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颜真卿的忠君尽责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
景颢
颜真卿(709—785年),祖籍琅琊临沂人,字清臣,别号应方,世称“颜平原”、“颜鲁公”。素以刚烈正直、忠君报国、勤政爱民和高超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但笔者认为颜真卿的伟大思想是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处世态度。在这方面他不仅继承、发扬了传统之美德,而且有所创新、完善;不仅造福于时人,成一代楷模,而且对今人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闪烁着可资治世的光芒。
一、勤学苦练,积极入世
琅琊临沂颜子家族以儒学传家,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立身之本。作为颜子家族的一员,颜真卿亦是如此。他学习特别勤奋,且较早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把读书入仕、报国作为他人生的抉择。“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正是颜真卿勤奋求学的写照。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母亲殷氏出身于门风和家学渊源与琅琊颜子家族相似的望族,文化素养较高,是颜真卿的第一位老师;舅父殷践猷,以博学著称,且“性方正,志业淳深,识理清远”,非常注重颜真卿的学业;伯父颜元孙是正字学的始祖,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使颜真卿终生受益;姑母颜真定经常给颜真卿兄弟讲述先祖的事迹和自己割耳诉冤的故事,还注意词汇、音韵学知识的讲授;诸位兄长及从兄弟、姑表兄弟各有所长,相互提携、切磋,使颜真卿受益匪浅。如长兄颜阙疑,精通《诗》、《传》;三兄颜乔卿,仁和有吏才,通晋史;五兄颜幼舆,精详礼法。在从兄弟中,颜春卿以明经入仕,擅词赋;颜杲卿文理清峻;颜曜卿工草隶书;颜旭卿善草书;颜茂曾长于训诂。在姑表兄弟中,殷嘉绍“尤工小篆”;殷齐望“有成人之姿”;殷成己“雅善填书,兼综才艺”;殷摄、殷寅、殷克齐以文学擅名。在众多兄弟中,次兄颜允南给予颜真卿的帮助和影响最大。其“精识”、“善与人交,笃于僚友” 、宽厚仁慈的品行,对颜真卿“亲仁诚物、泛爱虚己”品格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家学的传承和本人的勤奋与聪慧,不仅使颜真卿有了扎实的经学、文学、书法艺术功底,而且使颜真卿有了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行政责任意识。这一切为颜真卿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颜真卿参加了进士科考试,以“经策全通”的优异成绩被选为甲第。当时科试项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名臣多出身于此。两科相比,进士科尤其重要,也最难考取。琅琊颜子家族自朝廷实行科举以来,多以明经入仕,在颜真卿前考中进士的只有颜元孙一人。故颜真卿高中后,家族引以为荣,也寄予厚望。如其从兄颜春卿弥留之际握着他的手说:“尔当大吾族,顾我不得见,以诸子诿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颜真卿参加了吏部的铨选考试,又以“三判优”擢拔萃科,被授予朝散郎和掌管官方文件的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踏入仕途。此后,虽宦海沉浮,职位和职级多变,游任于正九品下(醴泉县尉)的小官和位极人臣的从一品大员(太子太师)之间,但他始终积极处世,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终成一代名臣。
二、重责轻权,勤政爱民
