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汀上梅花香 作者:顾胜男 63分 林徽因曾说过:“没有欲望的人简直麻木不仁。”的确如此,如果你没有有追求灵魂深处归宿的欲望,简直麻木不仁,终究无家可归。 追求永恒的归宿,觅精神人家,何乐而不为? 岁月不留痕迹,年华却掷地有声。 难忘瞿秋白,那个执着追求信仰,温柔如玉的美男子。 秋白,你一世未曾留下巨著,从香天楼别罗汉岭的辗转反侧不是你的归宿,俄罗斯的等城风光不是你的归宿,“秋之白华”的纯美爱情亦不曾使你留恋归宿。或许无家可归,那又何妨?“此地甚好,开枪吧!”你席地而坐地,笑容恬静温和,一如当年你入党的温柔如玉,你对党的信仰的执着追求,虽此世无家可归,但党的信仰将是你永远,永恒的精神归宿。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不朽的灵魂。 犹记沈从文,那个执着追求宁静不争的文学大师。 你可曾听到翠翠清脆的歌声从如梦的水乡传来。当年烽火连天的年华大地上,城市光怪陆离的都市繁华梦引诱一切,而先生却毅然选择了民风淳朴的茶峒。或许你无家可归,那又何妨?在山河破碎的神州大地上你虽无家可归,但宁静、不争的哲学将是你永恒的归宿。 历览贤国与家,而如今又有几人能够追求精神永恒的归宿? 当年冯反兰在饱受非议时,曾写下一句话“临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这其中滋味,又有何人知晓。秋白舍弃新生命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沈先生舍弃都市的归宿对不争的执着追求,恐怕是最好的诠释,他们虽然在现实中是无家可归,无处容身,但在精神方面,信仰,不争将是他们永远的归宿,正如“雪须逊梅一段香”。 对精神上追求永恒的归宿,可以是对信仰的执争,对不争的执着,对高尚节操的执争,但我们必须要舍弃物质上的迷恋,如都市的繁华,名权势力的诱惑,舍弃,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抛去“无家可归”的忧愁,这样我们方能在精神上寻找永恒的家,我们才能在精神世界是不朽,才能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格。 而现如今,站在时代的大潮中,当鲁迅那“夕时”的“朝花”,被遗忘了的“野草”“彷徨”中的“呐喊”被推搡出界,郭敬明的满含铜臭索然无味的书放在大众手边,当《雷雨》话剧的演员面对空无一人的台下默然时,“中国好声音”却一票难求,请问这些人精神归宿在何处?呜呼哀哉! 纵那举世混浊,我惟愿独清。 我愿永远伫立,静待汀上梅花香! 畅享灵魂之旅 作者:陆徐艳 63分 漫漫的人生征途,总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而人性的高贵,也就是享受这孤独的灵魂,于灵魂深处追求永恒的归宿。 灵魂,它是有思想力的。它如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独行的灵魂,亦让我们的内心更加丰盈。正如龙应台说得那样:“在平坦的大道上,你或许可以和同伴携手走过,但到了荆棘密布的丛林,你只好独自上路。”在灵魂深处前行,探寻永恒的归宿,也许少了一路前行的欢乐,也多了几份忧愁,但这正是人性的可贵之处。 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觉得无家可归,孤独感也随之而来,但莫害怕,莫惶恐。摒弃暂时的物质试着与灵魂对话,去追求永恒的价值。 她,如城中居士,在喧闹世俗仍守得宁静心乡;她,如空谷幽兰,在无人赏处绽放清雅的芬芳,她便是北美无出其右的小说大家:爱丽丝〃门罗。为更好地与灵魂进行对话,她搬去乡下的小屋,任凭门扉轻掩,门窗漫开,听遍牛唱,闻遍花香,将这平常景化为翩飞的文字,为城市人送去一片安宁。 她追求永恒的文学,她与自己的灵魂独处,畅享灵魂之旅。因此,她的人生之旅不会孤独,不会无家可归,而她为读者所带来的价值也是永恒的。 生活中,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如门罗那样善于把握自己的灵魂,但我们可以追求精神归宿。在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于湖畔的长椅上品一杯香茗,手执一本好书,与书中的伟人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去体会他们的思维与智慧,也去感悟一下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许,这便是再好不过的了。静下心来,慢慢走,慢慢与灵魂对话,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亦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人是有思想力的动物,若不能将我们的灵魂用上,不如回到三千年前的匍匐前行。 人性的高贵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在灵魂深处探寻人生的价值。畅享灵魂之旅吧,用思想去丰富我们的内心,让人生更有意义! 乡关何处 作者:季雨秋 65分 王朔在《动物凶猛》中羡慕那些拥有故乡的人,“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美好愿想寄予那个穷乡僻壤。故乡成全了他们的自我原宥”。他们的灵魂不再无枝可依,纵使故乡早已不再是那个故乡。 这里的故乡早已超越了地理范畴。 故乡,精神栖息之所,灵魂的归宿。 自古而今,人们不断寻找着故乡。高更有一幅?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用朦胧的光影表现对精神属地的疑惑与迷茫。人们不断叩问生命的零度,或是路遇巴里昂多,或是偶遇戈多,在这场无休止的追寻中,人们笑遇荒诞,与命运握手言欢。 他们如那荆棘鸟,只为找到永恒的乡美,不歇不止,不罢不休。 