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66阅读
  • 0回复

(诸子研究)评说老子的政治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23
如果说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那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这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如果说老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在宗教界会有一部分人相信,因为他被尊奉为道教的祖师爷;要是说老子是一位平民政治理论家,我想是不大会有人赞同这一观点的,因为自古以来作为老子“论文”流传的,不是原貌《老子》,乃是伪作《道德经》。虽然在地下沉睡二千多年、接近原貌的汉帛书《老子》,于1973年就已经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但它并未引起现代专家们的关注,因此老子的“职称”问题,迄今为止也只好维持原状了。

  老子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的是,一般知识分子所最关心的往往是个人的仕途问题,因而总是迈不过竭力讨好统治者这道铁门槛。老子是一个从政坛上走下来的人,他已经在政坛上度过了几十年的仕途生涯,看透了官场的面目,所以没有个人的仕途问题,是以真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面对统治者坦承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中针对王公贵族的言辞总是那么尖刻犀利、不近人情的缘故。作为一名长期在君王身边工作过的退职官员,老子是最有资格对时政做出评价与建议的。有了“道”学说理论的支持和对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更增添了他对侯王们的不道言行直言不逊的底气。这些就是老子所以能够写出这篇光耀千秋的平民政治理论的主观条件与客观因素。


  《老子》是一部以春秋末期社会为背景,全面阐述治国为政之道的平民政治理论书。与其说老子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具有平民思想、哲学理论的政治家。从《老子》这部不朽之作中,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老子作为知识分子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老子以社会为己任毫不妥协的政治家风度。


  据史籍记载,老子原任“周守藏室之史”是周王的近臣“御史”;位列“卿士”之下,亦称“柱下史”,乃掌管档案典籍等国家重要文献资料的高级官员。我国汉朝以前纸张尚未发明,所以他所掌管的对象应包括有历代流传下来的契之甲骨,铸之钟鼎,“书之竹帛,琢之盘盂,传以遗后世子孙”的“为政”文书。古代存放这些文书的地方称为“兰台”。《老子》文中就有“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的记述,这里所登之台,指的就是老子任“守藏室之史”时的工作场所——兰台。文中还有关于“重为轻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的记述,这里所随行的“辎重”,也就是被君王视为治国依据而不离其左右的“文书”。


  老子熟悉历史,对这些由国家中央机关掌管的重要 “文书”的内容是了如指掌的,因而他应当是个对历代礼制作过深入研究的人。这才有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作的,关于“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说的是孔子34岁刚刚起步学礼时,曾讨教于老子的情形。


