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70阅读
  • 2回复

(主流文化)中国古代隐士如何“诗意栖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2-01

《林泉隐逸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隐逸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存方式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精英人士,他们承载着知识与价值传承的重任,所以儒家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但对士来说,社会提供晋身的道路只有“仕”一条,所以才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但在中国古代,大量的士选择了仕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就是“隐”,成为隐士,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隐逸文化”。隐或隐逸的价值不在于反社会或反文化,而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存方式的呈现。隐士也没有放弃对社会的关怀或责任,而是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注视着社会,以一种疏离的心态参与着文化的创造。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这句诗道出人在存在意义上的本质。人在本质在于自由,自由地选择与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生活在别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如是说。这个“别处”就是与喧嚣、躁动、压抑相对的隐逸世界:田园、自然,或者自己的内心。

徘徊于“山林”与“庙堂”之间

在古代士人的知识话语中,“山林”象征着归隐,“庙堂”象征着官场,但中国古代隐士并不是离开了“庙堂”就逃避到“山林”中,而是徘徊于“山林”与“庙堂”之间,所谓“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到了六朝时代,受到魏晋玄学中“得意忘言”思想的影响,隐士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倡只要有一颗超越世俗的心,保持隐者的疏离心态,在城市中也可以隐居。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比“地远”更重要。

进入唐代,出现了所谓的“吏隐”、“中隐”之说,完全将隐逸与为官融为一体,著名诗人白居易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中隐》诗云: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所谓“中隐”就是介于“大隐”与“小隐”之间的一种隐逸方式,一方面避免了山林原始环境的冷落,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朝市的喧嚣。白居易诗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一个是“闲”,一个“俸钱”。在白居易观念中,一种“既有钱又有闲”的生存方式就是“中隐”,“闲”避免了内心的烦躁,而固定的“俸钱”则免于因为隐居造成的经济上的困顿,这已经可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接轨”了。可见,六朝以下的隐居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隐逸完完全全成了一种心态,一种生存方式,不再注重形式,更看重的是个体自我的感受与内心的闲适。

中国古代隐士生活的现代意义

1960年南京西善桥出土了六朝时期的“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向秀、王戎、阮咸、山涛)砖画,虽经历史云烟的剥蚀,但我们仍能通过斑驳的画面看到魏晋名士风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的神态,他们或饮酒,或长啸,或弹乐器、或冥想,让我们想象到他们隐居河南山阳竹林中谈玄论辨时神采飞扬。“竹林七贤”的玄学与文学表现出的文人气与名士气,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一直回荡在历史间。

在古代,隐士并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完全认同,不过到今天,中国古代隐士的生活却显出超越时空的意义并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独立。中国古代的隐士无不追求个性的自由,性情的无羁。他们希望像鸟儿一样回到山林中自由地歌唱,希望像鱼儿一样在水中无拘地游荡。

求真。曹植《辨问》说得好:“君子隐居以养真。”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异化”,人性不断被扭曲,隐逸可以使我们保持人性的本真。

适意。现实生活就像陶渊明所说的像一张巨大的“尘网”,落入其中,人只能随波逐流,人生的乐趣一点点流失。隐居可以使我们挣脱这一切,做到陶渊明所说的“但使愿无违”。

在高度程式化的今天,每个鲜活的个体都变成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ed man),隐士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活力;在剧烈竞争的今天,隐士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一片精神的港湾,让我们在那里诗意的栖息。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2-01

中国古代出仕的人比较多,也比较推崇出仕,但也有一些文人雅士开始了隐居生活。但是不管其是不是真心归隐,或者为了博得名气,或者真心归隐,都是隐士。因而,这些人的隐士也就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分成了十种类型。

隐居类型一、完全归隐:

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甚至朝廷派人来多次延请,他们也拒不出仕,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

隐居类型二、仕而后隐:

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古代很多,当过官,因为对官场不满而解冠归去。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但陈传席认为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变成“真隐”了。

隐居类型三、半仕半隐:

此类人先是做官,但后来不愿做了,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虽然不具有隐士的名分,但却有隐逸思想,如唐之王维。

隐居类型四、忽仕忽隐:

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陈传席先生评价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并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隐居类型五、隐于庙堂:

这类隐士,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陈传席评价之为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国家危害最大。

隐居类型六、似隐实假:

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隐居类型七、名隐实官:

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这种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隐居类型八、以隐求仕:

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然后出仕,即所谓的“终南捷径”。如唐代的卢藏用在考中进士后,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

隐居类型九、无奈而隐:

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这一批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隐居类型十、真隐而仕:

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元末的刘基,名气最大的是诸葛亮

“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楚辞?惜誓》王逸注:“或有修行德义,隐藏深山,而君不照知也。”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2-01
Re:(主流文化)古代隐士如何忙衣食?陶渊明种地孟浩然当啃老族

三岁娃儿都晓得,吃饭穿衣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想潇洒地“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就得准备足够的柴米油盐。

所谓隐士,须得强调是“士”,即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仕就无俸禄,怎么糊口生存?总不能为了做“贤人隐”而去喝西北风吧。苏东坡因此感叹:“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傥有济时心”。“济时心”三字,很有些麻麻的感觉,囊中羞涩恐怕才是真的。鲁迅一言以蔽之:“登仕,是啖饭之道,归隐,也是啖饭之道”。所谓“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倒也不全是讥讽之词。

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不少,或入名山大川,或居偏僻乡野,令人好奇的是,他们是如何解决生计问题做到衣食无忧的?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资料图图源网络)

陶渊明:自己种点,亲友接济点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在公元405年年底自彭泽归隐后生活的写照。小日子貌似过得温馨醉人,其实也不尽然。遇到灾年,他同样挨饿受冻,“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还不如杜甫“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幸”。

好在陶渊明无需勒紧裤腰带买房子,他原先就有“草屋八九间”;他也无需另外租地种,方宅(自留地)十余亩,足够他忙活。归隐后,生存的压力还不算很大,自己种点儿,亲友再接济点儿,差可勉强。晚年无力耕种,生活越来越困窘,他能放下身段去接受馈赠。安郡太守颜延之是他老朋友,常一起喝酒,曾以两万钱相赠,他就愉快的笑纳了。

陶渊明是个真隐士,追求诗意的栖居,注重“隐”的本质——回归人性,而不是唱高调。当然,在没酒喝的时候,他也会吼几句“先师有立训,忧道不忧贫,贫富常交战,道胜五成颜”,但这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人之常情。公元427年,他于贫病交加中结束了生命历程,从此不再忙衣食。

啃老族孟浩然(资料图图源网络)

孟浩然:归隐靠当啃老族

李白曾对孟浩然羡慕得五体投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确实,孟浩然是值得李白羡慕的,他遇到了好时代——盛唐,生在了好家庭——“薄有恒产”,不工作,不劳动,还可以“纵情宴饮”当小资。

孟浩然曾经京漂过,因为写了句“不才明主弃”,让唐玄宗很不爽,不追究也不录用,孟浩然只得弃仕归隐,四十岁后居襄阳鹿门山不问世事。

他的隐士生活,全是闲情逸致:喝酒,写诗,养花,种草。偶尔去逛逛寺庙,去周围山间徜徉;来了朋友,就谈谈作诗作文的法门,商略着游仙游道的路子。大好的春天,处处闻啼鸟,他还能“春眠不觉晓”。

起来,伸伸懒腰,抬手磨墨,写下自己一刹那间的心情。他无需忙衣食,做个啃老族就行,爹娘足以负担他的生计。

公元740年因食鲜疾发而亡。

梅妻鹤子林逋

林逋:售梅一树,一日之需

北宋著名隐士林逋,字君复,也就是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那位,晚年在西湖旁边的孤山亭下居住,“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在家种花植梅、养鹤豢鹿、钓鱼喂猫、赏景赋诗、拂琴访友,忙得不亦乐乎。

他的忙衣食之法,比较雷人。《西湖人物》中说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亦可实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看来林先生也是个矫情的人,有意而为之,计算好了,不多种,也不少种,一天一棵树,卖掉这棵树的梅子,恰好够一日之费。

这般的没有储蓄意识,挺让人费解,遇到歉收年份怎么办?沈括的二舅许洞,在林逋死后,写过一首讥嘲诗,或能从中找到答案。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吟嗽病猕猴。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嘲林和靖》)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故而得名。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林逋这人病怏怏的,像寺庙里偷东西吃的老鼠,又像树林里咳嗽的猴子。他是个势利眼,达官贵人送来礼品他就高兴得很,普通朋友一来他就变成缩头乌龟。措辞是刻薄了些,或许还有些文人相轻,但能解释林逋的衣食来源绝不止售梅一途。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