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13阅读
  • 0回复

(十届初赛联播)广东片区湛江二中 港城中学(初二)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16
湛江市第二中学港城中学初二级
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简   报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举办的一项国家级作文赛事,大赛以“传承人类文化、养育文化人格” 为大赛宗旨,不仅提高了广大师生从现实性、深层次、多角度认识社会文化的能力,更是倡导师生积极追求和展示自身文化素质,接受锻炼的源动力。
    为贯彻大赛的精神,落实“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新课程理念,展示我级学生文化作文的学习成果,我级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本次作文大赛初赛,初赛总人数达到了753人。
    经全体备课组八位教师认真进行初评、复评,竞赛成绩现已揭晓,全级共有119人获得初赛奖项,其中一等奖26人,二等奖38人,三等奖55人。我级将根据大赛组委会的要求上报初赛情况和获奖名单,届时还将按组委会通知组织部分初赛获奖学生到举办地参加现场决赛,我们期待我级选派选手到时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现将我级初赛获奖名单通报如下:
    一等奖:23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初二1班
马荣敏

陈燕芬


初二10

邓珺

吴转兰
初二1班
林静洁

陈燕芬


初二10

陈晟淇

吴转兰
初二2班
苗葑菲

林贞士


初二11

叶雨欣

康继秀
初二9班
唐蕾

梁丽云


初二1

赖迎

陈燕芬
初二10班
胡天雪

吴转兰


初二2

杨栩如

林贞士
初二10班
冯冕祺

吴转兰


初二2

张雨晴

林贞士
初二1班
罗苑桦

陈燕芬


初二2

林欣怡

林贞士
初二1班
廖麒

陈燕芬


初二9

杨奥

梁丽云
初二1班
陈子云

陈燕芬


初二9

刘欣婷

梁丽云
初二2班
黄家瑜

林贞士


初二10

谢婧洲

吴转兰
初二9班
黄一洵

梁丽云


初二10

敖懿源

吴转兰



初二12

赖思彤

李宇芳


二等奖:38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初二1班
郑小婕

陈燕芬
初二9班
程东霞

梁丽云
初二1班
陈心如

陈燕芬
初二9班
梁正妍

梁丽云
初二1班
吴雯苑

陈燕芬
初二9班
陈秋怡

梁丽云
初二1班
李云洁

陈燕芬

初二9

彭楚恩

梁丽云
初二1班
林俞彤

陈燕芬

初二9

何乘巧

梁丽云

初二1

李卓蔚

陈燕芬

初二9

梁歆妤

梁丽云

初二1

王嘉伟

陈燕芬

初二9

吴昔如

梁丽云

初二1

吴绮盈

陈燕芬

初二9

林沛妤

梁丽云

初二1

黄致远

陈燕芬

初二9

陈骏帆

梁丽云
初二2班
庄昊

林贞士
初二10班
陈翰臣

吴转兰
初二2班
杨梓涵

林贞士
初二10班
林琳

吴转兰
初二2班
凌诗慧

林贞士

初二10

陈浩翔

吴转兰

初二2

蔡文龙

林贞士

初二10

郑怡雯

吴转兰

初二2

温馨

林贞士

初二10

李雪琪

吴转兰

初二3

吴桂明

梁丽云
初二10班
林东怡

吴转兰

初二3

欧乐柠

梁丽云
初二11班
李尚唯

康继秀
初二3班
黄松林

梁丽云
初二11班
吕正峰

康继秀
初二3班
黄宇宁

梁丽云
初二11班
吴雨思

康继秀
初二13班
吴华波

李宇芳

初二12

吴静恩

李宇芳

三等奖:55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初二1班
罗绮绚

陈燕芬

初二9

吴奕宁

梁丽云
初二1班
陈晓岚

陈燕芬
初二10班
李海晨

吴转兰
初二1班
覃钟漩

陈燕芬
初二10班
彭紫芸

吴转兰
初二1班
卢健慧

陈燕芬
初二10班
蔡丰择

吴转兰

初二1

伍津津

陈燕芬
初二10班
杨敏图

吴转兰
初二2班
黄含容

林贞士
初二10班
张钧耀

吴转兰
初二2班
冼佳颖

林贞士
初二10班
杨滟萍

吴转兰

初二2

钟志平

林贞士
初二10班
温霆钧

吴转兰

初二3

彭汝

梁丽云

初二10

谭雨轩

吴转兰

初二3

邱诗琪

梁丽云

初二10

蔡震洋

吴转兰
初二3班
庞璇

梁丽云

初二10

郑勤鑫

吴转兰
初二4班
黄文怡

韦冬梅

初二10

陈俊华

吴转兰

初二4

蔡景耀

韦冬梅

初二10

吴婉茹

吴转兰

初二4

梁智霖

韦冬梅

初二10

刘扬凡

吴转兰
初二4班
吴培飞

韦冬梅
初二11班
庞博一

康继秀
初二4班
赵巧琰

韦冬梅
初二11班
庞于彦

康继秀

初二7

邹丹妮

陈燕芬
初二10班
李海晨

吴转兰

初二7

邓依婷

陈燕芬

初二12

王浩然

李宇芳
初二9班
张明瑶

梁丽云
初二12班
陆林媚

李宇芳
初二9班
郑洋滢

梁丽云
初二12班
罗婕

李宇芳
初二9班
罗梦贤

梁丽云
初二12班
王炜

李宇芳
初二9班
关舒予

梁丽云

初二12

郑骁龙

李宇芳

初二9

林雨欣

梁丽云

初二12

石林之

李宇芳

初二9

李润泽

梁丽云

初二12

林雨漩

李宇芳

初二9

曾沁莹

梁丽云

初二13

刘子铭

李宇芳

初二9

吴欣琪

梁丽云
初二2班
李依湄

林贞士

初二9

余玥

梁丽云
初二2班
文静

林贞士



初二2班
林倩怡

林贞士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二级语文备课组
201451


组织单位集体参赛登记表
初中组
参赛单位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参赛单位校长姓名
杨耀明
校长电话
13809756330
具体组织负责人姓名
林冠佳
任职

科组长/备课组长
联系电话
15875971015
电子邮箱
94022270@QQ.com






总体班级和学生人数
    15 班  753
文学社名称
红嘴鸥文学社港城校区初二分社
参赛班级和学生人数
  15  班  753
参赛指导教师
8
计划参赛组织时间

4 10日至 5月25
寄送稿件复评时间
5 月25  
初赛专用稿纸

从网站下载后自行印制 √□  由组委会统一邮寄提供 □ (份)
是否申请“全国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实验学校(基地)”
是√□ 否□
负责人签章
邮寄详细地址

广东省霞山区海景路208号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收件人及手机号
林冠佳15875971015
邮编

524002



文化中国·文化阅读活动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广东片区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分赛点获奖名单
序号班级姓名作文题目获奖等级指导老师 
1初二1班马荣敏《写给汉语的一封信》一等奖陈燕芬
2初二1班林静洁《纸上舞者》一等奖陈燕芬
3初二1班罗苑桦《中华之魂》一等奖陈燕芬
4初二1班廖麒《领悟汉字》一等奖陈燕芬
5初二1班陈子云《畅游汉语》一等奖陈燕芬
6初二1班赖迎《明月清泉自在怀》一等奖陈燕芬
7初二2班苗葑菲《巴 别》一等奖林贞士
8初二2班黄家瑜《樱花祭》一等奖林贞士
9初二2班杨栩如《文化盛途》一等奖林贞士
10初二2班张雨晴《汉字的魅力》一等奖林贞士
11初二2班林欣怡《渊源与传承》一等奖林贞士
12初二9班唐蕾《三人行》一等奖梁丽云
13初二9班黄一洵《永恒的灵魂》一等奖梁丽云
14初二9班杨奥《静——文化之美》一等奖梁丽云
15初二9班刘欣婷《文化在身边》一等奖梁丽云
16初二10班胡天雪《汉字,中华民族的灵魂》一等奖吴转兰
17初二10班冯冕祺《篆香一刻》一等奖吴转兰
18初二10班邓珺《多少骑楼烟雨中》一等奖吴转兰
19初二10班陈晟淇《中华汉字心》一等奖吴转兰
20初二10班谢婧洲《流淌在耳边的文化》一等奖吴转兰
21初二10班敖懿源《重拾与汉字邂逅的美好》一等奖吴转兰
22初二11班叶雨欣《汉   韵》一等奖康继秀
23初二12班赖思彤《巷子》一等奖李宇芳
序号班级姓名作文得分奖项指导老师
1初二1班郑小婕《永垂不朽》二等奖陈燕芬
2初二1班陈心如《寻》二等奖陈燕芬
3初二1班吴雯苑《彷徨》二等奖陈燕芬
4初二1班李云洁《故乡的年韵》二等奖陈燕芬
5初二1班林俞彤《汉字情结》二等奖陈燕芬
6初二1班李卓蔚《恋•文化》二等奖陈燕芬
7初二1班王嘉伟《汉字,中华之魂》二等奖陈燕芬
8初二1班吴绮盈《无比美妙的汉语》二等奖陈燕芬
9初二1班黄致远《感悟文字之美》二等奖陈燕芬
10初二2班庄昊《少年读遍万卷书  世间仍有阳关路》二等奖林贞士
11初二2班杨梓涵《那份汉语文化的美丽》二等奖林贞士
12初二2班凌诗慧《璀璨的明星,不朽的文化》二等奖林贞士
13初二2班温馨《文化之魂》二等奖林贞士
14初二2班蔡文龙《文化存在于何处》二等奖林贞士
15初二3班黄宇宁《汉字之美》二等奖梁丽云
16初二3班黄松林《生命的寂寥,文化的惆怅》二等奖梁丽云
17初二3班吴桂明《那些流逝的文化》二等奖梁丽云
18初二3班欧乐柠《这也是一堂课》二等奖梁丽云
19初二9班程东霞《如魇的古音魂》二等奖梁丽云
20初二9班梁正妍《文化的表里》二等奖梁丽云
21初二9班陈秋怡《汉字之美》二等奖梁丽云
22初二9班彭楚恩《乱花渐欲迷人眼》二等奖梁丽云
23初二9班何乘巧《洗净汉语,文化长流》二等奖梁丽云
24初二9班梁歆妤《你入我梦中》二等奖梁丽云
25初二9班吴昔如《汉字精神》二等奖梁丽云
26初二9班林沛妤《字在东方》二等奖梁丽云
27初二9班陈骏帆《浅谈中国汉字文化》二等奖梁丽云
28初二10班林东怡《且行且食•且乐》二等奖吴转兰
29初二10班陈翰臣《品味文化》二等奖吴转兰
30初二10班林琳《行走在汉字间》二等奖吴转兰
31初二10班陈浩翔《龙舟,鼓声,文化》二等奖吴转兰
32初二10班郑怡雯《你,魅力如初》二等奖吴转兰
33初二10班李雪琪《文化“食”在心头》二等奖吴转兰
34初二11班李尚唯《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阳光》二等奖康继秀
35初二11班吕正峰《感知文化于黎明》二等奖康继秀
36初二11班吴雨思《文化的魂器》二等奖康继秀
37初二12班吴静恩《汉语的重要性》二等奖李宇芳
38初二13班吴华波《我对汉语的感悟》二等奖李宇芳
     
