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542阅读
  • 1回复

(乡村文化)学者梁鸿:乡村已成文化废墟 中国丧失文化共同底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9-15
凤凰网文化讯 日前,以“文化共荣时代传承”为主题的“东亚文都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数十位来自中、日、韩的文化学者、作家云集本次论坛、共同参与了这一文化盛事。针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现状、传承与复兴的时代命题,中外专家学者在现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纵论东亚文化之流变、文明之变迁。

近几年因创作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而广受关注并获得好评的学者型作家梁鸿,也是本次论坛嘉宾之一。现场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主要探讨了中国都市化进程中,乡土文明何处去的议题,谈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乡村文明中的样貌。

她通过在自己家乡的走访观察,认为中国的乡村受城市化的时代潮流裹挟,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的样态已经沦陷,整个村庄已是文化废墟。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式微,揭开中国文化共同底线沦丧的隐疤,而乡村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文化样态上,都处于坍塌和被抛弃的状态。

以下为梁鸿发言辑录。(有删减)

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已处于坍塌状态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乡土何处去”,我也不知道往何处去,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疑问句,没有特别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刚才在讲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但是对我来说,这几年我做乡村调查,我看到的一个传统文化的样态,实际上是没有那么乐观。因为我这四五年来以我自己的家乡梁庄,就是河南的一个村庄为原点,做了一些考察,我回到自己村里面住下来,然后去访问我自己的奶奶,婶婶,叔叔等等。同时我也沿着我们梁庄人出去打工的足迹,又走了好多地方。看他们怎么打工,怎么思考梁庄,怎么想他所在的村庄。

那么在这两个过程当中,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觉,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个乡村、在一个村庄里面落脚的话,我看到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坍塌的状态。

从梁庄来看,你会看到孩子们对于豫剧,包括一些40多岁的人,50多岁的人他们一点也不敢兴趣,他们根本不爱听。他想看的是电视连续剧、韩剧、日剧,当然也包括我们平常的这些婆媳戏等等等等。所以传统文化在一个村庄里,我们说什么是文化呢?它是日常生活的综合,反应到点点滴滴的生活里面。那么在生活的层面如果它有,那么这种文化实际上是真正的文化。

所以我觉得从一个村庄的调查来看,不管是从一个传统里面的宗族的关系,还是从一个血缘的,还是一个地缘的那样一种情感的状态,实际上村庄作为一个文化的共同体,甚至包括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已经非常非常淡了,我不知道南方是什么样的,因为我没有到南方的村庄做一个大的调查。那么就北方而言,作为一个文化体的村庄已经非常非常淡漠了。

乡村文明的沦丧让中国丧失文化的共同底线

那么所谓的那种传统文化的落实,比如说孝道,比如说儒家文化,那很多的那样一整套的仁义礼智信,在村庄里面也是非常淡漠的。因为这几年我每年回去都会去一个养老院里面看一看,你会看到那样一种中国最最讲究的一种孝,那么在中国最基本的生活层面,真的是非常非常衰微的。这种衰微不单单是经济的原因,实际上是文化共同底线的丧失,这种丧失我觉得才是最根本的丧失。

这也是使得我们所谓的文化的基根很难落到一个实处。那我们要在乡村文明处于坍塌的状态、乡村已经变成文化废墟的情况下,怎么来谈乡土?这个实际上是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就当我们在谈乡土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它作为乡愁,作为一种怀旧,我们互相都没有了,我们互相沦陷。

我觉得当我们说怀旧、说乡愁的时候,其实已经把它淡化了。已经把它变成一个过去了的事物了。因为过去的已经不在现实中占一个最大的比重了。

一个大的政府机构,包括一个地方政府的官员,他所考虑的是怎么样从经济层面来建构我们的生活,来建构我们的农民。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农民当然有经济要求的,因为他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历史的最低层。所以这就形成一个特别大的移植化的假象,就认为只要把农民变成市民,只要把农民变成一个城里人。那么农民就可以完全好了,但是背后一个大的文化的背景是没有人考察的。那么相反的来,文化的思路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让农民回到农村,而是说我们没有去想怎么样让农村变得更好,怎么样让农村更像农村,怎么样让农村适宜人居住,并且同时保留我们的文明样态,那么一个村庄是这样一个存在。