这种可贵的追求成就了人类神?的高贵。2014年的诺奖得住莫迪亚诺以其对“人类?体和精神终极栖息无休止的探索”而登上文学圣殿。40年来,莫迪亚诺觉得自己一直在写同一本书。?串的唯一主体便是“寻找永恒的归宿”。如《暗店街》中不停寻找回忆的侦探,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弄清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人便是这样一种存在,如莎士比亚所说“永远充满着躁动与不安,喧嚣与嘈杂”。唯有找到灵魂的抽屉,空虚的心才能获得??,浮躁的心才能获得平静。人类,才能以高尚的理性省?自然造化。 纵使“我的过去,一片朦胧”,人类依然能在找寻故乡的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体会生命本源的意义,而此者,往往正是故乡的所在。 所以三毛找到了撒哈拉,沈从文愿长眠于湘西凤凰古城,米开朗琪罗于钝而未凿的大理石中遇见了少年大卫,陈子昂遇见了幽州台,而一个民歌手则在水边找到了关关和鸣的?鸪。 这一切都因被赋予不同的情感与精神特质而显现出不同。推其本质,都是他们灵魂深处对美好的认识的映射。 对故乡的追求是一致的,但格制境界却有高下。有纸醉金迷者欲以物质填满精神的空洞,灯红酒绿是他的归处。不过这却只是暂居的寓所,不是栖居的故乡。将对归属的疑惑系于物质,不仅只能得到无解的人生,而且还会使空虚膨胀成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大洞。 精神的疑点只能在精神领域寻找答案。生命的归宿只存在于灵魂深处。 乡关何处? 吾心安处是客乡。 心灵归宿 作者:马紫珊 63分 当我们把剌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剌刺扎进胸膛。 这是荆棘鸟的归宿,在歌声中超脱,追求心灵永恒的归宿。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所以寻找心灵的归宿。一个人的归宿藏在灵魂深处。 在那个“黄金时代”的萧红,由于逃婚而孤苦无依,也许文字是作家的归宿,超脱了心灵的束缚,你便不再孤寂。 三毛一生漂泊,当她回到江南外婆家时,她也流出了滚烫的眼泪,情感在一瞬间喷出。这个无家可归的人,在灵魂深处筑起了高高的墙。 追求永恒的归宿,叶落归根,也许是心中那根思乡的线,在你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将你悄悄牵回故乡的怀抱。 人的归宿岂是由外部物质世界决定的!《简爱》女主人自白: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平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那些高傲自大的人岂能寻找到灵魂深处的归宿?有思想的人才会放下一起,没有人能够决定别人的归宿,心灵深处那一片净土,只有高尚的人才能达到,并且永恒地归去。 当汨罗江上溅起簇簇水花,他就这样去了,覆灭的王朝没有他的归宿,心凉了,那就这样离开吧! 当喝下最后一口毒药,他依然自如地谈着他的哲学,他才是真正为雅典担忧的智者。虽然入土了,但是他早已归宿心灵。 浪花淘尽古今多少英雄,是非成败,只在转头便是空。多少事付笑谈中? 稼轩,将内心的苦闷,凄凉融入词句,直到最后一刻,统治者的昏庸棘刺般刺痛了他的心。他含恨离去,去了那个灵魂深处,可以永远寄居的归宿。 若许,我们太年轻,无法领略他们的苦。但是,当我们经历过风雨时,心中自有一份感慨。 永恒的心灵归宿,那个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等待,等着我们归去。到那时,我们都会有种安全感,也无所牵挂,无所寄托。 身处茅屋心有歌 作者:沙君君 66分 我很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富人用金钱为自己的肉体铸造了金碧辉煌的家园,然而他们的灵魂却无处安放。” 此言得之。真正的家园绝不是雄伟壮观的建筑,而是灵魂的栖息所。漂泊在外的游客会无家可归,而心有永恒归宿的人却绝不会迷路。 犹记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贬至远地,背井离乡,贫困潦倒,算得上是无家可归了。然而在秋雨凄迷、狂风肆虐中,他却嘶吼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灵魂之声,他的追求,便是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高尚情操,肩担天下,心系苍生。身处茅屋心有歌,唱出灵魂深处的声音,唱出追求一世的壮志,穿越千年依旧回声不绝。即使他被贬至天涯海角,他的灵魂早已扎根于历史的书页,寄托一位伟大的诗人对苍生的鞠躬尽瘁,虽死而不已,这便是他永恒的归宿,灵魂的家园。颠沛流离乱不了他生命的脚步,他像巨人,守护在心灵的净土。 不由得感慨,心有追求,才能坚定向前。灵魂得以安放,脚步才不会迷茫。无处可居,便四海为家。秉守一方心灵净土,才是人类应有的追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轼便是这样。居住的处所终究是肉体的巢穴,斗转星移、时变世迁,终有一日华为土灰。而苏轼内心坚守的纯净、淡泊、雅致、随遇而安却成了他永恒的庇护所,无坚不摧,直至永远,那便是灵魂的力量,是人性的家,始终驻足在你的内心,指引你坦然应对人生百事。一个人确实应该有这样的追求。灵魂的操守会让你永远不会忘记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永远都不会孤独。正如叹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文天祥,辗转流离,何谈家园?他又疾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报国献身的感人情怀便是他整个生命的追求。