  老子了解社会,敢于对国家的现行制度提出批评与质疑,但他并不一概否定促进国家稳定发展所必要的规章制度。《老子》中就有“大制无割”、“始制有名”等字句,其中的“制”字,就是指国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意思是说,“国家统治制度是不允许分割的”、“开始的制度就已经排定了名份”也是不好僭越的,说明老子是十分强调制度在国家管理中的约束作用。又如,“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的内容。这里的“立天子、置三卿”,说的就是国家所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虽然讲的可能是周朝以前封建社会刚刚建立时的事情,但说明老子对此并不反对,而是十分欣赏。不独有偶,在《墨子•尚同》中,就有同样的论述:“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他们所讲的竟然是同一回事。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具体不详。据《淮南子》记载,他原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儒门弟子,后因不满儒家学说而自立一家,成为战国时期与儒家相对立的两大学派。《韩非子•显学》中就有“世之显学,儒墨也”之说。可见墨家的产生晚于儒家,是继道家之后能代表平民阶级与代表贵族阶级的儒家相抗衡的学术团体。据《汉书》记载,《墨子》一书共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从《墨子》所论述的内容还可以推断,墨子研究过《老子》这篇文章,他的学术观点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内容都没有离开《老子》所论述的范围。这表明墨家思想确实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除了上述提到的惊人相似之处外,如 《非攻》篇,也包括后面的《公输》、《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传》、《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各篇,实际上是道家不主张诸侯间以“取天下”手段扩张本国势力的反战思想的进一步发挥;《非儒》篇,则是老子一贯坚持的,反对孔子以“复礼”为手段企图阻碍社会制度改革的道家立场的继续。其余各篇,除《明鬼》篇对老子的“神”、“鬼”理论有误解外,也都反映了道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以下为基,以和为贵”的平等、博爱治国理念。道家与墨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反映了平民阶级的利益、都以受到统治者青睐被奉为正统思想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儒家为对立面;不同之处是,除了墨家无法理解与掌握的“道”学说与“鬼”、“神”理论外,由于所处历史阶段的不同,情况发生变化,形势更加复杂,在“非攻”、“非儒”的细节问题上,已经从理论走向行动,也就更加具体化了。实际上这是知识阶层偏重理论工作与劳工阶层偏重实际工作在治国方针上表现出差异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道家更注重坚持“以道为体,以德为用”的主体路线上的宣扬;墨家则是从实用出发进行行动上的主张。至于那些在《道德经》的误导下,走向脱离社会生活、逃避现实斗争的所谓“道学”,那已是一种宗教与政治无关,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与层面上来研究其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不能与道家混为一谈。以上是通过道家与墨家在治国理念上的简要分析,明确其产生的历史年代及思想上的差别与联系。


  老子是个有过长期从政经历、具有丰富文化知识和先进科学头脑的高级知
识分子。他运用自然科学知识,结合社会科学实践,创立了能解释自然界事物运动的“道”学说,主要目的是在于要解决人类社会如何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政治方面,他提出了一整套针对社会现状有利于改善民生的路线、方针、政策,那就是:

  一、坚持“以道为体、以德为用”的治国路线


  《老子》中指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译成白话文就是:万物都是根据“道”的规律生长,以“德”的形态呈现的;在运动中外界的物力冲击它,内应的器力成全它。所以运动中的万物都以“道”的规律为尊,同时又以“德”的表现为贵。这些东西都不是靠谁来恩赐的,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这一段话虽然是泛指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但也涵盖了道家所主张的治国路线,而且老子文章主题原本就是针对治国而言的。这段话与文章开头对社会演变过程的评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也是相对应的。文章同时还指出:“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成白话文就是: 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实际上他所讲的“道”,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恰恰是使他变成傻瓜的起步。所以大丈夫要选择走厚实的正道,不要去走浅薄的歪门邪道;要讲实事求是,不要搞浮夸虚假。因此,必须去掉那些不好的,坚持这些好的。在文章中,老子还一再宣称:“夫唯道,善始且善终成”、“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以此表达他在治国问题上“以道为体”的主张。关于“德”的作用,《老子》中写道:“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译成白话文就是:治理人民的事要看成是伺奉上天一样,要谨慎小心显得“小气”才行。也只有做到“小气”,被治理的人民就能很早表示服从。要使人民能很早表示服从,就必须重在积德上做文章。能够重在积德上办实事,任何事情都没有不成功的了。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就不会走向极端。不会走向极端而出事故,就能保持国家安定;有了国家这个生养的母亲,老百姓的安定生活就有了依靠可以得到永久。这就是根深蒂固、长治久安的治国之道。由此可见老子是如何看重“积德”与“有国”的关系,认定这是国家“可以长久”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下为基,以和为贵”平等、博爱的治国方针


