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413阅读
  • 8回复

[诗词纵横]徜徉诗苑,含英咀华——那些摄人心魄的古诗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转自 天涯论坛 作者 姚旗


我与古诗词的缘分,断断续续,总算又接上了。
  记得有一次翻阅《长恨歌》,渐次读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时,心头竟咯噔一下,随即唏嘘不已,以至潸然泪下——当时并不知,这就是进入境界了。
  古诗词之美,让我揣摩,让我遐想,让我追寻。这种心理体验,伴随了我的少年时代,回想起来,那是美好的。
  青年时代,是没有诗意的年代,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很久很久。
  当身心俱疲再次审视这个世界时,白发已生,曾经鲜艳的诗意也早早随着秋风远去。
  没有诗意,就没有灿烂的人生。懂得这些,还不晚。
  于是,读诗,回顾人生,反思自我:
  “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
  于是,读诗,自怨自艾,自我勉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于是,读诗,品味自然,感受生命: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帧《道梅之气节》)
  …………
  徜徉诗苑,含英咀华,渐渐地找回那颗丢失的诗心。
  读古诗,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像胡小平先生那样。
  以温情和敬意的态度,以修学好古的精神,去涵泳讽诵,去发现那摄人心魄的诗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体验,愉悦情志,净化心灵,美化生活。
  读古诗词,善莫大焉。
  
   2011年9月25日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2
苏轼的惠山之旅
  
  在政坛上初出茅庐锐气方刚的苏轼,不堪“拗相公”王安石集团“以杂事诬奏”等迫害,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自求外放杭州通判。此时,苏子刚刚三十六岁,年富力强,来日方长。

  在此后的三年里,处江湖之远,使苏子避开了政治漩涡,有时间为心灵卸载疗伤,寻求新的人生路径。他频频往返在杭州与湖州、润州、秀州、常州、姑苏、无锡间,公务之余,有闲暇流连于江南的湖光山色中,纵情于由诗人、歌妓和高僧组成的精神生活圈子里,品茗纵酒唱和,品尝到从未有过的闲适愉悦,一切都似顺风顺水。然而,他心中还有放不下的,那就是遥远的庙堂,与它有关的心结,更是让苏子剪不断理还乱。此种精神状态的消解与转变,既有赖于苏轼反思与自觉,也需要江南的人情山水的补益与开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苏子的一次惠山之旅,使他精神境界有了一次升华。《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印证了这一进程。

  此次精神之旅,以茶为缘,苏子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惠山深情对话,脉脉倾诉,由渐悟而至顿悟。于其中,钱安道兄弟,一僧一俗,给苏子以心灵的安慰与开导。钱安道相赠建溪茶,使苏轼深味了“森然可爱不可侵,骨清肉腻和且正”的茶品,叹服赠送者骨鲠不屈的人格。苏子回报以“他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祓我休官”,意在表明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颇有旅进旅退的气概,可见苏子政治锐气尚存。其弟钱道人,惠山寺僧人,则于烹饮小龙团的中,尽显茶禅一味,更使苏子澡雪精神,疏瀹心灵。赠茶品茶,蕴涵真谛。钱氏兄弟二人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互补,刚柔相济,让苏子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展开惠山之旅这幅诗卷。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诗人起笔以叙事来抒情。三年里,苏子登过的江南名山,难计其数,该是有钟山、焦山、茅山,虎丘等等,其中每座山都不乏突兀挺拔,也不乏俊秀婀娜,然而,众星璀璨是为烘托月亮的明亮;众山竞秀,也无非是要凸显惠山的奇绝。惠山不愧为“江南第一山”,它屹立于碧波万顷的太湖边,自有山海之灵气相助;而相传舜帝曾躬耕于此,西域僧人慧照也于晋代在此建寺,它又是江南衣冠文物萃集之地,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更有奇人钱道人在此。苏子与山早有心灵的默契,于人则有迫切的期待,今日到此,不仅会流连忘返,更要有精神的超越。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一副精巧的流水对,三组对仗,各见其巧。“独携”对“来试”,“独”字突出苏子对钱道人和惠山的情有独钟,深有寄托;“试”字意在表明要做一次沟通的尝试,以茶为媒的尝试。“天上”对“人间”,则说明沟通的双方来自天地两界,其内容与结果定会是超凡脱俗的。“小团月”对“第二泉”,则亮出了沟通的方式。前者一语双关,既道出了“小龙团”茶的稀缺珍贵,又让人联想到与其形似的月亮,而爱月之人苏轼总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期许的,今日则是钱苏二人共享明月名茶,月照宾主,茶沁心脾,真是天随人愿啊!“第二泉”名虽第二,实为天下奇绝。今夜,天青风轻,山静水净,二泉映月,二人相视,氤氲茶香中,宾主举手投足,心领神会,心旷神怡。至此,二难(贤主、嘉宾)并,三材(天、地、人)通,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妙不可言,人生有此一游,足矣。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此联有动静结合之效。有了昨夜的品茗,苏子的心灵世界豁然开朗。从山巅的佛寺俯瞰,新视角带来新感受,山石荦确,小路盘旋在虬曲蜿蜒的惠山九龙脊上,让人顿觉,唯有弯曲,方可通达山巅;唯有攀登,方可领略山的雄伟高峻——静态的世界包孕着勃勃的生机。再看山下,太湖烟波浩渺,波涛翻滚,水光接天,气势磅礴,苏子更是感受到了无限的生机活力。一动一静,一张一弛,大自然的节奏正与苏子的心灵脉搏一致——此时的苏子,心灵放松了,身体轻松了,步伐矫健了,视野开阔了——他自由了。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收合全篇,诗人既化用典故,又以景结情,这也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关键在于此联呼应诗题“惠山谒钱道人”,钱道人之于苏子,犹如孙登之于阮籍。孙登其人,《晋书》有传,《世说新语》有记述,他与钱道人一样,都是化外之人。孙登多才多艺,善啸,善鉴人,又洞察世事,在典午乱世中,他遁世隐居,却于其间点化嵇康阮籍二人,但言说方式和结果却大相径庭。