纵他滩头漂泊,洋里流浪,初心不变,他依旧有处停泊,有所栖息。万古留名,化为永恒。 纵使身处茅屋,也可高歌无畏。心有追求,才可让灵魂安身立命。泥砖终会腐朽,心灵的家园却永恒不变,红尘掀起巨浪,也污浊不了你的本心。 何处寻归宿? 作者:刘畅 64分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过:“即使这颗心早已破碎、深伤,我也从未停止过飞翔。”人生旅途中,心一直在飞,去寻找每一个心底的永恒的归宿。 然,何处寻归宿? 无数人用一生去寻找永恒的归宿,浔阳江头琵琶女的归宿是眸里重燃的年轻的热情;李白的归宿是长安酒栈中的一角豪情;郁达夫的归宿是以浓之色彩铸永之记忆。正如法国天才女作家杜拉斯所说:“我就是这个女孩,从未改变。”归宿是一生的追求,是一生的坚守,一生的灯光,从未改变。 为何有人能找寻到灵魂深处归宿的藏身之所,而有人却只有一生无家可归的迷惘? 林语堂先生曾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人必有痴,而后有成。”一个“痴”字,绝妙!惟心中有痴,方寻寻觅觅、至死不渝;惟梦中有痴,方希望长存、光耀闪辉;惟行中有痴,方寻得归宿、告慰灵魂。塞灵格的归宿是他痴痴守望的麦田;托尔斯泰的归宿是他一生眷恋的土地。心中有痴之人,何处无家?所痴之物无论是否实现,早已成为守恒的归宿,来安放漂泊飞翔却从未疲惫的一颗心。 我们,亦在追寻归宿。 欧美风雨侵袭下的我们是否还记得成都草堂处的坚守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出国旅游之风盛行下的我们是否已品悟出苏州园林隽美的东方风情?无数“老虎”“苍蝇”是否已早已忘却古人“民为先,社稷次之”的呼号?可悲亦可叹!匆匆岁月,多少人宁愿无家可归似的飘荡在人海,也不远寻找童年时的梦想,无所谓归宿的容身。所以,与其如行尸走肉般沉迷于浮华、虚妄,不妨如竹林七贤般为所执着之物坚守一生,追寻灵魂处的归宿。 何处寻归宿?在梦想中寻归宿之花,在痴迷中寻归宿之路;在坚守中寻归宿之果。 历览前贤,在寻得归宿的幸福中离世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梦想是花瓣,苦难是根刺。”海涅如是说,一根根尖刺拌住了我们追寻的脚步,知难则退,归宿终只会如七彩泡沫,一触即碎。破碎、深伤的心灵深处方是归宿隐匿之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过后方找寻到归宿。 找寻精神栖息地 作者:施怡 65分 草木有生无知,禽兽有声有知无心,人有生有知有心。 有心之后,人犹自踌躇难安,不知如何得到心的归宿感。该怎么找到它,那一方精神栖息地? 不如去那西塍废圃?一池绿水,几枝紫荆,无比清幽静谧的境界,总足以平息心的喧闹沸腾。 然而这般野地终究鲜能寻觅。 目可及,手可触及之处,搭建一处清新的住所可好?植寥寥数菊,仿出陶潜的寓所,再邀三两友人,享刘梦得的雅趣。 然而空虚的精神仅仅操控之人看到几朵黯淡的小黄花、言而无趣、闻而无乐。 身体的安逸未必带来精神的饱满正如富足的物质享受承载不了心灵的安宁自适。该怎么找到它,那一方精神栖息地? 倘若你身处闹市,不妨学习蒋勋的生活美学,向沸水中投入碧绿的薄荷叶,凝神注视它慢慢变得透明,感受若有似无的清香游走在室内。心灵平静下来。 生活美学本就是助人寻找心灵巢穴之学。无需高深莫测的哲学指导人们搭建安乐的城堡,一杯平淡无奇的茶,就能洗涤心灵的疲惫,带来舒适与宁静。 或者,也可以向金圣叹取经。金圣叹于庙中与挚友一齐精心思索,于是有了著名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见林间积雪俏皮,不亦快哉;推窗放蜂走,不亦快哉;望人风筝断,不亦快哉…… 这更是旅行极简原则。无需奔波搜寻,无需费力流汗,原来这归宿,竟是在人灵魂的深处。我们苦苦追求的安宁于归属感,就在自己受手中。倘若沉下来,细细审视自己,就能发现它。 人,有生有知有心,若人更知归宿,便达圆满。又如意大利传奇导演费里尼所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学会独处的人,才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发现并了解自己。原本飘渺的灵魂,在这种自我审视与挖掘间逐渐生动、丰满,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栖息地,就在此刻,宽容地招手。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杨紫菱 63分 “南部小城,没有光彩照人。每次回到这里,我都感觉到平静……”每次听到曹方的低吟浅唱,我仿佛就被歌声指引,眼前是时光缓流,栖于永恒之乡的小城。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坚固的小城,那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的,我们都应建造守护灵魂深处的心灵家园。 如果以自己的立足点为中心发散出去,前、后、左、右都是无穷无尽,这便是大千世界,有时让人心慌的茫茫之地。而渺小如蚁的我们行走于此,无论是成群结队还是踽踽独行,在某个时刻,都会突然觉得一脚踏空无着无落,茫茫天地间却无家可归。 而苏轼却能潇洒说出:“此心安处是吾乡。”那心,那乡便是每个人的心灵家园,它是黑暗中常亮的烛火,是热闹后不变的宁静,是渺小个体在大千世界始终清晰的精神坐标。它的骨架构造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建造它的一砖一瓦是各种良好的人生态度,那便是我们永恒的家园,心灵永远的栖息之所。 拥有精神家园的人,就像佩戴上了一幅铠甲,让人不惧外界的纷纷扰扰风雨飘摇。在那段中国知识分子沉默无力的灰暗岁月,却存在着几株不褪的亮色:杨绛布臵斗室,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沈从文写给黄永玉道:“这边的荷花都开了……”;汪曾祺在大自然中饮茶写作,寻找乐趣……当外界黑暗无边之时,正是内心坚固的精神家园为他们提供了堡垒,坚强地继续生活,正是那精神家园为他们挑开帷幕,照进未来的希望。