  老子创立的“道”学说,主张“天人合一”。他是从人的母体生育功能中悟出了“道”的理论,所以始终把人体、人生、人类社会活动的状况,紧紧地与“道”联系在一起。“道”学说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的学说。在老子眼里,社会是个以“王”为首的人类活动集体;在这一集体中,个人的身份位置虽然有上、下、尊、卑、贵、贱之分,但他们都是社会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老子》中指出:“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译成白话文就是:所以说侯王如果不注意保重自己,一味追求崇高地位,将来恐怕会摔大跟头。因此,要高贵就必须以卑贱为根本,要想爬高就必须以底下为基础。也就是这个道理,侯王自称“孤家”、“寡人”、“不谷”,这难道是以卑贱为根本吗?不是的!所以一心只想多得的人往往反而是没能够得到的。因此,不要贪图像宝玉一样好看,要平平淡淡得像一块石头才好。可见,老子主张高贵的统治阶级必须以卑贱的下层被统治阶级为基础,这就是老子的阶级观。


  老子还把社会的状况以人体健康作比喻,《老子》中写道:“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成白话文就是:堵塞了体内器官连接的通道,封闭了器官体外的进出门户,他全身就会感到气闷不舒畅。打开被堵塞的通道,让进出门户畅通无阻,他终身就不须要去求医问药了。能够看到细小的东西叫明,能够抓住最柔弱的东西叫做强;运用他的生命智慧,恢复他的清晰意识,不要再遗留下身体上的病根,就叫做恢复正常的健康状态。在用人问题上,同样也是以此来比喻的:“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坐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译成白话文就是:知道情况的不肯说话,肯说话的又不知道情况。这就像是堵塞了体内器官连接的通道,封闭了体内出入的门户,减弱了智光,模糊了意识,磨平了锐气而消除了对问题的思考,就像陷入了黑暗一般。因此要得到能信用的人,不可以太亲密,也不可以太疏远;不可以太有利益的关系,也不可太有危害的关系;不可来自太高贵,也不可来自太浅薄。所以这是天下最宝贵的用人之道。可见老子对社会各部门的运作,他强调的是通达、合作、胜任,就像保持肌体活动的和谐、正常,使之充满活力一样。老子是以养生的理念来对待与处理社会所出现的各种不协调问题的。


  《老子》中指出:“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忧,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成白话文就是:饱含深厚德行的事物,状态就好比是一个刚刚成长的精壮男子。蜂、虿、蝎、蛇这些毒物都不会去叮咬他,攫鸟、猛兽这些凶狠的动物也不敢去抓扑他;虽然显得“骨弱筋柔”但把握非常顽强坚固。他还不知道雄雌交配的事而性器官会自动勃起,这是精力充沛的反应;整天能听到他呼号的声音却没有任何忧愁的样子,这是中气调和的表现。中气调和的身体才叫正常,知道调和中气的原理才叫明白;身体能保持健康状态叫做祥;能用意念带动内气顺着体内脉络通畅运行叫做强。物力壮大就要老化,这种现象就是“不道”;“不道”就不能遵照正常规律运动,会提早结束生命。《老子》中还指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成白话文就是: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调一锅小鱼一样,要用“道”来直接面对那些具体而繁杂的天下事务。特别是那些代表地方局部利益的“鬼”不听代表国家利益的“神”的指挥,不是那些“鬼”不听从“神”的指挥,而是代表国家利益的“神”不欲因此伤害到人。不是当今的主张不欲伤害到人,历代圣贤的思想同样都反对伤害到人。这两方面的因素都相互不伤害人,这样对逐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可以起到双倍的效果。


  以上例子说明,老子是以科学分析的眼光,看待事物机体内部所出现的不协调问题的。有些不协调是由于机体内部器官丧失功能造成的,有些不协调是由于新生力量精力充沛而发生的,还有些不协调是由于整体与局部的利益关系没处理好所产生的。因此对待不同的矛盾,要作具体分析,必须采取不同的办法加以解决。


