节、不讲道理、不知廉耻、更无法无天了。所以要两方面看待问题,今天的教育带来的问题比以前更多。

  不拿远的说,就拿当代教育和八十年代相比,我们也是远远不如的。这一是和政治因素有关,二是八十年代是民国的大师们最后一次站在历史舞台上。比如现在的“五零后”们是在八十年代上的大学,他们的老师都是受过传统民国教育的,这些人的眼光和学识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冯友兰、朱光潜等。而他们去世之后教育就断层了。

  所以十几年前,一些大知识分子,如李慎之、钱理群等,都有在退休后去小学和中学做教员的愿望,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而现在完全颠倒了。

  我们的基础教育跟文明的源头结合得并不好,读这套书时会非常有感触。不开玩笑地说,现在一些大学生都赶不上当年小学毕业的那批人,尤其是对于文字、文化、历史的领悟和理解。

  当代语文教育和民国语文教育的主要差距,是教育宗旨。如今的教育并不是在真正贯彻教育理念,而是受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干扰很重,或者可以用“时势权力”这个词来概括。这并没有回到教育本身,即把人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丰富的人、对自家文化有历史感的人、对外来文化有开放眼光的人。《澄衷学堂章程》倡导“性灵说”:“启蒙以开发性灵为第一要义……不必过事束缚,以窒性灵。”意思就是对教育要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如今,学生和家长也是“恶性循环”中的一分子,也参与了对教育的扼杀。我的一个八零后朋友,他的太太前不久坚决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她觉得应试教育“让人窒息”。这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仍有很多人往“绞肉机”里挤。

  但最近几年,我们的教育有重新走上正轨和复兴的趋势。我们的主流教育是“官学”,现在处于一种很糟糕的状态,但在民间和一些媒体平台,如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如今都在进行一种“救援”工作。一些“私学”的兴起也是很好的补充。

  谈民国:自由感虽好,但勿过度美化

  “私学”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复古”思潮。

  其实最近几年,“复古”思潮在大陆文化界一直存在,比如“民国热”。这一是因为民国确实有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东西,二是借民国来“说事儿”,作为“校正”现实的一个标杆。这是我们民族不同的两个时期,可用作参照物。但我们和西方文明就不能直接比,因为语言和文化的根不同。

  但我不会像如今的一些“国粉”那样美化和推崇民国,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和糟粕。民国只是中国从“家天下”转变为民族国家的一个过渡时期,它“在路上”而非完全定型,有一种混乱的“自由感”,传承文化的人有天然的活动空间。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它一塌糊涂。

  所谓“混乱的自由”,有些像前几年我们的网络社会,比如微博,虽然可以畅所欲言,但也鱼龙混杂。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将混乱的自由转化为真正的自由?当自由摆在面前,有些人就能获得很多东西,比如网络给了很多人展现创造力的空间。但对有些人来说,网络就变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所在,比如漫天的“人肉搜索”、肆无忌惮的“口水战”、不明真理的“左右之争”、没有下限的“人身攻击”等。

  民国确实有一大批精英,他们是文明的肩负者。但我们现在似乎只看到这些天上繁星,而忽略了他们与普通大众的脱节。如今我们所读到的“纸上民国”,只能代表北平、上海等少数几个“孤立的世界”。而四川、甘肃等不常提及的地方,则非常落后和愚昧。

  和民国是一种纵向的比较,而在横向,我们现在总是跟台湾比。台湾的优势在于文化层面没有断层。大陆愿意夸大五四运动带来的断裂感,而当我读到台湾人写的东西时发现断裂感并没有我们所描绘的这么大。例如你看1919年到1949年间中国的大学,比如西南联大,他们的师生对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态度都很健康,从没有一刀斩断。真正的断裂是在1949年之后。如今很多大陆学者把文化断裂的责任和罪过都推给五四,是很可笑的。

  文革的伤害也很大,进行了一轮“再次否定”。台湾没有中断过,所以保存了很多传统文化和礼仪。例如现在台湾知识分子间有了分歧,即使在会议上争得面红脖子粗,但到了饭桌上,大家仍然主宾相敬,彬彬有礼。

  关于当代台湾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我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地研究,但听闻其国学教育非常了得。我在大理时遇到过的台湾小孩,他们四五岁就会背《论语》、《孟子》了。我不知这是不是学校要求的,但就从家庭要求的角度讲,也让大陆人感到“匪夷所思”。

  谈新书:溯回文字本源,是一种修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如今时隔112年之后再版。用陈丹青先生的话来说:“现在的孩子能读到这部书,不知要有多开心了。”作为一个成年读者,我是把它当成一个常用的小型工具书来看待。我近几年也对中国文字的研究很有兴趣,比如起源和原始用法,所以读这套书时有亲切感。

  这套书的历史地位是无需质疑的,但其毕竟是一百年前所编。而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及古文献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套用王国维的理论就是“二重证据法”和“三重证据法”都有巨大发展,但这些新的发现没有融入这套课本里,这是一个遗憾。所以我更希望这套书能起到一个“引玉”的作用,鼓励当今的有识之士编写出新的蒙学课本。


  但遗憾并不等于缺憾。例如美国的一些大出版社,每隔五到十年就会请一些编辑和作家重新编写战争史,就是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材料、证据和观点产生,这对于历史才是一种客观补充,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再也不要树立唯一的“历史权威”,我们永远需要新的解释和声音。

  这套书毕竟年代久远,如今不论从内容到装帧都原封不动地进行再版,从现代读者的接受程度角度讲,一直我担心的问题。我不确定是否有人把它买回来就当做一种“书架装饰品”,或是当成礼品来送,但我还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对他感兴趣,我也相信如此。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确实在重新寻回我们的文字,如流沙河先生著的《白鱼解字》。