序号班级姓名作文得分奖项指导老师
1初二1班罗绮绚《夜空中最亮的星》三等奖陈燕芬
2初二1班陈晓岚《让汉字留在我们的脑海间》三等奖陈燕芬
3初二1班覃钟漩《春夏秋冬的魅力》三等奖陈燕芬
4初二1班卢健慧《汉语,我们心中的文化》三等奖陈燕芬
5初二1班伍津津《汉字的奥妙》三等奖陈燕芬
6初二2班李依湄《她与文》三等奖林贞士
7初二2班文静《底 蕴》三等奖林贞士
8初二2班黄含容《守护文化的根源》三等奖林贞士
9初二2班冼佳颖《汉字之美》三等奖林贞士
10初二2班马凤仪《令人震撼的狼牙山》三等奖林贞士
11初二2班钟志平《汉语——不朽的灵魂》三等奖林贞士
12初二2班林倩怡《寻》三等奖林贞士
13初二3班庞璇《网络语言,可爱不可“爱”》三等奖梁丽云
14初二3班彭汝《汉字——被遗忘的标志》三等奖梁丽云
15初二3班邱诗琪《日益淡出的汉语》三等奖梁丽云
16初二4班吴培飞《汉 语》三等奖韦冬梅
17初二4班赵巧琰《汉语文化》三等奖韦冬梅
18初二4班黄文怡《汉 语》三等奖韦冬梅
19初二4班蔡景耀《汉 语》三等奖韦冬梅
20初二4班梁智霖《汉字之美》三等奖韦冬梅
21初二7班邹丹妮《守护文化》三等奖陈燕芬
22初二7班邓依婷《文化的沉淀——汉字》三等奖陈燕芬
23初二9班吴欣琪《“变味”的文化》三等奖梁丽云
24初二9班余玥《汉字文化》三等奖梁丽云
25初二9班吴奕宁《感受文化》三等奖梁丽云
26初二9班张明瑶《永存的汉字》三等奖梁丽云
27初二9班郑洋滢《汉与英》三等奖梁丽云
28初二9班罗梦贤《汉字之美》三等奖梁丽云
29初二9班关舒予《被忽视的汉字文化》三等奖梁丽云
30初二9班林雨欣《中国汉字的传承》三等奖梁丽云
31初二9班李润泽《要学“里”的文化》三等奖梁丽云
32初二9班曾沁莹《汉 语》三等奖梁丽云
33初二10班李海晨《即将消失的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34初二10班彭紫芸《传承》三等奖吴转兰
35初二10班蔡丰择《灵动的汉语》三等奖吴转兰
36初二10班杨敏图《真伪文化的反思》三等奖吴转兰
37初二10班张钧耀《走进西安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38初二10班杨滟萍《保卫汉字,民族的未雨绸缪》三等奖吴转兰
39初二10班温霆钧《古城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40初二10班谭雨轩《悼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41初二10班蔡震洋《勇敢的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42初二10班郑勤鑫《文化的内与外》三等奖吴转兰
43初二10班陈俊华《中国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44初二10班吴婉茹《汉字文化》三等奖吴转兰
45初二10班刘扬凡《感知诗句》三等奖吴转兰
46初二11班庞博一《我爱你“汉字”》三等奖康继秀
47初二11班庞于彦《文化存于一切》三等奖康继秀
48初二12班陆林媚《汉语过千年》三等奖李宇芳
49初二12班罗婕《别失落了汉语》三等奖李宇芳
50初二12班王炜《文化的瑰宝¬──汉字》三等奖李宇芳
51初二12班王浩然《感知历史文化》三等奖李宇芳
52初二12班石林之《菩提树下》三等奖李宇芳
53初二12班林雨漩《质疑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三等奖李宇芳
54初二12班郑骁龙《真正的内涵》三等奖李宇芳
55初二13班刘子铭《我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三等奖李宇芳
三等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夜空中最亮的星
年级:初二级   作者:罗绮绚 指导老师: 陈燕芬


    那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题记

    有一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人”,他是杜甫;有一位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是杜甫;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充满现实主义的气息,他是杜甫。他是杜甫,一位伟大的、可怜的、受人尊敬的诗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望岳》是杜甫在年轻时写的。这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大将之风,他的豪情壮志,他的豪迈爽快,令我们佩服。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一句却写出来一个软弱、可怜的老人。但是全篇却没有在埋怨自己的软弱,自己不好的处境。在篇末,竟然还在担忧别人,担忧着别人的困境,希望国家其他条件差的人能有更好的住所。如此的奉献,如何能叫人不敬佩?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进。
    如今的社会,尔虞我诈,为了生存,个个都使出了“杀手锏”,,能存活下去而不靠手段,只能算是人缘好,别指望互相考虑了。但是,杜甫他没有因自身的困难而逃避,相反,忧国忧民之情让我们无限敬佩,没有迷失自我,那种精神犹同那夜空中最亮的星,让我确定前进的方法。感谢杜甫、教会了我豪迈爽快,教会了我为人着想,教会了我为国家为人民担忧……他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杜甫。

让汉字留在我们的脑海间
年级:初二级  作者:陈晓岚 指导老师: 陈燕芬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题记

    文字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交流的一种方式。世界之大,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
    中国,那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180万年前的安徽繁昌人至今,她的语言经历过了无数个风雨的洗礼,无数个改朝换代,才形成现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未来的祖国栋梁,我们应该熟悉中国的汉语,会拼写汉字,让汉语成为我们的必用语,让汉字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汉字,你不仅字形美观,生动形象,字音有趣,有着悠久的历史,还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先说字形,各具特色,不方不圆,若行若飞;有的汉字两边修长,躯干稍短;有的挺拔如峰,清亮如溪,浩瀚如海,凝华如脂;有的像小孩嬉戏;有的如鸿鹄群游,有的如鹰隼雄力。再说字音,千变万化,千奇百怪,有的如鸟鸣,如春水,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一会激动,一会儿平和。最后说历史,从仓颉的甲骨文到殷商的金文,周朝的大小篆,秦朝隶书,汉朝楷书,魏晋行书,最后到现代的草书。从第一声到第四声,造就了无数文化。汉字,我赞美你,我要把你记在脑海里。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键盘、手机按键逐渐代替了笔画,那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逐渐被我们遗忘。然而,很多人会很不解:这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当然很大,当我们在敲击键盘时,脑子里想的是将要打出来的字;当我们在宣纸上一笔一画地写时,脑子里想的却是文字最本真的含义。因此,同样是写字,含义却天壤之别。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也要求各国用共同语言交流。因此,英语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在国内,无论是贫穷的山村还是富裕的大城市,都在学习着英语。于是,我们的汉语逐渐变得不重要了。有一事件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在外企工作的人们,工作时使用英语多了,回到家与家人交流时,却忘了汉语怎么说怎么拼写了。
    教育部门立刻采取措施,在全国各地举行了《中国汉语听写大会》,希望能让广大观众引起共鸣,思考这些年来,我们对汉字的态度,更希望我们能把汉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汉字,你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撇一捺都是艺术的瑰宝,你灵魂的精髓,我要把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

春夏秋冬的魅力
年级:初二级 作者:覃钟漩 指导老师: 陈燕芬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听到这些英文单词,你是不是只想到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但如果是给你这四个汉字:春、夏、秋、冬,你所联想到的是否更多呢?
    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回大地……这是大多数人听到“春”所联想到的词语吧!春,是一年四季之首,万物生长的季节。在古人的诗词里,春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你读出“春”字的魅力了吗?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当听到“夏”,人们就会想到,又到了挥汗如雨,大汗淋漓的季节了。夏,是热情似火的,是火热激情的,是热情奔放的!“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春深”。初夏,“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梅雨时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浓荫蔽日,你感受到“夏”的炎热了吗?你读出“夏”字的魅力了吗?
    秋菊怒放,天高云淡,秋水长天。秋,是五谷丰登,果实累累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秋是孤独的,寂寥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秋高气爽,秋色宜人,金桂飘香,你读出“秋”字的魅力了吗?
    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寒冷的冬天来了。冬,是漫天飞雪,冰封大地的。“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雪”。天寒地冻,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你感觉到有一股刺骨寒风正向你袭来吗?你读出“冬”字的魅力了吗?
    春、夏、秋、冬,仅仅四个字,却可以联想到如此多成语和诗句,汉语的魅力并不是只靠看就能知道的,我们需要细心,仔细去品读。
汉语,我们心中的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卢健慧  指导老师:陈燕芬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词,每一本书,每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与汉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犹如鱼儿与水,天空与鸟。它可以我们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每一个字都精巧如画,每一个字都深含哲理,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的心血,每一个字都能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情感。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标志,不会汉字的人怎能做好一个中国人!虽说别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他们的文字,他们的对白,有我们汉字那样精辟,那样赋有气势吗?不,他们没有!我们的汉字多样复杂,一个字能有几种说法,学会汉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的情况,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情况,不同的语言,这是中国汉字最有诗色的地方之一。
    “春”示着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是草木生长,气候暖和的象征,看上面一撇的凸起,多像小草一样破土而啊。“秋”,代表着果实累累,高梁成熟,树叶飘落,秋风凉爽。文字左边的“禾”,代表着禾苗成熟:右边的“火”,代表着枫叶火红。多么富有活力的一个字,由两种象征性的汉字组成,难道这不正是中国汉字最特有的象征吗?
    然而,汉语在生活中慢慢减少,人们已不像以前那样说汉语,写汉字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原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汉语,现在却找不到踪影。读书开始变得死板,作文也不再精彩动人,现在的汉字里已经找不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古人留下深奥的古文,等待我们来挖掘,我们却连寻找的勇气都没有,那是因为我们遗失了原来自信,自动放弃了手中的工具。没有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我们怎能把流传千古的汉语继续传承下去。
    不 少人现在认为汉语无用,却没想到祖先是为什么要创造它们。我们正在渐渐流失汉语文化。却盲目地要通往直前。这愚蠢的行为恐   怕祖先们也没有想过。现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当我们正在控制着键盘敲击着每一个字时,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会被反控制,真真正正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文化。                                                  
    所以,请拿起你的笔,用内心最深处的语言,谱写最精彩的汉语文化,释放我们的心。
汉字的奥妙
年级:初二级  作者:伍津津    指导老师:陈燕芬


