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850阅读
  • 3回复

(风水文庙)一反传统朝向“坐西向东”:璧山文庙有何“玄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一反传统朝向“坐西向东”
<founder-title>璧山文庙有何“玄机”?
<founder-author>
璧山文庙还是古时璧山教育管理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文庙里的雕梁画栋
栩栩如生的石狮
璧山文庙琉璃瓦顶,斗拱飞檐,是全市保存最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文庙
当时的文庙,官员均需下马步行

<founder-content style="line-height: 25px;">  琉璃瓦顶,斗拱飞檐,历经浩劫却幸存至今的璧山文庙,不仅见证了璧山千年的变迁,也生动地诠释了璧山“厚德崇文,儒雅大气”的精神气质。
  让人意外的是,这座古老的建筑并不似中国传统宫殿和庙宇那样“坐北朝南”,而是采取了“坐西向东”的位置,这是别出心裁还是另有玄机?
  全市档次最高
  规模最大的文庙
  璧山文庙位于璧山区委办公楼旁,整体建筑由大成殿、耳房,以及启圣祠等构成,典雅端庄,气势雄伟。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孔庙(文庙)建筑300多处,大部分是清代建筑遗存。璧山文庙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全市保存最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文庙。
  史料记载
  庙始建于何时?
  据了解,在乾隆年间的《璧山县志》上有这样一句话:“逮元之丙申,县治既革,庙学亦废”。据此,璧山区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主任傅应明认为,“从这段文字上看,璧山文庙的历史可追溯到七八百年前的元朝。”但清嘉庆《璧山县志》则称:“文庙,旧在县南门内,明成化中建。”还有一种说法称,璧山文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
  “很多人认为文庙是供和尚尼姑修行的地方,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当时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播儒家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之地,而且还是当地的最高学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地方教育管理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傅应明说。
  他进一步解释,明嘉靖年间到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期间,璧山文庙由县城南门外迁移至县城西门内,当时的文庙由主体、明伦堂和学署三部分构成。“其中,主体部分用于祭祀;明伦堂即学宫,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场所,即璧山最高学府(县学)的所在;学署的功能则相当于今天的教委,设置有教谕和训导两个衙门,主要负责当时的教育行政管理。”
  文庙迁址
  璧山士子科场连捷
  中国的文庙,一般都是南北朝向,这与中国人修建房屋的习俗有关。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北象征着失败、臣服。因此,宫殿和庙宇一般都面朝正南,帝王的座位也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是“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
  然而,璧山文庙却大相径庭,它的朝向是“坐西向东”。这是别出心裁还是另有玄机?
  “这应该与当时文庙的选址有关。”傅应明解释,据相关文献记载,璧山文庙最初建在县城南门外,但那个地方“水势”却不好。当时县志记载“脉尺水直,无深厚潆洄之气,是以邑庠士子虽博物洽闻,而不多大奋云霄”。意思是说,旧址那个地方的水是直流的,没有深厚潆洄的气势,导致在庙学读书的弟子虽然学问不错,但很难在科场上扬名。
  后来,当地人相中了现在这块地方,认为其位置“山形”、“水势”都好。当年知县成宗耀便称赞此地,“邑中胜地,孰有愈于此者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成宗耀看来,其他地方的“风水”都不会超过这里。
  于是,璧山文庙便迁建于现址,但因为现在这个地方背靠凤凰山,面朝璧南河,只有因地势而建,因此也就建成了“坐西向东”。
  或许因为巧合的原因,自璧山文庙迁建于该地后,璧山人在科举考试中连连取得好成绩,尤其清代,更是翰林频出。对此,专家表示,这种巧合只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向往。
  璧山文庙于2000年9月7日被评定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新闻
  三大原因导致璧山文庙的迁址
  据乾隆年间《璧山县志》的记载,璧山文庙经历了始建县城南门外、迁移至县城西门内、在县城南门外旧基上修葺、改立今址,将文庙由“县治之南”迁建今址,其缘由有三:
  一是旧基的“水势”不好。县志上说“脉尺水直,无深厚潆洄之气,是以邑庠士子虽博物洽闻,而不多大奋云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水是直流的,没有深厚潆洄的气势,所以就导致在庙学读书的子弟虽然学问不错,但很难在科场上扬名。
  二是今址的“山形”“水势”都好。当年知县成宗耀“熟视其地之美,毅然兴叹曰:邑中胜地,孰有愈于此者乎”!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其他地方都不能超过这里。原来,知县成宗耀带着好几个读书人登上高坡察看,发现这里“龙珰、龙梭、文笔、挂榜、五峰、虎峰、状元峰,以及天生泮池、玉带清流,昭示其美”,而且这里还曾是状元冯时行“读书于此,大魁天下”的地方,所以知县成宗耀认为“若建学宫,宁不致科第之蝉联哉”!
  三是上上下下都认可。负责学校管理的司教毛公、司训尹公“乐从众议,翕然乃定”,欣然同意大家的意见,一致赞成就把这个地方确定为文庙和学宫的新址;经请示省、道、府的巡抚鲁公、巡按郭公、分守道江公、分巡道任公、知府朱公“咸可之”,都表示认可。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2
Re:(风水文庙)璧山文庙: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儒学地标



