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98阅读
  • 0回复

(7届初赛联播)浙江片区初赛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03
— 本帖被 长河 从 课题活动 移动到本区(2012-08-09) —
直接上获奖佳作:



                      质壁分离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9)班  肖毅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当我还在拔着头发苦思冥想如何证明考大学与文化传承的辩证关系时,众多莘莘学子已然又抬起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脖颈。尽管老师一再强调质壁分离是高中生物如何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对于一个生物偶尔能考及格的人来说,陷入胡思乱想实在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疯长的身体与萎缩的灵魂
    孩子的身体是小小的,小小的。可灵魂却不像人们想的那么小——刚好填满那小小的身躯。所以孩子们很少有空虚寂寞的时候。痛了难受了会哭,高兴了会笑,无聊了会自己玩起来,几乎没有一刻可以停下来。
    然而,后来身体慢慢地长大了,而灵魂却在萎缩。这个灵与肉的断层,迅速的便被欲望及邪念混合道德与规则以各种形式占据。当这个空腔变得足够大以致灵魂无法再与躯壳同步时,这个孩子便成熟了,他被唤作成人。
    现在想来,这何其像质壁分离?当如今的孩子逐渐的被激素与学前教育污染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将如何痛苦的呻吟。被迫接受知识堆叠的孩子们如同生活在高浓度盐水中的细胞,人们喊着"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将一大堆新生细胞推入盐水中,难不成打算将灵魂当做科技催熟的牺牲品?
    现在的许多孩子已经失去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更有甚者过早得懂得了欲望,学会了耍手段,进化成为了“面如童子的老妖精”了。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们,或许是我质壁分离的程度还不够。但是,当科技成为文化的代名词,必然会发生可笑的事情。

                       纪律在遵守与道德在败坏
    生活在当今的中国或许是一种幸福,因为在一个制度日趋完善的国家,任何事情都是规划好的。所以成人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个人只扫门前雪了。好心办坏事实在是太普遍了:你不该去帮忙扫大街,因为那是环卫工人的活计,你干了他会扣工资;你不该去帮建筑工地搬砖头,工人们会以为你要向他们要钱,再说了,楼盖得太快,开发商会以为那是豆腐渣工程;你不该亲自去饮用水公司买水,因为一旦你独自扛水回来,众多的送水工将会因为你的好心而下岗。
    所以人们就可以无压力地将败坏的道德隐蔽与条条框框之中,我无法想象这些人就是经过了高考选拔被承认是传承了优秀文化的人。我们如何能漠视整夜啼哭的“毒奶粉”婴儿?如何能放心得咽下瘦肉精猪肉?如何能舒心得乘坐不会追尾的高铁?
    当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GDP再高也不过是一串堆叠的数字。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也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外表光鲜亮丽,内在奄奄一息。发展中国家求发展一点不错,可赚钱并不是为了多买七十年坟墓产权!
    在日益增长的GDP里面,萎缩的是我们奄奄一息的民族精神,是苟延残喘着的文化传承!

                          灿烂的成就与践踏的自尊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要靠他人承认才能肯定自己了。即便是孔老夫子与雷锋这等准圣,如今也要靠洋人的承认才能得以挽尊,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崇洋媚外好似已经成了时尚——鲁迅被剔出教科书,外国文章比重大幅加大。借鉴外来文化并没有什么不好,可当借鉴反客为主,“民族魂”被堂而皇之地弃之不顾,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很多人只看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如何威风八面,国内如何懦弱不堪,所以对传承了好几千年的文化视若无睹,满心满口崇洋媚外。狂人看的书,整页整页都是“吃人”两字,现在看来,有人已经将“崇洋媚外”吃进肚子里去了。无怪乎鲁迅先生亦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的文化也已处于质壁分离的时期了,外表面依然是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可隐藏在内在的堪忧的传承现状需要正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恐怕早被人抛诸于九霄云外了。
    或许用污浊来形容这个世界有些偏激,但或许事实正是如此。据说中国的空气质量算差的,而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感觉,只有那些从国外回来的人才能因为反差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样的,由于我自幼生长在这个环境之中,所以我的看法是片面的。
    但,我们每天呼吸污浊的空气,喝着污浊的水,是为了生存。还有干净的灵魂么?救救孩子!


