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594阅读
  • 0回复

国家领导人为何多是南方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北京丽丽
 

发帖
24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国家领导人为何多是南方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天是记者节,来说一个有趣的话题,国家领导人为何多是南方人和沿海人?

这并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这篇博文并不谈政治。想起这个话题与我兼职的学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一定关系。这个学校前身是中国惟一的气象高等学府南京气象学院,是共和国气象和环境专家的摇篮,现在仍是。我虽然兼职所属的语言文化学院,但在气象大学挂职,也要了解点“气象常识”,不由得也对气候、环境、土壤这类非人文领域学科关注了起来。

近来我换脑子时便会阅读这方面书籍。阅读到气候与人类历史的关系相关内容时,我突然跳出了这个问题:现在国家领导人为何多是南方人和沿海人,是不是也因为气候和环境?我深入下去,还真的从中找了部分答案,即水土好的地方,确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国家领导人为何多是南方人和沿海人,原因之一,即在此。



先定义一下:这里的“北方人”泛指、黄土高原、黄淮海一带人群;“南方人”指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滨海地区人群。

先请看一个事实: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个学术界公认的时期,前三期,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籍贯和出生地情况如下——

毛泽东:湖南湘潭
周恩来:江苏淮安
刘少奇:湖南省宁乡
华国锋:山西交城
邓小平:四川广安
胡耀邦:湖南浏阳
赵紫阳:河南滑县
江泽民:江苏扬州
李鹏:四川成都(生于上海)
朱镕基:湖南长沙

从中可以看出,10个人中,只有华国锋、赵紫阳属于真正的北方人,也就是80%是南方人。

再以现任国家领导人的为例——

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安徽绩溪(生于泰州)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安徽肥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天津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河北泊头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陕西富平(长期在南方任职)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安徽定远
中央文明办主任李长春:辽宁大连
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湖南湘乡
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江苏无锡

他们九人也是核心权力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中,只贾庆林和习近平属于北方的,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是南方的;温家宝和李长春两人是沿海人。

上述是整体来分析的,如果具体到四代领导人的“一把手”,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则全是南方人。



再朝远一点分析,在民国时期,政坛也是南方人掌权,占优。如对民国时期有绝对影响力的孙中山和蒋介石,都是南方人。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

这是为什么?避开政治和社会关系因素不谈,就是上面说到的气候和土壤等大环境,决定了人群质量所致。

气候和土壤对人群质量的影响,从宋代黄河大改道时,就开始慢慢影响了中国人——中原人群整体的人口质量开始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南方人群整体的人口质量开始上升,在表现上超过中原人,也就是习惯人的北方人。直接后果就是,南方人的智力优于北方人。南方籍人才总数,成倍超过北方籍人才。

而造成这一情况最基本原因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改道,对中原地区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土壤中人体和智力发育必需的锌、碘、硒等众多微量元素严重减少,甚至缺乏。这并不是我的研究成果,也不是我的最先发现,大陆已有多名跨学科的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便是这方面的专家,邹在《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一文中详细地分析了黄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由渤海湾西岸人海。12世纪开始河道离开河北平原,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人海,前后约700余年。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豫西山地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在华北平原扫了一遍;16世纪中叶,黄河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19世纪中叶,又折而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人海。邹认为,三四千年黄河的决溢和改道,严重影响了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沼,沃土化为盐碱,生产遭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高凯,也曾对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作过研究。高在《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论文中认为,黄河历代决口变迁,使华北大平原逐渐淤积抬高,凡是过去黄河行经的故道,如延津以北的汉代故道和兰考以南的明清故道,都成为一条条高出地面的沙岭。加上无数次决溢,据有关史料统计,西汉至1939年的2135年就有453年决溢,如明崇祯五年(1632年)河南境内黄河洪水“横溢数百里”,许昌、鄢陵、扶沟、西华、淮阳、鹿邑、柘城、沈丘、商丘、虞城等淮河以北地区被波及。

由于黄河的泛滥,还极大地改变了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保有量的外部条件。黄淮海平原从宋代开始,无论其经济地位、文化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等都出现衰弱局面;与此同时,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中也屡屡出现了“地利不足”以致影响农牧业发展的记载——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2,仁宗嘉祐年间,吴奎等人上书:“河北有河防塘泺之患,而土多泻卤,戎马所屯,地利不足,诸监牧多在此路,马又未尝孳息。”

