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奎小学:文化作文迎春风 文化熏陶促成长 3月24日上午10点30分,聚奎小学组织了“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据悉,该校一共393名学生参加比赛,经过选手们激烈、紧张的角逐以及评委们细致、认真地评审,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9名。 本次作文竞赛,涌现出了一部分写作小能手,他们的作品或以合理、大胆的想象,或以真实的事件、真情的描述,赢得了评委的欣赏。此次文化作文大赛激励学生开展文化阅读,促进教师开展文化教学,通过文化课堂,启迪学生从生命的原点、文化的原点出发,受到文化阅读的熏陶,茁壮成长。(任忠梅) 大赛现场1
 宣传横幅
江津区聚奎小学第十届文化作文大赛获奖情况 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9篇) 获奖作品展播家乡的“黑石” 作者:周心雨 班级:三年级 指导教师:任忠梅 我的家坐落在AAA级风景区——黑石山上,我与山上的黑石为伴,与黑石上那些龙飞凤舞的名人题刻为友,与黑石山上的古树、群鸟,古建筑群、文物古迹……朝夕相处。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一尊尊顽强的黑石。黑石山原有大小黑石六百余尊,它们是怎么来的?据地质专家考证,它们形成于距今约六千万年以前至两亿年以前之间,是大自然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那时,这一带是大湖泊,湖底几千米厚的泥砂随地壳造陆运动慢慢下降,经重压和胶结形成层层的沉积岩泥质的叫页岩,砂质的叫砂岩。后地壳发生造山运动,大湖枯竭,形成今四川盆地,岩层破裂成小块,黑石山这一带的砂岩小块经“球状风化”,即先从棱角风化剥蚀,变成不规则的椭球体,逐渐成为今天的浑圆形球石,其余地方由于地形和其他条件不具备没有形成,所以黑石山这种独特的地质奇观、造物主的杰作天下罕见。 黑石表面呈青褐黑色,是由于在岩石风化表层外面生长着绿色苔藓类植物,其根部几毫米在土壤层里,土壤层富含有机质,颜色灰暗,潮湿时显得更深。“黑石”里面并不黑,是表面色深而已,雨天更深。由于不少黑石外形各像不同动物,又由于明代山顶黑石上就建有川主庙,用以祭祀治水除患的李冰二郎。这些石头或峭然独立,或三五成群,据说有六百余尊,最大的石头可坐百人。然而除本山外,周围却见不到这样的石头,真是奇特。家乡的黑石以它厚重的颜色、沉稳的气势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赛现场
家乡的变化 作者:李梦婷 班级:四年级 指导教师:刁礼泽 我的家乡黑石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过去是一个山不高,水不清的普通而又小的村庄。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也不是穷乡僻壤的地方了。现在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家乡的路变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岖不平的小路了。一进村口,就看见一条笔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各个角落,道路两旁栽满了鲜花和果树,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十分美丽!一座座新修的瓦房,两三层的小楼房代替了破旧的平房,房间里都安装了空调。人们吃的也很讲究,鸡鸭鱼肉成了家常便饭。人们穿的也很讲究了,即舒适又美丽大方。汽车也进入了老百姓的家里。过去的家乡并不是这样,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冬天里,屋子四处漏风,十分寒冷;夏天时,屋子里十分闷热。吃的都是些小菜和稀粥。穿的都是些粗布衣服,一人没几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件新衣服。道路全是土路,雨后路就变得十分的泥泞。也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都是走路时候多,不能很快到达目的地。 如今家乡一切都变了,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引起的变化。我们新时期的儿童,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来建设家乡,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里面并不黑,是表面色深而已,雨天更深。 由于不少黑石外形各像不同动物,又由于明代山顶黑石上就建有川主庙,用以祭祀治水除患的李冰二郎。这些石头或峭然独立,或三五成群,据说有六百余尊,最大的石头可坐百人。然而除本山外,周围却见不到这样的石头,真是奇特。家乡的黑石以它厚重的颜色、沉稳的气势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未来的某一天 学生:王蕊 班级:二年级 指导老师:陈樱 “滴滴嗒!滴滴嗒!”闹钟哥哥硬是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我揉揉惺忪的眼睛,穿上我的万能衣,我的万能衣可以自动调节体温,一会儿可以如羽绒服般保暖,一会儿可以让你感受冰天的凉意,只要你愿意,按动体温调节键,它每时每刻都会让你感到很舒心。然后穿上我的多功能鞋,我的多功能鞋他可以在你想跳舞的时候,变成高跟鞋:在你想运动时变成运动鞋,最神奇的是当我的脚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它还可以让我享受一些高级按摩。装备整齐后,我就要开始我一天的旅程啦! 我骑上我的座骑——个小型飞行器,只要我的手指一点,它就会带我去想去的地方。嗯,好久都没去游乐场了,先去游乐场玩玩。手指一点“游乐场”,哇,马上就到了。这好像比孙悟空翻筋斗还快,嗯,过瘾!游乐场所有好玩的都被我统统玩了个遍,唉,终于筋疲力尽了,突然,我想起了我的多功能鞋。我启动了按摩按纽,痒痒的,麻酥酥的,哇,真舒服!一会儿,我身上的倦意全被赶走了。我又开始了我今天的第二站旅程了——逛街。 我戴上了我的安全帽。这种安全帽的前面装有一盏智能灯。你可别小看它,它的作用可大哩!不信,你瞧!当我走在街上,看着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东西时,完全没有察觉后面疾驰而来的车辆时,我的安全帽会亲切地提醒我:“注意,后面有车辆,请靠边走。”当我急匆匆地想横穿马路时,它还会善意地提醒我:“心急误事,请注意安全。”更妙的是,安全帽的顶端有一个小型的太阳能电池盒,当你把太阳帽戴头上时,这个小盒能吸收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这样就不用三天两头换电池了。这就是我未来的某一天,希望这一天能变成现实。