                              在大学的一方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11)班  王益县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有人说:“大学里出两种人:一种是人才,一种是人渣。”
  在未上大学时,很多人都有目标。而一旦考上大学,完成了在小学,在初中,在高中显性的终极目标,就有茫然无措之感。许多人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或是做什么都不带劲。我怕出现这种情况,然而现今的我只能凭空虚想那一天的生活。人从小的时候到现在或者以后,都会有很多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就在学业上说,我有过太多的疑惑,但终因试卷上永远不会出现这类问题而束之高阁。这些被“抛弃”的问题,也许有一天又会被拾起,那会不会是在大学呢?
  在大学的土地里,有着太多诱人的事物,学识,人等。我只愿在这一方土地里精心修养。往往社会的自然选择不断淘汰所谓的不适者,而适者就跟金钱搭上了不清关系。我只想在精神的乐园里生活。物质只是基础,物质并不是主宰。有了几年的知识做铺垫,有了几年的生存经历——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并非麻木而过,而后在大学的净土上,静静回忆逝去的美好,憧憬神秘的未来。
  繁华皆会逝去,旧梦继随大学。极目长空,那是陌生的城市。世间的所有纠葛都淡在了这里。令人向往的,是探究。时光悠悠,我可以在这里潜心生活,拥抱生活,体味另一番宠辱不惊,风轻云淡的生活。这里的人并非只迷恋于书本,他们专研各个使他们好奇、神往的领域,他们有着独立的精神,同时有着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知识填满人生的空白,金钱必要时修饰了人生的外表。在大学的一方,我执着追梦的旅程。这里会有一段段惊心的故事,就像巧克力盒,你永远都不知道下颗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很乐于这样带有冒险味道的生活,这样有着非凡的体验。在这一次次的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完成人生的蜕变。有着梦幻般的世界的大学里,白昼飘着蒲公英的笑声,夜晚寂静如一条河流。在草地的上方,醉着安详的人;在河岸边,叶子窸窣着。这一方净土如记忆的田园,曲美影动,这是人的一生所向往的地方,就像能给心灵躺着的地方。
  在大学的一方,敞开了无数学子的怀抱。宁静的老街小巷,长满青苔的石墙,脚下整齐的石子路,与温和的人达到极致完美的默契。记载了生命细节与生活的文字,书页间留存的温暖睿智的故事,拥抱着人的一生。转瞬即逝的矛盾,一起玩闹,一起求学的画面,是大学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
  在梦寐的大学里,出的是人才!在大学的一方,承载着梦与希望。


                                 中国人失掉文化自信力了吗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9)班  陈文文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几年前,我们还在夸耀着自己国家地大物博时,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文化的先进性。沉溺于闭关自锁的满足中,对于自己的文化总是总满着无尽的优越感与自信心。
  然而这种自信并未持续多久。当洋人的炮弹向中国炸来时,我们脆弱的屏障一下子被粉碎,民族的文化如一面破碎的镜子散落在地任人蹂躏。这时我们骤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茫然与悲哀——我们的文化就这样如此不堪一击?!于是夹杂着一种弱者的心态,我们的行为及精神向西方靠拢。
  于是很快,那些出过洋留过学的人归来时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自豪感。穿者西装剪着平头就特别神气,然后用不屑的目光扫射着长袍马褂。紧接着就是洋车洋房洋思想,全盘西化的事件也不是没闹过。
  至于文革,那闹得是满城风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差点在那十年毁于一旦。你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要发展一个国家就非要将过去的一切全部毁灭了不成?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力。正是因为对文化极度缺乏自信,我们才会产生这般畸形心理,才要如此急切地去否定曾经的一切。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历史早已丧失的。
  然而又有人会说,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中国国发展的如此之好,已经处于国际前列,难道还缺乏什么自信力吗?
  是的,中国近年来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文化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但似乎是为了弥补什么,我们拼命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实力。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可是我们的潜意识中却总是觉得是西方的才是世界的。一切话或一件事只要得到西方人的认可,我们就会觉得脸上特有光。别人稍稍赞美你一句就好像他们给予了自己巨大的恩惠,而为此激动不已。就好像《2012)电影中的那样,即使是一点点的中国画面也会让我们兴奋不已,而可悲的是我们的角色是低级的制造工人。我们似乎认为只有通过洋人认可的文化,才能在世界站的住脚,所以有了这样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但是,经李慎之等多位学者反复核实后的结果是:这个会议最终并无什么最后宣言,也根本没有提到孔子,甚至连中国也没有人提起。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骨子里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而盲目想追求别人的认同感,以带来一丝安慰。
  都说年轻人是最赋朝气与自信的,那么对于自己的文化呢?看看中国人绝大多数年轻人,看电影要好莱坞,买手机要苹果,中国现在全是山寨,吃饭要去麦当劳,肯德基。。。。。。连年轻的一代也不认同自己的文化,可见中国文化,真的失去了自信力。
  然而,中国的文化就真的这么逊?难道悠悠的茶文化比不上那速开的咖啡?难道百读不厌的经典名籍比不上那只为商业利益的欧美电影?难道我们的文化一定要经得过别人的认同才能昂首走向世界?
  不是的,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她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历史和辉煌。对于我们的文化,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他信力,更是我们的自信力,一种属于民族骨子里的的自信力!!