    在街道两旁的广告牌,书本的封面,商品的标签,学校横幅的标语·····随处可见汉字的足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则是这精髓。一笔一划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一个字,仅仅只是一个字,虽不起眼,但它奇特的结构足以让我们领会到它的奥妙。“休”字,一人倚树,立足休息;“众”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明”字,日月齐照了,大放光明;“功”字,出工有力,就会成功;“采”字,手在树上,采摘东西。这些字,单从字面上,就可以悟出许多,称为会意字。从字面上给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它的魅力。怎么不使我们赞叹它们的奥妙呢?而有些字虽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但读起来别有一番趣味。“嘀、嗒”这是时针在行走,时间从它的转动中流逝;“叽叽、喳喳”这是小鸟在宣告春天的到来;“哗、啦”这是春雨为它的缠绵作出的宣告意识。这些把事物发出的声响用汉字来表达,使我们仿佛那声音就在耳边,仿佛我们身处那个场景中。
    孤零零的字,或许你无法真正触动到它的内涵所在,但字会组成深有寓意的成语,会让我们读到脍炙人口的诗词,会让我们读到中国四大名著的经典。当游乐于园林中,你会发现到处“繁华似锦”;当游子在外工作,会感受到《黄鹤楼》中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那一缕乡愁;当你流连于红楼之中,你会为黛玉的多愁善感和绝尘雅致而折服。
    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顺承下去已有多年历史了,甲骨文的形象,金文的随性,小篆的方正,隶书的扁直,草书的狂野,再到现在我们广泛运用楷书的工整,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一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富有活力的字体。当每一个汉字在我们身边灵活跳动时,是否惊奇于它的奇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超越,网络普及我们的生活,打字的技术娴熟,而渐渐淡忘了汉字的书写。因此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这一系列的节目引发了许多人的赞许。是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汉字的书写,不应该忘记属于炎黄子孙的标志。练好书法,带着中国特有的汉语汉字走遍天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学习写汉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将来富强祖国,让更多的人学习汉字,发掘汉字的奥妙。

她与文
年级:初二级  作者:李依湄  指导老师:林贞示

      
    她的身影几乎遍布世界的角落,留下那脍炙人口的作品。
                                           ----题记
    我喜欢的那个女人,她不美、不惊艳,但她有着她的独特。虽然我知道,任何赞美的词语讲多了都会显得庸俗不堪,本来我实在不愿将这些赞美强加于她,但是我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奇女子,是一个传奇。
    她是在如花似玉般的年龄离开了台湾,用笔墨书写着人生。她的随性,她的豪放不羁,她的与众不同无一不展现于她的文笔当中。她就好似一本书,而我们,就像一个个的看客,我们阅览了她的整个人生,我们对她评头论足,我们笑她痴或是惊叹于她的毅力与才华,她依旧我行我素,毫不在意。一次不经意间看到了她回信他人时的字迹,十分工整,字体向着右边倾斜了很大的幅度,透露着洒脱还夹杂着些奇异,真是字如其人。
    她的书不多,也不少,但我并未全部看完。记忆中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雨季不再来》。书中的她就这样,一个人去到了国外,我感受得到她的喜悦、委屈、悲愤。她大大咧咧,说话不分轻重,活像一匹脱疆了的野马。我在想,要是我在如她的年纪出到了外面,也许不会有她活得那么精彩罢!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
    记得她曾诉过:人的一生不在长或短之间,而是在于精彩与否。然而,最后她是以自杀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呵!是多么遗憾呐!她就这样走了?她就这样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在网络上浏览着她的照片,看着她笑靥如花,心中生出无限惋惜。
有时想起她时,我是多么企盼她还活着的。这个奇女子啊,我清楚地知道她永远是我心中最初始的她,陈懋平,我最亲爱的三毛小姐。
年级:初二级作者:文静  指导老师:林贞示

    文化,注重的不是外表的虚名,注重的是内里的底蕴。
    文化,是每个民族经过了无数个冬夏酝酿出来的美酒。不同的民族所酝酿的风味自然不同。东方民族拥有千年底蕴,含蓄低调,所酝酿出的文化如沉封数年的女儿红,香醇醉人;而西方民族虽然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他们的文化就如同他们所调制的鸡尾酒一样,热情奔放。这些不同的文化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是完全不同,可他们的内里其实是差不多的。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沉淀,一个文化如果不经过时间的沉淀,日月的考验,他很容易就会消失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所以能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是让人由衷地尊敬地。但是现在有很多人的所作所为让人不禁觉得他们在侮辱文化。
    二零一三年,作家兼导演的郭敬明把自己的代表作《小时代》搬上了大银幕。《小时代》一上映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边是郭敬明的忠实粉丝对它表示高度赞扬,称这部戏拍出了他们的青葱岁月;一边是各位著名影评人对它表示批评,说这部戏充斥着各种拜金主义,没有内涵,纯碎由帅哥美女来撑门面。
    一边赞,一边批,让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风波不断,不仅让它赢得了极大的关注,也让它挣得了两部电影共六亿多的票房。这种现象也体现出不同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因为喜欢的人大多为九零后,零零后,而讨厌的人大部分是六零后,七零后,两代人的观点不同。但从实际上来说,这部电影确实是有点超现实。现实中大学宿舍并没有那么奢华舒适,现实中也没那么多富二代愿意纾尊降贵和你做朋友。而片中对奢侈品的大量描写不仅让人看着十分向往,也造成了越来越多拜金主义的出现。所有说,这部电影体现出的只是文化的表层,并没有真正的将文化的底蕴表现出来。
    其实,真正的文化内涵,底蕴是不需要刻意去展现的,而是在一些细节处无意中渗透出来的。所有过多的展露反而会失掉文化原有的底蕴。

        年级:初二级作者:林倩怡  指导老师:林贞示

    此心安处是吾乡
    ——题记
    中华文化,流露于返璞归真的人性还原中。细寻文化,勿忘心安。
    微雨的小庭院,桃花一枝横斜落影于地,只见有一佳人堂前伫立凝望。燕子双双掠过花枝,飘然快拂花档。雨珠“滴答”,花瓣翩然落下,散落成尘……颇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般清新明丽的韵味,“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亦是出自于晏几道的《临江仙》,晏几道即宴小山,小山出身高贵,可是父亲晏殊辞世后,家道中落。小山晚景凄凉,多以伤怀感世之情为甚调,有《小山词》传世。他的文词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当年父亲健在,晏家身为朝廷要臣之家,定是门庭若市,热闹、欢笑之声不绝于耳。小山可是好一个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金鞍美少年!可谓“诸公称爱之”。少年旖旎生活不长,自家境败落,小山有几分“落花人独立”的寂寥,终日彷徨。天塌了,他却不知何处才有他的容身之处。酒醒长恨锦凭空,少年满纸皆是感谓伤心语,他词写歌女,却不亵渎,意在感叹人生在世太多无可奈何,终归天意,略有怨天尤人之意。品味一词《临江仙》,却牵扯出了晏几道一生的跌宕起伏。有时,文化就在诗词中,待你推敲,小若解愁青暮,一笑留青春也住。
其实,哲学中也可以夹杂着多元文化。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人生之初若白莲纯洁无瑕,看到什么便是什么。年龄渐长,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是常有的。进入这阶,人在这时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世界本就是个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细水长流循环往复,何必计较这些永无止尽的欲求呢?或许有人潜心修炼,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就会摒充所谓“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明月。面对芜杂世俗无知人类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时,便“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了。正所谓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的做人与处世了。
待我们斫去心头对文化的偏执,我们并肩把文化寻,可好?
守护文化的根源
年级;初二级   作者:黄含荣  指导老师:林贞示