  孙登以常人的话语言谈的方式为嵇康预警“才高识寡,难乎免于今世矣”,然而,羁绊于世情而难以脱俗的嵇康却不能领悟,最终遇害于司马氏。要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就要彻底地与污浊险恶的世界,而这种思想意识的传达也必须借助特殊的系统在心领神会的双方间进行,这也是不破不立。孙登与阮籍,以啸相呼相谈,你来我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孙登之啸,音响舒展悠长,传达了至真至纯的信息;阮籍之啸,略显朴拙而短促,但回复得有板有眼,于是,彼此心照不宣,却让阮籍实现了精神世界的升华——避实就虚,顺应自然,游刃有余,无欲无为。看似老师无语,学生空手而归,但心灵确实充实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的。当阮籍的思绪回到了当下,只觉老师那回荡在松涛与万壑之间啸声,惊天动地,惊世骇俗,震撼心灵。

  苏子受益于钱道人,有似于此,只不过,孙阮是以啸为媒,而钱苏则以茶为媒。殊途同归,他们悟得人生的秘诀,实现了一次心灵的“逍遥游”!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2
重阳的诗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清明等少数几个外,大多数在公历日期上毫无规则可言,但是,一旦把它们放在农历也就是太阴历中,你就会发现很有规律,很有层次性。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新年(春节)到重阳,其路线极为清晰——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和九月九,节日都放在了奇数月份的奇数日子,而奇数代表了阳,于是,奇奇相重,阳阳相对,化奇为偶,阳中含阴,其中蕴含着奇偶转换、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道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由元旦起,阳气上升,势不可挡;上祀时,又是惠风和畅,草长莺飞,春阳高歌猛进,“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五月端午,“阳气始亏,阴慝将萌”,古人视之为恶月恶日,是日唯攘除灾祸是务由此又念及屈原,“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七月孟秋,秋为阴,七为阳,阴中有阳,算是于阴盛阳衰中补益阳气,继而两七相重,又为求得秋日和谐宁静,别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趣味;而到了重阳日,九本来就是阳之极了,《周易》上也有“上九,亢龙有悔”之语,两阳相重,既是两极相遇,阴阳之转,物极必反。变化之大,令人怵惕心寒——“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春夏迸发的活力,初秋积蓄的沉默,现在都要让位于面对寒秋的期望、忧虑和悲叹。于是,就有了登高,杜甫撷取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景,王维抒发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于是,就有了赏菊,陶渊明触发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李清照倾诉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凄楚;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秋日情怀…………