此心安处是吾乡,他们最终迎来了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然而,当目光转向社会,却让人叹息,人们行走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却忽视自己的精神家园,最终迷失了自己。于是就有了官吏腐败,学者造假,青年人拜金……敢问他们的心灵归宿,到底在何处? 毕淑敏有言:一颗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如此。而守护它的唯一方法,就是恪守道德,抱有良好的人生态度。 守护内心的家园,燃一堆灵魂的薪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的人生必定温暖如春! 竹可焚不可毁其节 作者:徐文秋译 65分 雕栏玉砌,朱门绮窗;犹有铅华褪尽斑驳之时。形骸之外,与洪荒宇宙齐驱共存的,只有无形的精神。人生的归宿不羡堂皇,但求一方心灵净土,纵是陋室,我只曰:惟吾德馨。 千古兴亡事,悠悠,不见长江滚滚流。三国赤壁,万里长征,浪花已然淘尽英雄,然而英雄不再,英雄的精神依然闪光。刘备坚守内心的仁爱,虽逝犹记;曹操襟怀豁达的三笑,虽逝犹记;战士革命的红色精神,虽逝犹记……故外在之物终会消逝,人生当追求内在的精神,为心灵搭屋建厦。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人可无庇护,不可无精魂。 山有石,古人曾自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纵使丧失血肉之躯,也不移心中方寸净土。想起诗仙李白,仕途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土,也不放弃心中“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志。外物的束缚,我可以挣脱,内物的墙篱,我必须修固。 然而现世的人们,时而缺少这样自我松绑的意识。 追求外表囚笼的华丽,而忘却在心中修筑菊篱。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明星一波波泛滥地推出,真正有实力的屈指可数。靠整容修饰外貌,靠炒作吹捧身价,靠舆论跻身报刊……然而学问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作风人品也实在堪忧。这只是社会名流一个层面,生活中谁能保证自己毫不介意外在? 现世的浮华中,唯一欠缺的就是古人般沉静修身的觉醒。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先人的贤语犹在眼前浮现,我深知物有竟时,时不我待。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永恒的归宿,或许向着先贤的脚印,坚守各自的精神,或许是烙着灵魂的深印,追寻各自的梦想,或许是扎根心灵的土壤,繁养各自的参天……然,必定不会是贪图外在的物质。 西方有谚语道:“凡是可以摧毁的,都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就是指人生所盲目追寻的外在具体事物。东西方的智慧都强调了无形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又为何不鉴而自省呢?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是如此,让我们摈弃世事烦忧,匆被外物所羁绊,在心中修筑菊篱吧。 洪荒宇宙,愿肉躯焚去,精神永在。 归“家” 作者:徐博 64.5分 顾城说:“走吧,趁着记忆还在,去寻找生命的湖。” 那一泊湖便是我们永恒的归宿。是我们安放灵魂之所。世事洪荒,沧溟万里,我们总是在追寻着,在归“家”的路上踽踽独行,我们审视灵魂,期待在那里静开一隅,慢慢绽出朗月照花般的美丽。 蒹葭木叶,明月江涛,梅子雨,杨柳风。那一处永恒的归宿总是这般千姿百态。它可以大气如晴天碧海。可以情致如红梅白雪,也可以简单如梁实秋的一碗莲花儿白。去倾听灵魂的声音吧。看三毛那漫漫黄沙下飘舞的长发,飞扬的自信,她知道这异域的风情是她心的归宿;看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静坐冥想;看陶潜戴月荷锄归,看他焚香抚琴,流连于古籍;看庾信简陋小园中“三竿两竿之竹,一条两条之鱼”,苏轼“解鞍依枕绿杨旁,我欲醉眠方草”……在这生命的湖泊旁,他们归了“家”,他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他们在那灵魂的秋风霁月中开出无限花朵。 然而,多数的我们处在这人生喧闹的街市中,依然漂泊着,追寻着。正如纪伯伦言: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以至忘了为什么出发。在这绚烂拼装的城市,我们的三千黑发被人事与时光逼成枯柳,我们的身躯被欲望与洒肉噬成散沙,以至离灵魂越来越远,以至无“家”可归。正如曹文轩《在路上》中,人们坐在前行的列车上,眼中尽是空洞和茫然,不知何时下车,不知“家”在何处。人们变得六神无主,而这缺少的“主”正是我们的灵魂,我们心的归宿。 这丢失的归宿,是那沾染着透亮露珠的点点芙蕖,轻轻抖动,掉落在池中的涟漪,激起我们无尽的暇思,又怎能舍弃,这水镜中,倒映的自己?所以我们不断追求,我们明白人生不该是喧闹的街市,而该是一个人的静水流深。顾城说:“曾经的我们谈理想,谈爱情,如今我们聚杯饮酒,杯子的声音是梦碎的声音。”我们拣拾起碎去的梦,以梦为马,一路踏花,奔向心灵的归宿,来到这生命的湖旁。借一杯清酒,对影三人,五分月色,七顷流华,且看九曲回廊,眉角轻扬也是十里春光。 撑一支长蒿,寻找生命的湖,归“家”,回归灵魂深处,用最缱绻的柔情,等待生命的花期! 