    手起,笔落,写下一个个精巧的汉字。沙沙的写字声不绝于耳,不多时,方块般的汉字便充满了白纸。
    欣赏着汉字,我们不禁惊叹于它们的多变与巧妙,惊叹于仓颉的灵感。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翩慊跹而出的方块中,散发着生命的气息与文化的魅力。
    透过方块字,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叹他们远大的抱负。无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淡泊高远之情,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里的政治理想,皆乃渊远流长的文学代表,是流淌在中国文化银河的明星。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一菩提。简简单单的篇幅,充满美感的字体,人们的心灵世界便浮现在字里行间。
然而,汉字,这些中华文化的根基,经千年岁月与古代中国改朝换代的洗礼依旧屹立不倒 却有朝一日会被遗忘在计算机时代的角落。
我们习惯于坐在电脑前,噼哩啪啦地打出标准工整的宋体。在纸上自由欢畅地书写已随时代的流转而远去。那些本该跃然纸上的生机,被替换成死气沉沉的文档。“见字辨人”在提笔忘字的“时代潮流”中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如今的文化氛围,是如此的浮躁、浅薄,也就造就了浮躁、浅薄的我们。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去亲近汉语文化,去理解汉语的内涵,去体会汉字非比寻常的美与气魄,去感受汉语铿锵有力的声韵。
    重新认识和重视汉字汉语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浮躁的心沉淀,使我们发现汉字的哲思与道理。
    当我们亲近一个个汉字,我们的语言自然有了深度与热度,有了激情与文采,有了作文中的内涵与哲理。
    为保护中华文化的根源,我们应携手,守护汉字的净土,让记载中华文化的汉字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汉字之美
           年级:初二级作者:冼佳颖   指导老师:林贞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婉转动听;中国文字,美妙绝伦。
                                                           ——题记
    汉字,结构复杂多变,造字精巧神奇,让人无限感慨。一笔一划间,变化无常,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汉字便翩翩然地浮现在纸上。就好似活泼、靓丽的彩蝶,缓缓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魅力。
    汉字的创始者便是仓颉。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极具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无人会写字,或者说没有人知道汉字为何物。每个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却无人知晓无人会写,想来有点好笑。那个时候,无论大事小事人们都必须找到对方亲自与他述说,这样不仅麻烦且浪费时间,甚至还会为一件小事而耽误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也多亏了机智的仓颉,创造了奇妙的汉字,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类。
    自仓颉创造出神奇的汉字,便被聪明的古人发明光大了,使得汉字在真正意义上被世人所得知。古人由一种字体——甲骨文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字体:行书,草书,楷书······种种字体,不可说完全相似也不可说完全不同。它们都是汉字,可形体上却千变万化。有的,行云流水;有的,入木三分;有的,气势磅礴······这便是汉字的魅力之一了。我想我该知道那些乐衷于书法的人们心中所感了,汉字的确有让众人沉醉的资本。
    然而,在当今社会,爱汉字爱书法的人似乎已经越来越少了。21世纪,人类的脚步从未停下,人类在孜孜不倦的发展着高新科技,工业,农业······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汉字却反被抛在了脑后,他不甘的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怀抱希望的等待人们会再次发现他的好,继续珍惜他。可是他好像要失望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不再一成不变。人们不再需要飞鸽传书,快马传信,因为大家手中都已经有了神奇的手机、电脑。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谁愿意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在纸上用心的写下一笔一划呢?人们,是已经忘记了汉字的美好与珍贵了吧。
    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我们努力的听着英文歌,英文听力,考英语四六级,有时说着话都会情不自禁的蹦出几句英语,真厉害。我们都在努力学习外国文化这并没有错呢,可是有些崇洋媚外的中国人一边说着蹩脚的英语一边视汉字为耻辱的狰狞面目着实惹人发笑。而外国友人看到这些人的可笑样子只是不屑的笑笑然后努力的学习被我们遗忘的汉字,这一幕该是多么的讽刺啊!
    来吧,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电脑,活动一下因长期打字而略显僵硬的手指,重新握起笔,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勾勒出一只又一只美丽的“彩蝶”,再次感受青春的活力以及生命的魅力吧!

令人震撼的狼牙山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二2马凤仪  指导老师:林贞示

    “巍巍燕山南,萧萧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每次听到这句撼动人心的诗句,我总是想起发生在狼牙山上令人震撼的故事。这座山承载着一种不朽的精神,一份坚定的信念,一种让人感动的文化。
    我第一次听到有关狼牙山的故事,是小时候大人们给我讲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中所了解的。那时并未深刻的体会到狼牙山五壮士的伟大和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是单纯地觉得他们很厉害、很勇敢。
    而我第二次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是在四年级所学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也便是那次,那五个犹如燃烧着炙热火焰的身躯便深深地印在了的我心里。犹然记得,在多少个躺在床上不能入睡的夜晚,想起那座山,那五束火焰,沉寂的心总是不禁地跳动起来,心中一片汹涌,全身犹如他们沐浴着火焰般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念与力量。他们的无畏、勇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我心中无比钦佩的对象。闭上眼睛,那让人震撼的画面总是能一一呈现。
    如果说第二次那深刻的烙印是在留在心中,那么第三次的经历便深烙在我全身的各个角落。那是学校组织的一次电影,播的正是  《狼牙山五壮士》。从播放的开始到结束,我一直深陷其中,和他们一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结束时才发现自己已是满脸泪水。    拭开脸上滚烫的泪珠,发现那热度犹如心中他们带来的宁死不屈、坚不可摧般的信念那么炙热。他们那顽强奋斗的精神,那无所畏惧的面容,那坚定不催的意志,那敢于牺牲的精神,激发了我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对他们充满感激。正是有无数像他们一样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烈士的顽强斗争,才能有我们今天繁华、和平、安定的生活。我感激他们,我钦佩他们,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在我心中,狼牙山不仅仅是一座挺拔的山峰,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亦是一种灿烂宝贵的文化。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也正是由这些发生在它身上的事件,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沉淀成为一种文化,含有着永垂不朽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汉语——不朽的灵魂
年级:初二级作者:钟志平  指导老师:林贞示

                                                          
        汉语,是中国历代人用心血浇铸而成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不朽的文化,不朽的灵魂。
    汉语是那缠绵的春雨,点点滴滴地滋润干涸的心田,汉语是那轻柔的春风,拂去人们心中的不快,汉语更是心灵之间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渐渐亲近。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仿若拥有生命一般。譬如,单单一个“丝”字,缠缠绵绵,萦萦绕绕,一切缠绵心思,便跃于眼前了。
    从古自今,多少文人雅士借助汉字谱成的诗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李白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证明他无畏牺牲的精神;纳兰性德则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来抒发他对事物的感慨。我们借助一个个汉字,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的汉字组成的词句,所表达出的意义,内涵则也大不相同,这就是属于汉字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心烦气躁时,品一杯香茗,写几帖字,一笔一划间,心里便逐渐由烦躁不安变成宁静悠远了,仿若远离那纷扰的尘世,处于青    山绿水间。青山古寺,流水潺潺,虫鸣阵阵,便是心中的一方净土了。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但是,在这个英语普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注重于学习英语而忽略了学习汉语。汉语最本真的含义被疏离,一场关于汉字的危机正向我们席卷而来。举办的关于汉语文化的比赛,得奖的竟然是一个外国人,这件事警醒着我们——我们要亲近汉语,感受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否则,汉语文化——不朽的灵魂只会在野草中荒芜,在历史中沉睡。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若没有汉字,我们又怎能随心所欲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又怎能与人交流沟通,谈天论地呢?
    我们亲近汉字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其蕴含的生命的哲理,这些,又岂是一个个英文字母所能比拟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汉字给予我们那份宁静洒脱,而不是死气沉沉,毫无魅力可言的英文。
    汉语,中国独有的精神财富,中国历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不朽的灵魂,不朽的文化!
网络语言,可爱不可“爱”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二(3)班庞璇指导老师:梁丽云

        网络的蓬勃发展为网络语言文化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很显然,这种简洁、幽默的语言文字带给了人们新鲜感,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因此,网络语言出现在作文中也就不稀奇了。
    可总有人,譬如语文老师,不懂欣赏“艺术”,一见此种作文,立即怒从心生,“真是令人讨厌”。
    依我之见,语文老师们大可不必如此劳神动气。一来作文本是学生表达自己心情、思想的东西,学生自然得其所有权,写写画画全凭个人意愿,老师在此只是个充当批改的角色,对此多加干涉,未免有多管闲事之疑。二来,倘若连完整的表达自己观点、思想都做不到,写篇文章还要考虑这,注意那,像个傀儡娃娃一样被人牵着走,写作文的初心也就消失殆尽了。再者,对此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予以打压不留一丝活口,岂不是有可能扼杀了某个未来的莫言?
    可话虽如此,人情事理摆在那。五千年的流传,其中必有传统汉字的过人之处,能够令人们念念不忘,一辈传一辈。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流失。一旦传统汉字被人们随意修改、转换,亦不能称之为“汉字”了。我给汉字增色,你为汉字添彩,众人群起而仿之,最后便连其原本模样也忘得一干二净,岂不白费了当初设计出汉字的人的一片苦心?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早已与汉字融为一体。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五千年光阴的沉淀,汉字早已成为国家的一种象征,它揭示着过去,承载着未来。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主动去保护这份民族瑰宝?网络语言的诞生早已改变了独属于传统汉字的那份内涵,或多或少的对传统汉字造成了影响。我们应该去维护传统汉字的尊严,就像是儿时紧紧护在手中的洋娃娃一样,把它当成自己的宝贝,一份责任,细心地呵护它,爱护它,令传统汉字发扬光大,延续给后代。当一个人把它当成一份责任时,我知道,他爱生活,因    为不忍心破坏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与纯真。
    我不反对人们喜爱网络语言文化,因为这时的他们显得可爱;但如果这样的喜爱转变成一种习惯,这自然不宜提倡。因为当爱升华到一定境界自然不会允许它遭受到一丝一毫玷污。正因如此,网络语言文化才可爱而不能喜爱。
汉字——被遗忘的标志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二3彭汝指导老师:梁丽云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是谁?汉字!
    在这个时代,人们也早已习惯用邮箱给他乡的亲人发个邮件,也许还有少数人使用书信。我们可能早已忘记在宣纸上自由的书写。那个曾经在“田”字格中出现的汉字如今去了哪?
    但当你说它没什么的话,你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是它使我们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延续,是它使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它们就像一群变化多端的小精灵,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于泰山。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是曲音乐。当你失去了汉字之后,你便发现,你无法写作,无法表达你内心想表达的意愿,那是多么糟糕啊!
    汉字虽然被逐渐遗忘,但汉字跟世界各国文字比较起来,拥有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隶书到楷书,没有哪一个演变过程不该去细细品味。
    正是有了中华民族先人的记载,才让我们了解到汉字的千年历史。望着这些富有灵性的文字,怎能不使你拿起笔,尽情想象呢?汉字,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荣誉······
    最近央视开播了一档以听写汉字为主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报得那么多字词,全中国人又有多少人能写出来?许多人在收看这个节目时,也跟着参赛选手一起写,但是却被重重的难字困扰住,,作为中国人,连自己的文字都不能正确书写,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有什么颜面去屹立于世界呢?
我们整天上网,什么事都依赖于网络,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全都被束之高阁!而外国人却在狂热的学习着它们,有很多人比我们写得好很多,我问难道不为之汗颜?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不希望汉字在被我们漠视下去,不要等到中国文化在异国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也丢失了自己······汉字——被遗忘的标志······
日益淡出的汉语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初二(3)班邱诗琪指导老师:梁丽云
    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英国人说是英语,法国人说是法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当然会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无需色彩,随意挥洒就是书法;无需奏乐,平平艳艳就是韵律。从甲骨文到行书,汉语以包容一切的气度凝成了一个个方块的汉字。
   然而,汉语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冷落,汉语的音节不再像以前那样响亮。地球就像一块集成的 于是乎,英语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中国,压得这片古老的土地喘不过气来。大街小巷中,政府学校里,一片鸟语喳喳。各种英语补习班更是雨后春笋般冒出,生意火爆,父母老师也在耳边无数次的叨:“英语不过四五级,你哪儿都别想去!”
  与此同时,你会悲凉的发现,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汉语,只要英语就行。相反的,西方国家对汉语却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人断言:“汉语就是中国的精魂所在!”这的确让我们汗颜。在分秒必争的时代中,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英语热背后有一个“中国的精魂”?
  《最后一课》中说过:“祖国的语言,就是打开监狱之门的钥匙。”那是不是说明,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忘记他们的母语时,就是这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开始?或许一百年,或许更短,这个名族将不复存在。它被周围坏境同化,它将彻底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惟愿全球信息化后,人有一个民族叫中华,以它独特而优美的文字,以一个名族的精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汉语不可能脱离时代不受攻击,要不然汉语只会停留在“之乎者也”的年代。面对冲击,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保护,而不是去禁止。我们有能力让外国人学习我们语言,我们有人要宽容外国语言进如我们生活,我多么希望这是汉语繁盛的表现。电路,为了这块电路统一和谐运作,世界需要通用的语言。