在颜真卿看来,职位和职级无关紧要,责任才是重要的。这与现代管理理念不谋而和。实际上,从本质上讲,行政权力是实现国家目的手段。但由于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能够带来利益的差别和行为手段的不同,因此很容易产生权力崇拜意识。在权力崇拜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往往因角逐权力而全然不顾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甚至把对权力的追求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和一切行为的主要目的,不择手段地往上爬。结果会导致行政权力手段与目的的本末倒置,使手段变成目的。进而滥用权力,利用权力为自己、家族及相关集团谋利益。在颜真卿所处的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这是常见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较普遍的现象。但颜真卿出于污泥而不染,不仅没有角逐权力,滥用权力,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而且正确面对宦海沉浮,在不同的职位上都做到了勤政爱民,都做出了令人称羡的业绩。例如,在任醴泉县尉期间,他主管全县的治安防卫事务,兢兢业业,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以“清白”之誉闻于当道;任武(兵)部员外郎、判南曹期间,他负责审核选人的资历档案,“岁选解状,则核簿书、资历、考课”,对六品以下武职人员的铨选至关重要。颜真卿“提纲目,锄苛细,武调者多感而怀之”。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他三次以试覆屯交兵使身份赴各地巡察,“凡阅举纠士伍舒惨之情,事理无不必当”,受到朝野的推崇。巡察陇右时,五原郡积有一件冤案,久无结果。颜真卿得知后,立即着手调查,及时审理结案,给蒙冤者平反昭雪。适值当地久旱无雨,案件审结时,突然天降大雨,于是人民莫不认为天降甘霖是由颜真卿断狱所致,虔诚地称之为“御史雨”,被后世传为佳话。在平原郡任上,他整顿吏治,废除苛政,奖掖人才。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把平原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在饶州刺史任上,颜真卿首先注重教化,整顿治安,大力缉捕盗贼,对为首作恶者,一经捕获,即行处斩,使凶顽之徒很快匿迹。德兴县妇女程小娘,父亲、兄长皆被强盗杀害,她自己也曾被劫掳。颜真卿得悉后,仔细询问案情,随即差遣得力捕役将盗首擒获,磔之于市,全州人拍手称快,自此“四境肃然”。其次,颜真卿针对饶州徭役、捐税苛重,经济每况愈下的趋势,采取了简徭役、黜贪残、劝课农桑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在饶州任职虽然不足一年,但政绩突出,影响深远。历代撰修图经方志,无不提及他的德政。宋代以后,人们往往把他与范仲淹在饶州的德政相提并论,称为“颜范遗风”。在抚州刺史任上,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经常泛滥淹没农田的现状,他集资鸠工,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不仅解除了水患,而且可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坝,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总之,颜真卿重视责任,轻视权位,不以官职升降为念,一贯勤政爱民,为社会发展建树颇多,深受民众爱戴。
三、以国为重,竭力平叛
颜真卿以国事为重,视国家利益高于自己的生命。他无论在何地任职,任何职级,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都表现出了可贵的大局意识,都能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尤其关注关系到国运和百姓利益的国家统一、奸贼叛乱等大事。这在“安史之乱”等事件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1、对叛贼阴谋发现得早,准备充分,处置得当
