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66阅读
  • 2回复

(9届初赛联播)宋代理学家程灏所建大程书院:河南片区扶沟县大新镇一中分赛点快讯(初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4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文化作文大赛
河南赛区扶沟县大新镇一中初赛点简报(初中组)



  这里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灏任扶沟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有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道教圣地雾烟山、吉鸿昌将军故居等。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坐落的县城——扶沟。
  在这座县城的东面有一所名校——扶沟县大新镇一中。20133月,该校举行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文化作文大赛河南赛区扶沟县大新镇一中初赛(初中)。该校精选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选手们激烈、紧张的角逐以及评委们细致、认真地评审经过阅卷老师,该校共产生11篇最优秀的作文代表学校去角逐决赛名额。胜出的选手将有机会于2013年暑假前往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4-24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文化作文大赛河南赛区扶沟县大新镇一中
               初赛点简报(初中组)

获奖小作者名单
一等奖
      屈迎接   陈玉珍
二等奖
      张  静   毛梦想   贾振华  
三等奖
      毛润冰   陈会杰   毛  宁    邵永威    王  玉    姜  帅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4-24
  三等奖
  佳作展示
                    豫 剧  
               学   生:毛润冰 辅导教师:姜坤

  “刘大哥讲那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爷爷把电视调到了中央十二套的戏曲频道。我只有靠边站的份了,爷爷是最喜欢听豫剧。每次爷爷听豫剧我就很纳闷,有什么好听的,爷爷在看的尽兴时还会哼上几句。还是问问“度姐”吧。
  原来豫剧还有这样恢弘的发展史啊。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它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最早的称呼叫“河南讴”,又有汴梁腔(见徐珂的《清稗类钞》)、梆罗卷等称呼;清代中后期又有“高调”、“靠山吼”、“靠山黄”等称呼;民国期间民间也称本地梆、土梆等,学者文人这一时期又以河南梆子称之。“河南梆子、”“豫剧”之名最早有时也包括河南的其他剧种,直到1947年秋,洛阳、开封、兰州、西安四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现今的豫剧。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五大流派,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高调(以濮阳、菏泽为中心)。1934年统计,豫剧大体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加之文人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四五十年代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被官方正式更名为“豫剧”。
  “豫剧”这个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豫剧之名的正式由来,还得从建国以后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梆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在河南省内,而且在沿边省份传播。1950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发展戏剧事业,曾派人到郑州招收一批河南梆子演员到武汉,组成了以王若瑜(即陈素真)、王魁元、黄忠祥为首的“群众河南梆子剧团”。1951年,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在武汉举行春节联欢会,群众河南梆子剧团的演员李景萼等演出了《拷红》。演出结束后,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接见了李景萼等演员。谈到河南梆子时,邓子恢说:“河南梆子是个小名,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我看可以取个大名为豫剧比较恰当。”同年8月间,该剧团到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前,将河南梆子更名为豫剧,“群众河南梆子剧团”改名为“武汉市群众豫剧团”,河南梆子公开打出了豫剧的旗号。1952年l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香玉剧社的河南梆子剧参加了会演,在这一次会演中,官方改河南梆子称呼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此后,我国各地纷纷成立豫剧职业团体,迎来了豫剧的大繁荣时代。
  看着“度姐”的一番解说,我懂了,爷爷为什么那么痴迷于豫剧了。经历了几百年的锤炼这以不单单是一门艺术,更是体现河南人民丰富的精神文明。