我难忘的一件事 作者:余小红 班级:四年级 指导教师:杨梅 今年我已经读四年级了,每当回家吃西瓜时,我就会想起了一年级发生的往事。 那是我读一年级的事情了。那天,天气特别闷热。下午放学一回到家我特别口渴。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冰箱里拿了两块西瓜来吃,太好吃了,一股凉意从嘴里顺溜到了肚子。吃完两块西瓜后,我就随手一扔西瓜皮,就开始做作业了。 “哎呦,谁这么缺德?”我听到了弟弟的吼叫声。我立刻把头伸出窗外,糟了——原来是他踩到我扔的西瓜皮上了。只见弟弟手脚朝天,脚下的西瓜皮正在朝我笑呢。这下闯祸了。怎么办?妈妈知道了,肯定会责骂我。我赶紧回到原处,装作什么事也没有。 晚饭过后,爸爸妈妈都在看电视,但我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不敢出去,心里一直想着白天发生的事,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把这件事永远地瞒下去,只要我不说,没有人知道,但是这样对不起弟弟。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要做诚实的孩子,即使做错了事,也要勇敢地承认。”于是,我就鼓足勇气向妈妈认错。我觉得自己的脸此时应该和苹果一样,我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很大的错事,我今天随手乱扔西瓜皮,害的弟弟摔倒了,但是我没有向他道歉。妈妈,对不起。”妈妈听了后,没有责怪我,而是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孩子,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后果,知错就改也是好孩子。知道吗?”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如释重负,我向弟弟承认了我的错误。天气也不那么闷热了,心里凉丝丝的。 这件事虽然过去三年了,但是我始终不能忘怀,它时常提醒着我做一个诚实,知错能改的孩子。 这就是我未来的某一天,希望这一天能变成现实。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作者:罗健嘉 班级:五年级 指导教师:向大娟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吹牛大王历险记》,每当我看见它,总是满脸通红,感到愧疚,这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至今也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来到白沙鹏程书店,看见一本《吹牛大王历险记》,顺手一翻,很快,里面的精彩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我就决定买下来。可我一掏钱,“糟糕”钱呢?我把所有的兜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有找着。当时,我心里很矛盾,那本书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怎么办?我朝书店老板——一位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偷偷一瞥,只见他专注的看着书,根本没有注意我。于是,我悄悄伸出手,迅速地把书塞进裤兜里面,心“砰砰”直跳,再也不敢多留,朝书店门口走去,一出书店就一溜烟跑开了。 “小家伙,等一等……”后面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也许是我做贼心虚,只觉得天快塌下来了似的,心里凉气直冲,胆怯地回头一看,真的是那个书店老板--------那位老人追上来了,想起兜里的书,我跑得更快,老人似乎也不肯罢休,还在后面气喘吁吁地紧追不舍,边跑边喊。跑了一段,突然,传来 “哎哟” 一声,我回头望去,只见老人跌倒在地。但他还在大声喊:“小家伙,你别跑……”。一些过路人看见这情形,一起把我拦了下来。 我只觉得天旋地转,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捂住书的手一松,那本书差点也露出来了。当时我害怕极了,低着头,一言不发,跟傻子似的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时,老人跌跌撞撞地朝我走来,只见他满头大汗,衣服上沾满了泥土,手里拿着破碎的眼镜。我耷拉着脑袋,不敢看他,等着一场狂风暴雨的来临。 老人站在我面前,还不住地喘着气,过了好久才定下神来。老人说:“嗨,小家伙,你跑啥呢?这是你丢的钱。”老人慢慢地把钱递给我。霎时,我感到好羞愧,如果有个地缝,我真会钻进去。我准备把书掏出来还给老人,可四周都是人,掏出来多不好意思啊!我一手接过老人递来的钱,一手紧紧地捂住兜里的书。这时,老人又扫了我一眼,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瞧了瞧我捂书的手,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有些失望地转过身,一步一拐地慢慢离去。