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木留克(Mameluke)苏丹忽都思(Kudus)率领十二万大军从开罗出发,前往叙利亚去同蒙古军队决战。这几年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旭烈兀的统帅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波斯和两河流域。两年前巴格达陷落,阿巴斯哈里发帝国(Abbasid Caliphate)的末代君主、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穆斯塔西姆(al-Mustasim)被蒙古大军生擒处死,阿巴斯帝国灭亡;仅仅七个月前,阿拉伯人在亚洲最后的重镇大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马木留克政权成为伊斯兰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武装力量。忽都思知道整个伊斯兰世界现在正站在悬崖边上,而力挽狂澜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于此战,倘若失败,则这个世界上的伊斯兰政权将不复存在。
库都兹此次东征时机选择的相当好,几个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去世,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为争夺汗位而发动内战,而旭烈兀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归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率领两万军队镇守大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然后征发举国之兵,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联络十字军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建议抛弃前嫌,合力抗击蒙古入侵。十字军骑士们因为刚刚被怯的不花击败,已经丧失斗志,拒绝了忽都思的提议,但也保证不会阻拦马木留克大军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1260年9月3日,马木留克大军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艾因贾鲁(Ayn Jalut)遇到了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大军。虽然蒙古军队人数比马木留克大军少了几倍,怯的不花仍然神情自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而他自信心感染了所有的蒙古将士。相比起来马木留克阵营里气氛却紧张压抑,从统帅忽都思到普通士兵都有些惶恐不安。虽然马木留克军队是伊斯兰世界公认的劲旅,蒙古军队在数十年的征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任何军队和蒙古雄师对阵都会未战先怯。决战终于打响了,蒙古军队率先发起进攻,而马木留克阵线在蒙古精骑的冲击之下显得弱不禁风,很快溃退下来。
[backcolor= transparent]
1 埃及新贵马木留克[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马木留克是阿拉伯语“奴隶”的意思。从公元九世纪起,阿巴斯帝国的哈里发们开始从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地区购买奴隶,经过严格训练以后,组建成骑兵部队,由哈里发直接指挥,用以抗衡拥兵自重的阿拉伯各部落首领。后来阿拉伯各地的苏丹纷纷效仿,组建自己的马木留克部队。马木留克士兵虽然是奴隶身份,但由於深得主人的器重,待遇优厚,收入颇丰,马木留克将领往往能够进入政坛高层担任职务。
公元十三世纪的埃及,本由阿育布王朝(Ayyubid)统治。阿育布王朝是1174年由大名鼎鼎的萨拉丁创立,而阿育布王朝赖以生存的马木留克军队也是当年由萨拉丁一手组建。萨拉丁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到十三世纪初叶完全成为阿巴斯帝国的附庸。1250年,阿育布王朝苏丹萨利赫(as-Salih)病逝,突厥籍马木留克将领阿依巴克(Aybak)杀掉了年幼的继承人,娶了萨利赫的遗孀为妻,从而创建埃及马木留克政权。巴格达的哈里发拒绝承认这窃国大盗,同阿依巴克发生多次武装冲突。1258年蒙古西征军攻灭阿巴斯帝国,巴格达惨遭屠城厄运,使得开罗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从此登堂入室,成为***世界的顶梁柱。
马木留克军队的战斗力在***世界首屈一指,原因在于兵源和训练。每年阿拉伯人贩子从高加索地区和中亚草原诱拐或绑架数以万计的孩童,把他们送到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开罗的奴隶市场贩卖,而阿拉伯苏丹们挑选素质最好的孩子,买下来送入军事学校,成为未来的马木留克士兵。最受欢迎的马木留克“原材料”来自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中亚突厥部落,据历史文献记载,这个时期格鲁吉亚每年被拐走卖掉的孩童多达两万人。高加索山民和中亚突厥人具有粗壮强健的体魄,和好勇斗狠的性格,是当兵的上佳材料。埃及马木留克政权建立以后的五百年间,马木留克士兵几乎全部来自高加索地区。
马木留克军事学校有非常科学的训练体制,孩子们先学习阿拉伯语和***教义,灌输对主人的忠诚;长到十四岁开始接受系统化的身体和军事技能训练,包括熟练使用弯刀、长矛和弓箭等武器,以及基本骑术。箭法尤其受到高度重视,学员们先练习站在地上射箭,然后学习马上射箭,最后学习策马飞驰时的射术。基本军事技能完全掌握以后,学员开始接受所谓“骑术训练”(Hippodrome),即骑兵战术单位的机动训练。这里学员们演练在进退迂回等各种战术机动中保持队形,互相照应。