  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由于牵涉到广大群众的利益问题,所以还得讲究方法和效果,要尽量争取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达不到原来想达到的目的。所以《老子》中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译成白话文就是:大江大海所以能够成为容纳水流之王的原因,是由于它“善下”,能够处于比其它水流都要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比其它地方更多地容纳水流而被称为“百谷王”。同样,如果圣人想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成为他们的导师的话,也要把自己同他们说话时的身份降低;如果想处于老百姓的领先地位,必须先把自己的位置排在他们的后面。这样老百姓对你就会亲近、了解,当你走到他们前面去时老百姓不会担心会受到损害,当你成为他们的导师时,老百姓不会有压迫感。天下老百姓都乐意你成为他们的杰出代表而不会讨厌你。不是由于你个人没有对手,原因是你代表了天下老百姓,所以没有人是你的对手。老子在这里首先提出了“善下”的观点,也就是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需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代表群众的群众观点。这是态度问题。


  接下来《老子》中又指出:“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译成白话文就是:引导着天下事物运行之“道”,就好比是拉开弦正在瞄准目标的弓箭。偏高了压低点,稍下了举高些;用力过头了减弱点,力量不足的加强些。所以自然的“道”是,减掉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但是人为的“道”则不然,是把不足的减掉反而给有余的奉上。有谁愿意把自己有余的东西拿出来奉送给天下的老百姓,这样做不正是有“道”的人吗?所以圣人只想干好事情而没有另外的物欲要求,有了成就又不会居功。能够这样做的人,他那不贪无欲的思想就是十分贤德的。老子这些话的意思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在解决问题中必须把握原则,妥善处理好“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在利益分配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圣人”既是“人”又代表“天”,因此在主持公道中,是不能谋取私人利益的。这是老子针对人类社会有“私心”,必然存在“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利益冲突的客观矛盾现实而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认识“人之道”的存在,是老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大特色,体现了老子对人性的理解也是老子对唯物论的卓越贡献。这是方法问题。


  《老子》中还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译成白话文就是: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大的怨恨,必然还会存在没能最后解决掉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友善的商议办法解决。要以圣贤的训导为座右铭来统一思想,而不要互相指责对方。所以“有德”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达成谅解;“无德”的解决办法,就是斤斤计较拼个你死我活。自然的“道”是不讲亲疏的,永远都是与从善的人在一起。这一段话讲的是,当摆到桌面上来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并不见得所有问题都没有了,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只看到表面现象,还透过表面看到了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背后还有产生这些矛盾的思想认识水平没有真正得到提高,“余怨”并没有彻底消除,还要有一个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以圣贤的教诲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达到彻底和解的目的。这是效果问题。


  针对社会上发生的问题,老子认为,不但要从问题的内部找原因,想办法去解决,而且还要从问题的外部去寻找产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的客观环境,对滋生的土壤进行必要的清理。所以他在文中提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译成白话文就是:不要任意抬高“贤人”的待遇,使老百姓不会为了名利而争夺;不要特别贵重难以得到的货物,使老百姓不会因受诱惑而走上偷盗的犯罪道路;不要让人看到可以产生邪心欲念的东西,使老百姓的思想纯朴不致混乱。所以传播圣贤思想的讲学老师所提倡的治理社会办法是:不要让老百姓为生计操心,要让他们吃饱肚子,要削弱他们巧诈的心思,要让他们强身健体。要使老百姓始终保持心思平静、没有私欲邪念的状态;还要让他们知道不敢胡作非为,不会去做伤天害理、伤风败俗的事。这样,社会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了。因此说,老子在这里所提出的“上贤”概念与《墨子》书中的“尚贤”概念是不同的。老子的意思是,不要在老百姓中区分什么贤愚,人为地制造矛盾;墨子的意思是统治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要浪费智力资源。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在如何认识社会存在问题上,老子还要告诫掌握舆论导向的“声人”,要有正确的立场,千万不能被眼前少数人所享受的奢侈假象所迷惑,要为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着想。他说:“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译成白话文就是: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骑着骏马奔驰围猎使人心情发狂,难以得到的东西使人心生邪念行为不轨,五味杂陈使人口味败坏,五音嘈杂使人耳聋心慌。所以讲学老师的治国观点应当是,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为上层社会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要拚弃上层社会那些坏的风气,听到社会底层真正的呼声。舆论导向也是老子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文章开头就有关于“前识者,道之华也”的表述,在文章中还有“绝声弃知”、“绝学无忧”等愤语。本文在下面对此还有专门谈论,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提出以改善社会基层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政策措施