如海子,来人间一趟,看看太阳,看灵魂闪光。 安何处便是家 作者:陶铁文 64分 浓浓绿意春景,勃勃绚烂夏花,萧萧落木秋风,皑皑白雪冬夜。生命的年轮碾过四季,不经意间,我们迷失了心态,沉沦了灵魂。 海子说:“我要还家,我要返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这样的心驰与神往,我深有体会。 年岁渐渐逝去,离开故乡去读书也有几载了。在幼时的记忆力,故乡便是我唯一的家,无论岁月变迁,故乡已在我的骨子里镌刻下无法磨灭的印迹。可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我渐渐察觉我与故乡的联系时断时续,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如同折翼的鸟儿飞不回属于自己的家,在街边徘徊,流离…… 开春第一次回乡,一切都变了样。哗哗的小溪流,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杂草丛生的芦苇荡都已经消失殆尽……这是我的家吗?这是我心驰神往想要归去的家吗?刹那间,一切都已回不到从前。不知不觉,故乡只留残影。后知后觉,我已无家可归。 带着失望与落寞,我走在原本熟悉却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想着要寻找着乡村仅有的原样。却发现只有几幢印着“拆”字的老瓦房还突兀的站立在那寸草不生的荒地上。走近前去,却惊奇地看见瓦房斑驳的墙壁上还有我幼时用蜡笔涂鸦的画。那幼稚、青涩的画笔下掩藏的是一颗纯粹、清澈的童心。那画上的图景正是我年少时不忍舍弃而拥在怀中的美梦啊!可如今,这些美梦都被冷酷的石灰刷成灰白色,黯淡无光,若隐若现。也许只有我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唉,只有我。啊!只有我。仿佛我明白了这样的故乡才是我一个人的故乡,属于我自己的专属记忆。 踏过青砖石板,抚过红墙绿瓦。锈迹斑斑的门环叩开的却是属于我的故乡。寻寻觅觅,故乡的踪影早已消失。明明灭灭,心中的乡情却未曾消逝。原以为故乡被改造后,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心灵的依靠。寻觅良久后转身才发现了故乡一直在我的心中停留,在我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故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安稳,更是永恒不变的情感寄托。 一直很喜欢徐志摩说的一句话:青春是一本打开了就无法合上的书,人生是一条踏上了就无法回头的路。人生的路上,我们有时会寻不到家的方向,但不要迷茫,因为心安何处便是家,家永恒存在于心中…… 宿于诗心 眠于诗意 作者:东方明 64分 张枣走了, 昌黎走了, 汪国真走了, 我坐在车厢里,仿佛看到了一帧画,那是幼时的我,指着汪老师的诗集中的一句诗行,问着老师,内心击节而唱。 诗人,哪里是你的家呀? 你把白天当黑夜,流着泪迎接朝霞,光着脑袋描画天空。你告诉我:世界只是寄居处。我就宿于诗心,眠于诗意,那永远是我的家。 哦,时光你带得走歌者却带不走他的歌,你带不走人们安放在灵魂深处不舍远离的诗意。 在车厢里,人们刷着资讯,目光扫过最新的股市行情,房价消息,我看着那些空洞暗淡的眼神,我坚信,那眼里曾有“乞得名花盛开”的诗情流露,有对湖光山色叹味不已的心灵渴盼。只是,它蛰伏着,被汲汲名利的欲望压过了势头,却一直坚韧如草叶,漫布在人内心深处的蓝色原野里一直欣欣向荣,养育着人们在世俗的困顿后,退居一隅之时的疲惫。 那甜在林清玄心里一直到如今的菠萝蜜,在佛教中是“到彼岸”的意思,林清玄就尝着它的香甜,从一个渴望飞往大城市的山村孩子,变成一个在建筑森林中“抬望眼”的中年人了。 他却想念起山村里绕井放风筝的诗意,想念起真正有诗的日子,想要飞回哪里,想到捕捉诗意。 直到他发现,诗不在山林之间,不在朝晖夕阳的壮美之中,而就在他心中尺寸之地,他才安然了,他不再无家可归。他可以共梁间燕子呢喃,可以在八月与床下蟋蟀谈天,可以宿于诗心,眠于诗意,不必穿花度柳去找寻了。 呵护诗,存留诗心。 看孙犁在《灯下偶记》说:冬日午后,裁纸装书,甚适。安静地读书时,他感到灵魂深处升起了诗,飘转而来,香气馥郁。 从南到北,从古至今,人人内心供养着诗意,时刻打开源泉,让它汩汩流动,让它在长天大地之间,昭示着我们对终极快乐的渴求,如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在世间。 这份诗心永远不会消失。它像冰一样凝结,终有一日,会像花儿一样重开。 新的琉璃界 作者:朱玲玉 63分 她说,世界很大,想去看看。 我说,世界太大,我更愿在心中为自己筑一个氤氲的琉璃界。 王开岭总说,想去远方,喜欢出发,只因到达的都只需属于昨天,而美好在远方。可是,泰戈尔却听到此岸说“幸福怕是在对岸”,又听到对岸说“美好怕是在彼岸吧。” 我想,我有些明白了,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眼下的总是无法让我们满足的。因此才有了看世界的梦,追远方的情,一抹永无归宿的惶恐与寂寞。 怕是错了吧! 我们同样有一颗心,同样有一个灵魂,那里才是永恒的归宿---终生相伴,却因未曾谋面而忘怀的,悲从中来的饱满的灵魂。我们心中自有一个琉璃界,婆娑红尘外的归宿。 所以,我说,我们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忘了去充实那颗没落的心。 梭罗是智慧的,他没有忘记永恒的归宿---灵魂。他与一个文明对抗,被世人不解,孤立,我想那该是生命最飘摇,最无处可归的境地了吧。不过,他的生活即便被迫逐到瓦尔登湖畔,他的归宿的地界也在心中成形。他的木屋,他的简朴,他的琉璃界丰满起来,收容一个流浪的精灵,品味温柔的世界,清凉的风。 因此,正如简爱所说,容貌即使不美;财富即使不多;灵魂与心却是同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如沉静的梭罗,在灵魂中栖居,安定、饱满的生活。