马木留克骑兵全部是重骑兵,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钢丝密织而成的锁子甲。马木留克骑兵的盔甲比欧洲骑士的全套行头轻便很多,但防护效果并不差。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木留克强弓的尺寸比蒙古强弓还要大一号,射程远,穿透力强,只是射速稍慢。坐骑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纯种马,身高腿长,冲刺速度惊人,耐力也不错。和蒙古骑兵不同的是,马木留克骑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马,因而机动性远远不如蒙古骑兵。
马木留克军队的战术和蒙古军队也差异明显。马木留克军队打仗时通常先采取守势,骑兵们排成整齐的队形,用强弓一波接一波地齐射打击进攻的敌军。马木留克骑兵箭术高超,能够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准确射中敌人。等到敌人被弓箭齐射大量消减,阵形散乱以后,马木留克骑兵才发起攻击。这时马木留克骑兵会以严整的队形冲向敌阵,接近敌人时先施放一拨弓箭,然后冲入敌阵,以长矛或马刀与敌人格斗。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尤其出色,可以在策马疾驰时劈中悬挂在空中的一颗蜜枣,而享誉世界的大马士革弯刀更让马木留克骑兵如虎添翼,在近距离格斗中势不可挡。
马木留克军队在装备和战术上综合了欧洲骑士和中亚轻骑兵的优点,加上马木留克士兵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斗志顽强,的确是中世纪的一支劲旅。埃及马木留克王朝依靠这支优秀的军队延续了五百多年。1798年,马木留克骑兵被入侵的法国军队两次击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才宣告灭亡,而这支法国远征军的统帅名叫拿破仑-波拿巴。
]
2 蒙古西征军[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backcolor= transparent]
说来有趣的是,蒙古王子旭烈兀被***世界广大的基督徒视为救世主,而他的西征大军被看作是来自东方的十字军。
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当时在中国传播的***属于聂思托里安教派(Nestorianism),中国称之为景教。聂思托里安教派创始人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思托里(Nestorius,386-451),由于在教廷内部斗争中失败,他被放逐到埃及沙漠里的一个修道院。聂思托里安教派因此被视为异端,在欧洲遭到打压,聂思托里安教徒们于是向东发展,逐渐在亚洲生根发芽。
蒙古人主要信奉萨满教,但景教徒也不少。蒙古大汗蒙哥对帝国内所有的宗教都以礼相待,出席每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他曾对来访的罗马教庭使者卢布鲁克(Rubruck)说:“我们蒙古人相信世上只有一个上帝,主宰所有人的命运,但就象上帝让人的手生出互不相同的五指一样,上帝也允许不同地方的人们拥有不同的信仰。”这种非凡的政治智慧让卢布鲁克影响深刻。
蒙古帝国一直善待***派,也是因为蒙古贵族中的有大批景教徒。蒙古克烈部很早以前就集体皈依景教,蒙哥、忽必烈、旭烈兀三兄弟的母亲,也就是拖雷的王妃唆鲁禾帖尼,就来自克烈部。受母亲的影响,蒙哥汗对景教徒非常青睐,他挑选的宰相孛鲁合也是景教徒。1255年,蒙哥汗在都城哈拉和林举行了一次各大宗教的辩论会,代表天主教的是罗马教庭使者卢布鲁克,西藏的那摩喇嘛代表佛教,而道教的代表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根据卢布鲁克记载,辩论非常激烈,但他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其它的史料佐证。
亚美尼亚国王海屯(Hayton)大概是整个中亚最具有政治眼光的人物。当欧亚其他国家将蒙古人视为洪水猛兽的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蒙古帝国对待***的友好态度,认为蒙古人有可能成为中、西亚饱受压迫的基督徒的大救星。蒙古将领绰儿马罕征伐高加索地区的时候,海屯主动向绰儿马罕请降,成为蒙古帝国忠实的附庸。当海屯听说蒙古有西征阿拉伯的打算时,知道时机已到。他日夜兼程赶到哈拉和林面见蒙哥汗。海屯陈述说,如果蒙古西征大军打着为基督徒铲除阿巴斯政权,解放圣城耶路撒冷的旗号,将得到阿拉伯帝国内所有基督徒的支持和拥护。这样惠而不费的事情蒙哥汗何乐而不为,海屯於是手持蒙哥汗签发的“札儿里黑”-即蒙古大汗的御敕-满载而归。亚美尼亚的史料对这道御敕有详细记载,大体内容是保护亚美尼亚国家不受异族侵略,授予亚美尼亚***会在整个蒙古帝国自由传教的权利。御敕还保证将派遣旭烈兀西征,消灭基督徒不共戴天的敌人阿巴斯哈里发,并将圣城耶路撒冷归还给基督徒。
1256年,旭烈兀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波斯和阿拉伯。表面上看这简直就是一支蒙古十字军,军中来自***附属国的部队就有好几万人,海屯亲率两万亚美尼亚铁甲骑兵打头阵。蒙古军中显要的基督徒还包括旭烈兀麾下的悍将怯的不花。旭烈兀本人虽然信奉萨满教,他的王妃脱古思可敦却是景教徒。脱古思可敦精明干练,蒙哥汗对她非常赏识,多次嘱咐旭烈兀遇到大事一定要和她商量。脱古思可敦对旭烈兀的宗教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每每旭烈兀大军宿营的时候,军中的***士们就支起帐篷教堂,摇响木铃,召唤教徒们前来祈祷。
旭烈兀以***的名义征伐哈巴斯阿拉伯帝国,罗马教庭却反映冷淡。***在一百多年前就东西分野,罗马天主教和拜占庭东正教水火不容,都认为对方是异端邪说。由于绝大多数的东方***派都属于东正教系统,在罗马教庭眼中跟异教徒没有两样。罗马天主教拘泥于门户之见,终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旭烈兀西征收复巴勒斯坦的失地。