提倡普通话实际上是对土著文化的不自信

我觉得实际上,我们从生活的层面,从一个生活流的层面来谈文化,可能更有一个启发性,比如说方言问题。就是刚刚那个老师讲到,就是在学校里面谈方言,可能你都非常土气,然后被嘲笑,然后可能就意味着你具有某种缺陷。那么前一段时间也有电视台说规定必须得用普通话来报告节目,就是禁止方言。

我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我们要过一种普遍的生活,我们不要那种地方性的生活,因为方言它是跟大地、跟气候、跟空气、跟整个当地的这种文化可能最相一致的,是从土地里生产出来的语言,那么如果你要把这种语言强行的一个消除的话,那么意味着你要消除你跟这片土地的关系。你只能过一种公共的、普遍的生活,而没有地方生活。

我觉得这背后是一种巨大的不自信,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文化是不自信的,我们对我们这片土地里面生长出来的这种一样性格、这样一种气质、这样一种发音的方式,我们都是非常的不自信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背后隐含对乡村的抛弃


另外还有个观点,比如说我们的上海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像刚才讲的这个说普通话,做文明人一样的,这里面有非常非常大的歧义,那背后包含着什么呢?就是在中国人的一个语境里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农村就不好了,虽然没有这样判断,但其实背后是有这种潜在的观念在里边的。每一个生活在中国里边的人都知道的一种观念,所以你看我们作为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呢,后来父母告诉我,你一定要考上上学,一定要吃上商品粮,为什么呢?因为农村确实是非常苦的、贫穷,那么你吃上了商品粮,意味着你有吃有喝。

所以这里面包含了,就是一个社会,一个从政治层面到普遍的、普通的观念层面,都对乡村那种抛弃,这背后也包含着所谓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抛弃;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些歌曲,那些方言,都是传统文化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具体的因子,所以其实我并没有那么乐观。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9-15
朱大可: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 中日韩是文化的三国演义

著名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将论坛主题“文化共荣时代传承”的实质归结为“文化杂交”,一针见血地指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化杂交的产物,他以自己为例,“其实我就是一个文化杂交的产物。我的父亲是闽西的客家人。我是朱熹的后代,据他们调查说朱熹的后代来自浙江杭州良渚文化,我是良渚人的后代。而我的母亲是莆田人,但是北方来的,可能有突厥血统。”

针对“文化杂交”这一概念,朱大可由自身又延伸到“亚洲文化共同体”,对文化的流变交融进行了更为透辟详尽的解析,“杂交是一个基本的生命样态。那么说这个话题呢,我的一本新书,叫《华夏上古神系》,这本书里面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叫做亚洲文化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是现在建的,而是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在以前是没有人提的。”

亚洲文化共同体的主轴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朱大可将其定义为文化的“三国演义”。

“在历史上也可以看到。在日本遣唐使以后中国化,但是到明治维新以后,他是欧美化,然后去中国化是吧?韩国也有这样的经历,就在这个学习,仿效,然后又再一次抛弃,在这样的来回的振荡当中,一方面建构了自己的民族主体性,同时也吸纳了周边国家的这些文化的精华,文化就是这样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循环当中,不断地形成的。中日韩我认为就是一个三国演义的格局,文化的三国演义。”

陈日升:泉州传统文化保存最好是因离北京远 很多政治运动搞不到

2013年,中国泉州在众多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东亚文都”之一。作为泉州本地深耕、研究、传播当地文化多年的老专家,陈日升谈起中国传统文化在泉州的留存之完好,样态之丰富、泉州对整个东亚影响之大之深,可谓口若悬河语重心长,堪称泉州文化的代言人和“活化石”。