我们的灵魂,如蜗牛的壳,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归宿,不重。 古希腊用这样的一个民谣警诫后人:“慢些,请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也该以此自勉了,当我们悲呼精神荒芜,无家可归时,也该等等自己的灵魂---被欲望、名望绑住脚的,难以追上我们的灵魂。 你懂得了吧,不是无家可归,而是不归。别再去追求虚妄的远方,你以为有宝藏的地方,你以为是归宿的地方,不过是心中欲望折射出的海市蜃楼罢了。 听见梭罗垂钓时哼曲的声音了吗?听到黄土高原上人们召唤黄土魂的声音了吗?听见心中琉璃界漾出的清乐了吗?归去吧,家就在那里,你心中的那一方琉璃界,永恒的归宿。 归宿 作者:刘奕轩 66分 常常在先生的雕像前默默怀想。 生在那样一个年代,想必,您是孤独的!您走在浪潮的最前沿,您用一杆笔支撑着民族的脊梁,您在一片黑暗中踽踽独行,我在您深锁的眉头看到了疲惫,我在您眼中看到了迷茫与空间! 是啊,您是孤独的,您,找不到可以休憩的归属吧!您在阿甘的灵魂里呐喊,您在孔乙己的“之手者也”中悲叹,您用文字铸造起了千万国人归宿的港湾,但是,您自己呢?想必,您时刻怀着“无家可归”的怅惘吧! 但,您竟有那般坚毅的目光,那般炽热的双眸!那是百年沧桑遮不住的狂热,那是发于灵魂的呐喊! 心中不由一阵战栗:是了,先生你是渴望的,是无尽黑暗中一丝微光吧!是星星之火点成燎原之势的辉煌未来吧!是希望,是热忱,是您灵魂深处的渴盼,让您追求着心里的梦想,心里的归宿,让您站成一柄利剑,站成一座屹立绝巅的丰碑吧! 永恒的归宿,或许便是梦想,化成一股庞大的信念,一股坚定的热忱,带着我们在追求永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吧! 思及此,眼眶中竟已是一片湿热,“归宿”,多么厚重的两个字啊! 不由思绪万千! 翻译大家草婴,或许会因前途之漫漫而彷徨,因无人认可而感到“无家可归”,但他从未放弃,他将托尔斯泰的善言化作灵魂的呓语!在他心里,用人道主义之善温暖被黑暗侵蚀了的人们的心灵,便是他的归宿,他的追求,他用瘦弱之躯承载了一个时代不能承受之重! 古典音乐巨匠勃拉姆斯,或许会因与时代主流相悖而无家可归。但他热爱古典,他认定古典方能引起他内心的共鸣,故而,他拒绝了以超世之才似李斯特般张扬,他在灵魂深处摹刻贝多芬的烙印,他在十指之下舞动莫扎特的才华,终以一曲《德文安想曲》,带他飞往心灵之归宿。 是的,对每个人来说,归宿,有不同的意义。对苏轼,那是大汉天朝的盛衰,故而他在陌上花开中苦等十七载;对梵高,那是印象画派的礼赞,故而他在无尽苦难中点燃了灿烂的向日葵!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一生萍踪。我们也终将一生碌碌!只有用满心热忱,去拥抱来自灵魂的温热,我们才能觅得永恒的归宿,才能不似陈子安所说那般,“徒然观得最大公约数的浅平”。 心中已是一片了然!或许不知如何萍踪的我,该正视自我,去采撷生命“归宿”中炫丽的玫瑰吧! 抬头望去,先生的眉头似也舒展,一片夕晖中,我读懂了他的目光:“去追求,心之所向!” 墨梅花开 作者:黄佳乐 65分 青云谱。江西南昌。阳光被百年树龄的苦树、罗汉松的枝杈剪碎成金色的花瓣,悄然落在我的脸颊。 我漫步在这八大山人纪念馆中,漫长曲折的双碑长廊如古画轴在我眼前徐徐卷开,指腹轻抚着这古老的石碑,我定睛。 是那副《墨梅图轴》,画面上,一树虬劲的梅树上两三梅花初放,仿佛沁香在鼻,怡人心神。旁边是八大山人的题词:“梅在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冯思肖,元代遗民,也是画家,尤以画墨梅闻名,可八大为何“梅花画里思思肖”呢?我不解。 突然想起美术书上边角的介绍,冯思肖经历改朝的痛,一生漂泊无定,没有归宿,他画中的梅树,“根茎外露,无壤驻留”。 我又看向八大山人的墨梅,竟也如此!那梅树的根部外露,没有一抔土扎根。 思而想到八大山人,他何尝不是这一株墨梅呢?身为前朝遗民,饱尝改朝换代之痛,心念旧朝却无处可归,天地之广,江湖之大,却没有他的归宿,一生漂泊,无所定居。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我轻念八大山人的诗句,百年前的凄风苦雨似骤然而至,我也凄苦伤感起来。 移开步子,眼帘里印入八大山人的又一幅画,《青梅图轴》,仍是墨梅,只是几笔勾勒出一朵梅花罢了。我无心观赏,扫了眼一旁的题词,却是意外的欢愉笔调:“泼茶弄墨此生尽,何处非故乡?” 我心有濡湿,仿佛看见百年前风雨飘摇的寤歌草堂中于一灯微明下泼茶弄墨的放达身影,一生风雨霹雳、漂泊无根后,他终是参透了“归宿”这微妙的寓意。 而我也莫名欢喜起来,想来人生在世不免匆匆,我们总想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给予我们永恒的依靠,可这地理上的归宿却是少之又少,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梭罗寻得他的瓦尔登湖。 但是,我们的灵魂深处却藏匿着永恒的归宿,如八大山人于泼茶弄墨间获得安定,于不懈的艺术热爱中寄以新的生命价值,如此,便不问今夕何夕,不问故乡他乡,“何处非故乡”了。 黑格尔说,生活在别处。而此刻我手掌抚上心脏的位臵,感受它稳健地跳动,竟莫名的安定,其实,生活不在别处,不需刻意寻归宿,它藏匿在你的灵魂深处,等待你的归来。 再看那朵梅花,竟热烈绽放无一丝羞赧,全然不理会根部没有土壤驻留。 一恍神,仿若看见八大山人背着行囊,神态安然,吟啸徐行。 永恒的边城 作者:季伟浩 65分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帘幽梦,不知谁能与共。无法转醒、无法企及。清幽的意境,绝美的氛围,像是一首轻唱的民谣,不断萦绕在心头。 边城,是沈从文永恒的归宿。 那是风雨飘摇的年代,《斥反动文艺》的发表是对丧钟的敲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声惊雷。