大成殿默默在风霜中矗立。

  朝拜文庙,这是电影《孔子》上映之后,悄然流行起的一种风雅时尚。
  在当年,《孔子》在台湾的首映式干脆就直接放在了台北文庙,现场还恢复古礼,19位小学生表演了佾(yì)舞(指乐舞),场面隆重。
  作为传播儒学的重要载体,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文庙建筑便在中国的大地上兴起,经过近2000年的历史,到清末民初,中国几乎县治以上的地方均有文庙建筑。
  曾辉煌一时的璧山文庙作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儒学地标,再一次凝聚人们关注的目光时,凸显出怎样的精神向往?璧山文庙到底有那些特别?
  1015日,记者采访了区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主任傅应明,在他心中,璧山文庙是一个写满传奇的地方。他说,很多人对于文庙认识存在误区,其实,文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供和尚、尼姑修行的寺庙。而从清代《璧山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祭祀活动是由当时的政府主导,列入了财政预算,而且是专款支出。文庙在当时的地位,不仅是专门祭祀孔子、传播儒家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之地,而且还是担负着一地教育管理的行政机关,同时也是当地的最高学府所在。


    工艺精湛、金碧辉煌的文庙堪称古建筑的艺术瑰宝。


    

   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元朝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孔庙建筑 300多处,大部分是清代建筑遗存。重庆现仅存几处文庙遗迹,璧山文庙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全市保存最好、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文庙。
  那璧山文庙建于何时?乾隆《璧山县志》上说逮元之丙申,县治既革,庙学亦废
  傅应明说,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璧山文庙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元朝,但现在对于这个说法没有更多的史料可查。
  据各类相关文献记载,璧山文庙建成以后几经迁建:始建县城南门外、迁移至县城西门内、在县城南门外旧基上修葺、改立今址。
  第一阶段,璧山文庙的始建,从一些史料记载,其最开始的选址应在如今的璧山实验小学A校区附近。因为按照古时的设置方式,庙学应该在一起,而当时有可靠的记载,作为教学的文昌宫就建在璧山实验小学A校区,由此推断文庙就应该在附近。
  第二阶段,由县城南门外迁移至县城西门内,时间是明嘉靖年间到明万历四年(1576)。这次迁移基本形成文庙规模,主要有主体部分、明伦堂、和学署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用于祭祀用,由启圣祠、大成殿、东庑西庑、两道门(戟门和棂星门)、泮池组成;而明伦堂即学宫,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场所,就是当时璧山最高学府(县学)的所在;学署的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教委部门,设置有教谕和训导两个衙门,主要负责当时的教育行政管理。
  第三阶段,在县城南门外旧基上修葺,时间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当时,璧山已归并永川,史料记载永令董粤固奉文修葺,仍治南旧基,止修大成殿,以备祭祀。至启圣祠、东西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名宦乡贤祠、学署、斋舍,俱未修葺。也就是说,当时迁建在璧山实验小学A校区的文庙其实只修建了主体祭祀部分,其他都没有修建。
  第四阶段,改立今址,时间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当时,浙江会稽县人许绍熙由举人任璧山县令,第二年奉文修建,从此几百年时间中,又陆续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看到的璧山文庙,如果从史料可以查证的启圣祠移建算起,应该有440多年的历史,因为明嘉靖皇帝即朱厚璁在位时间为1521——1566年;如果从大成殿的迁建算起,也有430多年的历史了。