  指导治理国家的路线、方针问题确定了,具体的政策也就好办了。在政策措施方面,老子的政治主张是:


  1、反对侯国之间为夺本国利益所进行的以“取天下”为目标的战争,创造让民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老子认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就是说,要想取得天下的统治权,就必须保持社会永远太平无事;如果社会有事不太平,就没能力取得天下统治权。他还认为,“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也就是要用“道”来辅佐国王,不要以军事手段在天下横行霸道。因为这种事容易遭到报应,军队长期占领的地方,田地荒芜荆棘丛生。以民生为重的打完仗就要收兵,不要以兵力来强行占领土地。他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意思是,天下如果有道,会让军马退役去运送肥料;天下如果无道,服役的军马也只好在郊外生小驹。他对长期战乱给小国带来的恶果深表同情,指出:“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是,小邻邦,由于战乱老百姓已经非常稀少,使得原来由十人、百人一起使用的器物没办法继续使用;使得老百姓面临死亡的威胁不得不远走他乡;有车辆做交通工具也没有事情能派上用场;有武装兵器也无法调兵列阵;使得老百姓重新采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传递信息。要让他们休养生息,能吃上甜美的食物,穿上漂亮的服装,高兴地开展风俗活动,安心地过起居家生话。不要再去骚扰他们了,要做到邻邦互相看得见,鸡狗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老百姓都能平静地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一直到老死也不要相互干扰。所以他反对战争,一是认为战争破坏生产、影响正常生活;二是认为战争无法产生天下无事的社会效果。


  2、支持革新,建立新的制度,统一思想形成新的道德观念。《老子》中指出:“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意思是,坚持改革创新的人是不会动摇的,愿意墨守成规的人也是十分固执的。他们的子孙也都遵守祖训,通过祭祀形式世代相传绵绵不绝。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自身修养,这样修出的德行才会是真切的。如果全家人都这样做了,这样修出的德行就自用有余了;如果全乡人都这样做了,这样的德行就可以得到大家拥护;如果全邦人都这样做了这样的德行就丰满厚实了;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这样做了,这样的德行就显得广博无垠了。在有了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再进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思想交流,这样就能够相互了解统一看法。我所以能够知道天下大事的变化原因,就是采取这种办法。在老子眼里,武装斗争并不能推动历史前进,实行制度改革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3、把惩治腐败,减轻民众负担作为治理国家的两只有力抓手。《老子》中指出:“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赉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意思是,朝政已经很长时间设有治理了,田地都严重荒芜了,仓库也非常空虚了。当官的还是穿着漂亮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过分地吃喝都感到厌腻乏味了,而且得到赏赐的钱财也越来越多余。这是强盗的行径。强盗的行径,不是我们社会所应该倡导的正道。还指出:“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意思是,老百姓所以闹饥荒,是由于上头的税抽取得太多了,才闹饥荒。老百姓所以不服从统治,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都在千方百计为自己谋私利,所以老百姓才不服从统治。再从《老子》其它地方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当时的社会是“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很多老百姓已经到了进行“轻死”拼命的地步。但是,社会上层有一部分人却活得很潇洒,过的是“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的奢侈生活。社会贫富悬殊已经十分严重。不尽如此,可以想象在富人的带动下,当时所形成的婚丧嫁娶等社会风气给人民生活造成的物质与精神负担又该有多么沉重!这在《老子》中虽然没有社会呼声的直接反映,但从战国时期《墨子》的《节用》、《节葬》等有关篇章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老子对这两大社会问题是大声疾呼,希望得到彻底改变。


