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66阅读
  • 0回复

(江津底蕴)江津会龙庄:丛林里的“紫禁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1-31

       这是个气势磅礴,又布局谨严的庞大建筑群:它坐西南朝东北,呈复式四合院结构,占地2万多平方米(约30.7亩)。园内共有院落16所,天井18口,房屋202间,门308道,窗户899扇。整个庄园沿中轴线向东西方向展开,分为前厅、中堂、大堂三重,院内戏台、花厅、绣楼等一应俱全。它就是会龙庄,位于重庆江津双凤场的一片原始森林中。

  可是,关于它为何要隐姓埋名,藏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密林中?又为何会与千里之外的紫禁城格局相似?它建于何时,又由谁督建?它的主人是谁?修建会龙庄到底花费了多少资金,资金的来源又是哪里……至今仍然是谜。
  为此,本刊记者专程前往双凤场原始丛林深处的这座神秘庄园一探究竟。
  
  当世界各地的人们摩肩接踵穿过午门和奉天门,兴奋地涌入北京紫禁城时,在距离重庆市江津县县城125公里处一片平均海拔990米的密林里,一座号称是“深山小紫禁城”的神秘庄园却独自在疯长的野草里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个庄园名叫会龙庄,而它头顶的这片密林就是双凤场原始森林。
  
  巍巍三重堂:蓦然回首,繁华尽在深山最深处
  正是热火朝天的九月,当记者一行从重庆到江津县县城,再一路颠簸,辗转到达双凤场时已是下午三点过。经当地人指引,从双凤场新街沿着一条倾斜的小路下去,几分钟后,一个被树木遮挡着的青瓦白墙的建筑群便赫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太阳很大,阳光像雨水一样泼下来淹没了一切,只有知了的叫声还在看不见的树影里藕断丝连。穿过一座新仿制的大朝门,我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会龙庄。推开厚重的木门,绕过一扇屏风,眼前的景象简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进入庄园以前,单从外面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只是普通民居,等到进入园内才发现,里面屋舍俨然,重重叠叠的三重院落扑入眼帘,壮阔非凡。
  环视一周后发现,庄园内所有的建筑都分为上下两层,并且沿中轴线严格按照对称分布。等到登上了中堂前的空地后,一回头,记者才发现,刚进门时的头顶上原来是一方戏台。戏台由24根石柱支撑,石柱最高可达9.4米。而整个庄园就是由328根这样的石柱支撑起来的,它们或圆或方,但无一例外都被打磨得细腻圆润,丝毫不见锋芒。
  戏台上的木雕人为毁坏的痕迹十分明显,虽然已经不大容易雕刻的图样,但从它上面零星残余的镀金,依稀可以想见会龙庄当年的无上繁华。与戏台相连的是两排听戏台,右边的戏台略高,为女宾楼,有木梯直接与内院相通;左边则为男宾楼。
  穿过戏台前的空地,进入地势比前院略高的中堂,一块上书“祖德流芳”四个大字的烫金匾额高高在上。屋顶上更是雕梁画栋,满目琳琅。堂内圆形石柱都被漆成了黑色,即使屋外酷暑难当,手摸上去依然温润清凉。经介绍,这些高约7米,周长1.9米的石柱之所以手感细腻不同于别处,是因为这几根石柱的表面未遭风化,依然还保留着当年的生漆原样。与庄园内的其它三百多根石柱一样,中堂的石柱也是由整石雕琢而成,石柱顶端留有与木梁衔接的孔洞,而它底座上的深浅浮雕更是精美绝伦,保存完好。
  绕过中堂的高大屏风,一个地势更高,但格局稍小的院落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便是后堂。在后堂前的空地上,四个据说是当年用来安放华表的石墩早已苔痕累累,风光不再。只余下后堂内的台阶上,一座木制的仿建龙椅固执地模拟着当初的繁华与尊荣。
  据自称是庄园王氏后人的王永建说,祖上告诉他,由于家族曾侥幸逃过一场灭门之灾,此后便立下家规:世世代代只能经商,不许从政。所以历史上,王家虽有很多举子文人,但都没有谋求权位。后来,到了王雅常这一代,家业达到鼎盛,家丁数百,洋枪百余支,钱地无数。他便开始幻想当一个呼风唤雨的土皇帝,于是,他命石匠在中庭雕刻了四根华表。
  没想到,当地一穷秀才因未得王家厚遇,一怒之下,竟向清廷举报了此事。王雅常这才如梦初醒,为免灾祸,他连忙命人将华表就地销毁,并埋入中庭的地下,而且还将后堂的所有房屋连降7尺,只剩下了四个石墩在此……
  