凤凰泣血,在命运的低谷中,先生的生命充满坎坷,他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是忍痛放下笔杆,接受命运霸道的安排;可能如老舍先生先生般以水为棺,让人生“无处惹尘埃”;也可能是违心握笔,为黑暗摇旗呐喊。无论是哪种可能,生命都是荒凉苍白,它们不会是永恒的归宿。 但先生冲出了人生的低谷,凤凰集梧桐枝干,浴烈火而获新生。先生在沉默中寻找着他的边城…… 辛苦收集的资料在风雨中被毁于一旦,非人的羞辱扑面而来,但先生不曾言语,他抱着仅存的散稿资料来打郊外斗室。一人、一灯、一桌、一笔,这里是他的边城,这里是他的归宿,这里是动荡年代中最安稳的天空之城。斗室狭小昏暗,却终日星火不灭,与尘嚣隔绝使人忘却黄昏。偶有邻居敲门:“先生还不吃饭吗?”先生于是恍然大悟,拿过几个馍馍,继续沉醉在他的边城之中。 寒风如刀,谤言如雨,时代的风雨愈发猛烈,而先生却依然沉默着用刚强的意志对抗如晦的风雨,“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是先生最真实的写照,在他的灵魂深处,有这样一座永恒的边城让他这只凤凰栖息、涅槃。 斗室里珠玑摇曳成花,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横空出世。书信中,一颗昂扬坚毅之心不断跳动:这里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凤凰终涅槃,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俊,边城上空的阴云见见散开…… 那个曾用一本书福泽生养他的湘西茶峒的少年已经长大,他怀着受伤的心,在昏暗中,在他的人生归宿中疗伤、涅槃。先生曾无数次提及行吟泽畔的屈子,在近代文学的河岸上,先生也如屈子般行吟而来。当现实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时,先生没有走投无路,他选择将文学的生命融入永恒的归宿——边城,他灵魂深处的边城。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茫茫旅途中,孤舟无家可归,没有归宿。然而,生命是跌撞得曲折,苦难是宿命中不可逃脱的篇章,何不像先生一样追求灵魂深处的永恒归宿,书写生命的亮丽、精彩! 灵魂的归宿 作者:成怡 63分 歌者低唱:“我想要稳稳的幸福,在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对于歌者,灵魂的归宿非空荡荡的豪宅,非名声大震,而是音乐。我们呢? 尘世喧喧嚣嚣,唯有追求灵魂的归宿,当得一世风华。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秦淮河畔,她衣袂飘飞,独倚高楼,绽放成莺飞三月柔美的桃花。 李香君,她的归宿在战乱中凋落,独守空楼,内心决然:若生无缘再相见,那便清清白白的死去吧!或许天堂,有缘人,有座心房,敞开。 于是,那惊心动魄的一撞,血溅纸扇,只为真正觅得灵魂的归宿。 命运,波澜。 且安一室,安一室,复何求?复何求?无所求,只灵魂之建筑,灵魂之永恒。 商业化的如今,人们对股市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买房更是如此。灵魂的空虚以物质来填补。 可否填补?哪能填补。 浮华最买不来的就是充实的灵魂,或许,你问我:是否记得天上的云是什么形状?是否云卷?是否云舒?家中的水仙是什么模样,是否含苞?是否盛放? 答不出,至少现在答不出。 忙忙,匆匆,太匆匆,该是时间停下来,筑一室繁华灵魂。 风筝有风,海豚有海,风在风中吹,鸟在鸟中鸣。佳境,我等应定心冥想,“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阿Q的一声“我要......”,非我所谓要灵魂之安;杰克.伦敦的一声“我要......”非我所谓觅得灵魂之谛。 唯有杨绛先生,写下《我们仨》时,方知灵魂的归宿为对家中温情的追求;唯有三毛,徜徉撒哈拉大沙漠时,方知灵魂的归宿为对自由的向往,对心灵的解脱...... 只有,当我们真正达到灵魂归宿了,我想,我会告诉你,昨天的云变幻多端,时而像山,时而像花;家中的水仙开了,一簇已谢,一簇含苞。 我仿佛看到,脱去一切外套的白衣少年,迎着风浪,微笑,目光笃定而决然,向着灵魂的归宿前进....... 然后,达到,终达到...... 炊烟缕缕 作者:顾妤 64分 远方,伴着一轮红日,炊烟适时升起。 炊烟,是乡村屋顶的标志。炊烟是诗人眼中的一首首情诗。炊烟,是画家笔下不可磨灭的线条。炊烟是游子辗转的思念。 对他来说,炊烟是心灵的栖息地。 前不久,他刚被调任,说是调任,倒不如说是请求,请求去乡村支教。父母百般阻挠,母亲的几行清泪,父亲的耐心劝导,仍在眼前浮现。纵然这般,他依旧如一艘独木舟,自顾自地滑向远方。此时,他终于理解了陶渊明心底的那一声声“归去,归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许就能在乡村诗意地栖息。 说到城市,不禁让他想起那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工作上的尔虞我诈,同事间那隐隐于无形的压力,父母们拿着孩子互相攀比,比收入,比学历,比身份。一切的一切,让他觉得无家可归。这并非他向往的世外桃源。在那个夜晚,他梦到了外婆,那如炊烟一般缥缈的外婆正系着围裙为他烹制佳肴,他如一个孩子般快活地绕着外婆跑来跑去。屋顶上的炊烟轻烟若雾,风情万种。 来到乡村支教后,那一双双纯粹温暖的眼眸让他沉醉。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大声呼唤:“老师好!”那一刻,仿佛有了种海枯石烂,永远留在这儿的念头。 高山流水,清风晓月。他带领孩子们进入书的世界,聆听古韵。他教孩子们如何过滤净水,喝到净水,他教孩子们说英文,给他们讲山里山外,奇闻异事,如痴如醉。 每到夜幕降临,那一缕炊烟又缓缓升起,抚平了他心底一丝不安的皱痕。村里有热心的村民,每当自家煮了啥好吃的,也不忘给这老师端去一碗。