天宝十二载(753年),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时,平原郡属安禄山管辖。其时安禄山已统兵20万,成为兵雄天下的最大军阀,野心也急剧膨胀,准备取李唐天下而代之。颜真卿对安禄山的阴谋早有觉察。于是,他一面派人入朝密奏,一面加紧防守。他以防汛为名,鸠工修筑城墙,疏浚壕水,储备粮食,赶制兵器;悄悄地物色人才,进行壮丁登记。为了对付安禄山的骑兵,还烧制了很多圆形的砖块,取名“绊马石”,准备战时铺在城外要道上。因此,当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时,颜真卿立即冷静而有序地做了三件事:一是派人入长安报告军情;二是进一步部署平原防守,招募武举生员和猎人射手及市井勇士万余人,严阵以待。同时号召周边各郡县加入平叛的行列。结果各路义军合兵20万众,共推颜真卿为盟主,立志匡扶朝廷;三是在平原城西门外举义誓师。他举酒下泪,登台陈辞:“国家之恩,戮力死节,无以上报!”,“焉有人臣,忍容巨逆?必当竭节,龚行天讨!”使军民感奋,义愤填膺,誓与平原共存亡。 乾元二年(759年)六月初,颜真卿改任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使兼江宁军使后,又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预感到扬州长史刘展将要反叛朝廷。于是,他又像当年在平原郡那样,一面密切注视江北动向,一面加紧修固江防,加强水陆战备,频繁视察各关卡要塞,训练士卒,整肃军纪,以应付突发事变。后来,刘展果然发动叛乱。颜真卿的提早准备无疑对平叛大有裨益
2、重视人才,礼待平叛将士
历代管理者都明白,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兴万事的基础和前提,颜真卿也是如此。他初到平原郡时,就认真察访地方上的孝义名节之士,及时进行表彰,或蠲免其差役。如当他听说隐士张镐很有才能后便亲自登门拜访,虚心向张镐请教,并把张镐举荐给朝廷,拜为左拾遗,三年后位至宰相。颜真卿在招募武举生员和猎人射手及市井勇士时,由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又选出骁勇之士刁万岁、和琳、徐皓、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千夫长,分统各部。在平叛过程中,颜真卿非常注重部属的意见,从善如流。如,天宝十五载(756年),颜真卿采纳清河义军青年首领李崿的建议,进攻魏郡。在堂邑之战中杀死叛军万余人,俘千余人,获军资器械不可胜数,收复了北方重镇魏郡,取得了唐朝军队讨伐叛军以来的唯一一次大胜利。堂邑战后,颜真卿声名远播,远在渔阳的平卢游弈使刘客奴等计划杀死伪平卢节度使吕知晦,使渔阳等地重归朝廷,为此派人到平原求助。渔阳是安禄山的后方重地,颜真卿为了坚定刘客奴的决心,派人运去军资10余万,并叫年仅10岁的儿子颜頍 随行,充当人质。部众认为风险太大,再三劝止。颜真卿为顾全大局,执意不从,致使颜頍流落10余年。在平原沦陷以后不久,刘客奴终于率部回归朝廷。又如在平原军资枯竭,义军坚守遇到困难时,颜真卿采纳李崿的建议,由官府出钱收购景城盐,然后设盐场出售,将所获利润供应军需,缓解了军资窘况。此法后来被第五琦大力推行,称为“榷盐法”。颜真卿还从大局着眼,诚邀因平定叛乱毫无战功而受到朝廷指责的贺兰进明到平原来共同抗敌,“每事咨之”,以致“军权稍移于进明”。 同时,颜真卿积极支持平叛大业,礼待平叛将士。如当得知武邑县县尉李铣因投奔义军其母被伪县令庞宣远拘押时,颜真卿拿出个人俸禄,募勇士搭救,不仅将李母救出,还杀死了庞宣远;当安禄山命亲信段子光带着李憕、卢奕、蒋清等三人的首级宣谕各郡,胁迫投降时,颜真卿为了稳定军心,强忍悲痛,当着众人的面说他与三人熟识,首级是假的,立命部下腰斩了段子光。待部下情绪稳定后,他才哭诉事实真相,命人用蒲草扎成人形,与首级接续,穿戴整齐,备棺盛殓,祭奠三日后方安葬于城外。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时卢奕脸上血痕犹在,颜真卿不忍用袍袖擦拭,竟俯下身去,用舌头把血迹舔舐干净,左右见状无不痛苦失声。而当郭子仪部因供应不足,盛夏还穿着冬装时,颜真卿筹集布帛5万余匹,赶制军衣3万套资助。 在李希烈叛乱期间,当李希烈命部下把淮西应援招讨使张伯仪的旌节和死难将士的首级送到颜真卿面前,夸示自己的战绩时,颜真卿悲愤至极,失声恸哭,自床投地,晕绝许久。他还在囚室为周曾等反正将士设祭,其哀惋凄绝的祭词使看押的兵士无不歔欷流泪.