  鸳鸯亭、绣楼、碉堡、城墙:明修栈道,不如暗渡陈仓
  与三重堂左右相连的是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天井,穿过这些天井和花厅,位于中堂一侧的便是女眷的厢房。这里有个石砌的鸳鸯亭横跨在一个小池上,初略看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随行的何老先生坚持让我们猜猜这石桥有什么机关。
  记者在桥上来回走了几次,实在没能发现玄机所在,何老先生却笑而不答。只见他弯下腰,从桥面上搬开了一块长方形的石板。他示意我们往下看,原来石桥是空心的,石桥下面竟然掩人耳目地暗藏通道通向里边的厢房。何老先生告诉我们,这空心桥下面可以同时藏匿二十来个人,而且,桥身上极隐蔽的四个小孔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使躲在下面的人不至于窒息死亡。
  如此一来,若是遇上土匪或别的动乱,家里的男女老少就能就近躲藏。而如此隐秘的设计不仅设计科学,而且安全系数还极高。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池子里的水终年不枯不漫,无论是大旱还是大涝,池水始终都保持着那个高度。然而,关于鸳鸯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至今仍然还是个未解之谜。
  与鸳鸯亭相对的,是位于中堂另一侧的会龙轩,这是会龙庄的书房,和其它任何一个天井一样,这里也光线充足,无比亮堂,很有几分北方建筑的气质。书房上面便是与碉楼相连的绣楼,这是专门供女眷们做女红的地方,在二楼的小天井里,火红的纸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曾有许多梨花一样美丽又忧伤的心事在此随风而逝。
  然而,眼睛所能企及的,究竟又能有多少呢?当我们毫不怀疑绣楼的雕花窗棂外便是蓝天时,何老先生指着木椅背靠的木墙告诉我们,这墙外面还有一层夹墙。记者探身进去一看,果然,夹墙有近一米宽,相互连通,可以用来藏人和通行。据老先生介绍,夹墙平素用来藏贵重之物,到了紧急关头则用作藏身之所。如果土匪强行进入会龙庄,女眷和老人、小孩可进入夹墙暂时躲避匪灾。据说,夹墙十分隐蔽,在解放后,会龙庄用作粮站和学校的时期里,无数住在这里的老师很多年里一直都没发现这个夹墙。
  除了这些隐蔽的防御设计外,与绣楼相连的,还有一个专门用来进攻的碉堡。碉堡共五层,38米高。每一层的墙上都有射击孔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碉楼修建于民国初年,据说它曾在一次土匪抢劫中,以一当十,击退了来势汹汹的土匪,保住了会龙庄上上下下的生命财产安全。
  登上碉堡的顶楼上,12扇木制窗户四面临风,昭然若揭。何老先生告诉我们,其实会龙庄以前一共有四个碉堡,现在却只剩下了这一座。不仅如此,会龙庄外曾经还有三堵围墙,每道间隔10―30米,最外面一层是石墙,里面两道则为土墙。据说最外面那道石墙高4至5米,墙顶上不仅筑有巡逻用的步道,而且还设有若干土堡。但是,目前这三道围墙均已消失殆尽,只留下一些绰约的传说和回忆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徘徊不去。
  
  地下排水系统:神龙见首不见尾
  俗话都说,“山不转水转”。当记者走完会龙庄的每一个天井和每一间房屋后,会忍不住疑惑这座神秘的庄园究竟是靠什么来排水的?要知道,会龙庄背靠深山,若是遇上大雨,很容易就会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况。
  可奇怪的是,设计如此精巧的会龙庄,它的所有天井却通通只有一个出水孔。那么,这究竟是出于设计者的疏忽,还是另有玄机呢?
  走访中,一位自称是会龙庄主人后代的王姓老人告诉记者,虽然会龙庄的地下出水口又小又少,但会龙庄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水漫金山”的情况。无论下多大的雨,要不了多久,会龙庄的地面都会迅速变干。
  对此,不少参观过会龙庄的专家也十分好奇。曾有专家专门在庄内做了一个实验,他先是将米糠壳洒在天井中的出水口处,将大量的水倒在米糠壳上,然后便让人在会龙庄附近和山下四处寻找米糠壳,想以此来找到会龙庄的下水道出口。可找遍了所有地方,也没有见到米糠壳。


  这时候又有人说,米糠壳也许是被什么东西堵在了会龙庄的地下。于是,人们又采用有色颜料代替米糠壳,重复了上述实验。结果,实验人员找遍山上山下,依然没能找到有色水流的痕迹。而会龙庄的地下排水系统之谜也就成了悬案。
  同样成为悬案的,还有会龙庄的建筑材料来源。双凤场当地的山脉属于丹霞地貌,石材呈红色,可是支起会龙庄的这328根石柱无一例外都是青石。而且,这些石柱都是由整石雕成,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人们究竟是怎样将这些巨石从别处运来,并在庄内完好无损地树立起来的?
  