                              魂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9)班  徐耀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这样的赞美在各类颂歌中屡见不鲜。泱泱华夏,似乎能担得起这一盛誉。我们的文明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亘古不衰,全然是因为在我们的体内有着一种叫做不屈的血液在流淌,身上有着一种谦逊勤劳,勇敢自信的民族之魂在凭依。但是,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血液在慢慢地干涸,这魂魄在不断地被销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文化在不断衰败。以一种不断增大的加速度在向后飞驰。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
  早些年,有这么一段文字在各大刊物和文章中频频出现: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同一时期也有这么一个传言,说雷锋的画像被挂在了美国西点军校,将之作为了军人的楷模。而这些值以我们沾沾自喜的无上光荣,在李慎之等众位学者的反复核实后,所得的结论都只有一个——一切都是子虚乌有。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是会为了一些虚名褒词而沾沾自喜,这里炫耀自己是技术强国,那里叫嚣着世界第一。从没停下那沫星四溅的大嘴,好好地审视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开国初“种稻丰收12亿”,“养猪体壮如象犀”的浮夸王朝,盲目的追求于虚有其表的泛泛言辞,执着于名不符实的丰功伟绩。而这一浮夸风得盛行正是造成文化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
  浮夸之风如此之盛,按理而言,我们的文化应该早已如明日黄花,破败不堪了。为何现今社会仍是一片繁盛之景呢?纵观悠悠千年历史,有无数圣人先贤的灵魂思想在文化中积淀,多少经典史诗璀璨于光阴之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辈们的呕心沥血才铸就今日华夏的辉煌,也正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那深厚的文化底蕴致使文化的衰败得到延缓。但再大的家业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一味地啃老,最终会导致己身的无作为,不能作为。同样对于文化也是如此。家有珍却不知惜,文化衰败还自诩为文化大国,自豪于《论语》,《离骚》等经典被外人学习,殊不知自己却丢失了最为重要的部分,他信于子虚乌有之事,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悲哀。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譬如前文所提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宣言”,“雷锋画像”等例子。自身文化匮乏,还妄图寄托心灵安慰,或者美其言曰“荣耀感”在子虚乌有之事上,并以此大做文章。借呼吁重拾国学的名头,开办什么论语研究班,国学启蒙教育等等层出不穷的牟利形式。假借文化之名,以此来满足己身的一己私欲。这不仅仅是文化衰败颓唐了,完全是在亵渎文化。是在钱欲的沟壑中埋葬自己的魂魄。怎能不使魂殇!
  怎能不使魂殇!怎能不使魂殇?是的,才能拯救文化呢?于我所见,必须先使人人都有文化。而方法之首即必先要寻其根,即重拾文化的精粹即在文化中占据有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但是,我这里所言的重拾,并不是指的你看多少经典,背多少次“为政以德”,而是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的魅力,然后在其之下寻找文化的踪迹。文化无影无形,并不是你看了,背了,听了,学了便能了解的。是要用心去感悟,即便是仅限于只言片语也是足够你去推敲一生的。重振文化必须要先悟。古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便是讲着这么一个道理。
  悟之后,便是审世。以文化中的角度看世界,去体味渗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处的不同文化,再印证于自身所悟,还原世界一个朴真的面貌,溯其本源后,才可创新生。
而最后一步,创新生。即哲学中常言的创新。其之诀窍无非不外乎八字“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现今这一奢靡浮夸之风,重创古时上善若水,谦逊不骄  的社会良貌。方可为文化的初步复兴。才可是真正的拉回悬崖之马。
但是这一切,不过只是堪堪救回而已。文化的复兴,不是朝夕之言便可成就,更需我们去努力去奋斗去刻苦才可实现。而是如现今般独自令华夏魂殇。