汉 语

                            年级:初二级 作者:吴培飞    指导老师:韦冬梅
    汉语是中国的标志,汉语是中国的象征,汉语记载中国由盛到衰,由衰到盛的过程,汉语已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
    汉字是一种有趣的,复杂的文字,现在的每个汉语都是有很久以前有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曾有一位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汉字,他甚至花了几十年的岁月去研究汉字,他将每个汉字由象形字到现代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意思和汉字的由来详细地记载下来,他用行动证明了中国汉字的有趣和多样,他将中国汉字展现给了许多国外的人看,他让世界认识了汉字,我们都叫他“汉字叔叔”。
    汉语不仅有趣,多样,还十分复杂。
    汉语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慢慢演变到现在,每一种字体都十分复杂,至今汉字只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后来,人们将一个个字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文言文,诗、词、曲、文章,再到后来的白话文,一个由复杂到简化的过程。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白话文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一种文体,我们学习文言文时经常用白话来解释文言文的意思。
    后来,也就是现在这个发达的科技社会,各或各样的聊天软件取代了一些人们曾经远程交流的老方法——写信,人们渐渐用键盘和手机取代了笔去“输写”汉字,人们不再去写信,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甚至有些连写信的格式都不会,写信曾是一个时代的潮流,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哥哥房间的那一大沓的黄皮信封。我曾看过周立波和崔永元的一个节目,周立波憾概现今社会已慢慢不再是用笔去写信,崔永元也憾慨,周立波趁这时候,拿出了崔永元年轻时的情信。不得不说的是,崔永元的文采十分好,但也反映了写信的好处,写字时字的漂亮与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汉字是中国的灵魂,不要让中国汉字成为“非文化物质遗产。”
汉语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赵巧琰   指导老师:韦冬梅

         汉语,可谓是中国人的象征,是中国的文化根基,可是,现在又会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汉语。
------题记
    汉语,是由一个个美妙精巧的汉字的构造,一笔一划,变化多端。每个汉字都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散发着文化的气息,表现出了人们的喜怒无常,欢声笑语。
汉语,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生活中的调味剂,把我们的生活调成各种各样的滋味,使我们通过汉语感到中国的独特文化色彩。
  
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韵味,你看!这个“明”字,由日,月组成,象征着太阳和月亮万间。你又看!这个“泪”字由三点水和“目”字组成,三点水代表着水的象形,“目”又代表着眼睛,两者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泪从眼睛中夺眶而出,像水一样涌出来,源源不断。啊,汉字所蕴含的哲理和魅力多么大啊!
    
我们每天所交流的话都是汉语,可见汉语己融入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了,可是,又有多少人又真正去重视汉语,,喜爱汉语。
    
现在,有很多人连现代汉语都不怎么熟悉了,对汉语的喜爱度也越来越低了,有很多人己经不能随心所欲地畅谈汉语了,这让人不禁感到悲哀。
    
在语文课上,那朗朗的读书声在越来越明显,有些人甚至不愿开口说汉语,更不愿意去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一昧的崇尚国外,有更多的人想留学国外,不愿在自己的祖国发展。
    
哎,到底是什么让汉语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呢?是不是该重视中国的文化呢?是不是该喜爱汉语呢?这该发人深思,在此,我想说:“我们不能再轻视汉语,我们应该重视汉语,让全中国的人都喜爱汉语,感受汉语的博大精深,唤醒中国的伟大基石!
    
我爱汉语!

汉 语
年级:初二级  作者:黄文怡   指导老师:韦冬梅

        俗话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国足足有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而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汉语。
    在世界上有许多钟语言。汉语虽然不是许多国家使用的语言,但是是世界上人口使用最多的,有人说: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因为它有复杂的结构,一个字也许有多种不同的读音。但汉语却可以很好地表达人类的想法和思想感情。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都在使用汉语。古代的诗人用汉语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情,在文天祥的《过零丁祥》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李白的《静月思》中的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但古代的一些汉语意思与现代的汉语有些不同。文言文中的“行”在现代文中是“走”的意思;“走”在现代文中是“跑”的意思。虽然意思略有些不同,但是由于时代的差距,但都能很好在那个时代显现汉语的风彩。
    现在随着时代正在进步,科技正在发达,很少需要你提起笔来写。在网络中,只需要你敲下你需要的汉字的音标,这些字便一一出现。正因为如此,但有些人提起笔都忘了汉字怎么写,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虽然网络中有些表情,但不比在书信中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多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要荒废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
    汉语像一幅多彩的油画,让人赏心悦目;汉语像一座美丽的花座,让人流连忘返;汉语像一首动听的歌曲,让人沉醉其中。
汉字是中国的灵魂,不要让中国汉字成为“非文化物质遗产。”
汉 语
                  年级:初二级  作者:蔡景耀      指导老师:韦冬梅
    “汉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容易学会的一件事。由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汉语就一路陪伴,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道理,“汉语”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些中国人从小就开始学汉语,噢!不。他们一生下来就在接触着,经历着。到了小学他们又向汉语迈进了一大步。自此,他们在汉语里领悟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汉语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因此,我学会了,认识了很多古代名言以及方言。比如:最早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蕴含着诗人李白的思乡之情;还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每当我和朋友,同学吵架,这句诗总会出来阻拦我,让我不要那么冲动。古代很多流传百世的诗都会给我不同的领悟。
    
在现代,也有现代的特色,类似于广告语“箭牌口香糖—一箭钟情”“止咳药—咳不容缓”“打字报告—不打不相识”、、、、、、许许多多的广告语(词)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汉语所蕴含是我们无法衡量的。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认识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很多其它国家都在学习汉语,这说明汉语的魅力是无限大的。但现代21世纪的人类们越来越不想学习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产品越来越发达,许多人都活在了网络时代,虽然说科技发达是件好事,但荒废了祖先留下来给我们的财富—汉语。在网络上,你可以做出很漂亮的东西令自己高兴,但是,同样在宣纸上,你的成就感绝对不低于在网络上。
    
在汉语里,一个字,可以让你心旷神怡;一个字,可以让人命运覆;一个字,可以让人终身受用,汉语无处不在,中国人不可缺少汉语,让我们努力把汉语学好,领悟更多不同的道理。


汉字之美
年级:初二级  作者:梁智霖    指导老师:韦冬梅

    中华文化,源远流传;中国的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字拥有它独特的韵味。
    ——题记
    汉字是维系中国文化的纽带,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汉字已经成为了冷门,已经没有多少人去书写它,去品味他。我们必须勤写字,让中国独特的文化延续下去。
    汉字由简单的笔划组成,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他们生机勃勃,截然不同,犹如调皮小孩般。当用笔写下一个个汉字时,你一定会感叹汉字的独特。时而轻如鸿毛,时而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犹如一幅精彩的画面,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使我们心中一阵感动。一个“日”字,让人感觉到了太阳的温暖,一个“月”字让人感受到了月光的柔和。一个“喜”字使人笑容满面,犹如沐浴春风,一个“衰”字使人眉心一皱,轻轻叹息。一个“恕”字使人气上心头,火冒三丈。这何尝不表现了汉字独特之美?
    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持续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年: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到至今的汉字有哪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呢?
    汉字,它们像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唱着。多么迷人啊!无论是谁都会沉迷于其中。每看每个字都如此平凡,其实它们都是深藏不漏的高手,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思想。当我们烦恼时,看看汉字,心情也会变好起来吧,毕竟它是多么美丽!
    每个汉字都经历了一段道路,才流传至今,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重要的是:它,很美好!
守护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邹丹妮 指导老师: 陈燕芬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与无知中外,能给呗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任何东西中都隐藏着不一样的文化,就让我们开始游走着之间吧!
    当今,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争伏羲,山西运城与湖南宁远舜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山西高平寺炎帝,更有不少地方抢女娲。这些争抢看似轰轰烈烈,简单一点说,就是在争那些“文化英雄”究竟是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对于“文化英雄”,那些石头真的那么重要?当然,对于一些商人来说是重要的,如果可以让那些已然死去却又活力四射的古人占到他们的服装店前为自己击掌打客,却又不用给工钱,何乐而不为?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那些“挪用公祭”招揽政绩的官员。
    我们争着“文化领域”中的“英雄们”,让他们为自己挣个几分钱,难道不是毁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古来文化吗?这些叫人们狂投银两的“伪文化”现象,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尊重,也是不道德不光彩的卑劣行为。他们造成了现新时代人员的误识,使那五千年的“精彩”一点点地开始失去了光辉。
    真文化如同天上的明星,伪文化如同失去亮光的星,它们一闪一闪地在历史的天空中躺着,坐着飞机的我们,到底浏览了些什么?
    万里长城—“不登长城非好汉”,母亲之河黄河—“不到黄河不死心,人间仙境九寨沟—“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峡口流”历史文化的空中,仍有着不少真文化,他是那么的让人思前想后,他是那么的让人魂牵梦绕,他是那么的如历在目……在这无尽的空中,我们在浏览着,也在一点一点的发觉他的神秘,他的足迹……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文化拥有的奥妙,拥有的惊奇,拥有的足迹,是我们探之不尽,有之难求的。时间也正在一分一秒地游走,也许在上一分,下一秒,历史也在不断的刷新记录,此时此刻我们不应好好学习他的奇,他的妙吗?真与伪,我们可留下的是真!我们不应去改变人类用时光创下的一点一滴历史,他们是我们的掌上明珠,我们去感受他吧!放弃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思想,继续去学习着无尽之空—历史!
文化的沉淀——汉字
年级:初二级   作者:邓依婷  指导老师: 陈燕芬

