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46阅读
  • 1回复

“粉红力”成中国“90后”推崇的群体性标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2
“粉红力”成中国“90后”推崇的群体性标签




  ■“粉红力”,是当前我国“90后”推崇的群体性标签。寓意“90后”群体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粉红”变“暴红”,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粉红力”,诞生于一场“70后”、“80后”与“90后”的网络激战。2009年3月,网络上流传一则“70后”的帖子,暗讽“90后”群体人心涣散、信仰缺失,随即引发了一场“三后”间的口水战。在激战中,“90后”就“70后”、“80后”所自持的“红色一代”称谓,打出“粉红力”概念,寓意“90后”群体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粉红”变“暴红”,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粉红力”提出后,迅速得到了“90后”群体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成为其集体性标志。




  “粉红力”:90后的集体性标志
  “粉红力”一词有何魅力,为何能受到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90后”们的如此青睐?提起粉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单纯和稚嫩,一如新生儿的肌肤,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生命力。粉红,还是一种具有无限潜能的颜色,根据维基百科记载,粉红是由红白两色调和而成,因调配比例不同,粉红便有了数百种深浅浓淡不一的种类,倘若再加以不同比例的蓝,更能变化出无限可能的粉红;粉红,又是一种温情脉脉的颜色,“桃李春风一杯酒”、“会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等脍炙人口的诗词,蕴藏着多少只可意会的柔情和不可言传的惬意;粉红,更是一种大胆另类的颜色,时常会与离经叛道的庞克联系在一起,实事上,庞克是一种推翻创新、不拘泥于旧制的革命精神,而非刻意搞怪、叛逆的行为。
  由此,便不难理解“90后”为什么选择“粉红力”来做代言。它不仅一反“90后”在人们心中颓废、冷漠的“灰色”形象,而且很好地契合了“90后”所要宣扬的几个主导理念:
  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承—“90后”虽然被一些人认为“非主流”,但多项调查显示,“90后”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持认同态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依然是“90后”的基本情怀,故粉红虽粉,红意犹在;
  对多元价值观的追求——受时代的熏陶,“90后”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独立,判断事物的标准更加多元,在他们眼里,世界犹如魔幻般的粉红具有无限可能;
  对情感交往的重视——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呵护的“90后”,敏感地察觉到了社会发展背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异化,他们力图一扫笼罩已久的阴霾,以粉红的温情重新装点人们的情感世界;
  对传统的意欲变革与突破——和前代青年一样,“90后”以批判的精神和近乎叛逆的行为对传统提出了挑战,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将由“奇装异服”、“另类举止”、“异形文字”等表层文化,逐渐深入到价值理念等内核,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后继力量,“粉红”势必变“暴红”。



“粉红力”:90后的正面宣言
  “粉红力”的提出是“90后”面对社会的普遍质疑所作出的一次正面回应。一段时间以来,一场针对“90后”的以道德拷问和能力质疑为核心的言论泛滥于各大媒体和网络,使“90后”饱受非议,甚至被污名和标签化。“90后”的遭遇令我们想起了曾经也成为“众矢之的”的“80后”。这不免让我们产生疑问,是现在的青年过于叛逆,还是社会与青年之间总存在着矛盾和隔阂?究其原因,除了青年自身的不足和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之外,还有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时代的加速变迁,使代际差异即代沟的存在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纵观国际社会,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都对青年一代感到无端的困惑,他们我行我素,玩世不恭,让社会感到难以控制。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代沟的研究应运而生。代沟是指在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不同代人在价值标准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代沟的产生不单纯是伦理方面的原因,如两代人之间缺乏感情沟通或所受到的教育不同,而是根源于代际间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在精神领域的折射。特别是当变革速度加快时,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年龄间隔也越来越短,以致即便是同样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80后”和“90后”,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异。
  另一方面,成人社会对青年的“年龄歧视”使代沟往往演变成为代际间的对抗和冲突。受几千年来的父权主义制度和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仍然是一个由成人所掌控的社会。在成人社会里,青年永远被看作不成熟的人,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没有发言权,是“被统治者”。这种现象被称为“年龄的种族歧视”。如曾经“大造其反”的“80后”,如今之所以变得“老实”,甚至开始批判起“90后”,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把握社会权力,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由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极不合理的社会反差:一方面是由日益先进的社会环境所孕育起来的、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过分早熟的新生代,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参与社会的决策管理过程。另一方面,社会却保持一种倾向,即把占有社会劳动力人口多数、富于独立创造能力、具有强烈的自我观念和参与欲的青年拒于社会决策管理大门之外。这种不合理的反差给青年带来的结果是困惑和不满,他们试图通过构筑自己的价值体系,创造自己的亚文化,采取种种“另类”行为,来释放自己的能量和不满,并在成人社会里赢得部分领地。
  因此,不管是曾经的“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他们之所以以各种各样“另类”行为和主张来挑战社会,这是他们为突显自己的价值和对成人社会的“年龄歧视”表示不满而进行的“仪式的抵抗”。就“90后”而言,如果说“火星文”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开始寻求群体认同和形成自己的亚文化,那么“粉红力”的出现,则标志着他们已经形成群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并试图借助强大的网络,重掌话语权,重塑群体形象,对成人社会施加影响。因此,与曾经只能“被动挨骂”的“80后”不同,“90后”已经开始懂得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粉红力”的提出,不仅是他们对成人社会的质疑所作出的主动回击,也是他们向成人社会发出的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号召的正面宣言。
  尽管代际差异难以避免,青年总是显得叛逆不羁、不合主流,但社会发展的经验也提醒我们,差异存在的同时也蕴含着变革与发展的可能。青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他们汲取了时代的精华,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原有社会体系和价值体系的不合理之处,具有极大的潜能。面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社会也该认真反思和调整对青年的态度和政策,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非议和责难,充分挖掘青年身上的闪光点,以平等的对话和开放的政策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大力倡导代际平等,这样才能很好地消除代际之间、青年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2
白岩松:挤对90后没道理,等他们干了坏事再说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日前携手华艺出版社推出新书《岩松看美国》,昨天他来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与读者进行交流并签售,除了畅谈新书,读者提出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比如“对‘90后’被称为叛逆一代怎么看”等。白岩松幽默地表示,现在就挤对他们还没太大道理,等他们干了坏事再说。

  继畅销书《岩松看日本》之后继续“看美国”,白岩松表示,格外要看的还是什么是中国最需要的,这些书都可以有一个副题叫做“看中国”,因为看什么都是一面镜子,反照自己。

  尽管在近日央视《新闻1+1》栏目年度特别策划的赴美采访中,白岩松采访了包括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约翰·麦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等各界精英,但他在书中还是把对美国便利校车的感触放在首篇,紧跟其后的是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文章。这似乎也体现着白岩松反观中国的初衷,体现出他关于“在软实力上我们还不是大国”的叹息。“奢侈品卖了多少、美女有多漂亮、GDP又涨了多少我并不关注,如果中国某个贫困县某一天能开出去一辆校车,我会热泪盈眶。”

  昨天现场读者的提问从“关于慈善事业的看法”,到“央视何时能有台湾那样的娱乐化节目”等,五花八门。一个“90后”读者提出“对‘90后’被称为叛逆一代怎么看”的问题,白岩松笑道:“我借用韩寒说‘80后’的一句话,起码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坏事都是‘40后’、‘50后’、‘60后’、‘70后’干的。我的孩子也是‘90后’,你怎么衡量一个10岁到19岁的群体对中国的影响?现在就挤对你们‘90后’没太大道理,等你们干了坏事再说,当然我们希望你们干好事。”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