                      河南文化之园林  
                   学   生:陈慧杰 辅导教师:姜坤


  “同学们想一想在咱们河南省哪座园林最为有名?”语文老师面带笑容的问我们。
  ……
  “惭愧啊!真是惭愧!我们这一班可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啊。……说啊,毛梦想,你可是咱班的才女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语文老师失望说。
  看到语文老师失望的神情,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查个究竟。
  河南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造诣高超。
   秦汉时期,除了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外,西汉梁孝王刘武的梁园(商丘梁园)在全国享有盛名。
  东汉时期,皇家在洛阳营建规模巨大的西园和芳林苑。
  曹魏明帝时,在芳林苑里筑景阳山,明帝还亲自率领公卿和群僚挖土,在上面植树种草。
  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园林“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后汉书》),这“有若自然”后来被视为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魏晋南北朝热爱自然的高潮,进一步推动了造园艺术。西晋时,洛阳石崇所筑金谷园,享一时盛名。其园在洛阳城西,背依邙山,前临金谷水,规模宏大。
     隋唐和北宋,造园技艺逐渐发展和多样化。其中洛阳园林最受推尊,所以宋人邵雍有“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的崇高赞誉。提到洛阳园林,不得不提的就是位于市南12km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的白园,白园坐落在洛阳龙门东山,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2.9hm2,是一座依山傍水、秀色宜人的小巧园地,依山势建有松风亭、白亭、翠樾亭,道时书屋,乐天堂等富有唐代风格的亭阁。传说为白居易当年饮酒赋诗之地,建有一座草亭,古风遗韵。园内有一条镶有近百块白翁诗作碑的诗廊、流派纷呈,皆出自现代书法名家之手。白园偎依香山,近傍伊河,茂林修竹,流水潺潺,风景美如画!白居易晚年与八位志同道合的老友常欢聚香山寺,死后就葬在寺中,这才有了白园。香山有幸埋千古诗人,诗人有幸长眠青山绿水之间,拜谒白园,令人情不自禁想起白居易那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沿着小园香径独徘徊,先坐在茶座上,端起茶杯,想象诗人当年在此吟诗会友的情形,久久不能自已。白园,山峦怀抱,柏青竹翠,临峰而立,清风送爽,可远眺龙门石窟,可旁观香山古寺。依山势建有松风亭、白亭、翠樾亭,道时书屋,乐天堂等富有唐代风格的亭阁。传说在白居易当年饮酒赋诗之地,建有一座草亭,古风遗韵,游人至此,雅兴顿生。 园内可分为青谷区、墓体区、诗廊区、管理区4部分。青谷区自然风光秀丽,两侧都是高高的绿竹,主要景点有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等,白居易的塑像就在乐天堂内。墓体区有半球形墓冢、古碑、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庐及翠柏、牡丹等各色花木,设计独特,肃穆典雅。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诗廊区在墓区北侧,主要有道时书屋、翠樾亭,此地集中展出当代书法家、画家的白氏诗作,还陈列有白氏所著的各种版本及生平事迹。                                                                                                                              
     唐高宗时,在洛阳建造了上阳宫,武则天时又扩大其规模,南临洛水,西距谷水,东即宫城,北达禁苑,内有别殿、亭、观九所,成为东都洛阳最壮丽的建筑之一。唐代私家园林集中在长安和洛阳。在洛阳,贞观、开元年间达官贵人在洛阳修建私人宅第的有1000余家,且大多有园林。
  可以给语文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了。我也收获了很多,原来生我养我的地方是这么的富有历史底蕴。


                民族英雄——吉鸿昌
               学   生:毛宁 辅导教师:姜坤

  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县吕潭乡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26年任第36旅旅长,10月,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由兰州兼程东进,参与解西安之围。1927年任第19师师长,5月出潼关占河南洛阳,在黄沙峪率师夜渡黄河,击退奉军,连克新乡、安阳数城。
    1928年任第30师师长,调防甘肃天水。1929年任第10军军长兼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5月参加蒋冯阎战争,任冯军第3路总指挥。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旋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翌年称病去上海就医,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接触,随后曾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8月被蒋解职,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
    1932年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8月到湖北麻城宋埠策动旧部第30师起义失败,潜回平津地区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按党的指示潜赴泰山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随即变卖家产,购买枪械,联络旧部,于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旋任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今并入内蒙古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蒋介石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9月,吉鸿昌与方振武率部退至河北顺义、昌平(今均属北京)一带,战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而失败。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引渡到北平军分会。经蒋介石下令,24日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刑前题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1934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这就是俺家乡的民族英雄。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大义凛然,只可惜英年早逝。

                    诸葛亮传
                  学    生:邵永威 辅导教师:姜 坤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他传奇性的故事为世人传诵。

              太昊陵
              学   生:王玉 辅导教师:姜 坤

  又是一年三月三,我身边的亲人、同学在这一天之前,就三五一群陆陆续续去淮阳县的太昊陵烧香、祈福了。太昊陵就是我省有名的古圣迹。
    太昊陵,它位于周口市淮阳县。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礴、规范雄伟的古代宫殿式的建群。太吴陵是为了纪念“人祖”伏羲而修建的。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到了太昊陵,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道门—午朝门。午朝门坐北朝南。午朝门红门金钉。门上方有三块匾额,分别写着:“太昊陵”“开天立极”“午朝门”。大门两旁各卧有一尊石狮子,像一对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太昊陵。我们沿着石板路向前走去,我们走过了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来到了大殿。大殿里有关伏羲的雕像。
     给我最深的一个就是有一棵树“柏抱檀”,这棵树很与众不同——一棵枯柏的树杆间竟又长出一棵檀树来,粗壮的树枝向四周伸展,形成了奇异的“柏抱檀”现象。说柏树又称香树,檀树长在中间合称“香檀”。这棵柏树面朝西南方,毛主席的老家——湘潭,两个名字同音。毛主席生前一直希望来太昊陵,但最终因工作忙碌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去世后其灵魂来到了这里,让人祖爷保佑全国人民过上幸福日子。
    太昊陵还有一个漂亮的地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独秀园,是全国唯一以松柏造型艺术为特色的剪枝公园,内有各种松柏造型200多种。园内有一棵梧桐树,但生长在充满灵气的太昊陵,却与众不同。它的上面有56个主枝,10000多个细枝,犹如华夏56个民族12000多个姓团结在龙的旗帜下。下面的根系苍劲有力,绵延发展。我们称之为“万姓同根树”。还有青龙戏珠树,朱镕基总理曾在这里留影。
   这里每棵造型,都是经过松柏育苗、嫁接、揉编、雏型、成形等阶段,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整个修剪过程要促挖结合,精修细剪,匠心独运。整个园内松柏夹道,绿草如茵,园中套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种树木造型点缀其间,疏密有致,千姿百态。“双峰骆驼”昂首遥望,似引颈长鸣。绿色的“牧包”,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风光。 “巨龙”南侧,“双象”守护,“长鼻子”卷着地上的绿叶。公园正中,一座直径4米、高6米的六角亭造型引人瞩目,驻足于此,遥望四周,向前看有“双龙戏珠”、“百鸟朝凤”、“直升机”直冲云霄、“火车头”呼啸而过;向后看有“猴子”打伞、“孔雀”开屏、“擎天柱”拔地而起、“绿宝塔”巍然耸立;向左看有“双熊”嬉戏、“沙驼”望饮、“汽艇”远航出海、“拖拉机”正在施耕;向右看有“金蛇”窥雀、“虎”啸天空……高者丈余至数丈,低者尺余至数尺。
     置身其中,你会感到,这不是一座公园,而是一座庞大的艺术宝库,一座包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粹的艺术大观园!