]
3.、艾因·贾鲁战役[backcolor= transparent]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木留克(Mameluke)苏丹忽都思(Kudus)率领十二万大军从开罗出发,前往叙利亚去同蒙古军队决战。这几年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旭烈兀的统帅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波斯和两河流域。两年前巴格达陷落,阿巴斯哈里发帝国(AbbasidCaliphate)的末代君主、***世界的精神领袖穆斯塔西姆(al-Mustasim)被蒙古大军生擒处死,阿巴斯帝国灭亡;仅仅七个月前,阿拉伯人在亚洲最后的重镇大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马木留克政权成为***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武装力量。忽都思知道整个***世界现在正站在悬崖边上,而力挽狂澜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于此战,倘若失败,则这个世界上的***政权将不复存在。
库都兹此次东征时机选择的相当好,几个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去世,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为争夺汗位而发动内战,而旭烈兀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归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率领两万军队镇守大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然后征发举国之兵,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联络十字军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建议抛弃前嫌,合力抗击蒙古入侵。十字军骑士们因为刚刚被怯的不花击败,已经丧失斗志,拒绝了忽都思的提议,但也保证不会阻拦马木留克大军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1260年9月3日,马木留克大军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艾因贾鲁(AynJalut)遇到了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大军。虽然蒙古军队人数比马木留克大军少了几倍,怯的不花仍然神情自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而他自信心感染了所有的蒙古将士。相比起来马木留克阵营里气氛却紧张压抑,从统帅忽都思到普通士兵都有些惶恐不安。虽然马木留克军队是***世界公认的劲旅,蒙古军队在数十年的征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任何军队和蒙古雄师对阵都会未战先怯。
正当旭烈兀和他的将军们策划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国的信使带来蒙哥大汗驾崩的消息。历史於是在这里重演:就象窝阔台汗的去世使欧洲免遭蒙古拔都大军的蹂躏一样,蒙哥汗的去世也使***世界摆脱了灭亡的命运。旭烈兀立刻率领大军东归,去支持他的哥哥忽必烈争夺汗位,只留下怯的不花统领两万军队镇守大马士革。
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虽然得到旭烈兀东归的消息,他并不知道大马士革有多少蒙古留守部队,因而不敢轻举妄动。也是机缘巧合,巴勒斯坦的十字军骑士们的一次军事行动为他展示了怯的不花大军的实力。西顿(Sidon)的儒连伯爵和贝鲁特的圣殿骑士团将领约翰率军袭击蒙古巡逻队,战斗中怯的不花的侄儿被杀。怯的不花大怒,率军反击,彻底打垮约翰的圣殿骑士部队,然后攻陷西顿,将其洗劫一空。蒙古人的惩戒行动其实得不偿失,不但彻底同十字军政权决裂,而且将自己的兵力暴露无余。
埃及苏丹忽都思得知蒙古大马士革守军兵力不足,决心趁此机会同怯的不花决战。虽然忽都思手下的马木留克骑兵不足五万,他以***圣战的名义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队,最后组成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这些应召而来的轻骑兵来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亚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由於消息闭塞,对蒙古人的军威一无所知,因而士气反倒比马木留克军队高昂。忽都思大军借道十字军控制的加沙地区,向叙利亚进发。怯的不花此时的可用之兵包括两个万人队的蒙古骑兵,和一些叙利亚地方部队。亚美尼亚国王海屯此时已经回国,但留下两千铁甲骑兵助阵。这样艾因贾鲁战役中参战的蒙古军队约为二万五千人。
艾因贾鲁附近有一个大约六公里宽的山谷,这是忽都思精心选择的战场。忽都思将大部分马木留克骑兵部署在山谷深处,而北非轻骑兵藏在两侧的群山中,组成一个巨大的U形战阵。然后忽都思派遣得力战将拜巴尔(Baibar)领军一万到谷口列阵。
蒙古军队经过数十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患上了“胜利病”,其症状就是骄横狂妄,轻敌冒进。蒙古军队的野战能力威名远扬,旭烈兀西征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军威所镇摄,不约而同地选择固守坚城,避免野战,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蒙古军队大大低估了阿拉伯军队,特别是马木留克骑兵的野战能力。怯的不花虽然是旭烈兀麾下的头号悍将,但在艾因贾鲁战役开局显得盲目自信。他领军仓促上阵,并率先发动进攻。
