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09阅读
  • 2回复

(高考备考)文化作文推荐2020高考最易出现的内容之一:祠堂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根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3

文化作文推荐2020高考最易出现的内容之一:
祠堂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根脉‍

谭蘅君老师在实验基地学校的教师交流中,表达了以下观点:

衡水中学杨忠信主任在“第二届全国新高考文化作文一轮复习名校名师名流研讨会”上,曾经很从容地说:“高考作文平时一定练过。”

这个练过,按照衡中经验,是将高考作文分为许多话题,然后再把各种任务加进去,让学生放开后,学会根据当下新材料作文防宿构的各种限制条件,进行写作。

衡水中学其实完成了从话题到任务限制型作文的训练,既满足了衡中学生放飞才华的需求,又实现了新材料作文多任务限制下的应考技能。

而文化作文,则早在衡水中学基础上,将话题再放宽为文化的体量和规模,以文化的体系备考,则不仅满足有才华学生的驰骋,更增强了才华平庸学生的备考能力。

这是当下许多学校,一开始就直奔多任务限制型高考作文训练,所无法达到的高度。

因为学生一开始,就被关起来了,连同他们的才华、生命、思维、语言和想象。

文化备考的意义,在于以不变应万变,以文化的系统,去应对多任务写作限制,才能保持文化的思辨和文化的立场,才能延续文化的情怀和文化表达,才能以文化人的形象,站在在试卷上,接受阅卷老师的检阅,从而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这是文化作文十多年前的原创,也是文化追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最成功的实践。

可以这样说:文化作文人,无论学生还是教师,从接触文化,到经过考试提分灌顶,到最后爱上文化,成为文化的坚守者和探索者,考试,从来都起着正向的成长意义。那些反对考试,甚至认为考试毒害了学生的研究者,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文化作文。

文化作文存在的意义,是让文化与考试互相促进,让师生通过考试再次验明文化人的身份,从而更加坚持对文化的信仰,最终成为文化断层时代的文化传承者和文化创造者。‍

那么,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文化作文推荐哪些类型的文化呢?我们征求文化作文研究备考中心和文化作文实验基地学校意见后,陆续为大家推荐部分。

推荐的文化备考文字,限于公众号对文字的限制及实验学校封闭实验,只呈现部分,无法将文化备考的体量完整展示。

希望文化备考,成为全国各学校高考或中考作文训练的核心选择,避免各种作文新名词给一线老师带来各种不适应,甚至伤害。其实作文来说,无非就是最大限度放宽的话题和各种限制的材料要求(目前叫任务驱动型,其实叫多任务限制型,更能让学生明白写作要求。它不是驱动,它本质是限制),如果你愿意,可以为这个范围的各种限制性作文,命上各种各样的新名词。

换个角度,这就是折腾。

这才是教育部最应该出命令禁止的东西。

今天为大家推荐文化作文2020年备考必备文化之一: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的起源、流变、地域差异、民风追求、从《诗经》到二十四史及历代诗词名句、历史细节、典故、人物等,省略。

一、祠堂文化的传承

祠堂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

盛世修志,盛世建祠。

祠堂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祠堂,俗称家庙、宗祠。它是儒家礼制的产物,是崇孝敬祖的场所,是民间建筑的瑰宝。

旧时祠堂又称“家庙”、“祠庙”。按礼记规定,宗庙为帝王专有,继之诸侯、大夫才能设宗庙祭祖 。后来宋代朱熹始提倡建立家庭祠堂。每个家族可建立一个祭祀高、曾、祖、考四世神立的祠堂神龛。

直到明代,朝庭才允许民间百姓亦可建家庙。

宗祠多建于家族聚居地中心位置,随着族丁的繁衍兴旺,大家族便分宗专门建起了宗祠或支祠。

二、祠堂文化的意义

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表征和物化的文化精华,其历史演变具有从特殊到普遍的特点。

祠堂文化在传统社会承担着个体启蒙、道德教化、失范惩罚、文化传承等社会教化功能,这些功能在宗祠的各种活动中充分体现,如祭祀、倡学、惩治、融入日常生活、拟堂号堂联等。

祠堂还体现了一个宗族的面貌,宗族对社会的治理也是以祠堂为中心展开,其治理逻辑主要体现在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选择等。

祠堂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富矿。

三、祠堂文化的现代思考

      祠堂文化是一个姓氏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素质的反映,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应该抱有历史责任感全面考量宗祠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科学、辩证地认识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提炼其实质精华,挖掘其现代价值,积极运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

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值得探讨的。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敬祖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的一个追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依托与精神安慰的传承。

