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382阅读
  • 0回复

(13届重庆总决赛) 胡才富: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3

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
    ——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重庆总决赛开幕式讲话
重庆江津区教科所副所长   胡才富

今天,大家不远千里,相聚在百年老校——重庆市聚奎中学校,是因为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所组织开展的文化作文总决赛和文化游学活动。下面我就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为题,阐释三个关于文化与人才的观点。

一、到有文化的地方去接受文化熏陶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作文总决赛第二赛场安排在重庆,安排在聚奎中学的鹤年堂里——就是你们现在坐的地方。

你们坐的地方,叫鹤年堂,这是以聚奎书院的创始人之一的邓鹤年命名的。这个地方,文化历史意蕴深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晚年在此避难寓居,并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来此抗战募捐,并写下了著名的丘八诗《黑石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在此逃难求学;著名的白屋诗人吴芳吉在此读书教书!现在的这个讲台,许多名人在此讲学、演讲、做报告、演出,因此,这个礼堂又叫聚奎大讲堂,现在是江津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聚奎的校园就是集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AAA级景区,学校是“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让学子“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147年的办学历史,浓缩了中国近现代普通教育从书院、学堂、股份制办学、私立、公立的历程,学校也从男女分校到男女合校,办过小学、初中、高中,从未间断过,实属罕见,值得大家用文化的眼光个视角来审视。

当下出现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埋没,甚至于商业化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自赎与自救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呼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特别是我们做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人,不知道我们的家底怎么行?我呼吁大家一起来捍卫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要到有文化的地方去,学习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游学的地点就很重要了!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只看风景,要看到风景背后的文化、历史,要看文化风景小品,更要研究群体文化,体验历史精神!这个的过程就是学习、体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亲身体验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陶的文化游学活动,必能为您增加些许生活的磨练,提高您的独立自主能力;为您人生旅途上增添一笔无形的财富,增长您的阅历和见识、培养您全球化角度的思维习惯;也为你以后出国留学做好准备,留给您一份终生难忘的记忆,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无尽乐趣。

二、跟有文化的人群来学习交流文化

首先,大家要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特别的苛刻,只能是人类适应社会环境而不能让社会环境适应人类,停止不前就要被社会淘汰,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拥有一席之地,如何使自己在社会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成为了每个有志之士的考虑主题。学习国学经典,感悟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受到相关国家普遍欢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扩大人文交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交流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跟有文化的人群来学习交流文化,好处多多,相互借鉴,吸收长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如果学过《兰亭集序》就应该知道“流觞曲水”这个成语: 这是一群文化人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使之不同凡响。最著名的一次当数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排遣感伤,抒展襟抱,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大家推选王羲之,他一边作序,一边饮酒,如果看过该书法作品,可以看见前面部分的书写公正、疏朗有序,后面的文字的就有些潦草,且大小不一,还有写错了涂改的。他们既游玩开心了,又融进了文化的元素,或者说因为文化的支撑,才使得这样的聚会流传千古,意蕴深远。

追溯历史,游学也是跟有文化的人群打交道。游学精神溯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治学精神是现代的游学始源。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产生物,是一种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是一种跨文化的游学,故而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融合,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所以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是开阔视野,培养国际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绝佳方式。

三、做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经世人才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理应时不我待,学好本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文化,需要传承和理解。现在我们大力倡导核心素养。其中很多学科都围绕“文化”梳理学科核心素养。我们既要借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借鉴不同区域和民族的文化,要扩大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我个人的理解:文,是一个名词,是文明的静态积累,可以用绳子、文字、图片、等记载下来,但记下来的,还不是自己的东西,要成为自己的东西,还要一道工序,化——消化、内化、潜移默化,融化、点化、千变万化,要融化为自己的血脉。文化,有文不化,书呆子,化而无文,空壳子。文,只有化了,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连强盗都偷不去,化,有了文后,才更有内涵,更有质量,更有意蕴,才能高大上,才有精气神,才有生命力!

游学,是一种学习的形式,游学的目的是要学习、借鉴、传承、发扬文化,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经世人才。组织者,也是这个目的。望各位同学不虚此行,且行且思,且思且文,且文且感,且感且悟,愿作文的鲜花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祝愿大家学习愉快、生活愉快、精神愉快!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