  重阳,对诗人而言,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2
传统节日之于诗人,犹如烈酒之于猛士,是激情的来源和催化剂。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特别的时间符号,早已牢牢刻写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沉淀在大家的共同记忆中,固化在各种仪式活动中,化作全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传统节日,不似世界地球日、国际和平日、奥运会等“人造”节庆活动,后者总是借助发布消息、公布倒计时等方式昭告天下,唯恐因人们遗忘而营造不出氛围来。节日在民众心中,就像苏芮所唱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不需动员,不需煽情,情不自禁,全员参与,因为记忆被唤起,情动于中,不能自已。不能如愿,则怅然若失,寝食难安,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民族成员中情感最活跃也最敏感的人,诗人总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仅“四时佳兴与人同”,自觉投身到节日的集体狂欢中,更能于其中捕捉揣摩体会到自己或他人作为个体的兴奋喜悦或失落迷茫,体验细腻,感受真切,意兴盎然,不吐不快,从而成为民族情绪的代言人、发声筒。
  你可以从他们隽永的诗句中感受到全民族的怦然心动:
  新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端午,“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
  七夕,“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中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秋日的节日,难怪古人称他们为“秋士”。而异域人作为他者,他们的眼光有时很毒,法国人郁白就说“秋天,发人忧思地向貌似死寂的冬季过渡……失眠和忧思疑惑也也因此易于孳生。看来,秋天看来是适合于表现个人愁思乱绪的理想季节”“秋天打断了生命的链条,加速了衰败的进程”。
  秋天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重阳,则最能诱发诗人的愁思乱绪。
  晚唐诗人杜牧,就对重阳情有独钟。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1-12
在校读书的时候,对杜牧的了解,是通过姜夔的《扬州慢》而来的。由“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追寻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虽也知杜牧乃至情之人,曾为疗治胞弟杜顗眼疾而毅然弃官,但凭上述诗句就把杜牧的形象简单地定格在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上。岂知小杜之忧国忧民感情之真挚深沉,丝毫不亚于老杜。看!他为讽喻唐敬宗而写的《阿房宫赋》中就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文句——这表现了杜牧多么强烈的忧患意识啊!
  《旧唐书》说他“工诗为文,尝自负经纬才略”,《新唐书》也说“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因此,遭受权贵排挤也属自然,杜牧多次外放至远离都城的黄州、池州、睦州和湖州,担任刺史。郁白还说过一个关于中国诗人的悖论“只有在放逐中,才能找到自我认同”,是否完全正确,我们难以证明,但屈原如此,贾谊如此,杜甫如此,杜牧也如此。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重阳日,杜牧作了《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此时他任池州刺史。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鉴赏这首诗,既要注意首颔尾颈四联间的起承转合关系,又要关注前后的呼应——当下之川与过去之川的对照。
  首联以当下之川起笔,应之以当下之山,融仁者乐山与智者乐水为一体。秋日登山临水,本有古老的寓意,宋玉《九辩》言之“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可谓天高地迥、凄凄惨惨的,悲从中来。 然而,杜牧反其道而用之:楚天千里,长江东去,水面澄净,波光潋滟,山影、雁影和人影倒映水中,波动影动,动静有致,置身其中,人心荡漾,惬意舒爽,“涵”字尽得其妙。虽是雁飞深秋,眼前却有江南青翠的山色、寥廓的江天,温润清澈,映入眼帘,令人豁然开朗。如此良辰好景,必有赏心乐事,于是,邀上一位与自己同样不得意于仕途的好友携带酒壶,登高望远,一泻醉意。此情此景,会让读者感到宾主潇洒自如,飘然超脱,抚平了心灵的创伤。
  颔联之“尘世”二字,看起来意在表明,活在当下的杜牧,沉浸在酒神狂欢之中,确已暂时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至少有此种幻觉。一个“难”字,道出了宾主平生之艰难坎坷,愁苦抑郁,自己少有开心,更少见友人的笑容,于此佳境,这一切都该忘却,要会心一笑,要开怀大笑。由于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赏菊插菊的举动也就有了象征意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傲霜不凋,卓然俊杰,那也是诗人的人格期许。可以想见,野菊盛开的山岗上,秋风吹拂,菊香四溢,宾主满头菊花,既是洒脱闲适之举,又是道德操守的宣誓——做人如此,情趣也当如此。
  颈联“但将”二字陡转,深情真意顿现。“酩酊酬佳节”,既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无奈。秋景之美,不以心相报,确实有负于山水之助。“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秋景虽美,重阳虽好,却只在当下,稍纵即逝,到明日,必是韶光不再,徒有怅惘嘘叹,与其如此,不如以酒挽留——说白了,此举就是借酒浇愁。更有人生之苦难,昨日已在,明日还会增加,绝不会因今日登高赏菊而化解,与其相视苦笑,不如借酒忘却,哪怕暂时忘掉也行。与杜牧并列“小李杜”的李商隐,曾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与其乐游园上为美好事物必然逝去爱莫能助而抱恨不已,不如顺其自然,以酒相送。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晏子春秋》说:“(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君臣悲叹,人生竟是如此短暂,令人无可奈何。而杜牧用一个“只”字,化繁为简,概括历史:一切春花秋月、荣华富贵,都会似滂滂流水一去不返,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命之定数,莫不如此,所以该及时行乐——像是劝诫朋友,又像是告诫自己。《景德传灯录》上说“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着”,而齐景公之类的人悖于自然,执着于虚幻之物不能自拔,这在杜牧看来是绝不可取的。但是,过去之川早已逝去,当下之川正在逝去,诗人也只能“何必”——一个“何必”,就是“不必”之意,仅起了否定排除的作用,缺少肯定性的指点——下步该怎么办,诗人是拿不出可行的办法的。因此,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忘却过去,把握当下,承受明天。这样做,看起来,很旷达,实际是面对捉摸不定的命运、身不由己的无奈之举。
  重阳,登高,赏菊,畅饮,并没有抚平杜牧心灵的创痕,只是暂时麻醉了他的心灵。有人称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还是没有完全读懂杜牧的心灵。
   同样是重阳节,身处江南水乡的池州或幽燕大地的大都,物色人情定然有天壤之别,投射到境遇不同的诗人心头,反响也一定会大相径庭。元世祖忽必烈时官运亨通的卢挚,面对繁华都市的节日景象,自有一番迥异于杜牧的感受。请看他的散曲小令《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小令所写,时跨昼夜,景有虚实,别有意旨,我们还是先把它翻译一下吧:
      清晨远远地看见了满眼的彤云,不禁想起了红叶题诗的浪漫故事,
      重阳日登高赏菊,尽兴的游人醉卧在午后的酒楼里。
      最怕见夕阳西下,雁影稀疏,最怕听天高地远,雁声清唳,
      更有那月落西天,山影瘦削,让人好不落寞失意。
      唉,暮秋时节总是冷冷清清,令人惨惨戚戚。
      衰败的残柳、凄切的寒蝉引发了悲秋的愁绪,
      凝睇黄花怎能消愁,盼望着有白衣人送酒于你。
      前四句构成了两组对偶。第一组对偶句,红叶黄花两相对应,出句中的“红”字,可使人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杜甫的“玉树凋伤风树林”、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其浓墨重彩,足以将深蓄沉积的重阳之情宣泄出来,其中有美好的回忆,有现实的无奈——红叶是实,联想是虚,这样的虚实结合,奠定了这首小令的感情基调;对句中的“黄”是暖色,菊花在秋日下绽放,本该让人满目温暖、欢欣喜悦,然而,毕竟是深秋,好景不长在,“明日黄花”似谶语,使人预感到衰败即将到来,热烈追求,到头来又是乐极生悲,所以,酒是排遣苦情的最好的工具了——此是实写,作者所见。
   第二组对偶句,出句与对句都是虚写,是写诗人的想象。白日已悲苦难堪如此,夜晚就难以想象,可诗人偏要去想像,这种做法类似于柳永《雨霖铃》中的描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长天的空旷寂寥,更烘托了鸿雁的孤单凄苦;月落之时,也是寒凉之时,热力与热情都在收缩,远山的翠微也早已消逝,嶙峋的山体就像是饥人的躯干,想到这里不禁要倒吸一口凉气。
  “冷清清暮秋时候”承上启下,重阳时节,不仅天是冷的,而且心也是冷的;不仅秋是迟暮的,而且心也是如此。所以,自然与人类都陷入一片难以自拔的愁绪之中,衰柳寒蝉从视听觉两方面强化了这种情绪。诗人也似陶渊明,深知仅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法享受并度过重阳节的,以酒为媒方可对话自然,一泻愁情的。可是,陶渊明曾有白衣人送酒,留下千古佳话,那么,作者有这样的好运吗?恐怕很难。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1-12
杜甫和陆游的《出师表》崇拜
                杜甫和陆游的《出师表》崇拜
  