现代祠堂的作用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础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结交流的基地: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健康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2、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历史,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社会、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3、促进与搭建和谐的载体:家族建立一系列的“扶贫助残、奖勤罚懒、标榜立新”等制度,开展“树新风、扬正气、尚科学、促和谐”为主旨的活动。促进家族内部比、学、赶、帮、超,比贡献、学科学、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贤。全面杜绝黄赌毒盗,弃恶扬善、崇贤举廉。对特殊困难族人给予资助,对在各行各业对社会、家族做出突出贡献的族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祠堂建榜铭文,在族内广泛宣传学习,对个别族人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从而达到族内的事务有人管,族内好事有人传,促进家族内部和谐统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和谐。

四、祠堂文化的作用

每个祠堂都有族训家规家风等,其中有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这是族群共同的精神空间,也成了族群内道德约束的天然资源。

此外通过宗祠活动,展示、推广本地区、本族姓辉煌历史和杰出人物,有利于群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彰显本族对社会的贡献,并以这种方式激励族内后人堂堂正正做人,刻苦求学。

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其含义与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的精神遗产和精神基础。

1、感恩报效,行为表率:简单地说就是知恩回报,为人作表率。前面讲了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通过祭拜的过程,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与道德风范,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勇于开拓和无私的奉献。深刻认知“树本有根,水本有源”,人的根本是祖先。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何来我们?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首先报效的行为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不离不弃。特别是在老人长辈年高体衰多病需要照顾的时候,更要倍加关怀、关心、呵护、爱戴他们。侍汤奉药,洗衣送饭,问寒问暖,让老人在人生的暮年切身感到子女的孝顺与敬俸,安享晚年。真正达到为老人养老送终的目的。

二是言传身教,感化子女。学习礼俗,尊重掌握传统道德修养,温故而知新。给孩子讲解祖先开拓创业的历史,历代贤祖的品德风范与功绩,让孩子了解过去的社会历史状况,继承先祖品格作风,知过去想未来。同时,行为与言谈举止给孩子做表率,“知贤能任,知耻而退”。为人行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张扬,不喧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伸张有度。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目标,积极努力奋斗。

三是厚积而薄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是一样,根深叶自繁。要博爱、多学少抱怨;体健时多劳,心静时多思,怡情养性,大智若愚,知足常乐。

2、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这个“更难”难在哪里呢?难在了没有发展,没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创造。一口只够10人吃的水井,到20个人的时候吃水就成了主要问题!再往后,如何守?难不难?真的好难呀!祖宗创的家业再大,留的再多,金山银山,后人不思进取,不劳而获,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发展是硬道理!继承先辈坚忍不拔的开拓创业精神,不断的开拓进取,谋发展,而且要谋长远的发展,谋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家族进一步兴旺发达。还有,要有忧患意识,要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我们在做事时常常把“最好”挂在嘴边。“最好”是个极限词,空前而绝后,意为终止了。

人们常说“日中而西,月盈则虚,”什么事情都是盛极而衰。从发展的角度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试想,如果我们祖先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天衣无缝了,那我们后人岂不是无所事事而游手好闲了?要“常留三分田,待凭后人耕”!上对祖宗,下对后人,都有个交待,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绝做完。

总之,继承和发展就一句话:人不能无所事事,要劳动,要创造。幼年时好学上进,成人时认知本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各尽其能,各出其力,代代袭承,才能从本质上“光宗耀祖”,才能使我们的家族永远繁荣昌盛!

五、祠堂家具文化

家具显文化,摆设见礼仪。我国传统居家中的家具造型、摆设及厅堂的座位是严格有序的,“中堂”所悬一定是按“皇、相、翰林、名人、格言”为序的匾额,这不是“阶级剥削”,而是中国古代的社会文明中的“序”和“礼”。

中堂两侧是“联”(门柱的为楹),厅堂东西墙悬挂的皆是名人字画,内容涉及均为儒家、礼教或养性修身的有益作品。

厅堂中最重要的是家具,家具是人格、地位、学位、族位的物化序列。

厅堂家具以“静”为主,这和欧洲以华丽的“闹”为主形成鲜明的不同风格。

前方首先是条案,上陈供器,有瓶(平)炉(政权与丰稔)、灯(明、智)为主要内容,是相序有致的象征。

中间是八仙桌、左右置大椅,右主、左宾。左为上,右为下,无论是长辈还是僚幕皆以“序”来平衡社会的法则。

两侧是“属”,皆晚辈或下属的排列座式。两椅间设有茶几,是缓冲过渡的中庸设计。

这种厅堂气氛,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结晶,在大静中有稳如泰山的素穆气象,这种模式有一种系统的、高涵量的文化氛围。家谱能提供修谱续谱,它使人从小就按一种传统而先进文化的模式去生活,这种家具陈设的结构曾经在历史上接受了各种考验,尤其是大批外族入侵或政治动乱、北方夷族的入侵皆为历史大患,都未能动摇堂中陈列的一把椅子,到了清朝,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亦尊重汉规,并在此氛围中,虚心学习大儒文化,创造了历史上堪与贞观之治相媲美的“三朝盛世”,今日我们落后于西方,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否定。