“丢了钱,还会跑……”四周的人有些不解,慢慢散去。第二天,我来到书店,把书钱和一副新眼镜,悄悄地放在一本书下,才如释重负地离开。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成长路上,时时、事事、处处警醒我,鞭策我,让我做一个心灵美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家乡的故事 学生:王耀弘 班级:三年级 指导教师:任忠梅 从我呱呱落地,就与脚下这片土地——家乡,结下深深地缘分。我扎根在家乡,从此我思我想我念叨的就是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村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淙淙地流着,它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没有西湖的水平如镜,但是,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 我的家乡还有AAA级风景区——黑石山,因全山布满形状各异的怪石而得名。有人说这座山上的石头怕晒,是一座“怪山”。你看,漫山遍野的石头形态各异,这些石头露出地面的呈黑色,埋在土里部分和低凹处则是本色。仿佛它们真的怕太阳晒,一旦被太阳直射就变成了黑色。这些石头或峭然独立,或三五成群,据说有六百余尊,最大的石头可坐百人。然而除本山外,周围却见不到这样的石头,真是奇特。 爷爷告诉我:这些奇怪的石头有一个传说。传说位于黑石山不远的长江上游有一东海沱,住着一条恶龙,恶龙经常危害附近居民。二郎神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用蜈蚣炼制成神鞭,将大量巨石像赶牛羊一样赶到当地,准备用这些石头将东海沱填埋,以治住恶龙。而长江南岸的石佛意识到:二郎神一旦将东海沱填埋,势必造成大量江水淹没南岸,便化身一只公鸡大叫,引得南岸大量公鸡同时打鸣。因蜈蚣害怕公鸡,二郎神用蜈蚣炼制的神鞭顿时失去神力,再也赶不走这些巨石,巨石便留了下来。 每天放学后,这些巨石便成了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地在石缝间捉迷藏、攀爬,我真感激这些石头能在这里“安家落户”。这些坚硬的黑黑的石头,给我坚强的毅力,给我厚重的熏陶,黑石山上几百年的文化更是激励着我奋勇向前!嗨,跑啥呢?这是你丢的钱。”老人慢慢地把钱递给我。霎时,我感到好羞愧,如果有个地缝,我真会钻进去。我准备把书掏出来还给老人,可四周都是人,掏出来多不好意思啊!我一手接过老人递来的钱,一手紧紧地捂住兜里的书。这时,老人又扫了我一眼,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瞧了瞧我捂书的手,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有些失望地转过身,一步一拐地慢慢离去。“丢了钱,还会跑……”四周的人有些不解,慢慢散去。 第二天,我来到书店,把书钱和一副新眼镜,悄悄地放在一本书下,才如释重负地离开。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成长路上,时时、事事、处处警醒我,鞭策我,让我做一个心灵美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 作者:周凌锐 班级:五年级 指导教师:王正维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吃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这首家乡的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五月初一便开始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那端午节特有的美食了。 提到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味的粽子。粽子,三角形,有咸味、甜味,肉粽、白粽。而此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会飘出粽香,芳香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我对肉粽不感兴趣,对白粽却情有独钟,所以,奶奶总要包上几个白粽让我这只大馋猫大饱口福。自家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剥开粽叶,那白白嫩嫩的粽肉,使你馋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细细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大街上,巷子里也有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的,不过卖的粽子和自家包的粽子比起来可就小多了,不仅如此,价钱还很昂贵呢!但看着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粽子,一个劲的诱惑你,却总也忍不住买上一两个解馋,却再也没有余香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洗艾草也是一大特色。快到端午,人们就上山寻找艾草,将其用热水熬出浓郁的香味,舒舒服服的泡个艾草澡,那感觉格外清爽。俗话说:“端午洗艾草,百病都赶跑。” 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愉快的端午节就顺利拉下了帷幕。 想象我未来某一天的生活 作者:周正静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曹莉 一位年轻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黑板上有她辛勤耕耘的痕迹,谆谆教导那讲台下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牵着他们的手一起步入人生的旅途....... 