                               前方,我的大学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11)班  林振益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一片落叶是一个“年”的轮回,在十几片落叶归根之后,梦想的种子却依然沉睡在泥土里。大学,这片落叶并不是梦想发芽的必要养分,却是一次值得争取的靠近梦想的机会。大学,仅仅只是梦想这条道路上的驿站,他不用为未来或是前途负责。
  大学,仿佛让我触碰到梦想那不安的脉动。于是,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便无数次在我的思想中衍生。
  大学教室再不是课本的俘虏,他是攀往未知世界的阶梯。群聚着的同学就令人扼腕的热点时事唇枪舌战。似一洼清水般的同学静坐思考。而我可能就藏在这偌大的教室的一角,抚摸季羡林的《老猫》,想象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体味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我可能在我的设计簿上信手涂鸦我的灵感,密斯····柯布西耶都是我的偶像。我也可能正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繁琐的计算中,星云,黑洞的魅力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仿佛每个人都是一分子,没有束缚的做着布朗运动。
  大学课堂不再是数理化重复上映,而是我所追求的专业知识的涌动。毕竟在知识的世界里,所有的欲望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在大学课堂,我可以没有边际的追求我的知识,我的梦想。
  然而,大学生活不仅仅只局限于知识的领域。
  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像三月的风,它的美绝不会伤害我,而是让我成长。
  在日光惺忪的清晨,平静的湖水泛着点点熹微。我极不情愿地被拉着去跑操。虽然,梦还在枕边萦绕。但,似乎草籽的清新更诱人。在一个慵懒的午后,陨陨的梨香轻袭。我就静静地坐在湖畔的石椅上,用蓝天白云,绿柳黄花,虫鸣鸟吟去填塞我的论文。当槐叶罅隙中最后一缕夕阳被扫落,我和朋友围着篝火听男生弹唱吉他。幸福的跃动在指尖流转。在一切都沉睡在梦里时,我还在与闺蜜分享做义工时的感动。这手绘的温暖拥抱着我成长。
  读书于书中,狂想于梦中。或一人泡图书馆,或同二三人争辩人生意义,或邀四五人下乡支教。得一日之充实,可抵十年之尘梦。这便是我想过的大学生活。


                                我所向往的大学生活
                        浙江苍南龙港高级中学高三(11)班  包晓冬   邮编325802
                                   指导师:金双燕 
  大学,那个曾经我梦了无数次的地方。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走进那梦想起航的地方,摸一摸那历尽沧桑石柱,感知知识的力量。
  可是,残忍的现实却狠狠地把我敲醒了。那个我打心底里崇拜的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大学校长,竟然玩起了权术。那个思想的天堂,我的大学,快要被那股黑暗的飓风捣鼓得乌烟瘴气了。
  不是这样,不该是这样的。
    我向往的,是不用闹钟就能按时起床,和好朋友们一起去锻炼,然后贪心地大大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暖暖的太阳抚摸我的脸,像向日葵般绚烂。
    我向往的,是能够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中华语言最具魅力,平平仄仄平平,读起来饶有韵味。
  我向往的,是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激烈的讨论问题,但不是像高中那样,空气中氤氲的是紧张的气氛,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升学,而是跟着兴趣去探索,也许也会像王羲之那样吃了加料馒头。
  我向往的,是能够安静地坐在偌大的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捧起一本本我爱的书籍,嗅一嗅那淡淡的墨香,每本书都看了一遍又一遍。天空中有一抹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蓝色,像深不见底的海水的颜色,红通通的太阳每天透过闪亮的玻璃窗照到我的脸上,然后慢慢地舒展开来,浸到整个屋子,像一株诡异生长的植物。
  我向往的,是能够在饭后林荫小道上散步时,能听到爽朗的笑声,动听的歌声······这是,活力的声音。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校园里散发出的是青春的气息,惹得百花都争相齐放。
    我向往的,是有好多大型的活动,舞台剧,飞扬新声,T台秀,义卖······每一次的活动都是锻炼我们的一个机会,我们不仅敢在舞台上说,还敢面对全世界说:这是我的时代由我给你未来,满腔的蒸气已在冒烟我准备好要世界汗颜。
  我向往的,是有一位和蔼可亲的小老头。位高权重,是主宰庞大学院的校长,但却平易近人,40岁的人,20岁的心,经常和我们闹在一块儿。他从不滥用私权,见到行贿的人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他总说那句岁月都蹉跎不掉的话:做人还是清廉点好。
    我向往的,是有一群肯努力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老师,只要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传授知识,那些所谓的多媒体,会让知识失去原始的味道。他们是一群思想独立的老师,教师对他们来说不是职业,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用尽一生想去完成的事业。
    我向往的,是有一群奋发向上的同学,他们从不拿家里一分钱,坚持自己打工赚学费;他们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他们才华横溢,却愿意当又苦又累的砖头工。他们不是家里穷困潦倒,只是觉得自己该有的担当;他们不是甘于平凡,只是牢牢记住了那句话: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
    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一个跟政治,跟歪风永远挂不上钩的自由的生活。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