  
  唐宋以来,许多诗人为诸葛亮丰功伟业和高风亮节所感染,对他一往情深,倾心仰慕他,热情讴歌他,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诸葛亮的热爱与崇拜,有人称这种现象是“诸葛亮情结”。然而,要说这情结的关键,还在于对《出师表》崇拜,即由英雄形象崇拜而转化来的英雄文本崇拜,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情绪之热烈,感情之深挚、文笔之雄健者,尤以杜甫、陆游为最。
  中国古人一生的最大愿望往往是出将入相,光宗耀祖,而文人们理想就是“入相”,亦即内圣外王,做贤相,治国平天下。既如此,就要有榜样。虽然远古有许许多多的贤相,如伊尹、姜尚和周公等等,但这些人要么时代久远,色彩神秘,要么出身高贵,高不可攀,没有鲜活的文本记述他们的言行,后人追慕学习他们,总缺少应有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他们往往被诗人们视为圣人而束之高阁。后世也有一些名相,品性业绩方面往往有所缺损,与前贤一样,也缺少相应的文本传世,不足仿效。总而言之,缺少德才兼备而又能雁过留声的绝佳人选,在此情况下,诸葛亮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人选。
  诸葛亮的人生轨迹清晰可鉴,他是由一介普通儒生一跃而为经世济民的一代贤相,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年轻时代,他“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后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君臣际会,共谋恢复大业,刘备感慨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曾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巩固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体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他对两代蜀主的忠心耿耿,更是感人至深。刘备于托孤之时曾不无狐疑之心地试探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则斩钉截铁地消除先主的疑惑:“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与司马懿之类顾命大臣以职业经理人身份行MBO篡权之实形成鲜明对照。
   诸葛亮能作为一个贤相的形象流传千载,很大程度上是靠的《出师表》。因为古人眼中的尽善尽美的标准是三不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真正实现的人则是太少了。虽然没有人高抬诸葛亮为三不朽,但是,客观上人们也都认为他近乎完美,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至上之德,他在迁蜀北伐等文治武业方面是功勋卓著,《出师表》立言,为他锦上添花——能将立德、立功永载文本之中,传之千古——这是其他贤相所没有做到、做好的。因而,人们把对诸葛亮的人格崇拜部分地转化为对《出师表》文本的崇拜。
  拜读《出师表》,令人想见诸葛亮的为人,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时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尽日所思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语重心长,嘱托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而自己“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与君离别之言更是感人至深:“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文短情长,耿耿忠心溢于言表,令读者潸然泪下。《出师表》的尾声则更有悲剧色彩——诸葛亮矢志北伐,却壮志未酬,星落五丈原——后人扼腕之余更加仰慕他的为人。《出师表》中饱含着丰富的精神内蕴,强烈的忠君意识和忧患意识,勤恳的敬业精神,积极的进取精神,浓烈的悲剧色彩,飞扬的文化风采——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诗人们,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崇拜意识。
   拜读《出师表》,令人想见诸葛亮的为人,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时值“危急存亡之秋”,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尽日所思是“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语重心长,嘱托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而自己“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与君离别之言更是感人至深:“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文短情长,耿耿忠心溢于言表,令读者潸然泪下。《出师表》的尾声则更有悲剧色彩——诸葛亮矢志北伐,却壮志未酬,星落五丈原——后人扼腕之余更加仰慕他的为人。《出师表》中饱含着丰富的精神内蕴,强烈的忠君意识,勤恳的敬业精神,积极的进取精神,浓烈的悲剧色彩,飞扬的文化风采——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诗人们,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崇拜意识。
  杜甫和陆游就是这样的诗人。
  他们分别身处安史之乱之时和靖康之变之后,国运大衰,他们深感正是君王用人之时,又以英雄自许,所以,总期待能像诸葛亮一样,大展宏图,然而,命运总是让他们难以如愿,所以,他们更加仰慕忠实践履《出师表》建功立业的诸葛亮,并为他的壮志未酬而痛惜,为此,他们都选择了最为庄严正规的诗歌体式七言律诗来表达崇敬之情,来宣泄失落之恨。
  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乱与饥荒,辗转来到成都,暂居于浣花溪畔,结束了长期的颠沛流离,总算获得了一个相对平安的生活环境,此时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48岁。然而,他不忘颠沛流离的朝廷,不忘沦陷区的民众,不忘收复失地。入蜀地,思蜀相,诸葛亮是最能给他以心灵寄托的人,他赞颂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伟业,他钦佩诸葛亮出世一表所展现的伟大精神,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寻找武侯祠,虔诚地祭拜英雄,借以抒发自己出师北伐的雄心壮志,排遣心中的苦闷。于是,就在那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七律严格地遵循了“八四二一”的章法——全篇八句,组成四联,各联分负起承转合之责,合为前后两部分,其关系或为相辅相成,或为相反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紧扣一个诗题,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诗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或“诸葛词”,已透露了作者的用心。因为杜甫最关注的是,那位以丞相之职行丞相之实的诸葛亮,是那位进奏《出师表》,意欲据蜀北伐,报效君王,建功立业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为前一部分,它以写景为主,渲染气氛,寓情于景,为下文写人、议论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前两句落笔武侯祠的外观。但诗人睹物是为思人,用自问自答,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关注和追求,为尾联预设伏笔。五百年过去了,其间经历了两晋、南北朝和隋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蜀相音容笑貌旧事旧业早已荡然无存,现如今,远远望去,只有人们纪念他而建的武侯祠还在,屹立在锦官城外一个偏僻的去处。历史无语,松柏有情,枝繁叶茂正是他伟业的象征,令人肃然起敬。在历史与人生的此时此刻来此武侯祠,对杜甫而言别有寓意,别有寄托。
  三、四两句对仗工稳奇巧,虚字使用更见用心。武侯祠内,绿草葱茏,春意盎然,一个“自”字,道出眼前景是自然而然地生长壮大,一切依循于大自然的规律的;而与此相对的是,黄鹂鸣啭,美妙动听,却没有回应相和,反衬出环境的冷落凄凉。蜀相身后,蜀地再无英雄,蜀地此时,扭转乾坤需要英雄却无英雄。只有未老先衰的诗人对着蜀相的塑像空自落泪,唏嘘不已。
  颈联、尾联,是这首诗的后一部分,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诗人的思绪飞出了祠堂,化作对诸葛亮伟业的追忆和痛惜。
  五、六两句议论入诗,高度概括了蜀相的一生。先主刘备三顾茅庐,君臣戮力同心,匡复汉室,而诸葛亮更是士为知己者死,为刘备出谋划策,后又接受遗诏,辅佐后主,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将人生理想付诸实践,流芳百世,这些都令长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志向的杜甫无限仰慕。
  结尾两句描述诸葛亮的结局。身为蜀相,诸葛亮一进《出师表》后,即七出岐山,艰苦卓绝地从事北伐大业,惜其伟业未成,英年早逝,让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热泪纵横,扼腕叹息。而于“英雄”中,自然包括诗人自己,杜甫此时产生了类比和对比的双重联想——曾有相似的志向,曾有相似的忠诚,曾有自认为相近的才能,而今面对社稷倾覆的危局,却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有出师中原的伟大实践,只能无可奈何,以致抱恨终身!诗人仰慕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痛惜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是顾影自怜,无可奈何的啊!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但也无奈于“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尴尬,总是在即将大展宏图之际,莫名其妙地被逐出官场。他在蛰伏多年后,终被朝廷起用,然而,任职严州,并非他志之所在——因为宋孝宗告诉他,严子陵的老家也是他吟诗作赋的好地方。此种恩遇,无异于羞辱,62岁的诗人深感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作下《书愤》一首: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知人论世可知,陆游也似杜甫,早年就有“处当师颜原,出当致唐虞”之志向,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也有投笔从戎,效力剑南的经历。然而,主和派投降派当道,是陆游的仕途是三起三落,
  《书愤》的首联颔联作为第一部分,回忆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涯。
  前两句,塑造了早年诗人的形象。一个“那”字道出了心酸和愤懑,这是从几十年的坎坷生涯悟出的。想当年,初出茅庐,不知世事艰难,不知会有激流险滩,会有奸佞当道,一心只为收复中原,一雪国耻,壮志凌云,豪气冲天。“世事艰”是关键语,是伏笔,为下文“空自许”做铺垫。
  三、四两句则撷取了两幅戎马倥偬生活的典型画面。陆游投笔从戎,先后随张俊和王炎,投身抗金事业,准备大展宏图,也曾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战斗生活场面,激发了北上中原,收复失地的热情。却或因出师不利,或因主和派投降派作梗,而未能有所成就,大好年华付诸东流。回想往事,痛惜无比。
  诗的颈联和尾联合为第二部分,抒写诗人今日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的愤懑之气。
  五六两句回到现实。一直以来,主和派投降派轮番主政,诗人只能任时光蹉跎,无可奈何。壮志未酬,未老先衰,一头青丝,现已斑白,对比当年的英雄和自已的宏愿,难掩的羞愧,难压的怒火,能量巨大,却只能以解嘲的方式释放。
  尾联引出诸葛亮与《出师表》,提高了本诗的格调,卒章显志,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诗人意在表明自己虽屡遭磨难,但痴心不改,壮心不已,因为有《出师表》的光辉榜样,诗人要继续从事前人未有的事业,北征中原,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书愤》与《蜀相》两首诗,都赞美景仰诸葛亮,崇拜《出师表》,但《蜀相》侧重叙写诸葛亮的“天下计”和“老臣心”,歌颂蜀相的功业,最让杜甫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以其职成就其业,从而青史留名。追慕之余,是惋惜和痛苦。章法写法上,先写景,后议论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色彩清丽,格调沉雄。《书愤》则重在颂扬诸葛亮矢志北伐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虽然屡遭阻挠打击,但是,诗人仍然以收复失地为己任,要等待时机,建功立业,给人一个较为光明的尾巴。章法上,这首诗,先写过去,后写现在,今昔对比,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杜甫和陆游的这两首诗都成了七律的千古名篇,世代传诵,为人称道。读者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总是为之击节,为之长叹,就是因为心灵总是高度地契合,契合于诸葛亮的出世一表,契合于对文本表现出的伟大精神的崇拜。可以说,没有《出师表》,就没有两首诗的精神高度和艺术成就,因此,我们含英咀华于优美的诗篇,既要感谢诗人,也要感谢《出师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1-12
 羁旅江南,韦庄在想什么?
                    羁旅江南,韦庄在想什么?
  
