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60阅读
  • 1回复

(民国教育)抗战时期:晏阳初谈璧山实习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晏阳初谈璧山实习区

  为了使深入的实验研究逐渐与学院的教学紧密相连,蒋委员长把璧山地区指定为我们的“县”实验室。
  ——晏阳初致R·L·威尔伯博士(1940年11月15日),源自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档案,转引自《晏阳初全集》第三卷P610


  自抗战到今天,全国有名的乡建运动实验区都没有了,过去的乡建运动成一阶段。现在,我们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这是乡建运动新阶段的开始。这个学院,名义上是本会主办,实际上是有全国的乡建同志做后盾。这是我20年来最兴奋的一件事。可是说到办学,就免不了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学生就是读书,教师就是教书,非迂腐十足,不能表现学者的身份。乡建学院如果也是这种风气,简直就是自杀。平教会迟自今日才办大学,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过去20年的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办大学下的准备工夫。中国的问题不在都市而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要到农民生活上做工夫。我们的看法是如此,我们做法也是如此。今后,学院成立,我们的主张,更要贯彻。所以,实习区不仅是乡建运动的生命线,同时也是乡建学院的生命线。没有实习区,就没有乡建学院。
  璧山实习区的设立,其目的就是在此。具体地说,十年前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打动了大家,叫大家注意到乡村工作的重要!今后促进全国乡村工作的实施,璧山实习区负有很大的使命,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我们过去所做的种种实验,大部分还只是初步工作,距我们的目标尚远,所得的一点结果只能说是我们的看法和做法没有错误,可是因时间关系还没有完成,璧山实习区负有完成实验的使命。第三,四川毕竟是四川,在工作实施上,有因人因事因地的新要求,我们需要做适应环境的研究实验,已有的方法与内容要完成、光大,应有的新方法要探索、发明,璧山实习区负有表证平教工作的使命。第四,自从县各级组织法纲要颁布以来,政府决定本年元旦开始实行。这个纲要是根据过去各地实验县的成果而来,比了旧县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管教养卫”的“管”不是为管而管,而是为教而管、为养而管、为卫而管。真正的县政,应当是“教养卫”,“管”不过是实现“教养卫”的手段,是达到民教、民养、民卫的方法。总而言之,“管”的目的在于发动民力、培养民力,否则就失去了“管”的意义。璧山实习区,对于新县政,在这一方面应有他的贡献。第五,实习区的作用,一方面有学术研究,他方面是供学生实习。因此,他的工作应当重质不重量。当然,有重量的可能时,不一定就不重量。以教育为例,要注重改造教育应有的过程,不必徒然在形式上做工夫。对于一个学生,给他看一个改良完成的小学校,不如给他经验一个改良小学校的过程为有益。这样,于他所学的理论,才有证验的机会,将来自己实际工作时,才有解决困难的经验。就研究实验本身说,更应当如此。过去,我们有不少研究实验工作,可是拿得出来的却极少。我们不拿出来,别人就继承不下去。学术是公器,应当拿得出才是。今后我们务要注意这一点,重质不重量,研究要精密,记载要完善。把平教学术,公诸天下。
  实习区的意义,我所见到的是如此。如何把它实现,就在于人,在于工作同仁的精神表现。精神这东西,说来是看不见抓不着,似乎很空,其实世界上再没有比他实在的。精神对于事业影响的重大,任何人不能否认。建立实习区,首先要建立实习区的精神,惟有大家的精神一致,工作的表现才圆满。璧山实习区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尽在于此。定县的有名于世,甚至被颂为中国社会运动的圣地,不是自然的结果,是人力的发展。璧山在我们的努力下,希望成为第二定县,新的定县。
  ——晏阳初1940年1月11日在璧山实习区会议的讲话,原载《平讯》第4卷第1期,转引自《【民国】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P198—200


  与我们学院更密切的实验县便是璧山区,该区距乡建院校园仅有一小时路程,已被蒋委员长指定为以“县为单位”的实验室。
  ——晏阳初致A·G·米尔板先生和布德罗博士(1941年1月31日),源自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档案,转引自《晏阳初全集》第三卷P616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9
本报重庆11月11日电(记者张国圣)重庆市璧山县在对档案馆所藏民国重点档案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素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近400卷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这一发现,为晏阳初研究和民国乡村建设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据璧山县档案局局长傅应明介绍,华西实验区被学术界誉为晏阳初在中国建立的最后一个“乡村建设实验基地”。与他的“定县实验”相比,“华西实验区”的乡村建设思想更加系统和成熟、实验的内容与范围更加丰富和广泛,对后来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和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影响更为直接。但由于1950年华西实验区的解散,这段历史仿佛一夜之间“突然消亡”,几十年来一直令国内外晏阳初研究和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界“引以为憾”。
  据初步整理,这批档案全宗统计为389卷,另有部分早年整理时混装于其他全宗的档案,总量在400卷左右。其时间跨度为1946年至1950年华西实验区由成立至解散的全过程,内容涵盖了华西实验区组织机构、人事经费和开展农村经济建设、教育建设、卫生建设、自治建设等各个方面。档案基本完整地保存了60多年前晏阳初及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继河北“定县实验”之后,在中国开展的又一次长时期、大规模乡村建设实验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简介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民国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之一,1923年至1949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1940年,晏阳初在重庆歇马场创办乡村建设学院,同时将璧山县指定为实习区,1946年建立“巴(县)璧(山)实验区”,1947年更名为“华西实验区”。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