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67阅读
  • 0回复

(9届初赛联播)江西片区赣州市崇义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附优秀佳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9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省重点中学,语文学科全市名学科,居前列。学生3000多人,高一高二有2000多人,初选后复赛参赛600人左右。简报随后发来。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获奖佳作

长 城
高一(4)班    曹艺    指导老师:赖飞周
当紫气凝聚在了东方
地面铺上了第一缕阳光
我沐着晨风凉爽
来到这古老的城邦
踏上了这犹如古巷
却伫立千年的长城之上
我抚着这高大的城墙
它如同一个壮汉结实的胸膛
微弱的心跳透过指尖  冰凉
两千多年漫长的时光
中间一定掺杂着它许多哀伤
我闭目
脑海中出现了秦朝一个血色的残阳
数以万计的役民遍体鳞伤
他们正用皮开肉绽的肩膀
来撑起这扇抵御外敌的城墙
他们的命运早已被捆绑
面对生活早已失望
时间  过了漫长
战争的硝烟漫延了四方
拿着洋枪洋炮的列强
威武地站在长城上嚣张
人民  终于起来反抗
神州大地出现了反侵略的巨浪
饱含了历史沧桑
见证了许多历史的过往
终于  黑暗里出现了光
我听到了新中国成立声的嘹亮
看到了改革开放和人民正奔小康
还有香港澳门正红旗飘扬
睁开双眼  眼里饱含了泪光
我看到了神九飞天实现航天梦想
蛟龙出现震惊四方
我再次抚摸城墙  我们民族的脊梁
它将赋我们新时代的力量
让我们来书写中国新时代的篇章

茶 悟
高一(14)班  郭又仿   指导老师:赖淑芬

从柜中翻取一罐茶叶,那是我年少时的记忆。舀一勺茶叶放入怀中,静静地看着这些半卷儿的叶子缓缓舒展出身子。
小时候,我总爱看《采茶戏》,那时我便好奇,这简单啊,不就是采些叶子再用开水泡吗,我也可以。于是自个儿便提着一个小竹篮来到路边,将那些所谓的嫩叶摘入篮中。回家后洗净便冲喝,可没想到味道是如此的涩。父亲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而后便笑了笑,对我说:“要喝上一杯好茶可不是这么容易,这是需要磨练的。”


父亲带我来到朋友的茶叶坊。去时恰巧遇见工人们在采摘茶叶,我走近观察她们——原来摘取的茶叶不仅要新绿而且是要一株中最嫩的芽,这样的叶才会让人感到香。等到将采摘的叶冲洗净后而要放置太阳下曝晒。我惊奇地望着眼前的这一片绿,陪在它们的身边,看着颜色渐渐由绿至深绿,身子也打起了卷儿。工人们将这些茶叶收起,我以为不久就可以品尝了。没想到我们却又进了一个“火炉”。这里是烘炒干茶叶的屋子。熊熊旺火在灶下生起,我看见工人们将刚晒的茶叶倒入锅中,然后对其进行翻炒。我有耐心地观察着这过程,可是不一会儿就失了耐心,这儿的温度太过高,我几乎无法忍受。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示意我朝锅中看,我看到此时的茶叶已完全卷起了身子,颜色也已完全变为了深绿。于是一罐罐新鲜茶叶出炉了。


回家时,父亲的朋友送了我一罐新鲜的茶叶。我捧着这罐茶叶,想着我同它们经历了个过程。其实人生何不像这茶叶,刚摘取时是一个新生儿的呱呱坠地,曝晒时是人生的历练,烘炉时是一个艰难险阻,过去了便没什么大不了。父亲是爱喝茶的。自从这次经历后,他总爱和我说说茶文化,他说:“一杯好茶就像是一本好书,它可以影响你的一生。你要不断地从茶叶中汲取人生的真。”对于茶,至今也有了一定的领悟,或许这种精神真的会陪我一生。


杯中的茶叶早已舒展尽其身子,喝一小口,其香久在心头回荡。


翠竹的背影
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一(7)班 何慧娟     指导老师 甘国洪