  
  韦庄与温庭筠一起,并称“温韦”,都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韦庄也是一位有强烈历史忧虑感的诗人,留下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样怀古伤今的名句。但那是写前朝兴废的,毕竟离韦庄较远,感触就不会是很真切深沉的。
  黄巢攻陷长安,韦庄避地蜀中,并以此作心中的“江南”。在此,他既有高官厚禄的封赏,又有声色犬马的享受,此番隆遇是杜甫毕生所未尝经历的。平心而论,蜀地确为那时极适人居之处,物阜民丰,又相对安定,李冰开发以来,历两汉六朝隋唐之不懈营造,已为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国”。然而,他乡之美,消解不了韦庄的思乡之情。离乡愈久,还乡愿望逾强烈,久而久之,化为胸中块垒,难以化解消除。《菩萨蛮》即是其苦衷的倾诉。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词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词在音韵格律方面的宽限,不避重字,赋予新意。“人人”与“游人”相应,用了三个“人”字,“人人”使用的是蜀人的视角,当下的时态;“游人”用的是作者的视角,未来的时态。“尽”和“只”相对,在数量范围上对比鲜明,“尽”字体现了蜀人的自豪与热情,一个接一个地劝留词人;“只”字极写韦庄的孤单和无奈。两个“江南”,前者是蜀人的语气,谓语是“好”,极力夸赞蜀地山川秀美,民风古朴,“江南”是快乐的化身,因而色调明快鲜艳;后者是作者的语气,谓语是“老”,其状语是“只”,道出词人面对“身是客”困境,无法改变,无计可施的心情,“江南”则有墓地的阴影,因而色调黯淡阴沉:物华天宝之地,颐养天年,竟也成了韦庄人生的憾事。同一个“江南”,两种认知结果如此悬殊,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设置了强烈的悬念,催人追问,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词人欲擒故纵,不去直接揭开悬念,而是笔锋一转,又用蜀人口气娓娓道来此地之美。春日河川陂池之水,也与长天一色,然而其蔚蓝、晶莹、澄澈、温润,远胜于春之天。锦江似锦,江柳如烟,又有“知时节”的好雨,真是天作地和之美!景如画,船是画,船在画中行,人于画中立。雨打船檐,人赏雨景,静默中,人与自然互相契合,互倾心曲,酣畅淋漓,物我融一,不觉,情迷心醉,雨声成了催眠曲——这个世界如此和谐,风景之美可安顿人心,不过那人心得是“江南之人心。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山之美如美人,美人之美如江山。江南亦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美女如云,尽显人间之美。其翘楚卓文君,媲美昭君貂蝉杨玉环,较之后者更早,其美更富有民间化、代表性和广泛性。花容月貌而当垆沽酒,皓腕如雪而高洁雅致,可亲可敬可近而不可亵,透现蜀地人情之醇之美。风物美,人情亦美,足以留人,蜀人有充足的信心。却没有想到,他乡江山之美反刺激了韦庄敏感的乡愁,无望无助地遥想关山之北的故园,咳,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这颗游子之心!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视角和语气又变为词人的。“未老”表明词人此时尚未垂暮的年龄,“莫还乡”是词人自己规劝自己,其中颇有委曲。而下文的“须断肠”交代了造成无奈“江南老”愁绪与“莫还乡”隐衷的原因:秦地屡遭兵燹,止战遥遥无期,致使词人还乡无望,常生乡情,又不禁黯然神伤。若梦里重返故里,满目必是荒烟蔓草,断壁残垣,十户九亡,哪可寻乡情亲情呢?还乡定会悲伤断肠,无所归依。有家难回,有情难诉,绝望之下,词人预支了人生的归宿——“游人只合江南老”,真是苦不堪言啊!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1-12
精神是放逐不了的
                精神是放逐不了的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对苏轼而言,这是被放逐黄州后的一个极普通的夜晚。
  黄州定惠院里,隐约地听到漏壶里的水不流了,大概是流尽了。时间也仿佛静止了,有点“江水流春去欲尽”的样子,只不过那是春天的,这是冬天的。
  冬夜显得很漫长,整个世界都沉睡了——冬夜总是让人们沉睡。
  在这个夜晚里,只有苏轼这位不眠人,往来踱步于凄冷清旷的院落里,思考着什么,寻找着什么。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黑魆魆的天空,一地峭楞楞的树影,似梦非梦的。对他而言,这恰是难寻的寂寞,难得的宁静。
  一阵江风拂面,苏轼打了个寒战,他的心从刚才的朦胧之境中醒了过来。
  他本能地追索着流光之源,一抬眼,就看到了那轮明月,不过是残月,是弯月,放在春夏秋都很美的月亮。
  可是,今天他却用了“缺月”这个词——“缺”字太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了:
  因为苏轼写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佳句,曾慰藉了不知多少浪游者孤苦的心。
  因为此时正被放逐,苏轼的生活又变为残缺的状态,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安详。
  难怪他选了一个“缺”字。
  苏轼明晓,月虽缺,终有满月之时,周而复始,周流自然。只要不执着于阴晴圆缺,不执着于荣辱兴衰,无论何时何地,生活总能补偿自己,当然也包括荒凉黄州的这个寒夜。
  即使是在今夜,那月下疏落坚挺的梧桐枝干,不也彰显着诗人秉持的倔强与自豪的精神吗?那精神丝毫不逊于夏日的丰厚与峥嵘。现在,流放到黄州的,是东坡日益残缺的躯体,但绝不是他的精神。
  他的精神永远寄托于社稷苍生,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不可流放!
  即使是在今夜,那飘渺的孤鸿,不也是如约而至地静候着诗人吗?虽为流放的“幽人”,苏轼却不改清高孤傲飘逸洒脱之趣,因为心中有孤鸿可做知音。此渊源颇为久远,曾记否,青年时代的苏轼,曾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惊艳之语?
  既得孤鸿见,又何需“谁人”做知音了?
  那惊鸿一瞥,不啻于对诗人倾心的安慰,对诗人坚定的信任!在这样一个“无人”无俗的境界里,苏轼与孤鸿互相温暖着对方,支持着对方:同是天涯沦落放逐,但决不改自己的精神操守。“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良禽择木而栖”,既然无良枝可依,无嘉木可栖,又何必攀援追逐呢?沙洲虽寒冷寂寞,但远离尘俗,也可托付两颗高傲的心灵。
  即使是在今夜,那清风明月,不也在陪伴着苏轼吗?诗人宦游汴京,待罪黄州,时荣时衰,身不由己,最后被放逐出京,饱尝世态炎凉,对他不离不弃的不正是这二位君子吗?难怪苏轼夸赞它们“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在看似冷漠实则亲切的大自然中,苏轼会寻得解脱与逍遥的:可以畅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由,可以体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可以回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妙趣。
  这样,在放逐地寒冷的夜晚,虽有残缺,有孤独,有凄怆,但更有心灵的圆满,坚强,温暖。
  可以推想,在《卜算子》的旋律里,苏轼含蓄却斩截地低唱着,精神是放逐不了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1-12
清秋,万古同享
                   清秋,万古同享
  