   人们常说,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确实如此,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注音表意型文字。字是文化的基石,作为炎黄子孙,我常被古人造字的智慧所惊叹。
    大家一定经常见到一个字”笑”.这使我想到一个笑话,古时有个书生解词的时候说,“笃”是用竹子打马的意思。旁人戏言:“那“笑”字呢?”其实不然,“笃”是象声词,而笑,你想一下“哭”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再说一些简单的,比如日和月。“日”字很久以前是个圆,“月”字是个半圆。你再抬头望一下,“日”字是不是正是像太阳,而“月”字像个船儿的月亮么?而日月同辉,那不就是“明”字吗?
    外国人都说汉字很难学,我倒不这么认为。有很多字都是一个声,比如“绣”“锈”“”都念“xiu”,再一看,都有“秀”这个字。这样不就容易多了吗?
    其次就是偏旁,比如“病”“痛”,再比如“肝”“脏”。同一个偏旁,同一种种类。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化学的时候,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表达金属元素的符号差不多都是金字旁的。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
     我们都会见过一些字形相同,但读音却不同的字。例如“重复”和“重量”中的“重”,“空余”和“天空”中的“空”,这就是多音字。我记得我还因为这个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我和同学讨论剧情的时候,说到激动的地方,大喊道:“你觉不觉得那个‘脚’色特别出彩?”同学迷惑的望着我,问:“脚色?是角色吧!念‘jue’!”我羞红了脸。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从仓颉造字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千年,但现在我们仍然享受着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在计算机时代,我们越来越习惯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字。汉字,你的未来在哪里?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让汉字崛起。汉字传承到现在也许还存在缺陷,但这也不能变成我们崇洋媚外的理由。不要让汉字变成文化遗产!
“变味”的文化
年级:初二级作者:吴欣琪指导老师:梁丽云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岁月的沉淀为大中华增添了许多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化如同瑰宝,装点了人们的文化与娱乐的生活,同时也是许多人的精神食粮。人们认为,秦皇汉武的英明神武,儒家道家的经典思想,唐诗宋词的寓意深远,近代作家的独特见解;或者是民族地区的原始习俗,历史古城的古典风格。都将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并会在后人的智慧中更加熠熠生辉。而如今,各种“变味”的文化,却令人感到堪忧。
    的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的飞速发展方便了人们得到咨询以及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时亦带来了许多并非瑰宝的“文化”。这些“文化”似乎都变了味,再也没有当初的纯粹,而是加入了太多不正的元素,甚至扭曲、歪解了传统文化。其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那就从身边说起。
    想必许多人都会有听音乐的习惯。如今的流行音乐也算是一种文化吧,但也只能是“品味正常”的流行音乐。许多歌曲都或多或少加入了一些情感的元素,却不是古时“花前月下”“把酒当歌”的美好情愫或坦荡胸怀。而是一种浮夸,虚伪,或缺乏信任,若即若离的情感。时间久了便会让人对情感的认识产生错误的判断,这对青少年的荼毒是十分严重的。同样,某些歌曲打着“古风怀旧”的题材,又有多少是还原了真实的场景呢?又有多少是真正向古代的大文豪们致敬的呢?恐怕是少之又少吧。而这些会给人们不好影响与错误认识的歌曲,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文化的不尊重与扭曲,何尝不是一种“变味”的文化?
    书籍也是一样。记得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样,这也是建立在良好的书籍上罢了。对于那些不好的书籍,与那些不好的歌曲的影响,又有何差异?
    人们在信息化的今天开始关注优秀作品的内涵。可此内涵非彼内涵。若是关注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丰富的内心世界,了解其背后的优秀文化,就能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然而符合现代人的八卦心理,人们更加关注作者的身世与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相对出名的作者会对其的每个新作盲目跟随,如获至宝;但面对不是主流的作家,即使是再好的作品,人们都只会嗤之以鼻。现代人更加重于作者而非作品,更加注重于表面的光鲜而并非深厚的文化内涵。既然已是如此,又何来曾经对读书,对文化的追求呢?
种种关于文化的“变味”现象真是令人深思。
    作为中学生,我们有必要对祖国的未来负责,也有必要对传统的纯粹的文化进行保留。因此我们应通过了解文化的内涵从而拥有一双慧眼,懂得分辨文化的“纯正”与“变味”,才能吸收精华,剔除其糟粕。同时社会上的人也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并用自己的智慧加以有益的创新,让祖国的优秀文化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更好的发展。当实现了这些以后,祖国的富强也不远了吧?
总而言之,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定下心来,善于识别利与弊、真与假,才能拒绝这些“变味”的文化。也只有拒绝了这些“变味”的文化,我们与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汉字文化
年级:初二级作者:余玥指导老师:梁丽云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中,最贴近生活的莫过于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就像一颗耀眼的彗星在文化的长河中绚然划过,留下平淡却令人舒心的色彩。
    汉字,从字面意思理解,自然就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仓颉造字,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盛唐楷书,再到宋代的活字印刷,汉字从历史文化的滚滚长河中一路走过,留下许多铮铮中华魂。汉字是中华儿女奇特想象力的结晶,是历代文豪抒发情感,立下鸿鹄之志的表达工具。汉字以独特的方块造型,组成一句句人生箴言,凝成一段段中华精魂。
    汉字的音律是独一无二的。汉字的每个音都有四种声调,在古诗韵律中叫做“平、上、去、入”,这样的独特韵律便是汉字的一大特点,使汉语读起来婉转动听,犹如初春杜鹃的歌声般清脆,朗朗上口。
    汉字的书写则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以汉字为根本发展的书法艺术可谓是中华物质文化的瑰宝,是汉字书写之美的最直接体现。不论是最早的篆书还真是最晚的行书,不论是最清秀的楷书还是最自由奔放的草书,是华夏儿女多彩想象与洒脱灵魂的体现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体现。
    汉字的一笔一划就是笔尖上的戏剧,一撇,一捺,一竖提,一弯钩,就像在低吟浅唱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一个转笔之间就包含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意。汉字,中华文化的最大载体,它承载着成千上万个炎黄子孙的梦,是中华文化的心脏,是华夏子孙的太阳。
    而如今,这样诗情画意的汉字却渐渐被高科技产品取而代之。手机,电脑,传真机这样的机器竟让我们忘了如何书写汉字。在依赖高   科技产品的今天,有语文老师无法将汉字书写正确,有新闻报刊屡屡出现错字,有大型电视节目念错字音……这都是在警告我们汉字正在逐步被我们淡忘。
    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的是不忘根,不忘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要将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也是一种蓬勃生命力的表现。我们应细细品味,慢慢领会总能在极具魅力的汉字文化中感受到龙脉的跳动。
感受文化
年级:初二级作者:吴奕宁指导老师:梁丽云

    文化,是在浓厚的历史底蕴里冶炼出的精华。富有魅力的文化是每个民族传承下的骄傲。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甚少会去观察文化,感受文化。当网络语言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游戏成了闲暇时的主角,又有多少人会听一听戏曲,闻一闻书香?
    有些人或许会不服气,看小说也是感受文化呀!然而现在的许多小说,甚至不用出版,在网络上一发表,他人就可以浏览。这诸多小说,却有几部是真正能让人感受到文化?虚浮的文字,华而不实的描写,仅靠着情节吸引人眼球,打着文化的牌子,实在令人生厌。更有甚者,为了情节的发展篡改历史。连尊重文化尚且做不到,又谈何感受文化呢?
    音乐同样是文化的一种形式。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没有融入过多文化,却也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但有的音乐受人喜爱仅仅是因为旋律,歌词无趣之极甚至毫无意义。可就是这样的音乐,也被某些狂热爱好者视作文化,殊不知自己的行为在外人眼中愚昧无知。
    若想感受文化,终究还是旧年代的要意境深远。四大名著自是不必多说,还有唐诗、宋词、元曲,也是值得去了解的。至于乐曲文化,大可以行至水乡,听那水调悠扬,或是登上高原,听那慷慨激昂。相信你将会感受到自己就在文化的包围里。同时却也别忽略了当代文化,只要能辨别真伪,那些有文化的书籍也是可以翻阅的。
    既然文化就在身边,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感受不到文化?或许他们并非感受不到文化,而是根本没有感受文化的渴望。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位作家的照片被曝光。大概照片上作家清秀的模样与他行文的粗犷风格大相庭径,竟有“看到真人完全不想再看他的作品”之类的评论。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一个作家的关注不应该是关注其作品多于本人吗?纵然真人形象与心中所想差距太大,略作感慨便已足够,那些无心看文的网友又是何出此言呢。而现实中忽略其作品而更在乎个人的现象显然不止这一个。在人们不断忽略文化的今天,文化能否顺利传承至未来,实在是令人堪忧啊。
    所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观察文化,感受文化,如何能够做到不对文化视而不见,才是重中之重。