《王安石集》卷42,《相度牧马所举薛向札子》中称:“河北有河防塘泊之患,而土多舄卤不毛,戎马所屯,地利不足。”

《明经世文编》卷202,《勘报皇庄疏》中记载:“北方地土平夷广衍,中间大半舄卤薄瘠之地……”

现代土壤检测证明了史料上的观点,分析结果是,整个黄土高原缺锌面积在85%;由黄土高原带来泥沙冲积而成的黄淮黄平原,缺锌的情况同样严重。


在山东,1981年,中国农科院土壤所,曾对位于鲁西北黄河下游的德州地区土壤取样221个,进行有效锌含量普查。1988年德州地区有关部门又在全区取样127个,进行有效锌分析,发现德州全区土壤有效锌含量0.2l-3.37mg/Kg,低于全国0.697mg/Kg的平均水平,其中小于O.6mg/Kg的样品占55.18%。全地区耕地1082万亩,其中缺锌和接近缺锌的土壤有600万亩左右。

同样的,黄河流经的中原大省河南,土壤中锌等 微量元素的含义也很少或缺乏。

1996年公开的报告,新乡地区的卫辉、辉县这两县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共有6种,其中锌缺乏率最高,
86%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0.5mg/Kg。

2004年河南土壤普查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河南全省土壤中有效锌含量极缺(低于0.5mg/Kg)和缺(0.5mg/Kg-1.0mg/Kg)的面积占全土壤面积88.98%。

河南全省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呈现出从北向南、从东向西增加的情况。“向南”,离长江流域,即南方越近,“向西”,离太行山等山区越近。


与北方相对应,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山,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丰富,如南京地区锌就很丰富;同时南方的气候条件好,也有利于锌、硒等微量元素的稳定和保有。

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后果是,收获的粮食、肉类等动植物产品中,锌的含量也相应地减少或缺乏。人类在利用这些食物源的时候,身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也就会减少和缺乏。

而人体中缺乏微量元素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医学已证明了:以缺锌为例,往往会导致孕妇流产,畸形儿增多;即便正常出生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影响。换句说就是,微量元素均衡的孩子一般聪明,而微量元素偏少或缺乏的孩子反应比较慢,甚至出现智力障碍。

中国微量元素缺乏和丰富情况所形成的“全国智力地图”,正是这种情况:南方人比北方聪明,沿海人比内陆人聪明。沿海人为什么聪明?他们可以从海产品中摄入、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从而弥补土壤缺乏微量元素所造的在食物中的缺乏。如果既是南方人,又是滨海人,相比就太聪明了,智商的总体水平高于其它地区人群,这个结论已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所以,总体上来说,微量元素摄入较多的南方人、沿海人智力水平亦高;智力水平高,学习自然压力小,成绩亦相对较好,成才的概率,或者说考上大学的人数,自然远远大于北方人或内陆人。

这大概也是以江、浙为代表的南方多才子、中科院院士、清华的教授、北大的尖子生,多是南方人、沿海人的原因吧。如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这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大科学家,再加上一个钱仲书大文学家,“四钱”都是都是南方人,又都是滨海人,两个江苏,两个浙江。



我们国家早就认识到了微量元素缺乏对国民素质的严惩影响,于是政府通过在食盐中强制性添加锌、碘、硒等微量元素,来解决一些区域人口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目前,这一在食盐中加X的强制手段,已有明显效果,如以河南为代表的新一代北方人(中原人)群的体质和智力发育都有进步,整体智力水平在缓缓提高中。

南方人学习好,学而优,则仕。所以嘛,反映到国家政坛上便是当官的多,当大官的多。国家领导人为什么多是南方人、沿海人,就不难理解了吧!当然,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政治不谈,南方、沿海地区得与洋人接触之先、国门开放之先,率先享受了现代化的成果,自古形成重教育的风气,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区域人群的人生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顺便再来解释一个历史现象:为什么自宋元以后,中原地区不再有汉唐时代的辉煌,江南人异军突起?我认为,这与中原地区人口质量下降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种人口质量下降,除了上面阐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造成的人群体力、智力下降,人的素质不高因素外,还有在宋元以后,大量的北方优秀人才在战乱中,跑到南方谋生,也导致北方人才流失。

最后这些北方人也变成了南方人,不信你可以翻翻家谱,看你的祖上是哪儿人。
以文化人,追求天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