    
  一、屈原的清秋母题

  距今2300多年前,在一个合适的日子、合适的地点,一个合适的人物发动了一场在文学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生命事件。
  这一天,也许就是九月初九。
  发生的地点就在洞庭湖的南岸。
  发动者就是流放此地的楚国前左徒屈原。
  他息马兰皋,翘首而向北岸极目远眺,急切,热望,失落,又盘桓,他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他双唇似乎微微地蠕动,不断地跳出一个个富有柔性和磁性的音节,渐渐地有了抑扬顿挫,有了涓细的语流,有了奔放的诗情——楚辞《湘夫人》诞生了!
  辞中有蓬勃的内在动力,有干净的情,污浊的欲,还有说不清楚的其他心理因素。
  此刻,屈原扮演了双重角色。
  你可以设想,他是湘水男神湘君,向对岸的湘水女神湘夫人娓娓道来自己的心曲。
  你也可以设想,他仍是楚国忠臣屈原,在向“灵君”怀王倾诉衷情。
  在湘君的幻觉中,湘夫人有天地之至美,正如爱神维纳斯般的缓缓降临,令人热盼,令人喜悦。然而望眼欲穿中,他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即,总觉得影影绰绰,渺渺茫茫,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于是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求欢的帷帐早已搭就,生命的能量亦已储备,只待今日相会,厮守天明,挥洒尽兴。即便是神,各种欲望掺杂在一起,也会欲火中烧,难以自制。然而,热望之下,失望更重,搔首踟蹰,愁绪万千。
  你问我愁情如何?清秋的景色可以证明。
  屈原用寥寥几笔勾画出秋风萧索的意境来,“帝子降兮北猪,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予怀,洞庭波兮木叶下”,渲染了天人相隔的惆怅凄苦的悲剧气氛。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思君心急如焚,然而流水无情缓缓流去,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
  相会和纵欲,早化作乌有;怅惘与失落,却挥之不去。
  此时,他需要净化,需要孤独,需要倾诉,来超越当下的精神困境。
  他不像是受到了日神阿波罗的净化而获得理智,却似听了郭芙蓉的心法,而将情欲转入了感性的领域加以消解和升华——“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爱恨情愁从秋而来,化解它们也需秋来助力。
  眼前的景物,给他造就了一个清丽、旷远、寂寞的孤独境界。于其中,他思接千载,情越关山。
  秋风袅袅,微拂饱经风霜的面庞,清凉也使人轻松;秋波涟漪,荡出温柔的情曲,舒缓也让人心安;秋叶则更有寓意:附着于枝干春夏秋已达三个季节的树叶,带着对树根、树干和树枝的依恋,终于要告别母体。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自然界与人沟通了联系,万物皆着“我”之情感颜色。木叶摇落,美人不至,同时同步,自己的痛苦也均摊给了大自然。而大自然正是自己的精神母体,心灵的归宿,此时此刻,不向她倾诉还可向谁倾诉呢?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正承载了诗人的那颗心,让它来个软着陆。
  这是一个壮丽的时刻,沙沙作响的落叶声伴随了主人公,创设了伟大的孤独境界。它蕴含着双重的意义:享受孤独,冲破孤独。
  正如里克尔所言,“谁此刻孤独,谁永远孤独”。
  孤独,并非无聊人故作酷姿(cool pose),而是有情之人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的精神苦境。其起因大概是对话双方信息交流的误读——越是渴望对方的理解,越就不择语言误传信息。湘君与湘夫人的隔阂,有如宝玉和黛玉的种种感情纠葛和误会,即属此种情况。倾诉的对象,除了越倾诉就越被误读的对方外,真正能听懂的,大概只能是大自然了——你有痛苦就向大自然,就向清秋的大自然诉说吧。
  清秋的大自然给了我们孤独的背景,清秋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消解孤独的广阔天地。