永存的汉字
作者:初二级作者:张明瑶指导老师:梁丽云

    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喜怒哀乐,借助方块字,宣泄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的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汉字和水书属于非拼音文字。在人类的历史上,比汉字更早的文字有两河流域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圣书文字,但是它们早已灭绝了,所以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有人说汉字是中国五大发明,是一个奇迹。                  
    汉字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语言特性。语言学家把中国各地的方言分为八大方言区。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几十个国家了。
    汉字在世界历史上,作为其它后发明的文字的母字,如越南、朝鲜和日本都曾经用汉字来记录着它们的语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十六亿以上。
    汉字还有七大突出优点:一、汉字是读法最动听的文字之一;二、汉字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三、汉字很好认;四、汉字意思容易懂,具有关联性;五、汉字很形象,直观达意;六、汉字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七、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汉字的以上七个方面的特点,无疑会使其在阅读心理方面较拼音文字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使汉字的书面语在感知、理解的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速度和效率,能够实现阅读速度、理解速度、记忆速度的协调发展,快速阅读,也使中国为何能崛起的天然因素,    汉语不失,华夏永存。
    汉字常在,国魂不朽;中文,永远灵秀和清纯。
汉与英
年级:初二级作者:郑洋滢指导老师:梁丽云

        五千年来,最简单的图画变成了有棱有角的方块字;五千年来,笨重的竹简变成轻便的纸张;五千年来,精简的文言文变成通俗的白话文……五千年,文化在进步,可人心,也在悄然改变……
    当代年轻小生,对汉语的热爱已经远不如从前了。偶尔口中夹一句英语、韩语也是常事,似乎说外语就显得比较有文化。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那些并不如香港、上海等与国际接轨的城市中的人,偶尔说一下英语倒也让人看起来很愚昧。我们生在中国,为什么与国人交谈要用外语?其荒唐程度无异于火星人居然在讲地球语言。一些人觉得说外语显得特别高级,但为什么不对汉语感到敬仰呢?五千年,多少文化已被世人遗忘,汉语却得以流传至今,千年文化,我们作为继承人,难道不应该骄傲吗?汉语演变了千年,有多少人能像中国人一样将其融会贯通呢?我们掌握着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我们不应当自豪么?汉语,又岂是那些外语所能相比的呢?多少人羡慕着我们,而我们却耻于说汉语,岂不是个大笑话?
    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黑板报是全英的,不禁笑出声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母语不好好学,还在倡导英文。当然并非英语毫不重要,但放弃母语选择外语的中国人,也是相当的可笑了。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国,却连最基本的语言都学不好。我们应记住,我们住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由中国政府保障的,我们后方的骄傲是中国,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就好似路边的阿姨长得再好看也不是你妈。
    同时的,这也涉及到尊严问题。中国内陆的路牌从来没有英文。在路牌上都写英文成何体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中国被占领了呢。中国堂堂一个大国,却用别的国家的语言,岂不是要遭到世人的耻笑?中国虽不是发达国家,但实力也是不俗的,盲目追求外语,是看不起中国呢,还是热爱其他国家呢?但终有一天,那些人会以掌握汉语为荣。
    有时还会看见一些门店招牌有英文,你们可是中国人啊……
汉字之美
年级:初二级    作者:罗梦贤    指导老师:梁丽云

    中国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鲁迅
    经过了5000年的物是人非,它早已铭记着那人生真理;聆听了5000年的高山流水,它早已哼出了比流水声更为清脆自然的声音;经过  了5000年的琢刻,它早已精致的像一个艺术品。它不过是汉字,却美得那么特别。
意美

    “信”字,一个“人”和一个“言”字,人跟着自己说的话,表明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友”字,则是两只手相牵,象征友善;“国”字,”表示“四境”。“玉”指“玉器珍宝”,转指“宫廷”、“大内”。“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这些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着不一般的含意,而且,有许多含意正是许多人追寻一生的东西,而或许也只有汉字,才能涵括如此美好的深刻含意。
音美

    汉字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真的很多,可我唯独偏爱“啦”字。“口”字象征声音,“拉”说明“啦”与其同音,“啦啦啦”就象童谣一般轻快,有这么一首老歌,整一首歌由歌手饱含深情的“啦啦啦……”构成,或慵懒,或激昂,或无奈,或向上……所有的情感伴随着音乐,附在简单的“啦啦啦”里,张力十足,表现力充分,带给耳朵无限的享受,带给听者无限的想象。被赋予了人类情感的汉字读起来本来就好听,或轻快,或和缓,或婉转,或响亮,随着同样拥有着人类丰富感情的音乐哼唱出来,无疑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相得映彰。
形美

    汉字的结构设计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汉字讲究对称。对称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对称的事物让人看起来更为舒服,符合人类的审美,中国人讲究对称,延伸至中庸和和谐——中国文化的特征。采取了对称方式构成的汉字有很多,“炎”,“卡”,“米”……等等,不计可数,所以,汉字很美,书法家笔下的字,如同国画,饱含了作者的气概和情感,是一门艺术。汉字还讲究形象,象形是汉字结构的另一主要特色,如“山”,“火”,由于生动形象,方便理解和记忆,尤其是早期的甲骨文,或者一些繁体字,字的本身就象是一副微型画。
    我由衷地敬仰仓颉,这需要多好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才能创造出如此通俗易懂,又丰富美丽的汉字,我由衷地感谢仓颉和他的后继人以及当今的汉字学家,留给中华子孙后代意,音,形堪称完美的字。我爱汉字,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被忽视的汉字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关舒予  指导老师:梁丽云

    手机,电脑,地铁和公交车上的“低头族”,“手机控”、“网游”已成为网络上的“热词”。而每当我看到那些用双手在电脑键盘上“疾驰”的“网游”族时,我想,已经有许多人不太在乎那古老的汉字文化了。
    许多人已被手机等电子设备所迷惑,禁锢,无时无刻不拿着一部手机,一本笔记本电脑;在一个地铁车厢里同时响起“ipone”的经典提示音的场面都已经见怪不怪。所以,人们已经无法去理会那埋葬在自己心中的汉字文化了。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汉字文化很枯燥,乏味。有些同学一听到是语文课就倒头大睡,提不起一点儿兴趣。然而,真正地去了解汉字,你会发现它其中的美丽。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构严谨,但又不失自己的个性。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不仅仅是它的精巧的构图与恰当的比例,而是每个汉字所蕴藏的内涵及意义。一个小小的汉字,当你真正读懂它时,它会给你一股无穷的力量,让你人生变得与众不同。可见,中国汉字不但是很有意思的语言符号,它还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
    我最喜欢的一个字便是“努”了。“努”便是努力的意思。努力二字中有奴字,就是说努力的过程,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己约束自己,在约束下不断地一力再力。
    而我最喜欢书写汉字的方法是毛笔书。就表面来说,当漂亮有曲线的毛笔一支支地挂在笔架上是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浓浓的水墨味儿是那样的讨人喜欢。那一撇一捺总是散发出无与伦比的美丽,让人不禁赞叹。
    外公是一名优秀的书法家,小时候的我每天都会趴在高高的书桌上看外公写书法,天真的眼神里透出对外公的敬佩与崇拜。还记得那宽敞的书桌上总是有一本本精美中夹带着陈旧的字帖,一翻开才发现里面的纸张都已经发黄,年幼的我不禁奇怪地问道:“外公这书都已经这么旧了,真的还能用得上吗?”外公听了哈哈大笑,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小傻瓜,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无论过了多少年,它对人们来说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认识到,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份艺术遗产,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真正当作中华民族的瑰宝来继承,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中国汉字的传承
年级:初二级作者:林雨欣指导老师:梁丽云
    中国汉字复杂多多,博大精深,从以前到现在都有很久的历史了。那一个在纸上的汉字,就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纸上跳舞,只要你仔细地看看汉字,差不多就可以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可如今,汉字在传承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如今,中国变得比以前富强,科技技术也比以前更发达了,大部分的人们能用上智能手机、电脑,再在家里装个无线网络连接器,就能实现“足不出户”也能“遍知天下事了”。这样虽然对我们有很多好处,但它对我们的坏处也清楚地反映了出来,比如:智能机制打字用多了,就不会写字了,很多字不是不懂,而是不知道偏旁或其中一个部分是什么,中国汉字的传承正在一代一代地被削弱。
    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使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人反映:这些文字很多都会听不会写,同时还有《汉字英雄》的软件,让人们在游戏中学习,更方便人们去认识和传承汉字,人们对汉字的重视提高了。
    人们虽然对汉字的重视度提高了,对汉字的使用也起来越标准化,但是社会中还是有很多商铺通过乱改成语里的汉字,来达到自己宣传的效果,比如:卖鸡肉的商家会在海报上写着: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卖杯子的商家则会用:有杯(备)无患;卖衣服的商家会用衣(依)衣(依)不舍。这种行为很容易误人子弟,很多小学生辨识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错觉感,在考试的时候和学习的时候容易写错字,希望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查处。
    还记得古代时的汉字在名人的手下变得多么优美,那一个个汉字在纸上跳舞、飞跃,那一个个小精灵多么可爱,决不是能用其它国家的文字所能代替的,一个“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但却写出了人要两只脚都要脚踏实地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稳、更远……这岂是其它国家的文字所能代替的?
    中国汉字千变万化,博大精深,希望有关部门组织更多的活动,让更多的人重视、学习和传承汉字,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汉字,认识汉字的来源,理解汉字的美!