玄机:坐向与其他文庙不同
  璧山文庙建筑依次走高,整个建筑有居高临下之感,俯视山河;礼仪端庄,等级森严。御路浮雕,柱础石刻,工艺精湛,巧夺天工;龙凤横匾,雕龙撑弓,玲珑漏空,壮美无比;琉璃滴翠,飞檐传神;金碧辉煌,耀眼夺目,堪称古建筑瑰宝。
  在大门左侧立有文武下马碑,任何官员到此,都得规规矩矩地走着进去。圣贤之地,没人敢造次。据了解,这块下马碑是从丹凤文庙搬迁过来的,从各种史料记载,璧山区境内有丁家文庙、八塘文庙、来凤文庙等多处,一个地方出现多处文庙,不仅彰显出当地经济的繁荣,还能说明当地的教育事业的繁荣,表明璧山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文化和教育的传统。
  说到璧山文庙的玄机,选址坐向也与众不同。从各地的文庙坐向来看,一般都南北朝向。这与中国人修建房屋的习俗有关。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
        但从现有的资料看,似乎只有璧山文庙在坐向上选择了坐西向东。是别出心裁还是另有玄机?傅应明说,其实这应该与当时璧山文庙的选址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背靠凤凰山,面朝璧南河,没有更好的地点可供选择,这也成为了璧山文庙与众不同之处。
  对于文庙的认识,傅应明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现代很多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文庙不能等同于传统的寺庙,它不供神,只供孔子及历史上为发扬光大儒家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贤德之人。文庙的祭祀和老百姓的祭拜活动不一样,它是由古时政府主导的祭祀活动,每年的祭祀经费都纳入财政预算,是有专门的经费。
  据乾隆《璧山县志》载,本县旧额春秋二祭,文庙及山川社稷各坛祠,原编银五十二两,因钱粮不敷裁并永川县,于雍正七年十一月内奉文复设县治,遵照康熙十一年十一月内奉文之例,请给春秋祭祀银一十六两;又,照康熙五十年正月奉文之例,于本县地丁银内,扣留备祭;又,于雍正十三年奉文,加增祭祀银二十两,于藩库请领。由此可见,文庙作为当地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它的祭祀活动,在当时不仅是民间行为,而且还是重要的政治活动。
  随着时光的流逝,璧山文庙的地位在世人面前已渐渐淡化。如今,古柏、碑刻、下马石等也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座大成殿,默默地在风霜中矗立着。但我们一定要留给后人知道的是,在这里,不仅能够读到璧山千年的悠久历史,还能让你真正在这里寻求到璧山的文化之根。

新闻作者:连宏宇 罗君 文/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2
重庆文庙 古建筑的精品




  信报记者 李炼

  大成广场是璧山县城最大的城市广场,它的得名源于广场边的大成殿。大成殿是璧山文庙的主体建筑。

  璧山文庙是重庆直辖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文庙建筑群,也是我市境内至今保存较好、档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群。

  文庙

  敬奉孔子的殿堂

  文庙又叫孔庙,是敬奉孔子的庙宇,因与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相对,故称文庙。在一般情况下,文庙的平面布局,由南至北分别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寺和东、西配殿等组成。其中有一些是文庙特有的建筑和专用名称。如泮池,是一座架着石桥的圆形或半圆形的水池,来源于《周礼》中的“辟雍”,原意是指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棂星门是一座挺立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楼,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保佑。大成殿是“集之大成”的殿堂,位于全庙中心,殿内供奉孔子及孟轲、颜回等12位哲人的牌位。后殿为崇圣祠,为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和主体建筑。

  文庙建筑历史悠久,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始,文庙建筑便在中国的大地上兴起,经过近2000年的历史,到清末明初,中国几乎有县治以上的地方均有文庙建筑。重庆有籍可考的规模最大的文庙是建于宋绍兴年间的重庆府文庙,即临江门内著名的夫子池,直至抗战时期,此地都是重庆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上世纪80年代,市群众艺术馆的展览馆还设于此,到“夫子池”看展览也是重庆文化人的重要活动之一,许多重要的艺术类展览都在此举办。

  800年历史的

  璧山文庙

  据璧山县文管所所长赵兴忠先生介绍,璧山文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历时十余年,至嘉泰四年(1204)秋建成。原建筑有三殿,侧为耳房,山门前建有一座石牌坊,侧有“礼门”、“义路”两坊。现存大成殿、厢房、崇圣祠以及在2001年重新复建的棂星门等,总占地面积(含殿前天井)共1240平方米,位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呈对称格局,体现出我国古代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的传统规划方式。