二、宋玉的主题拓展
  清人胡应麟称《湘夫人》是“千古言秋之祖”,确实说到了关键处。屈原在此所创造的清秋母题,经过长久的传播、继承和积淀,已经化作了历代诗人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了中国诗人特有的清秋情结,也标志着中国诗人的自觉的文学意识的建立——秋季不仅意味着农耕生活的丰收,也暗示着文人家园的失落和回归,从此后,惜春伤秋是中国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由于是屈原首创,清秋情结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有宏大叙事作为背景,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在这个过程中,祖述屈原的宋玉起了重要的作用,《九辩》的意义尤为重要。
  宋玉在《九辩》中吟唱道: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贫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壮怀激烈,人到中年,却一事无成,穷困潦倒,怎能不悲伤愁苦呢?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社会黑暗,朝纲紊乱,千里马蜷局,蹇驴得意——愁苦之因在此。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一如屈原,宋玉也不肯随波逐流。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大自然看似公平,留给诗人的却是悲凉的秋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穴廖兮,无高而气清;寂廖兮,收潦水而清。”
  …………
  用这些密集的意象,宋玉一下子就给秋天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廓大而为悲秋的文学主题。
  宋玉将屈原的清秋情结更加地细致化、微小化和情感化,让秋天的一草一木,一雨一点,一鸣一噤,一热一凉,都浸入了作者特有的生活感受,让人隐约感受到这些与作者经历的联系。秋山,秋水,秋草,秋木,秋禽,秋鱼,一切的秋色,都成了作者的情感外化,内在思想与外在世界有机融为一体,凄凉悲苦的心境找到了自然的对应物——萧条肃杀的秋景,化而为诗。
  宋玉笔下秋景的意象画面,更是感染了由同样感受的古人,更久更远地传播扩大了悲秋的共鸣。
  汉武帝刘彻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中唐的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南唐的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北宋的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元代的萨都剌说“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
       …………
  由清秋到悲秋,在文学母题的建立与拓展上,屈宋居功至伟。


 三、帝王的悲秋情结      
      
  封建帝王,他们将世间的一切都变为自己所有,甚至独霸了“朕”“寡人”等词语的专利权和专用权,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却会倍感孤独和孤立,更敏感于生命短促与权欲无限的张力,每逢清秋也总有寂寥惆怅之感。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是明证。而帝王发出的哀婉动情的悲秋挽歌,最有名的大概当属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过,后主是亡国之君,其词未免儿女情长,风云气少,不足反映帝王悲秋情结的全貌。
   帝王的悲秋情结中,也有儿女情长,但它要服从自身皇权的需要。
  汉武帝刘彻,一生功业卓著,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但是,他的楚词体的《秋风辞》就表现了高处不胜寒时的真实心境。故事选择在这样一个清秋时节,刘彻巡幸到了汾阳,立了后土祠来祭祠大地,天朗气清,境界开阔,定然有好心情,然而,总有外物要刺激这位年高的天子。“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中,明显可以看出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和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影子——刘邦的志气,刘邦的慷慨悲凉;宋玉的温情,宋玉的凄苦痛楚,又加入了一个后人常用的意象“雁”。秋风飒飒,白云淡淡,草木凋零,雁阵惊寒,让人顿感肃杀之气降临。这个感情基调,不同于一般文人作品。“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化用了屈原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不敢言”的诗句,沿用美人香草意象,赋予了新的含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兰菊芬芳妩媚,却已值深秋;美人娇美可人,却化作一帘幽梦。位极天下,自己拥有了一切空间形式的财富,却控制不了时间,任春花秋月逝去,任绝代佳人凋殒,任丰功伟业化为昨日梦痕,占有了天下,却没有真正的幸福,甚至没有一个有感情的正常的家。人到晚年,真成了一位孤家寡人!你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楼船高大威猛,即使浮海北征朝鲜,沿江南讨闽越,也完全胜任,区区汾河,又何足挂齿;礼仪仪仗热闹非凡,箫鼓追随,棹歌高扬,可使人暂忘愁苦和孤独,但乐极生悲是人之常情啊!对人生的戒惧怵惕之感又油然而生:“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人最难驾驭的就是人生,准确地说就是人生的时间。人生不就是在渡那一条河吗?但别忘了两位哲人的隐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赫拉克利特:两脚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四、杜甫的主题深化   
    
