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化作文,推进教学改革
--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陕西省岐山高级中学分赛点简讯
2013年4月10—15日,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陕西省岐山县分赛点在岐山高级中学东、西两阶梯教室分别举行,共有1500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岐山高中43位语文教师采用年级交叉评奖的方式,初评出100篇优秀作品,再由学校语文组教学经验丰富的10名老师组成评审小组对初选的作品进行复评。复评小组评出了一等奖7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31篇。刘文怀、贾朝红、黄文斌、张新军等18位老师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这是我校连续两次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曾有数名学生和指导老师在大赛中获奖。参加作文大赛,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积极推进了我校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岐中赛区获奖学生名单
一等奖
逯倩倩 李宇 汪桂如 李培蓉 江 繁 王 隆 李佳敏康佩颖 雷 彤 沙 瑞 潘 珊 张瑜琪 霍佳乐 王一航 二等奖
张 叶 任海华 马 榕 苏心悦 彭 帅 徐兰兰 田星怡任泽月 戚 青 李紫玥 胡甜甜 李彤彤 韩雪阳 李 茹 苗含笑 鲁鸣 杨任之 苗 青 苟璐旸 罗锦航 张泽洋 三等奖
谭小石 贾鹏旺 于 晨 陈 航 刘佳琪 徐凌皓 张 宝 王 布 刘 颖 张林胜 尉 兰 高 鹏 巨高飞 牛 娆 王新悦 武高祥 冯利媛 范佳悦 张 津 上官珺 李 佩 曹胜鹏 乔华敏 谭 蛟 段瑞萍 路 晨 杨 颖 张 敏 于思颖 王小蝉 罗 美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岐中赛区优秀指导老师
刘文怀 贾朝红 黄文斌 张新军 曹永忠 李小芳 李 箫 于晓英 程浩平 秦 汶 宁拉锁 文 萍 王军社 魏玲侠唐怀章 邱娟宁 张 洁 杜礼让 刘智强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优秀作文欣赏:一等奖
梦·忆
岐山高级中学 高二(2)班 逯倩倩 指导老师:刘文怀
美丽的曾经,被忆起,便成永恒。 ——题记 昏暗灯光下,我手捧一本古书。抵不过强烈的睡意,恍惚中,将头埋在泛黄的书页之间......壹——红囍·嫁衣
朦胧间,耳边的嘈杂让我不由轻皱眉头。抬眼,大红的双喜字,火苗窜动的红烛,还有,一袭红装的女子,悄然跃进眼帘。 哦!这便是成亲吧! 还未思量这是什么地方,便有一人唤住我:“哎呦,二小姐快点,新娘还等着叫你一声姐姐呢!”走至前厅,来到跪着的新人面前,我才看清女子身上的大红嫁衣。怎么说呢?这是一种怎样的华丽?金丝织成的罗袖,红线勾勒的鸳鸯,珠玉流苏的盖头......我当真,移不开眼。 记得祖母说过,她也曾穿过那红嫁衣,但衣服在早几年就流失了。我羡慕她那样的运气,也遗憾自己未曾亲眼见过那袭红衣。而此时,看到眼前的嫁衣,心情便无比激动。接过新娘递上的茶盏,听她那一声清脆的“姐姐”,我满眼都藏不住那笑意。 流光溢彩,红妆丹蔻,怕是这世间每个女子都渴望的吧!我也不例外,却更独独青睐于那嫁衣。坠地的裙摆仿佛在我的心上划过,珠玉清脆的击撞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回荡,宽大的水袖宛若漩涡,吸引着我...... 梦醒了,一切却还那么清晰。贰——岁月·无题
我来到了那壮丽的瀑布前。身临其境,感受着它的磅礴气势,脑中忽现李太白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的真切啊! 我来到了那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万千溪流在这里汇聚,支撑着黄河水的不止奔腾,正应了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还到达这宏伟的紫禁城呢!紫木窗扉依旧那么高贵;大理石的阶梯似是没有尽头,我走不到顶端;白玉石狮张开嘴,想要吞并世间一切,还似往昔那般威武......那漆红宫门,在夜幕来临之际,缓缓闭合,伴随着那沉重的声响。我仿佛看见一两个,手执宫灯的宫女,渐渐消失在宫门之后...... 梦醒了,它们仍旧在那里,静默存在。叁——丝竹·亘古
徘徊在寂静的长廊里,我享受着来自远方缥缈的声音。古筝的回音令我心静,但那破空而来的笛音又让我心颤;琵琶的弦在作响,有人又将玉箫执在手中轻吹 。驻足在这里,聆听着四方天籁,我想,我的心也在躁动不安吧! 我想起那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闺阁女子;我想起那些白衣胜雪的浪荡侠客。她们,在闺房里将乐曲弹给自己听;他们,在高山之巅将箫声传入俗世。 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那壮阔的《秦王破阵乐》;突然,激昂的声调变换成为那悠扬似流水的《春江花月夜》;哦,还不止这些,我似是又听到了那肃穆的《破阵子》、婉约的《霓裳羽衣曲》...... 梦醒了,我的耳旁依旧余音回绕。肆——终了·梦醒