这将会是10年后的我,我要大声宣誓: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分钟......”每当张雨生的这首歌在我耳畔萦绕时,我都在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我的未来不是梦!只要有决心,只要肯奋斗,只要去坚持,这一切都会由梦想变成现实! 周恩来幼时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我有“为梦想之实现而读书。”我读书不止为回报父母,不止为感激老师。我期望有一天站上讲台,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有着世上最神圣的职业,把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培育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也是我报效祖国母亲的方式。我要每天和他们一起接受知识的沐浴,心灵的洗礼,或是跨过人生的坎坷,打败困难的恐吓。意气风发的带领着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光明的大路。用我的黑发、青春作为代价,换回他们的成长,看着他们从娇弱的小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挑起国家的重担,守卫我们的家园,保护祖国母亲,让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我的梦虽然不宏大,既不是当伟大的科学家,也为是能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但是我会一直守护着这个小小的梦想,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我相信有一天它会成为现实。 我的梦想,不是梦!
家乡的变化 作者:李梦婷 班级:四年级 指导教师:刁礼泽 我的家乡黑石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过去是一个山不高,水不清的普通而又小的村庄。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也不是穷乡僻壤的地方了。现在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家乡的路变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岖不平的小路了。一进村口,就看见一条笔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各个角落,道路两旁栽满了鲜花和果树,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十分美丽!一座座新修的瓦房,两三层的小楼房代替了破旧的平房,房间里都安装了空调。人们吃的也很讲究,鸡鸭鱼肉成了家常便饭。人们穿的也很讲究了,即舒适又美丽大方。汽车也进入了老百姓的家里。过去的家乡并不是这样,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冬天里,屋子四处漏风,十分寒冷;夏天时,屋子里十分闷热。吃的都是些小菜和稀粥。穿的都是些粗布衣服,一人没几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件新衣服。道路全是土路,雨后路就变得十分的泥泞。也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都是走路时候多,不能很快到达目的地。 如今家乡一切都变了,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引起的变化。我们新时期的儿童,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来建设家乡,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我的梦虽然不宏大,既不是当伟大的科学家,也为是能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但是我会一直守护着这个小小的梦想,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我相信有一天它会成为现实。 我的梦想,不是梦!
家乡的“黑石” 作者:周心雨 班级:三年级 指导教师:任忠梅 我的家坐落在AAA级风景区——黑石山上,我与山上的黑石为伴,与黑石上那些龙飞凤舞的名人题刻为友,与黑石山上的古树、群鸟,古建筑群、文物古迹……朝夕相处。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一尊尊顽强的黑石。 黑石山原有大小黑石六百余尊,它们是怎么来的?据地质专家考证,它们形成于距今约六千万年以前至两亿年以前之间,是大自然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那时,这一带是大湖泊,湖底几千米厚的泥砂随地壳造陆运动慢慢下降,经重压和胶结形成层层的沉积岩泥质的叫页岩,砂质的叫砂岩。后地壳发生造山运动,大湖枯竭,形成今四川盆地,岩层破裂成小块,黑石山这一带的砂岩小块经“球状风化”,即先从棱角风化剥蚀,变成不规则的椭球体,逐渐成为今天的浑圆形球石,其余地方由于地形和其他条件不具备没有形成,所以黑石山这种独特的地质奇观、造物主的杰作天下罕见。 黑石表面呈青褐黑色,是由于在岩石风化表层外面生长着绿色苔藓类植物,其根部几毫米在土壤层里,土壤层富含有机质,颜色灰暗,潮湿时显得更深。“黑石”里面并不黑,是表面色深而已,雨天更深。 由于不少黑石外形各像不同动物,又由于明代山顶黑石上就建有川主庙,用以祭祀治水除患的李冰二郎。这些石头或峭然独立,或三五成群,据说有六百余尊,最大的石头可坐百人。然而除本山外,周围却见不到这样的石头,真是奇特。 家乡的黑石以它厚重的颜色、沉稳的气势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