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50阅读
  • 0回复

胡德平:保持历史的记忆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17


  最近在与一些朋友交流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有一个现象十分值得关注:就是改革开放走过30年后,很多人都在问自己,这30年是怎么一个过程?怎么一个历史?有些什么发展阶段?好像不经意间人们普遍健忘了很多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如果整个民族对一段历史,对一个时态的记忆不清楚的话会更可怕,今后的方向恐怕也会有问题。

  我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虽然当时不是一个好学生,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历史科学的热爱。在我的理解中,何谓历史?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过程是否就是历史呢?如果人类社会那一段空间,那一刹那时段没有留下文化遗存,没有文字和各种信息记录,那么就只有客观的历史存在而很难产生主观的历史学,历史的史册就会有一页空白,历史的链条就会多一个缺环。能否这样说,历史既包括人类社会以往的存在与发展,同时也包含人们对已往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记录和思维。二者互为主体或客体。现代人永远不可能像汉唐人那样熟悉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汉唐人也永远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能深刻认识汉唐社会的本质和兴亡得失。

  史学的作用在希腊文化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宇宙主宰宙斯的妻子摩涅莫绪涅就是记忆女神,她生下九个女儿,统称缪斯,分管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天文、史诗和历史。缪斯之首就是分管历史的克利俄。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希腊才产生了具有永久魅力的《荷马史诗》,才出现了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以后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摩涅莫绪涅也就此沉睡达千年之久。一旦记忆女神苏醒,恢复了记忆,欧洲文艺复兴的华丽剧幕便徐徐拉开。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没有中断的历史,也就是有五千年没有中断的记忆。一部二十四史浩如烟海,极至辉煌,谁家能有?中国的古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史官文化,兼有道德和法律的职能,“历史的罪人”令人生畏,即使是秦桧、汪精卫之流也要为自己洗刷罪名。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绝句就是我国史学的精义灵魂,但也有可悲可嗟之处。我们中华民族既有无与伦比的记忆力,但好似又很健忘,总突破不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立志打破这一周期率。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这一伟大实践的继续。

  说到对历史科学的热爱,这还使我想到当今世界的信息网络技术,这种技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应该怎么看待它呢?

  地球是圆的,这是哥伦布惊人的地理大发现。《世界是平的》,这是美国资深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本新著。书中最鲜明的主题观点是:自从个人电脑、视窗软件、手机和英特网发明以来,人们转瞬之间便可弥平、铲平、推平无限的时空阻碍,将各种信息清楚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奠基期,又是世界由圆变平的转轨期。记得1985年夏季的某一天,父亲胡耀邦偶然看到马克思在1858年10月8日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他不由得出声细读:“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因为地球是圆的,……在极为广阔的领域内资产阶级还在走上坡路。”读罢,他专注的目光在翻开的书页上又来回扫过几次,好似默读,又像思索,最后他收回目光,抬起头,敲敲书,说了一句话:“看看,还在走上坡路噢!”

  文革以后,胡耀邦自始至终都以自己是一个过渡性的历史人物而心安理得。他承认他的历史局限性,也一定深深思考过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不仅是中华民族由衰而盛的过渡期,也是地球由圆变平的过渡期。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大大改变了全球的生活、生产方式。我想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也可以借用这种技术。史料的采用不应以个人好恶而任意裁减取舍。这是因为有史料才有史论,才有史评,才有史学。

  总之,在我看来,中华民族不但要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事功,还要有光复旧物的决心。有无健康的记忆力,有无清晰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是否旺盛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是对的,那就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我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不但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欧洲的古典经济学、启蒙思想家也有思想上极大的启发。中国有无像摩涅莫绪涅那样人格化的精神力量,我认为史学或许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本文为即将出版的《民商》杂志第三期卷首语)

补发说明:为传递新闻价值之必要,凤凰网历史频道特补发《经济观察报》3月22日文章:《保持历史的记忆力》,作者胡德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