  推开大成殿厚重的雕花大门,空荡的殿堂内显得有些幽暗,在赵所长的指引下,我们看到房顶脊檩中部绘有太极八卦图,并有“咸丰四年甲寅四月二十九日毂旦”的字样。赵所长介绍,璧山文庙在南宋始建时,原址在县城南门,明万历年间,县令成宗耀改建在西门内,坐西向东,明末毁。清康熙二十五年奉文修葺,“仍治南旧址上”,雍正七年覆没,雍正十一年知县许绍熙奉文修葺,仍改立西门内。时至清代中后期,因殿堂破败,县署遂于咸丰四年(1854)重修此庙,同治三年(1865)又予修补,光绪十二年(1887)加以巩固。历代以来,此庙朝拜者众多,香火繁盛,每届县官上任亦必来此庙朝拜孔子神位。

  大成殿是文庙建筑中最重要的主体建筑,自1950年起,文庙作为璧山县公安局的办公场所,所以建筑型制得以较好的保存。

  在赵所长出示的一份资料上,对大成殿现存的建筑装饰作了详尽的描述:

  该殿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厢房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正殿筑于双层素面台基之上,其台基分别高1.2米和1.4米,阶梯式踏道左右两侧分别为四级、七级。大成殿为木结构古建筑,重檐歇山式屋顶,屋架为抬梁式露明造,11架檐屋前后乳栿,搭牵用四柱,柱径0.51米。面阔五间,明间面阔4.9米,通面阔1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1米,通高14米。下檐斗栱下施普柏枋,为宋以后木构建筑做法。普柏枋横断面12X25厘米。上下檐施斗栱,上檐84攒,下檐110攒,明间施平身科如意斗栱9攒、次间4攒、稍间5攒、柱头科4攒,转角科木栱未施大斗,由柱头上穿榫出四层龙凤形假昂,施平盘小斗、托在大斗上45度斜向成网状叠成蜂窝形,俗称“鸦雀窝”。斜向各挑四层栱,两大斗间正面向里外各出挑两层斗栱,每层均施龙凤昂及多种花饰。梁柱均用石红天然矿物质颜料粉饰。歇山式琉璃瓦屋顶的戗脊、正脊、翼角及鸱吻均用缕空黄、绿色琉璃件组砌。大成殿正面设6个鼓镜式柱础。当心间辟六合门6道,门上部为雕花窗棂。次间各三道六合门,梢间下设障水板,辟窗四道。

  璧山县文庙建筑群除大成殿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外,还有殿后的崇圣祠旧址,崇圣祠又名啟圣殿,是供奉孔子母亲的殿堂,位于大成殿后的山坡上,虽建筑已不是原物,但在房屋墙壁上还嵌有许多刻有“啟圣”字样的老砖。在大成殿前,是复建于2001年的棂星门牌楼,此牌楼按传统文庙的棂星门型制建造,冲出坊顶的四根圆柱绘以金色祥云,昭示着国运昌盛,礼仪重光。璧山文庙背后的凤凰坡,是璧山县城的制高点。拾级而上,可见路边的岩壁上,嵌砌着数十尊石雕的宗教佛像、吉祥瑞兽、古代人物雕像以及十多通历代碑刻。这些都是璧山县文物部门经过近20年的工作在县内各地收集抢救而来的,据称其最古老的石刻出自宋代。漫步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民间石刻艺术的长廊,它们与古老的文庙一起,见证着这块土地上星火相传的文脉。

  中国古代建筑的

  代表典范

  在以往的岁月中,文庙是我国城池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但承载了历代先民对儒家文化和和谐社会的祷愿与向往,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典范,它的中轴线对称格局、抬梁式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等构造和特定的古建筑群规划格局及建筑法式,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建筑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众多的古代建筑中,文庙都是居于重要地位的,对研究者而言,对文庙建筑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视的,在现当代,无论是建筑学泰斗梁思成还是其后学,都对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在文庙建筑中考据出中国古代营造法式的诸多精典的传统工艺与技术。著名学者白文明在其鸿篇巨制的《中国古建筑艺术》中指出:“孔(文)庙在我国有着特殊地位,没有哪一座祠庙有它那样悠久、那样阔绰和那样多,因为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主流。”璧山文庙的保护,不但是保护了儒家文化的“香火”,更是保护了一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活教材。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2
文庙古牌坊让你触摸千年文脉
“厚德崇文,儒雅大气”是传承至今的璧山精神,如今已生根于璧山市井生活