  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的进化,不单用来表情达意,更有哲学、心理学、医学的韵味在其中。例如我说过,忘记的“忘”和忙碌的“忙”,都是把心丢了,所以才忘事,才会忙乱得不能安顿下来。中国文字是一座富矿,哪怕你只研究透几十个文字的来源和用法,也远比读当代几十部学术著作更有趣味,对人生有巨大增益。

  溯回文字本源是一种进步,只要能把这些字的源头弄明白了,以后就可以自我学习,乃至自我修行了。

  (采访整理:威尔焦)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3-03
在浙江乌镇,镇中心的观前街17号,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家。故居陈列室里,存放着一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年的茅盾,回忆起童年生活时,仍不忘《字课图说》给他带来的知识和欢乐。


这本《字课图说》便是一百多年前澄衷蒙学堂的校本教材。当时的澄衷蒙学堂如何以一校之力推出这一“有着历史性的价值”的教材,令人回味。近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新星出版社原版修复再版,又一次触动了读者。时隔一百多年,一部校本教材何以流布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探访这部百年老教材的“前世今生”。


一所私人学校的远见
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蒙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推出这部教材的澄衷蒙学堂始建于1900年,是清末企业家、沪上“五金大王”叶澄衷出资兴办的义学。1901年4月,澄衷蒙学堂开学。当年5月,著名教育家、晚清进士蔡元培任代理校长。


“这是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班级授课制学校,教学理念、管理体制都非常先进,吸引了众多名师来校任教。”在澄衷中学校史馆,负责学校档案整理研究的姜志勇老师告诉记者。


澄衷蒙学堂创立前就进行了周详的制度设计。定期进行学校总体情况分析,包括学生年龄、籍贯、家属职业等;设公民科、卫生科、国文科、英文科、算学科、生物科、理化科、历史科等多种学科,各科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学生操行管理、师资管理也都有章可循。


自编教材,更是澄衷蒙学堂创办之初就着手的一项“工程”。中国自1904年3月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教科书,澄衷蒙学堂开创伊始,没有现成的教材,就组织力量自编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首任校长刘树屏主编,书法家唐驼书写。1901年至1916年间,学校还设有澄衷印书局。除了《字课图说》,还编印了《小学本国史教科书》《最新几何画法教本》等教材。


一部校本教材的生命力
在澄衷中学,保存着一套完好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林颂光曾在澄衷中学工作40年,担任语文教师,他仔细研读了这套教材。


《字课图说》全书四卷共八册。第一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


林颂光说,《字课图说》全书搜集三千多字,按笔画次第一一列出,所选字皆为当时“世俗所通行及尺牍所习见者”,与今天国家所定的3500个常用字基本相当。字按深浅不同,分为两大类,便于学童由浅入深地识字。为了适应不同年龄的学童学习,每个字旁又列出“简说”和“详说”,简说为10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为11岁以上的学生而说,注音、释义各有侧重。


教材建议的讲授方法则是,老师把要教的字先写在黑板上,让学童在本子上依笔画先后仿录,然后老师逐一教授字音、字义,“以诸童心境融彻,口说了然”。第二天,让学生默讲,“先讲音读,后讲字义,以口说无伪为上。”而后再教新字。过了几天,老师再把数日前已习之字,令其还讲,“俾免学童遗忘”。如此反复,“能使学童能写能解,心地开明”。


“《字课图说》虽为蒙学教材,但并不拘泥于旧中国固有传统,编入了许多西方新的科学知识,连刚在中国出现不久的锌、锰、铂、钾之类的化学元素名称,也已选入其中。”林颂光说。


这本教材1901年初版,当年六次印刷,此后几乎每年一版,直到1907年,被誉为晚清民国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这套教材又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


老教材如何“为今用”
“综观这套《字课图说》,不得不惊叹编写者的远见卓识,直到今天,还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林颂光说,“20世纪初,中国的大地上,科举制度尚未废除,《三字经》《千家诗》还独占启蒙教育的书院和学堂。在这种背景下,澄衷蒙学堂委托著名学者、第一任校长、时任翰林院检讨的刘树屏主编这套《字课图说》。流风所及,不胫而走,实属不易。”


百年老校的瑰宝能否焕发新光彩?澄衷中学的老师们也在思考。如今,《字课图说》已经成为学校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必备参考,学校鼓励每个老师从中发现有趣的故事、不同的视角,寻找教学的结合点。


“澄衷学校的历史就是一部缩微的中国近现代史,如何将历史积淀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值得好好挖掘。”澄衷中学语文教师李垚告诉记者,这学期,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他以《胡适澄衷日记》为蓝本,给学生开了一门为期6周的拓展课。从胡适在澄衷学校就读期间留下的99篇日记中挑选了18篇,带着学生们一起读,看看少年胡适读书时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从这里走出的教育家、艺术家、法学家、实业家不计其数,为这所学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漫画第一人”丰子恺、书画家钱君陶,都曾在澄衷学校教授美术。胡适、竺可桢同一年在澄衷学校就读。澄衷中学体育组组长王华告诉记者,体育教育家王怀琪在澄衷中学担任体育教师36年,一生著作近百部,编成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小学教育教材。王怀琪悉心研究《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古籍,以近代体育观点加以整理,与体操相糅合,编成了多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操。如今,澄衷中学的体育教学延续了这一传统,王怀琪的《徒手游戏三百种》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课堂教学。


百年前的校本教材,以及孕育它的这所百年老校,让我们惊叹,更让我们回望、思考:教育为了什么,教育能够给予我们多少。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3-03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百年语文第一书”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