每每此时,他便又想起了外婆, 那碗中有灶的风味,是在高端的煤气也无法做出来的。 支教两年,时间不过是片刻须臾。临走时,他亲自写了一幅字,挂在教师门前,为“宁静致远”。 他想,都市繁重的铅华也不能抵抗心灵的宁静,宁静深处,是乡村的那缕缕炊烟。 远方,炊烟又升起了。 何处不为“家”? 作者:陈俊宇 64分 常慨叹在尘世的快乐和幸福中,没有自己的栖息之处;常抱怨在流年滴落在眉间的日子里,自己内心的空虚与惆怅无从宣泄。然而,在人的灵魂深处,内心的追求与抱负,沉淀为最曼妙的“家”的光彩,也因此“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当我们的精神追求已超越物质所需时,家也不仅仅意味着那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栖息地了。 苏武那落寞的背影,在羊群中是显得如此突兀,忠贞爱国,顽强不屈的他,有何曾眷恋安逸、舒适的小家,对他而言,国存,家在,国亡,家灭,内心永存的信念,也使他的归宿变得神圣而又伟大。由此看来,永恒的归宿,对苏武而言,是对国家眷恋的情怀,是对民族炽热的内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闻其名,先被世人所吸引的,是他那旷达,清高的情怀,一代隐士陶渊明远离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寄情于山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对他而言,四海之内,皆可为家。一代代豪杰壮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家对他而言,便是自由与洒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对他而言,便是责任与担当。 家的定义,因不同人的精神情怀而不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自始至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虽年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对陶行知而言,自己永恒的归宿便是对教育的挚爱。对民族希望的哺育,也让他最终得以四海皆为“家”。 都说人同其它动物而言,高贵之处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筑造了怎样一个“家”。 当然,人性的可贵之处是来源于灵魂深处最诚挚,最殷切的期盼。倘若没有那颗胸怀天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伟大情怀,也不必固步自封,强颜欢笑。只是,无论大家还是小家,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这样何愁“无家可归”? 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灵魂变得澄澈而又空明;内心的追求与抱负,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灵魂变得安静而又美好。 寻求永恒的归宿,享有内心的追求。笑曰:“四海之内,皆可为家!”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作者:顾铮榕 65分 英国,伦敦。 大约一个世纪之前,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才子便从这诞生了。 又大约是半个世纪之前,他如一道闪电,以最令人刺痛锥心的方式消失了。 约翰〃列侬,你可曾想过,这一切是多么得令人心痛。 幸好,你的音乐还在,你去追寻灵魂深处那个最自由、最本真、最无所畏惧的自己,而我们也能伴着你的天籁,去追寻你的步伐。 我还记得,你深情款款略带忧郁的双眼;我还记得,你风度翩翩朝气勃勃的身影;我还记得,你因情场受伤、艺路受阻而踽踽独行的背影。可我的脑海里更记得的是你的浅唱低吟: “你们总以为我是孤独无依的,其实我的心在那里,在我的心里,我的灵魂里。” 虽然物质的匮乏,让你一度如失去家园的雏鹰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乐队中的矛盾,让你一度如断了线绳的风筝没有了远方的目标;虽然精神上的打击,让你一度疲乏的如泄了气的孩子,迷惘、无依。 但是,你有着一颗强大的心,你有一股不屈的劲。你爱音乐,爱到深入骨髓,爱到浸入血液,爱到灵魂最深处! 这便是你人性的可贵与难得!我想,家园虽好,非久恋之家,更何况你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奔波的艺者,追求永恒的精神归宿,除了灵魂深处的那隅音乐天地,别无他处。 如今,我站在故居门外,悠悠歌声溢满整个梧桐院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或许太过矫情,“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美誉着实是实至名归,因这灵魂之歌! 屋内装饰简而不陋,确是典雅,照片墙上贴着你的巡演瞬间,黑与白的无声,是你最绚丽的音乐人生!最吸引人的还是你那简要的生平经历,更替变化的时间显示了你屡次搬迁的人生之旅。 从出生到死亡,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场数学运算,那这由空而始,以零为终的中间过程必以幻化为你音乐的高度,灵魂的深度了吧! 你苦苦地追寻灵魂的归宿,于音乐的袅袅中尽显无遗。 灵魂之于你,华美、充盈,像一首永恒的荡漾的歌。 而于我们,就如你的大牌粉丝布什所言“我们会与你一起走下去”。去追求灵魂的深处,去实现人生乐章的永生!去找寻自己的精神归宿! 灵魂未灭,音乐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