恍若古今穿越,璧山市民在文庙广场上排练节目。 本版图/璧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大的璧山文庙建筑历经浩劫年代而幸存,阔大的三扇山门见证了璧山千年的变迁。琉璃瓦顶,斗拱飞檐,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后历经修缮的璧山文庙,成为重庆市唯一保存至今的古文庙。
  站在文庙大成殿里,只见一根根抱大的巨柱矗立柱础之上,仰望高达现代建筑5层楼的房顶,太极八卦图绘画在高高的脊檩正中,飘散着千年不绝的文风气息。


  璧山县出过两位状元
  璧山堪称“千年文宗”之地。这片915平方公里、不过15个镇乡的土地上,曾出过两个状元、六位大翰林,还涌现了文学家江朝宗、法学家江庸、医学家张安钦和汪代玺、舞蹈家胡果刚等宗师巨匠,郭沫若、吕凤子等也曾久居于此。
  “厚德崇文,儒雅大气”是被璧山人诠释为传承至今的璧山精神。
  前天,璧山文管所办公室主任陈万华点开屏幕,电脑里整理出近两年来实地普查的璧山地面文物的详细资料。他向记者娓娓讲述:璧山共发现地面文物900多处,这些文物历跨两千年,上至汉代,下至民国时代。早在东汉时期,富足的璧山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棺作为墓葬方式,历年发掘的17具汉画像石棺名冠巴蜀,其中一具迁入国家级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


  三大精美牌坊幸存至今
  璧山地处成渝古驿道,自古以开放的气度包容天下,历时百年至今完好无损的天主教堂“露德堂”就是见证。这是重庆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天主教堂,占地30亩,是一些年轻人拍婚纱照的选景地之一。
  而璧山,也从来不缺对儒雅文化的追崇。现存的文化古迹除了璧山文庙外,还现存有何氏百岁坊、狮子桥牌坊、朝元寺牌坊三大精美的石质牌坊建筑。
  在“七十仙寿世上稀”的古时,一位璧山老太太(奉直大夫周绍熙之妻何氏)长命百岁了,于是地方士绅和官府奏请朝庭“旌表”建坊。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一座雕刻精美的石质仿木牌坊,在成渝古驿道上(今青杠街道安乐村3社地界内)矗立而起,其通高11米、宽8米、面阔7.88米。牌坊上鱼龙飞吻,寿字火焰宝珠顶,刻有狮象、麒麟八尊、八仙圆雕神话故事、戏曲人物等浮雕以及题刻20幅。
  150多年来,融古代雕刻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牌坊历经地震、风化等天灾及人祸,依然庄严华丽,几乎完好地保存着。
  对于爱好古代文化的发烧友来说,璧山非去不可。“仰望石质重檐和精美绝伦的雕刻、题字,古代的人文精神扑面而来。”前天,来自主城某文化事业单位的老傅,站在何氏百岁坊下由衷地赞叹,“眼前的牌坊,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长寿的追求,对孝道的提倡,而孝道和人伦是儒家精神的内核之一。”
  除了八塘镇一品社区东北场口古大道上的狮子桥牌坊,与何氏百岁坊同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朝元寺牌坊,也同样令人震撼。建于清嘉庆四年的朝元寺牌坊坐北朝南,石质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顶,面阔6.35米,通高7.44米,进深2.1米。楼龛内刻有修建记事序文,匾额正面刻着“人天化育”四字,背面刻着“经国福田”四字,牌坊上还刻有八仙过海、十八顽童等浮雕共52幅。
  “如果说文庙是古代供奉孔儒的圣殿,那么璧山的古牌坊则是儒雅文化根植于下里巴人心中的具体器物,是对‘凡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村夫也可以追求厚德崇文’的认可。”在老傅看来,古代的遗世之作,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探寻古代璧山人的精神世界。