  4、提倡虚心向民众学习,培养良好的为政作风。《老子》中指出:“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意思是,所以说:那些当政的“为道者”,实际上不是以自己的聪明在为老百姓服务,而是以自己的愚蠢在工作。老百姓的事情是很难治理的,因为他们对具体问题要比当政的了解。因此作为当政的“为道者”,如果你还以为自己聪明、内行,乱搞瞎指挥的话,那就成了把地方搞乱、搞糟的“贼”;如果你是以自己外行、不了解情况的谦虚谨慎态度处理地方事务的话,这才是为地方做“德”。要充分认识这两种不同后果。这是经实践证明得出的结论。要永远记住这个结论,才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大恩大德。大恩大德的影响非常深、非常远,将跟随着事物的反复变化不断发生作用,直到产生“大顺”的社会效果。老子十分关注领导者的业务“内行”问题,在文章中也多处提到这个问题。例如,《老子》中指出:“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意思是,干事情的人会遭到失败,拿着东西的人会丢掉东西。所以圣人只会讲事理,没有参加实际工作的具体行动,对他们来讲无所谓败,因为不存在他所持有的东西,也就无所谓失;可是,老百姓都是利益相关的具体操作者,由于始终担心所要完成的工作会失败,因此即便干到最后也是像开始一样谨慎,这样才不至于失败。所以在圣人的欲望里是没有物质利益的企盼,而且也不会把难以得到的东西看的很贵重。他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人家不要学的东西,只是用来回顾检讨大家所犯的过错,从而接受教训起到辅导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而他们自己是不敢去操作那些具体事务的。在老子心目中,圣人皆如此,更何况其它人呢?


  5、采取保护民众的法律措施,对不爱惜民众生命的滥杀无辜者,坚决予以严厉惩处。《老子》中指出:“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斲也。夫伐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意思是,如果老百姓统统都不把死当回事了,还怎么能用杀头来使他们惧怕呢?如果老百姓统统都是这样被杀死了,那么这样做的人,我就把他抓来杀掉,看谁还敢这样做?如果老百姓统统而且必然把死当回事的,那么就一定要由专门负责杀人的部门来管这件事不许随便杀人。如果谁还敢来讨伐专门负责杀人的部门,那就该杀。因为他是在对抗一个杀人本事高强的部门。对抗杀人本事高强的部门,很少有不伤到自己手的。这是针对当时社会混乱、法制缺乏,各地出现以滥杀无辜来镇压民众的现象而提出的加强法制措施。“司杀者”指的就是司法部门。意思是说,凡是杀人的事都必须由司法部门专门负责,其它任何人都不得为之;继续滥杀无辜者,必将受到司法部门的制裁。


  四、从上做起,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以“道”治国的关键


  老子为了推行他的以“道”治国政治主张,认为必须首先从位列“人主”的“国有四大,王居其一”的侯王身上做起。这些“人主”的“不道”,原因就在于贪婪,表现为“多欲”与“有为”。针对侯王的问题老子从教育入手,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人的名誉与生命比较,哪一个更重要?人的身体与货物比较,哪一个更值钱?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令人犯愁?过分的爱护必然造成极大的浪费;储藏的东西多,自然损失的东西也会多。所以说,知道满足的人就不会觉得被人看不起,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是不会失败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不衰。他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僭于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意思是,罪过没有比放纵私欲更可怕的,灾祸也没有比野心得不到不满足更危险的,所有过错没能逃得过贪婪。所以说,能够知道满足而不再有奢望的人,永远是个富足的人。他劝告侯王说:“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趮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意思是,知识已经十分全面还是觉得有欠缺,在用的时候就不会出纰漏;经验积累已经很充分了还要觉得需要继续补充,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拿不出办法来。已经非常直反而像有点弯,已经非常巧反而像有点笨,已经非常多了反而像有点不够。主动热情胜过冷若冰霜,和蔼可亲胜过激烈烦躁。情感与魅力都能胜人一筹,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他还特别提出以圣贤的言行作为侯王的榜样,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思是,圣人是永远不能有私心的,要以老百姓的心思作为自己的心思。对意见相同的人要善待,对意见不同的人也要善待,这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对信任自己的人要听,对不信任自己的人也要听,要做到兼听.。圣人在社会上生活,要十分谨慎过日子,为了天下要放弃清高保持关心社会的心态;老百姓都是你的耳目,圣人对于他们都要把自己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他又劝告说:“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意思是,我们所景仰的圣贤是这样说的:我本身不去为谋取更多私利而加倍欺压百姓,老百姓就会自动化解对抗统治的尖锐矛盾。我本身喜欢安定,老百姓自然会走正路;我本身不去骚扰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富裕起来;我本身的私欲里没有了贪婪,而老百姓自然也会民风纯朴。老子的这些话,对统治者可以说是,已经做到苦口婆心、仁至义尽了。