3、为国尽忠,视死如归
颜真卿处事、虑事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眼里,自己的生命与社稷相比,无足轻重。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李希烈等叛乱称王。第二年正月,攻陷汝州,包围郑州,威胁洛阳,朝野震恐。昏聩的德宗听信了卢杞的话,派颜真卿以淮西宣慰使的身份前往许州劝谕李希烈。颜真卿明知这是卢杞排除异己的奸计,但为了朝廷的安危,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志,“受命之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陈请”,立即动身起程,随行只有侄子颜岘和家僮银鹿等数人。消息传开,“朝廷失色”,颜真卿不为所动。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底,颜真卿抵达许州后,向李希烈宣读皇帝的诏谕,责以大义,劝其悬崖勒马。李希烈先是劝诱,不成后便施以威胁,命士兵在院子里挖一深坑,扬言再不屈服就活埋,颜真卿处之泰然。接着,架起柴堆,泼上油,点燃后,威逼颜真卿说:“不能屈节,当自烧。”颜真卿一言不发,昂首挺胸,投身赴火。叛贼急令部下扶回。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在蔡州,李希烈见颜真卿终究不能为己所用,于是决定缢杀颜真卿。颜真卿从容就义,时年77岁。颜真卿殉难后,唐德宗辍朝五日,以示哀悼,并诏赠真卿公为司徒,谥“文忠”。
四、忠君尽责,刚正不阿,维护纲纪,革除弊政
颜真卿不畏权贵,尽职尽责,刚正不阿,极力维护唐朝纲纪,革除弊政。例如,朔方县令郑延祚,兄弟三人皆为朝廷命官。其母死了29年,一直殡置在太原佛寺空园之内,兄弟互相推诿,不加营葬。颜真卿向朝廷据实奏闻,弹劾郑氏兄弟这种不孝行为,朝廷罢免了他们的职务,永不叙用;左金吾将军李延业,一向得玄宗宠幸。他在家中私设酒宴款待吐蕃官员,并随便动用宫中驾仗,事后又不报告。御史台加以责问,李延业却仗势在朝堂喧愤,反诘御史台。颜真卿毫不畏惧,危冠诣台,面折廷争。朝廷不得不严肃纲纪,将李延业贬谪;御史中丞宋浑是名相宋璟之子,因私怨被御史吉温、崔珪诬告,贬谪贺州。此事背景复杂,牵扯到宰相李林甫和权臣杨国忠的派系之争。颜真卿本可置身事外,全身远害,但他认为对宋浑的处置过重,当面指责吉温:“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虽然此举招致了吉温同党杨国忠的忌恨,真卿公被逐出京师,但真卿公面对结党营私的恶势力,坚持操守的品格赢得了朝野人士的敬重。至德二载(757年)六月,颜真卿受命兼任御史大夫。面对朝廷纲纪松弛的局面和部分朝官“苟贪利权,多致颠覆,害政非一,妨贤实多”的现象,他以振举朝纲为己任,秉公执法,对朝臣的过错知无不言。中书舍人兼吏部侍郎崔漪面带酒容上朝;谏议大夫李何忌不孝敬父母,朝会时行为不检点。颜真卿立即上奏朝廷,使二人受到应有的处分。宰相房琯是武后时宰相房融之子,与颜子家族一向交谊深厚,但他在至德元载(756年)冬天率军平叛时指挥有误,致有陈涛斜之败。兵败后又称病不理政务。颜真卿不徇私情,据理弹劾,朝廷罢免了房琯的宰相之职,降为太子少师。对大臣将相如此,对皇帝也如此。至德二载十月两京收复后,肃宗在祝文中用了“嗣皇帝”的署名。颜真卿认为玄宗还在成都,这样不妥,建议改正。并认为玄宗出逃、京城陷落、太庙为叛军所焚是国家的耻辱,建议肃宗东向大哭三天。肃宗尽管很不情愿,但不得不照此办理。 元载本与李辅国是一丘之貉。李辅国死后,元载惟恐有人攻讦他的恶行,便通过御史中丞李进,以代宗的名义向百官宣谕:“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但所奏多挟谗毁。自今论事者,诸司官皆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诏谕一下,朝野哗然。颜真卿不顾个人利害,毅然撰写了著名的《论百官论事疏》给代宗,反对这一堵塞言路的谕旨,在朝廷内外影响很大。 永泰二年(766年)二月,由于元载诬谤,代宗贬年近花甲的颜真卿为硖州别驾,继而又改贬为吉州别驾,自正三品降到从五品下阶。颜真卿的心情难免凄凉,但忠义之心丝毫未改。他在《与绪汝书》中说:“政可守,不可不守。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徇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绪汝等当须会吾之志,不可不守也。”就这样,颜真卿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于军国之事直言不讳,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刚正不阿。一生虽九次被贬谪,但他不仅不后悔,而且依然如此。 这里姑且不论颜真卿的所作所为完全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颜真卿尽职尽责,刚正不阿,维护纲纪,革除弊政的精神是可嘉的,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五、 翰墨书魂 纵横南北