  群众自办“历史讲堂”
  斗转星移,古人“厚德崇文”的追求,今天生根于璧山人的市井生活。
  前天,璧山文庙内,欢笑声声,老少爷们在大殿内和大殿旁的天井里,愉快地吹着牛或玩着纸牌。一壶清茶伴躺卧,忍看青山斜阳暮,这样休闲惬意的市井生活,是多少都市人的梦中追求!在大殿正门口,立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几出川剧的节目预告:“9月23日下午2点,《背鞭闯关》、《营门斩子》、《三家店》。”上面还有各剧目主演人的姓名。
  “这些都是川剧发烧友们的纯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他们自发组织管理,自发排练,自己安排服装道具。”璧山文管所所长杨正峰说,文庙还是当地历史爱好者们的“百家讲坛”之地,市民对某些历史感兴趣,都可以登台讲述。“这历史讲堂也是纯群众性活动,台上的人一块惊堂木讲得抑扬顿挫,台下的人一杯清茶听得如痴如醉。”杨正峰说,文庙是璧山市民心目中的文化坐标。市民们要自发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展,也不约而同地搬到文庙或文庙广场来举行。
  文届大殿后的半山腰上,供奉孔子父母的启圣祠正在复古修建,纯木质结构。“这两年,璧山也加大了对文化保护事业的投入。”文管所办公室主任陈万华说。对于文庙广场上的群众歌舞活动,文管所还提供电源等支持。
  除了文娱活动,璧山还启动了涉及所有居民的文明礼仪倡导行动:寻找“红灯止步第一人”,设曝光台“看看他是谁”,发放印着“一路文明风,满目和谐情”的雨伞、环保购物袋和垃圾桶,参与者人人有份。而璧山还开启了倡导儒雅课堂、儒雅机关、儒雅社区的创建行动,支持开设“重庆儒家文化论坛”。
  对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璧山赋予其鲜明的主题,清明是“慎终追远”,端午是“忠诚爱国”,七夕是“忠贞爱情”,重阳是“尊老爱老”,中秋春节是“天伦之乐”。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将‘讲仁爱、行道义、守秩序、增智慧、践诚信’的儒家文化精髓,内化为居民的言行,让每个人都成为璧山精神的文化名片。”璧山县领导说。


  艺术中心比肩重庆大剧院
  今天的璧山县委县政府,对璧山文化事业的投入可谓大手笔。去年,计划总投资6.015亿的新璧山中学,在县城绿岛新区开建,占地360亩,计划2013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可办120个班,容纳6000名以上学生。“这所规模空前的学校,硬件设施都将是全市一流的。”璧山县教委基教科人士说。
  此外,将成为新城绿岛新区地标之一的璧山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将于年内完工。“它的规模可以比肩重庆大剧院。”璧山县委宣传部人士介绍,璧山文化艺术中心投资9451万元,总建筑面积39900平方米,位于绿岛大道与双星大道交汇处,南临待建的中央公园人工湖,西接人民广场。其内部有大剧院和会议中心两大平台,除了可以接纳上档次、上规模的演出外,还可以举行大型会议。
  除了官方的投入,民间的文化发烧友也在行动。在璧山来凤镇,有一处占地16540平方米的翰林山庄,其坐东向西、依山伴水而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系清代“双翰林”王倬旧居。王倬这位清道光二十年的进士,善长楷行草书,留有七言诗《成都旅行书怀》。现存的整座建筑在原貌上进行了修缮,三进院落,南北分布有绣楼一座、雕楼二座、六角凉亭一座,内置天井两个。如今庞大的院落被一位酷爱古文化的生意人巨资接手,他准备将自己多年来潜心收藏的文物悉数搬入,建成一处民间博物馆。
  此外,璧山的美食文化爱好者邓先生,整理编写出一本《璧山来凤鱼文化研究汇编》,如此专门的研究,其心血成果让人大为感叹。
  每当夜幕降临,璧山县城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响起音乐,成群的中老年人踏着舞步健身,小孩子们踩着旱冰鞋欢快地溜来溜去……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傅祖洪


  秋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梢,懒洋洋地洒在璧山县城中心文庙前的广场上。一大群退休大妈围成一圈,在排练扇舞;另一边,几名退休老汉扯起嗓子在高歌……
  “或许,每个人退了休,都会加入他们的群体。”在县城一所小学任教的汪老师说,她每次路过县政府斜对面的文庙广场,都会默想一下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场景,“因为会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所以不至于老来空虚吧?”
  璧山出过两位状元、六位翰林,这是翰林王倬旧居,有人拟将其建为民间博物馆。
  精美大气的璧山何氏百岁坊,历经150年沧桑,风骨依旧。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