六、祠堂范文

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
文|周伟《人民日报》

我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在那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能寻找到我们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祠堂,往往建在风水宝地上,背后必需要有“靠山”,以山冈作为屏障,四周往往有几棵、十几棵参天古树簇拥,祠堂周围都是同姓人家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

走进祠堂,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家常话和他们熟悉的脚步声,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心跳呼吸之声,都散布在祠堂的每个角落里,这一切充满了家的味道。

祠堂的院门上往往都赫然刻着: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在这里,品质和德行是最当紧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想,这需要一种传承,更期待一种希望。一直以来,耕读传家,清白明世,都是我们必须谨遵的家训和深刻领会的要义。

走在祠堂中,我还迷恋于一种木头的香味,这是祠堂里上了年纪的木头发出的清香。在老祠堂厚厚的木门上,黑褐色的木墙上,在檐头横梁上,在楼栏廊柱之上,在花格漏窗之间,总缠绕着一种木香,如水流般漫溢,缓缓流淌,久久地在祠堂上空盘桓不散,挥之不去。如母亲的棉布,舒缓,温暖,软和,亲切,是亲人和乡邻的气息,是平淡生活的味道。

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常年经久不散。一年四季,春祠夏禴,秋尝冬烝,四时八节,祭祀不断。“祭,如在”,大伙总是认为祖先就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家世的兴旺,子孙的繁衍。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及我长大一点后,祠堂里一个个斗大的字更让我着迷,引人探秘。比如:敦、笃、雍、崇、务、孝、伦、淳、睦、思、德、忠、本、善、义等。起初,一个个字问大人、翻字典,似懂非懂,如“敦”是“厚道,勉力而为”的意思,“笃”的意思是“深厚、诚恳、忠实”。

后来,终于有了几分真正的明白:仁义道德,忠孝廉节,都是教导子子孙孙时时不要忘记做人的根本,事事都要用“德”规范自己的言行。

宗祠一度曾被简单地定为反动“族权”的象征,许多祠堂纷纷被拆掉。但后来修了拆,拆了修,又被重新立了起来,一番修缮翻新,重放异彩,再显光辉。我曾见到,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祠堂的路上都有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很多祠堂里,“族规”“家训”又堂堂正正地上了墙,多有劝诫,为后人遵循。祠堂又恢复了以前的众多功能:聚会、议事、倡学、教化等等,特别是现在,发扬光大,还有了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文艺展演、史志乡贤英才陈列等新功能。

太平时期,建祠修谱,供人景仰,当然是很隆重的事情。清白传家,自是历代族人的愿景。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和睦兴旺,一门清正。一直以来,犯事违法的人,是不准进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谱的。当然,这是天大的事,一个人入了“谱”,心里才会踏实。

现在,家乡正在大加宣传弘扬宗祠文化,我很以为然。在巍巍千年雪峰山下,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往。

祠堂,我们的祠堂,我们的老祠堂。

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1-03
文化作文把任务驱动型,直接改为多任务限制型。任务不是驱动,而是限制。全国跟着起哄,把老师都折腾成盲流了。

作文,由开放的话题,向单一材料,再向复杂材料,最后向多限制要求转变,其实为宿构设置了更多障碍。

对于一线老师来说,这些障碍,其实只是问答题,其要点只要体现在作文中或有相应语句即可,不必影响整篇作文的存在。

学生只要知道这些命题要求,都是一种限制,或者必须遵守或回答的问题,就会自觉在文中照应。

其实现在的作文命题,是走向反宿构。所以,更多是限制为特征的障碍设置。

这些障碍,很容易翻越。比如把一篇优秀作文改为演讲稿,这对高中生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比如赞美祖国,改为向外国人介绍祖国,这些小儿科,却往往为命题者津津乐道。

关键是多任务镣铐训练之前,怎样放开学生的才华,让他们在文化的天地间,尽情吸收文采与思想,这才是当下作文训练的误区。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11-03

新时代,祠堂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①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

②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③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族规家训,传播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

④是陈列书画,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的场所;

⑤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