  老子还十分重视声人的舆论导向作用,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囊龠与?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意思是,当天地没了仁慈的爱心时,会把万物都当成“刍狗”(用稻草扎成的祭祀用品,完了就会被扔进火中烧掉)。当讲学的老师没了仁慈爱心的时候,也会把老百姓当成“刍狗”。天与地之间就像个冶炼用的风箱一样,中间虽然是虚空中,但风却源源不断地吹出来,接连拉的越快,风也出得越多。意见听得太多了,反而没了应对的招数,还不如坚信自己心中已成熟的意见。针对毒害民众思想,污染舆论环境的“声人”言论和各种乌烟瘴气,老子十分坚决地提出了“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主张,意思是,绝对不要去相信那些传播所谓“圣贤”思想的讲学老师的话,要弃置他们的奇谈怪论,老百姓的利益必须都能全部得到。不要让所谓的“仁”和“义”掩盖了事物的真相,要使老百姓恢复自然的生活环境。要断绝耍弄巧诈贪图私利的坏风气,使得社会安定不会再有偷盗事件发生。这三句话,就作为没有讲到的补充,所以要引起注意。要是做到外貌清清白白、内心简单纯朴,人们都没有私心杂念,即使都不去学习他们讲的那一套,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问题的。并告诫“声人”们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碎,或培或椭。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楮。” 意思是,准备取得天下统治权而且已经在这样做了,我看他们这样做是不会成功的。江山社稷,这是国家民族精神所依托的地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左右的.。有的人想取得统治权结果遭到失败,也有的人统治权已经拿到手了最后又丧失掉。对待各种事物,有的可以去做,有的只能跟班;有的要日晒,有的要风吹;有的要加固,有的要打碎;有的要成长,有的要衰退。所以作为讲学的导师在分析事物时要避免过激、避免过量、避免过分。


  老子是“道”学说的创立者,他以无私无畏的精神,面对“无德”的社会和“不道”的侯王,以及莫衷一是的舆论环境,极力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他始终认为:“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渝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译成白话文就是:“道”是永恒的无名英雄。它虽然简朴、唯小,天下之大不敢以“臣”待之。侯王如能依“道”行事,万物将自行如“宾”。天与地就会相互配合,普降人间所期盼的甘露;老百姓也不必下命令,而自己会做到社会均衡和谐。开始的制度就已经排定了名份;名份既然有了,也将会知道不该干哪些事。因为知道不该干哪些事,所以就不会因失败而遭殃。你想把自己侯国的“小道”拿去管理天下,这就像是用小水谷来盛大江海的水一样。他对以“道”治国的政治主张充满信心,十分自信地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也就是说、我的话,太容易懂了,也太容易照着去做了。认为:“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译成白话文就是:“道”既是永恒的又是没有自己名份的,侯王如果能够依“道”行事,万物将会自行顺从归化;顺从归化而当私欲再发作时,我将要以不争名利的朴实精神来规范它。以不争名利的朴实精神来规范它,是为了将来不会受到惩罚;不受到惩罚就能顺利地按自然规律发展,天地将会在正轨上运行。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