  到了杜甫的笔下,“悲秋”题材,在秋景、时局和诗人命运三个维度上,被不断地扩展深化,蔚为大观。
  杜甫的贡献是,视野更开阔了,心胸更宽广了,忧患更深刻了。这尤其体现在他晚年的诗歌,尤其是流落夔州之后的律诗中。
  为避战乱,杜甫曾越蜀道,入四川,在成都筑草堂居住,也颇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样明快温馨的诗句。但好景不长,自己的靠山严武病逝,杜甫又成了孤家寡人,离开锦城。此后,他也曾有幻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回中原,归故里。然而,命运总是捉弄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北方依然战事频频,蜀中又不断军阀混战。于是,病魔缠身的杜甫,又不得不滞留在夔州。这段时间,他的诗歌创作以律诗为主,其中七言律诗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关心国运,忧虑民生,效忠朝廷,盼望统一的强烈愿望。他的许多作品,就把背景放在了冷落的清秋时节。
  他的组诗《秋兴》创作于大历元年(766)。第一首可说是组诗的龙头,王嗣奭在《杜臆》中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极为中肯。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组诗起兴之端,给人以奇崛之感。伫立江边,但见,晶莹如玉的白露,煞是可爱;红似酡颜的枫叶,悦目爽心,它们本是可以同时出现相辅相成的美好事物。然而,今天却是前者“凋伤”后者,岂不意味着美好的事物被美好的事物毁灭吗?悲剧,是无情的,是诗人不忍心看到却必须面对的——起句即奠定了全诗的悲秋基调。有了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情绪,诗人对环境的感觉就很特别了。次句所写秋景,不是故乡的秋高气爽,而是他乡的云气萧森,令人压抑。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夔门壁立千仞,谷中江风浩荡,江面波浪滔天,要塞上阴云匝地,浓雾漫天,湿气扑面,一派阴晦荒凉,自然可使人联想到大唐的局势,亦如此动荡,国家个人的前景,亦如此阴暗渺茫。诗歌的前半部分的景物景象描写,确实极富震撼力,是惊心动魄的。作者要写自己,却偏写景,重在暗示杜甫排解不掉的苦闷,与日俱增的绝望,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飒飒西风中,凌霜不凋的秋菊,熠熠生辉,该是给人希望和热情的。今年花似去年,依然鲜艳明亮,但是,家难回,国难报,令今年泪如去年涌,还乡的期望值越降越低,人也更加憔悴老弱了。但杜甫没有倒下,杜甫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回归乡!系于柳岸的那叶扁舟,拴着的不正是他那颗执着坚定的故园之心吗?此后,怀着不变的信念,诗人与小舟相伴,相伴到人生的终点。你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小舟上还可托起孤独的杜甫;到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孤舟却难以承载诗人那颗沉重的乡心了。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钱谦益说,此联“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很有见识。至夜晚,江风更急,更冷,吹寒了诗人的躯体,吹凉了他思乡心。偏在此时,高高的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诗人猛然意识到,马上又秋去冬来,自己也该准备冬衣了。看来只得让希望再次埋藏心头,盘桓他乡又一冬!诗人以景结情,将无限的伤感无奈,都注入这无尽的夜空中!


五、柳永的清秋别情
    
  到了北宋时期,清秋题材发扬光大,柳永作用至大。
  其一,在内容方面,在写清秋时,他将曹丕开创的对思妇情怀的抒写,扩展而为两情相思、羁旅行役的苦诉。
  其二,在形式方面,他大量创作慢词。慢词字多句长,韵脚少,跳跃空间大,节奏较为舒缓,句法结构也不同于诗的那一套。慢词是一种有内容的形式,与小令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长于铺叙和细节描写,有助于抒发细腻委婉的情感。
  这两个特点,很好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雨霖铃》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首推之 “蝉”意,既不同于骆宾王笔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仕进无望的凄怆,也不同于王维的“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闲适优雅的禅意。秋之将去,蝉鸣之音,凄苦悲寒,令人心寒,它奠定此词的感情基调。“对”字尤佳,将面对天、面对地、面对恋人、面对别景,面对生活苦难时的无奈,压缩其中,寄寓其中,令人三叹。夕阳西斜,骤雨初歇,凉意尽存,心亦凄怆。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早就让人唏嘘不止,更何况此时摆在眼前的,是去程的长亭!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原来是要离别。古人颇忧前路莫测,因而,要祖道,要祈祷,要饮酒送行,要设置繁琐的仪式。可这一切只能让一对恋人心烦意乱——美酒佳肴无味,悦耳仙乐无韵,恋人无心留意在别人看来有意义的任何细节。因为此时,他们在无奈地等待着他们最不想听的声音——“催发”的喊叫声。你看,平日里寄托相悦两情的兰舟,今天却无情地要让他们天各一方。这种心情,今人毛润之词句形容得好:“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这里,时间凝固了,空气窒闷了。柳永道前人所未道,创造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伟大的特写镜头:“留恋” 让位于“催发”,恋情屈从于命运,总有千言万语,也难诉心中缱绻之情,却只能热泪纵横、哽咽无语。这个无声的镜头,无情地戏弄了那些痴望着“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事者和好心的旁观者,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女子的口吻,预想此后的对方。这一去,湖湘大地,楚天千里,碧波万顷,烟涛沉沉,一片渺茫,“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世界之大,早晚会将你吞噬掉的——越想越怕啊。你留给我的是什么?是凄凉,是绝望,这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过片,是词眼,是激发千古共鸣之处。“多情”是两人生离死别的感情基础,然而,“多情总被无情恼”,命运总叫你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选择离别,所以,江淹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的慨叹,令千古同悲,使任何人对此也不能忘情。更不幸的是,又赶上这样一个万物萧条冷落的清秋,你还能做到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的洒脱和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自我宽慰了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男主人公又自问自答,今日道别,借酒浇愁,却压不住心中的忧伤,此刻还有你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可渐行渐远后的今夜,我又会如何呢?苦不堪言啊!“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但今夜,那是他乡的杨柳,他乡的河岸,他乡的残月,离开了你,他乡习习春风也会吹寒我这颗脆弱的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议论,这是虚想。这里又换成了女子的口气。年年月月花相似,可以后再有花朝秋夜、良辰好景也无绪赏玩,因为没有你!“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反问,这是抒情。相别后,彼此陷入无边的寂寞和极度的孤独,此种孤独无处倾诉,也无法自己解脱,期待着你,盼望着你,来拯救彼此,可你能有玉谿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自信吗?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