大唐中期,颜真卿创立的“颜体”书法异军突起,成就了我国书法艺术史的巅峰。颜体的出现,开宗立派,垂范后人,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留下了极其光彩夺目的一页。颜真卿之所以有上述品德及业绩,这是与他的良好的文墨修养所分不开的。总体来说,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少颜阶段(26岁——50岁)。该阶段颜真卿创作了《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扶风孔子庙堂碑》等作品。此时期的作品,是颜体的酝酿时期,这些作品集中凸现了颜真卿刚正品格的雏形。 中颜阶段(50岁——65岁)。该阶段颜真卿创作的《祭侄文稿》《郭家庙碑》、《元结碑》等作品,阔达平整,风格雄强,气势磅礴,端庄浑厚,气势磅礴。此阶段,颜真卿书法作品刚正雄伟、气势磅礴的风格趋于成熟。 老颜阶段(65岁以后)。该阶段颜真卿书法作品如《干燥禄字书》、《竹山堂联句》的风格较中颜阶段更为庄重雄厚,笔力更为深沉雄健,苍劲厚重,气势雄伟。该阶段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纵观真卿公书法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其艺术风格,真可谓是怀可海纳百川,气可吞万里江河;志似钢刀,可斩万恶之魔;情似流水,更为热血儿女心肠。难怪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作家苏东坡对“颜体”极尽推崇,赞誉其为:翰墨书魂,纵横南北。
六、血肉之躯 激情荡漾
固然颜真卿以忠烈而著名,以翰墨而传世,但他毕竟是血肉之躯,仁爱之情尤为突出。在平息安史之乱过程中,其堂兄颜杲卿及侄儿季明皆为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捐躯。同时,颜杲卿其眷属尽被掳掠,有的深陷囹圄,有的守烈自尽,有的沦落烟花之所,受尽人间尤其是儒家世宦之家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安史之乱后,颜真卿为赎回其堂兄杲卿之眷属,几乎卖尽全部家产。他千辛万苦走遍中华北国之疆,寻访赎回了散落的三百多遗孤,并加以妥善安置。</DIV><DIV> 在颜真卿的作品当中,《祭侄文稿》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颂,该文稿饱含了真卿公对亲人骨肉的无限哀思悲痛之情,真切的表现了颜真卿有血有肉的男儿形象。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一家英勇杀敌,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常山一战,安禄山以重兵围困,奸臣王丞业按兵不动,并篡改颜杲卿的奏章,欲想攫取战功。颜杲卿和三子季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叛军所俘。在敌人的屠刀面前,二位先公,毫不畏惧,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颜家三十多人一同遇害。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颜真卿派侄子泉明到河北寻访颜杲卿一家流落人员,带回季明遗骨。当时颜真卿手捧遗骨,思亲之痛伴着国恨家仇,一齐涌上心头,他不禁肝胆俱裂,老泪纵横,悲愤难抑,写下了著名篇章[[祭侄文稿]],为后人留下了独特而完美的艺术珍品。颜真卿写此祭文完全是情之所致,无意于书。全文268字,行草相杂,几经涂改处,如闻泣不成声,似觉肝肠欲断,表现了起伏跌宕的悲愤心情。由于怒之、哀之,笔墨自然‘气粗而字险’,气郁而自敛,有大义凛然的铮铮风骨,不禁使人油然而生敬意。1000多年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公认为是颜氏行书的顶峰之作。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所表现出的血肉男儿的感情更是传唱千古。 叙千古之功勋,言盖世之书圣,又引起极多追思,还激起万般激情。英烈已去千年,不再回首,我辈如何奔走,才能使先祖九泉之下安慰,更使后人颂扬,乃是当代我族有志子孙而行之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