拜巴尔军团的任务就是佯装退却,将蒙古军队引诱进忽都思设下的陷阱。这一万马木留克骑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内撤退,而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细心的话,他应该能发现后撤的马木留克骑兵秩序井然,根本不象是战败的模样。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将士一样,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毫不起疑地闯进忽都思的包围圈。拜巴尔军团迅速回归本阵,这样马木留克阵营的全貌展现在怯的不花眼前。五万马木留克骑兵排成六公里长的阵线,中间厚两边薄,呈内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发挥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挥全局,拜巴尔统领右翼。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七万北非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
发现自己被包围以后,蒙古军队出现了短暂的慌乱,仆从的叙利亚部队更是逃离了战场。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迅速判断战场上的形势,立刻命令蒙古军队的两个万人队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留克阵营薄弱而突出的两翼突击。怯的不花亲率一个万人队,向马木留克阵营的左翼猛扑过来。冲锋的蒙古军队遭到来自前方和侧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齐射,损失惨重,蒙古士兵体现出高度的战术纪律,不顾伤亡向前冲击。马木留克阵营两翼的士兵看到蒙古骑兵舍生忘死,迎着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齐射冲了过来,有些蒙古兵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胆战心惊。眨眼间蒙古军队就冲到跟前,亚美尼亚铁骑组成的前锋以楔形突进马木留克阵营两翼,而蒙古轻骑兵跟在后面飞快地放箭,重骑兵则拔出马刀左劈右砍。本来就缺乏信心的马木留克骑兵逐渐丧失斗志。拜巴尔统领的右翼还能勉强支撑,而左翼面对怯的不花亲率的蒙古骑兵,受到极大的压力,已经开始溃散。两翼士兵战斗意志的动摇象传染病一样扩散到中央,整个马木留克阵营都开始后退,局势危在旦夕。
忽都思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大军已经接近崩溃。根据阿拉伯的史料记载,忽都思脸涨得通红,气急败坏地将头盔掼到地下,大呼“为了***!”单人匹马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几个蒙古兵丧生在他的刀下。忽都思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行为唤起了马木留克骑兵的勇气,他们只犹豫了片刻,就狂呼着冲了上去,用弯刀同蒙古骑兵进行激烈搏斗。事实证明,马木留克军队先前的败退纯粹是怯战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们恢复了自信心,立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轻骑兵实在不擅长于近距离格斗,和马木留克骑兵较量刀法时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一场混战从清晨打到下午,马木留克大军的人数优势渐渐发挥了作用,蒙古军队伤亡渐增,开始现出败象。怯的不花的随从劝他撤退,被他高傲地拒绝了。怯的不花亲率自己的卫队发动反冲锋,结果不幸身中数箭而亡。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开始夺路而逃。马木留克骑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个叫贝珊(Beisan)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团团围住。蒙古士兵全部下马,用盾牌组成环行防线,以强弓精准地射击敌人,给马木留克军队造成相当大的伤亡。蒙古士兵弓箭用尽以后,被马木留克骑兵冲破了盾牌防线,全部力战而死。
怯的不花大军覆灭的消息传到大马士革,留守的蒙古将士马上逃之夭夭。没过几天忽都思就率领大军胜利开进大马士革。城里的穆斯林立刻反攻倒算,大肆扑杀基督徒和犹太人,搞得大马士革一片腥风血雨。可怜***世界的救星忽都思还没能享受几天胜利果实,就被他的得力干将拜巴尔暗杀,这样拜巴尔成为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新苏丹。
艾因贾鲁战役的失败对旭烈兀西征来说只是一个小挫折。忽必烈登上汗位以后,旭烈兀终於腾出手来,准备一血艾因贾鲁之耻。如果不是埃及马木留克新苏丹拜巴尔施展过人的外交才能,埃及这个***世界最后的堡垒终究无法抵挡旭烈兀大军的雷霆一击。
拔都死后,他所建的金帐汗国传给其子别尔哥。别尔哥对***教情有独钟,非常不满旭烈兀血洗巴格达、杀死哈里发。拜巴尔得知这个情况以后,立刻派使者前去拜见别尔哥,表示愿意和别尔哥结盟,一道发动***圣战,讨伐旭烈兀。别尔哥於是和拜巴尔互换使者,正式结盟。1262年,别尔哥向旭烈兀宣战。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让旭烈兀无瑕西顾,反攻叙利亚的计划就无限期地搁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