               大程书院
               学   生:姜 帅 辅导教师:姜 坤

  大程书院位于扶沟县城内书院街,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2938.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间,共52间。是遗留的县城时间较久、规模较大和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国第三位。
     大程书院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
  书院规模雄伟。从建院始,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的更新扩大,现在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缪应缙重建。    走进书院,迎面是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高柱重梁,砖山瓦顶,重檐叠脊,布瓦跑兽,木雕彩绘引人入胜,大门两侧耳房10间,东西对称和大门混为一体,雄伟壮观。走过大门是“龙门”,“龙门”与大门风格相似,面阔三间,两侧有耳房8间,由月亮门通向东西耳房,各成小院,清静幽然。
     继续前行,步入龙门(即二门)。据说龙门位于黄河上游,其流甚急,古代传说鲤鱼登此门即化为龙。科举时代称会试得中者为登龙门。在这里呢,把进入考场的大门叫龙门,也是对入学弟子、进取及第寄予的厚望。古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写道:”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在过去,只有“大比”之年方得开放,每当龙门开启,豫东百姓无不争先恐后赶往书院“跳龙门”,以期好运,久而久之成为百姓避霉祈神速、喜闻乐见的民俗。传说一跳“龙门”金榜题名,二跳“龙门”青云直上,三跳“龙门”财源广进,四跳“龙门”百年好合,五跳“龙门”得生贵子,六 跳“龙门”富寿康宁。
     在通往“立雪讲堂”的中轴线两侧,左左右右对称罗列着东西文场。
  书院的“立雪讲堂”是主房,“讲堂”十米见方,前壁呈框架结构,棂子门窗,这是书院建筑的重要部分,“讲堂”高约十米,面阔三间,单檐斗拱,每间“六攒”,每攒三斗两昂,非常紧凑。显得高大雄伟,蔚为壮观,讲堂的门上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吴三大书定的“立雪讲堂”,和大门两侧由著名书法家马萧萧书写的这幅楹联:“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金字匾额,恰似画龙点睛,给讲堂镶嵌了明珠。
    “讲堂”的中间塑了程颢的坐像,再现了他接人待物“春风满面”的历史旧幕。史书记载,程颢平时独坐或闭目养神,或思考问题,总是一脸严肃,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样。而给学生解答问题或待人接物却满面春风,和蔼可亲。
     讲堂东边的一组塑像,只见程颐、程颢端坐,杨时、游酢(杨时、吕大临、谢良佐为程门四大弟子,都曾寓居扶沟师学于程颢)满脸恭敬站立求教,生动再现了“程门立雪”的典故。1093年,杨时、游酢二人已考上了进士,但他俩为了进一步深造,便辞去官位来找程颐求教。当时,杨游二人三翻五次来找程颐,可程颐为试探他俩的诚心,有意关门不风,闭门不收。在一个大雪天二人双来找程颐求教。刚去的时候下的是毛毛雪,后来雪越下载大,足有一尺多深,程颐看到他们两人冻物像冰人一样站立门外仍不肯离去,求学心切,打动了程颐,才收他们为徒。后来人们就把程门立雪用为尊师重教的典故流传,所以大殿名为立雪讲堂。以此来教育后人虔诚求教,勤奋学习。
     讲堂西边的群塑像是从“大程书院”步入仁途的历史名人。官员:有明代户部、兵部、刑部尚书刘自强,吏部尚书刘泽深;一代才子江西提学付史李梦阳;广东道监察御史杜化中;柳堂、杜化中、罗赞、曹嘉、卢传元、郝维乔、何出光、何出图等,都是从大程书院走出去的官员。
     展望书院,古色古香、风景如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