  会龙庄的主人竟是明朝的建文帝?
  从会龙庄布局所达到的美学和科学水平来看,都明显地高于当地水平,那么,会龙庄的主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掩人耳目,故意躲进深山密林中?而规模如此巨大的会龙庄,又是如何做到在众目睽睽之下销声匿迹的?
  关于会龙庄主人的说法,目前民间流传这这样几个版本:一是和绅官邸说。相传,在和政治生涯晚期,特别是乾隆皇帝禅位嘉庆后,为避免乾隆驾崩后自己遭逢不测,和打算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为此,他委派自己的党羽,一名王姓侍卫携巨资为他修建出逃后的住所。而会龙庄正是王姓侍卫代和�修建的官邸。这位侍卫即是王姓家族的祖先。后来和�没能如愿逃出清廷,为避免被牵连,这位负责督建的王姓侍卫决定不再回京,携家人在会龙庄安住下来。
  二是明代王姓大臣避难说。说的是原籍山西太原的王氏家族,曾有4辈任都担任过押运使一职。然而,在一次押运途中,却遇到国宝不慎丢失。为避诛连九族之罪,先辈王仕文令家眷从湖北向西逃难,自己则留在家里顶罪。已有身孕的王妻带领家人,在几名贴心随从的保护下,来到江津双凤,生下儿子王文杰。王文杰聪慧过人,勤俭节约,带领王家日渐发达。据传,最红火时,王家地盘南达贵州、西接合江、东靠綦江、北到江津李市镇,素有“王半县”之称。 此外,最富传奇色彩的,便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的行宫一说。
  由于年代久远,可考文献资料又少之又少,而且自称是庄园主人后代的王姓族人对庄园历史的说法也相互矛盾,各执一词。因此,会龙庄的身世就仿佛雾里看花,虚实不明。
  从建筑风格来看,显而易见,会龙庄既不是寺庙,也不是宗祠,既不是集镇商铺,也不像川东民居,而是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然而,仅靠当时当地的建筑技术和西南土著居民的视野,根本不可能建造如此宏大的“紫禁城”。于是,人们便联想到了那个失踪的皇帝――明惠帝朱允�。
  根据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三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中模的观点,会龙庄的确与朝廷政治背景有关。先不说它与紫禁城建制的类似,光是中堂内康熙御笔的“祖德流芳”牌匾,以及王氏祖坟上的“金枝玉叶”字样,会龙庄命名上的不避讳“龙”字,还有传说中立于大堂前面的四根华表等……都能证明会龙庄的特殊身份。而且,会龙庄的建筑规模和技术水平,以及财富水平都可以从另一方面辅证这种说法。
  那会龙庄的主人究竟是和�,还是明朝朝廷高官,或者是明朝的建文帝呢?
  要解开这个疑团,就得首先确定会龙庄的修建时间。从庄内的木制窗花和石墩雕刻花式的风格来看,专家们认为会龙庄应属于明代风格。此外,据王氏第12代子孙王永正回忆,他曾亲眼所见会龙庄外一个墓地石碑上刻着“大明湖南果后大营花翎都监御”的字样。并且,黄中模教授也指出,他曾专门去北京紫禁城研究过,会龙庄的石柱比紫禁城的柱子还大,清代人是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大胆量敢将庄园的建制超过当朝皇宫的。
  如此看来,会龙庄极有可能建于明代,这便排除了和�官邸一说。
  那么,接下来需要确定的便是,会龙庄的主人到底是明朝的王姓大臣,还是明惠帝朱允�,还是说这位大臣其实就是建文帝身边的近臣?
  历史上,在明朝,王姓一直是望族,有不少人都在当朝为官。而从王氏族谱来看,王家第九、十代人中,王真、王英、王懋、王玺等人名,也均在《明史》中有列传记载。特别是王真还曾在建文年间屡立战功。据说,他在建文四年(公元1403年)曾遭遇伏敌,格杀数敌后见大势已去,便拔刀自刎。明成祖即位后被追封为“金乡侯”,谥忠壮。此外,王通也有传列史,而王英也是历仕四朝,在翰林40余年。
  《明史•恭闵帝本纪》记载:“建文四年(公元1403年),谷王木惠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踪。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公元1441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人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相传有帝为僧往来迹。” 照此来看,这些王姓大臣的生活年代与建文皇帝逃亡的时间大致相当,因此,极有可能会龙庄的主人就是建文帝本人。当他从江津逃亡四川后,王姓大臣便受主之托留在了此地,从此成为会龙庄的主人。若果真如此,这一说法倒也暗合了会龙庄藏于深山,隐姓埋名的初衷。
  不过,根据记者观察,会龙庄的大门体制狭小,而且庄内建制和厢房配置比例也不大符合皇家规格。而更重要的是,会龙庄大门进去后一抬头,头顶上便是戏台,这样的格局显然会冒犯帝王的至高尊严。而且,作为会龙庄最精华部分的大堂,它的规模和气度也远不似皇家大殿的威严与壮阔。
  至于会龙庄的命名,事实上,在明清时期,在名字中使用“龙”字的情况在民间也十分普遍,并不算犯讳。倒是皇家的书房在命名上,则决不会以“会龙轩”的“轩”字来命名。除此之外,从时间上来看,建文帝出逃时是公元1402年,而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建紫禁城的时间却始于公元1407年。也就是说,会龙庄不太可能是建文帝及其身边近臣仿造紫禁城格局来建造的……
  总之,会龙庄主人的身份至今仍然谜团重重。但是,不管它的主人究竟是谁,会龙庄都云淡风轻地在海拔990多米高的深山里,听风,听雨,看山,看水……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