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47阅读
  • 0回复

(2014阅卷档案)语文阅卷点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点评江苏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语文阅卷点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

    从以知识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
    评析语文卷作文:总体佳作多于去年,满分作文已出现
    阅卷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介绍,今年总体佳作多于去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满分作文,比例应该比去年略高。“满分作文中既有写议论文的,也有写记叙文的,还有带有一定抒情性的散文。相对来说,青春不朽的话题,选择记叙文更好写,也让中学生更能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去写。”骆冬青说,“那些写得好的议论文也都是有感而发,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比如有一位考生写的是尼采和青春哲学的关系,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又是有感而发,提炼自己的感受再推到理性的高度”。

    写议论文多但质量不高
    但今年作文卷也反映出不少问题。“面对青春、不朽的话题,大部分学生选择写议论文,但质量不高,而且很多考生的议论文明显看出是按照一个套路机械训练出来的,格式化倾向明显。具体表现在观点单一,如有高尚的思想情趣才能青春不朽,只有努力才能青春不朽等,千篇一律,而写‘大路’观点完全也可套用在其他作文题上,如‘拒绝平庸’。论述过程中没有逻辑关系,没有推理。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优秀的议论文要有独特的观点,抽丝剥茧,才能一步步达到终点目标。也因此和记叙文相比,议论文需要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再加上情感等要素才能形成议论文。”骆冬青认为,这种现状与部分中学老师大量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有关,“老师错误地认为议论文有套路,学生可以按图索骥,至少拿个保险分,其实这是走入了误区,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高,议论文相对来说更难驾驭,这么做反而禁锢了有才气学生的思维”。

    写记叙文要防低幼化
    在阅卷中,骆冬青还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是背范文而来。“这种做法很蠢,只要一查就查出来了,而且一篇范文通常不止一个考生去写,大面积地出现时阅卷老师能不怀疑吗?”部分考生在写记叙文时也有错误观念。“认为要写真人实事,其实这还是小学作文的要求,高中学生已经不能再满足这种要求,完全可以大胆想象。”

    写青春却几乎没有写“爱情”的
    今年的作文题关乎青春,提到青春,与之紧密联系的就是爱情,然而在阅卷中,老师们发现鲜有考生涉及这个话题。“这是很可悲的一个现象。写记叙文的考生不敢写爱情,写议论的又很难涉及到爱情话题。这也反映出中学生作文普遍的题材单调,文体单一。”骆冬青进一步解释说,现在中学作文训练中通常只有两种文体,一是议论,一是记叙。而高考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小说、戏剧、抒情散文、杂文,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选择,而现在只有两种。

   对中学教学启示:作文易拿保险分是误区
    “虽然作文在高考中有70分,但不少学校压根没有作文教学,这不是耸人听闻。”骆冬青说,好多老师认为,作文反正很容易拿个保险分也有40多分,因此费大力气去训练得不偿失。“这是一个误区,我们阅卷时特别注意消灭保险分,拉开好作文和差作文的距离。”骆冬青介绍说,“作文阅卷是由中学老师组成的,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向来处于全国很高的水平,至少是三评,不少作文还要经过四评五评,此外还有‘别动队’负责总复查。负责消灭‘保险分’,发现好作文,把差的分数打下去,这样才能把作文档次一层层区分开来。我们特别强调作文一定要拉开差距,让好的差的各归其位。”为了让阅卷老师始终绷紧一根弦,今年作文阅卷组还隔天发简报,及时把发现的优秀作文和差作文发给阅卷老师,让他们在阅卷时做到心中有数。
    骆冬青建议中学作文教学也应当做出变革:“一、文体应当让学生放开,不能局限在记叙和议论。二、多写记叙文。三、要有个性,要有独特发现的观点。四、要有构思,高中生是才思最敏锐的时候,要有激情,有智慧。五、要放胆,越是重要的考试,越有超水平的发挥。”

    评析语文卷变化:从以知识为导向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
    今年语文卷让很多人有大变脸的感觉。比如去除了延续年多的字音、成语或病句,比如阅读材料中文本的选择,赋分的变化等。对于这种变化,骆冬青教授形容为“温水煮青蛙”,是一种“温润”的变化。2017年,中国高考将迎来新一轮大的变革,而今年的考卷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一种明显的导向作用,那就是从以知识为导向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以文本为最重要的考核点。

    这是一种“温润”的变化
    “今年考卷的确有变化,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是‘温润’的,像‘温水煮青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骆冬青说,考生在考试中没有产生不适之感,新的题型也好,新的结构也好,都是“润物细无声”。“如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从评卷情况看,新题型得分情况不错。“如开头5道选择题不难,虽然出现了新鲜题型,如漫画,诗歌对仗,但得分不错。古诗词鉴赏今年也有调整,从一个作品变成两个作品的比较鉴赏,但内容比较清新、明快,没有典故,学生读起来没有障碍,能清楚的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没有对考生造成麻烦。”

    去除命题套路,以文本为最重要考核点
    多年来,高考命题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套路,比如文本的选择,甚至每道题的赋分,都有固定的套路。比如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多年来都是传记类文章,现代文阅读则是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文学,甚至每道题的分值都是固定的。今年调整较大,文言文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现代文则选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一篇外国经典,“这种变化就是打破套路,回归到文本上来,根据文本选择题型,而不是先做好题目的框架、模版,再填进去,看菜吃饭。这也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我们完全可以考任何一种文本,只要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就可以。”部分题目的分值也出现了变化,比如诗歌鉴赏一向是10分,今年是11分,“其实没有特别的深意,只是根据选择的文本来决定的。而且不见得今年是11分明年就非11分不可。”骆冬青说。
    关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骆冬青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说,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是对的,但并非意味着解释无限,反过来也可以说,1000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只有一个公认的哈姆雷特。对文本的细读和感悟是我们要考查的最重要能力。高考中我们不要求考生太多关注作者背景、时代,只剩下文本,然后真正考学生的感悟鉴赏的文学能力。”骆冬青指出,今年试卷的变化正体现出要改变过去以知识为导向,成为以能力为导向,以文本为最重要的考核点的用意,让考生能自由自主地用自己的审美的感悟力直接面对文本,考查学生真正的能力,让语文考试真正回归到语文上来。  

    中学教学应回归到实在的文本中来
    “今年的考卷凸显了经典的价值,凸显了文本的支撑作用,这也引导将来语文教学必须回到实在的文本上来。”骆冬青教授说,不少学校高考语文复习就是不停做练习,未来单纯地做练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例如附加卷的第一题,最后一问,其中的《列女传》出自哪里。很多人知道《列女传》作者是西汉刘向,但仔细看试卷中给出的文本,里面提到了范晔,就会自然想到《后汉书》。这种引导是很有价值的,那就是以文本为支撑。假如所有教学围绕这样的模式展开,相信一定会看到效果。其实很多中学老师也很矛盾,一方面已经习惯了固有的模式,但同时大家也很忧虑,这样教语文把人教死了,老师也变得麻木僵化。”

    2017年将迎来更大变革
    骆冬青教授认为,2017年高考改革将迎来新一轮更大的变化,未来几年是逐渐过渡的过程。“单纯的记忆性知识在试卷上呈现的会越来越少,体现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而且将来的题目不大可能游离在文本之外,而是在文本框架范围内进行。属于知识记忆的内容更多会放到学业水平测试中,这样考生也可以省下力气好好研究阅读、表达,研究更有意义的文本。”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