每一处残垣都在诉说着往事,每一种风物都在书写着历史,万物皆然,竹亦如此。


悠扬婉转的箫笛之声,勾勒出它的身影。没有榕树的高大茂盛,没有栀子的沁人芬芳,这“不柔不刚,非草非木”之物,却在一代文人心中泛起层层波澜。东坡赞其“刚”。于是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叹。竹,杆挺直而不弯,节节向上,那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畏挫折之刚强。“乌台诗案”上的大义凛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的不畏强权,亦是一个“刚”字。然而,物极必反,愈是刚便愈易折。被贬黄州之苦有谁能解?但他是苏东坡,即使被贬,亦存“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心。“玉碎不损其白,竹焚不毁其节”,正是这样的刚强,铸就了“鬓微霜,又何妨”的豁达胸襟。


居易念其“虚”。竹子有节,节有虚空,故能虚心自持,坚韧挺拔。白居易在《养竹记》中说道:“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于是,每作完一首诗,都要念给牧童、妇人、仆人们听,在他们拍手叫好之后,才最终定稿。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个“虚”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不正是这种低头的谦逊,成就了他在诗歌上令人惊叹的辉煌吗?王勃悟其“孝”。“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这是王勃在《慈竹赋》中写下的句子。它们亲密无间,枝叶相交,孝悌之情毕现。王勃深悟其意。年少时,父亲曾对他说:“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聆听父训之后,他便四处学医。后其父任官交趾,他前去看望,千里迢迢。在“路出名区”“躬逢胜饯”之后,途中遭难,溺水而亡。为了诠释一个“孝”字,他失去了整个生命。然而王勃亦成于孝,因有这孝,才有滕王阁的落霞孤鹜,鄱阳湖的秋水长天。


翠竹,不正是那刚强无畏、虚心自持、孝悌之义的完美融合吗?是的,翠竹的品性,亦是古代许多有质感的文人的品性;翠竹的背影,实是文化的缩影。它,从远古走来,缓缓迈步,带着古代文人的笔墨书香,一路留下的是能够净化我们心灵的精神食粮。现在,人们为了追寻古时的那份宁静与诗意,亦将竹子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文人雅士在庭院中种植翠竹,颇有“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的意味。水墨画上的翠竹,傲然挺立,其品性在笔墨的渲染下,永久的弥漫。


黑与白
崇义中学     高一(13)班      吕翔     指导老师:许海燕

黑色,深沉而优雅;白色,纯洁而温馨;铺一张洁白宣纸,用饱蘸浓墨的笔;书一幅人生百态,世间万物。                                                                ——题记


小时候,特别讨厌黑色:多难看啊,黑乎乎的,没有一点生气。总是向往花花绿绿的东西。总觉得得,黑色就是被人遗弃的颜色,是土地的颜色,是贫穷的颜色。白色,是天空中飘着的云朵的颜色,是雪的颜色,是米饭的颜色,是冒着热气的馒头包子的颜色。是向往的颜色。


人生,纯洁的就像一张纸,一张白纸。我们走在这张白纸上,脚下的足迹是黑的,不管你如何走,你是不可能走出这张白纸;不管你如何走,你是不可能抺去身后的脚印;不管你如何走,你是不可能回头再走一遍。在人生这张白纸上,你可以小心翼翼,用你的足迹画出一幅雨后初晴图;你可以不卑不亢,画一幅蜿蜒曲折的江水;当然,你也可以自卑自弃,将足迹画得不堪入目,一文不值。总是对国画充满敬畏和向往,一张洁白的宣纸上,用墨笔轻点浓抺,或一幅写实的山水画,或一幅写意的意境画,点点滴滴间透着无数的儒雅和奥妙。它并不像西方艺术,墨迹背后一大片一大片的留白,给了人们多少想象的空间,这是多么纯粹的艺术,是中华民族这个饱经风霜雨雪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凝结而成的博大精深。


经历过,才懂得。人生不需要过多的繁饰,就像国画上的留白,简简单单是件幸福的事。黑色和白色相互交织,描绘的是最纯粹的人生。长大后,才明白。黑色是种深沉的颜色,它包容万物。黑色,是种稳重的颜色,稚嫩的我们那时不懂得,黑色,一直支持着你积极向上,努力奋斗。黑色,是种流淌的颜色,时光悄悄,青春挥洒……殊不知,曾经的已留于纸间……


白色,是你以后要走的路,你无法预知,这白色,还有多长,不如怀着微笑,轻轻的走下去。你不可以挥霍,不可以妄为,你的未来凭着你现在的抉择……用黑色梦想,描绘白色的未来,你要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活在当下,用浓墨泼一幅雄心万丈,英姿勃发…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