那些美丽的中华古韵,我为之倾心。想若会有一天,我便也会穿上那火红嫁衣;也能为自己奏一曲华乐;或许,还可以在山林之间、在溪流河畔,吟一首诗、做一幅画...... 梦醒来,手中的那本古书还未看完,而我,却似是已经读完了。 梦醒来,我却似乎还未醒......
徜徉诗海,神游其境
岐山高级中学 二(23)班 李宇 指导老师 贾朝红
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诗、书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喜欢在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诗词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一面适合于许多人的镜子。 ———题记 诗,是唐时的一枝柳,摇曳于古风河畔;词,是宋时的一尾鱼,嬉游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诵于大江南北;词,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于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溪女,在河边浅唱着绝代的歌…… 我喜欢徜徉于诗海之中,去看万多浪花奔腾向前,是万千瑰丽的亮点。我喜欢神游于意境之间,去感受浪花敲打我的心弦,激起心湖的涟漪。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一株驿外断桥边的梅花,虽被霜雪覆盖,但勇敢地挺着身、昂着胸,迎着刺骨寒风。她,无意于苦争春,一任于群芳妒。待她的生命绽放到最后一刻,将“零落成泥碾作尘”,剩下的只有她未消散的香魂及高贵的品格。在这朵浪花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顽强,什么叫做不屈! 轻叹一声:傲骨梅花,遗香千古!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日子里,“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他有着什么的遭遇?竟然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他有着多少爱民情结,自己的温饱早已成问题,还想着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在这朵浪花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忘我,什么叫做爱民! 轻叹一声:沧桑老人,爱民心诚!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一对即将离别的恋人,“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兰舟南驶,男子坐在船舱里出神,不禁抬眼望去,暮色苍茫,楚天辽阔,更加愁闷。都说江南很美,但对于一个漂流在外的人,对于一个离开了心上人的人来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这朵浪花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痴情,什么叫做无奈! 轻叹一声:多情恋人,无语凝噎!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在塞外“孤身遥望玉门关”的将士。由于边疆环境恶劣,“黄沙百战穿金甲”已成了那儿的真实写照。他们不仅要适应塞外的环境,更要面对敌人的刀剑威胁,在这样的条件下,将士们毫不退缩,一心挂念国家和百姓,为了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太平生活,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绝不班师的誓言。他们是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呐喊!在这朵浪花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英勇,什么叫做爱国! 轻叹一声:爱国将士,心系和平!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润湿了诗,诗更淅沥着雨……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风拂动着诗,诗将风轻扬…… 在诗海里,捧起一朵浪花,我看到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中有奇景,奇景如诗秀…… 在诗海里,我们可以捧起无数朵浪花,去理解诗人心中的愁苦与欢乐;在诗海里,我们可以融入诗的意境,去感悟诗人心中的心酸与欣慰;在诗海里,我们可以徜徉其中,去聆听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欢愉…… 徜徉诗海,神游其境。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