其中他着重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泉州得以更为完备传承的关键因素,“我们有一句古话,叫'礼失求诸野',就是最重要的传统在中央,重要的地方有一些小事,特别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50年代以后,传统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中央地方有的已经很困难了,现在再唱高调都是大学的教授,老百姓已经不大行了。但是传统文化在一个偏远的城市,顽强地保留着,所以泉州这个特点。”

此外,在陈日升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天高皇帝远”,“我们这里离北京很远,所以很多政治运动搞不到我们。所以你说南音,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教材,在课堂里面上音乐课,中国其它地方是搞不起来的。我们20几万孩子唱南音,只要他唱过南音,这辈子无论他走到天涯海角,二三十年,他只要一听到这个音乐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了东亚文化。”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泉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当仁不让地冠绝中国,陈日升也毫不客气地表示,“泉州保留这个传统文化,我看在中国地级市里,可能中国是第一个。没有人有办法跟我们比。”

朴永焕:中国受道教文化影响至深 所以“都教授”在中国很火

来自韩国东国大学的教授朴永焕,是韩国知名文化学者,对汉文化也非常熟稔。他将中国文化架构的根基归结为道教文化,同时这也是中韩文化的共通之处。“鲁迅曾经说中国人不喜欢和尚、尼姑,但是从来没有不喜欢道士的。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就是中国文化基层文化是道教文化,光州也是这种文化比较浓厚。

朴永焕认为,道教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对汉民族的心性、思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国古典文学里最为常见的“人与异物(鬼、妖、神)之间的感情”,到衍生出的种种超能力和想象力,再到现代中国人的长寿情结,都可追本溯源至道教文化。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成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受捧的原因。

“大家都看了倩女幽魂,是吧?人跟这个狐狸或者白蛇传,蛇,这种故事情节,把蛇,狐狸变成外星人,就是这个《来自星星的你》,主要故事的结构。所以那么多电视剧当中,最符合中国人的DNA就是《来自星星的你》。”

“道教的不老长生,无意识当中增加了中国人锻炼身体的意识形态,早上公园里全是,韩国没有这种现象。都教授400零几岁,我见到这句话之后,彭祖,中国的彭祖是谁啊?既是道家里面的长寿的神,800多岁。所以他765岁还是很年轻,都教授也是一样,他也很年轻。”

陈龙:日本传统文化传承比中国做得好 天皇神宫20年就搬迁一次

日本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龙是日籍华人,他浸淫日本文化多年,同时因为华裔背景,汉文化亦是其母文化,因此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他长期致力于两国文化的沟通共荣和传播推介。参加此次论坛,陈龙也是代表了这样一座“桥梁”,向中国公众介绍日本对于其传统文化的继承经验。


“日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我觉得比中国做得要好一些,好不少,但是也有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一些传统的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做得非常严格,非常仔细。比方讲,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天皇这个家族,据天皇他们自己讲传承了一千多年,他们有一个神宫,在伊势和三重县(音)最高规格的一个神宫。这个神宫每20年就要搬迁一次,其实就是从这块地的左边搬到右边,再从右边,20年以后再搬回来。据历史记载反复地大概已经有八百年延续这样的事情。每次搬迁的时候,所有的房子的所有的材料他都不用了,完全造新的,里面祭祀的东西,也全部造新的,所以这个就是每隔20年就是一个技术,一种工业传承,就在这个祭祀里面。”

由此可见,日本政府为了保存民间传统工艺,不致断代失传,算是大费周章,但这其实也彰显了日本官方对于其传统文化的敬畏态度。

“比方讲木匠,一般的是爷爷当了栋梁,所谓的栋梁就是木匠的头,当了头,来负责这个工程的事情,他已经带着孙子,他的儿子当然也在,他的孙子也跟着在现场一起参观,就言传身教,就已经到了孙子这一代。”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