要学“里”的文化
年级:初二级作者:李润泽指导老师:梁丽云


       文化,究竟是指什么?是书中的文字,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呢?其实,众多人对这一领域是有误区的,他们所学习的,不过是文化的皮毛,因为其严重的文化虽是直接用文字表达,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但却没有看到其内涵。
    学文化有两种,被动学与主动学。前者一般是在文化教育场所心不甘情不愿的雪,只懂呈现在他们眼前的那一列列文字怎么读,但若你叫他们说一说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他们可能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他们所学的,就是表层的文化,因此不懂文化的精髓。而后者,又分为主动学习与主动钻研,后者比前者高一个级别,而且一般只有主动钻研者,才能学到文化的“里”真正收获到东西,并享受其中。
    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其内涵,正如中内外的寓言故事一样,有的人只是草草阅读,将其文化内涵只局限于便面的文字,不作思考,不作分析,到最后,在文化中一无所获,这就等于是白看了,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去看毫无规律与意义可循的拼组文字,而并不是词语,句子,段落,光懂学而不了解其文化内涵,不懂得将其运用于实际,这种表层的文化意义确实不大。
    其实,深层的文化一直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实,或让人感动。可能是人的一个动作,像是微笑,问好,再具体一点像是用握手来表示友好。这些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文化,但又经常因为其不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而被忽视,而这又是关乎人们品行素质的重要文化。或许,清朝时期那些死读书的文人,也正是这种情况,只局限于“表”的文化吧。
    那么要学“里”的文化,我们又应当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最关键的是要学会认真观察,乐于思考,刻苦钻研。在发现了应学,能学,该学的文化后,想办法弄透他,并努力将其运用在自身,许多事情都是能在其中以小见大的。当你能够开启“慧眼”,发现这些隐藏在小事中的“大”,那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若做不到这个,细心品味,心领神会,读透每一句话,能在其中以不同的眼光发现不同的美与文化。不要光看表面现象,正如莫言的一本书一样,书名为《丰乳肥臀》,若是将标题比作“表”的文化,要是人们真的不考虑其内容,只看标题的话,或许这本书就真的没有人看了呢,如果其他书的情况也相同的话,估计也就没有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了。
    学习“里”的文化,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说是很重要了。那么,你做到了吗?
年级:初二级作者:曾沁莹指导老师:梁丽云

       从小,我们便牙牙学语,通过声母、韵母和音节的发音,让我们更能准确地说出汉语。父母也不辞劳苦地教我们用手一笔一画地写出来,这一笔一画的组成,便是汉字,却是大祖国的艺术。
    我特荣幸自己是中华人民,能够说出一扣流利的汉语。从古到今,从无到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汉字神奇的演化过程,从甲骨文的出现算起!也已有3300多年左右,实在是历史悠久啊!实在令人为之震撼啊!
    多少前人,写下了赞美祖国的风光的诗句,让后人无法忘怀,甚至在阅读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无数条励志言语,激励着多少人奋发向上,又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人。还有更多的,让我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友情“桃花流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感受了中华母亲的不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么多优美的诗句,那么多触心的句子,就仅在这短短的十多个汉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撇、一捺、一横、一竖,甚至一点,都构成一个意义丰富的方块汉字。它不比英语,只是由字母组成,乏味无趣。它可以有上下结构,也可以左右结构,更有趣的是同偏旁的字,例如“埋和地”,但一个却是动词,一个却是名,在老外眼里能让他们常常摸不清头脑,但更让他们摸不清的是汉语的发音。有些汉字有两种读音,“乐”可以读成lè还可以读成yuè,有些汉字虽然不同,但读音却一模一样,“兴”的xīn,“心”的xīn。字字都各具特色,在汉语王国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灵,活灵活现地贯穿在人类生活当中。
    我爱汉语,它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从荒芜走向文明的象征,它跨越时空,使异时异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它绚丽丰富,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记载了历史和文化,成为“有册有典”的文明时代。
    我更坚信,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汉字越被世人珍爱。


即将消失的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李海晨       指导老师:吴转兰
        物欲横流,流去了高雅;歌舞升平,平息了斗志;阿谀奉承,迎合了庸俗……大江东去,早已成为千古绝唱;井冈山上的星火早已化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如今的少年,谁还会识得琴谱上的宫商角徵羽?谁还了解诸子百家?谁还会坐在月光下细品香茗、醉心于诵读,知晓那迷人的“蒹葭”、可爱的“关雎”?文化,将何从去了?
    依稀记得四岁时母亲在七夕的月光下给我讲述牛郎织女故事的情景,那天的月色因那凄美的故事而更加美丽。至今,每逢七夕,我都会仰望星空,去寻视天河两岸的织女牛郎星,心里默默祝福他们的再度重逢。然而,如今的人们在泊来的情人节里浪漫温馨的同时,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七夕那动人的传说?不知如今的清明,路上的行人是否依旧欲断魂?不知如今的端午,人们在吃粽子、划龙舟的同时,是否会忆起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不知如今的长江江畔,是否还有“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这般感叹?文化,将何从去了?
    庸俗,正铺天盖地地袭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消逝。
    放入书包里的,是一本本卡通;摆在床头的,是一本本言情玄幻;高高摆在书架上的,是布满尘埃的《诗经》、《楚辞》。曾经传承五千余年的文化,是否即将消逝?
    莫言获奖,媒体上报道的不是《蛙》,而更多的是他的吃喝拉撒;圆明园的废墟上,一对对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无视了脚下历史的呻吟和哭诉。如今,会背诵《唐诗三百首》再也不是引以为荣的了,不知道贝克汉姆也成了奇葩一朵,谈起各大明星时更是双眼放光,如数家珍。文化,正逐渐消逝!
    曾经听说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你将来想要做什么工作?”记者问。
    “当官。”男孩响亮地回答。
    记者倍感尴尬,“想当什么官?”
    “贪官。”男孩的回答更加响亮。
    ……
    瞧,文化正在消失,庸俗却正铺天盖地地袭来。是追名逐利让我们遗忘了那些曾经的艰苦沧桑,是利令智昏让我们抛弃了那些高雅的文化,逼迫自己从小变得庸俗不堪。没有人再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田园生活,没有人再阅读思考鲁迅作品,没有人再记得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叫孙武的军事奇才……然而在西方,德国人却在思考为什么他们没有一个鲁迅,西点军校早已将《孙子兵法》列入必读教材。文化,正与我们背道而驰。

    走远了,便想回来。离文化越远,越觉得它是如此可贵。不朽的《史记》、伟大的《本草纲目》、浩瀚的《四库全书》……你们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你们将再度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引导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紧扣文化的双手,不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消失。
传承
作者:彭紫芸  年级:初二级   指导老师:吴转兰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它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是谁?——汉字!
    汉字文化六千年,历经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六个阶段,由繁到简,汉字的精髓却不曾改变。汉字使得我们人类文明得到了延续,是它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它们各有各的魅力。
    当看到“海”这个字,眼前仿佛出现了辽阔,一望无际的大海,看到“山”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大山;写下“绿”字,仿佛春天来临,树枝开出了新芽,花儿重新绽放,一切是那么地充满生机……汉字就像一群变化多端的小精灵,时而轻台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都是首音乐。
    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仿佛天生就带有诗的灵性,这些有感情,有声音,有气味的小精灵,怎能不诱发你写诗的兴致啊!发扬文字魅力,传承文字文明,诗,便是最好的诉说。
    传承传承,何为传承?传为传播,承为继承,传播和继承上一代留下来的精神文明,创造有特色的中国古典文化。而汉字便是其中之一,只是,加今的科技业高发展,电脑,牛机等等,便宜捷时打字设备使我们逐渐淡化手上功夫。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有多少家底铺乱用成语,乱写字,细细观察身边人,有多少人能正确写对汉字顺序,少之又少。依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几百年后,便没有多少人能体会汉字了。
    汉字培育了中国古老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自创颉造字以来,中化文化便被汉字所记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汉字,无疑中华民族光辉文化的一块碧玉。让我们一起珍爱汉字,尊重汉字吧!传承汉字文化,我闪陪它一起美下去!

                         灵动的汉语    
     年级:初二级    作者:蔡丰择  指导老师:吴转兰

  汉语是通灵的!
汉语似一块千年古玉,汨汨地散发着温润淡雅。平仄的韵律,吟诵出的却是千年的文化底蕴,如诗经中的伊人,又似周敦颐笔下的莲,每个人都知其在,必在,可却模糊得怎么也瞧不真切。
汉语的灵动是因她含情,因含情而分外人格化,分外地令人痴迷。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通过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  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他的叹息和流泪是为人民、百姓生活的艰难而哀伤。表现为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种情怀。
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表现他则因届满将归,而滋生怅惘的依依惜别情。, 简单的几行汉字,绘成了一幅景,却又因景中含情,而与人共鸣。一连串意象的堆叠,可以显现出汉语深处的情。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本无多少生机的自然情景,却因一腔漂泊之情赋予了文字以无穷的张力,而文字又赋予了意象以延续不断的生命,千百年后,仍旧流传开来。不知是汉语成就了一段情,还是这段情造就了汉语永恒的魅力。
  枫叶萧萧,荻花瑟瑟,浔阳江边的一场不朽的邂逅,因一篇《琵琶行》而流传千古。江州司马青衫湿,湿了白居易,湿了多少文化人的心。于是,我们便庆幸,汉语与华夏文明的不朽的邂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历经战争烽烟,而文明之光却从未熄灭,为何?因为文字从未失传,汉语从未失去过其中心地位,汉语见证了文明,推动了文明,而文明又促进了汉语的传播。
  “令人不见吉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汉语以其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令人着迷。它泛着时间的痕迹,携带着往昔与今日的种种,伴着历史的车轮,不停地走向前去。与时间为友,与情感为伴,柔柔地散出一种魅力--不可抗拒而令人着迷的魅力。
  潜身其中,便似钻进海边的那一所木屋,夏日盛放一方清凉,让人清爽舒心:冬天里营造一轮暖阳,让人暖意融融。更如同母亲的怀抱,让人感觉到爱的馨香。
  汉语的魅力是灵动的,如-杯古酒,泛着醇香,还未及饮,便醉了,梦中是夹岸的桃花与温暖的海。
真伪文化的反思
年级:初二级  作者:杨敏图     指导老师:吴转兰

    文化是一个国家要继承与发扬的宝贵财富,更是人们精神不可缺的精神粮食。国家因为有了文化,它的历史变成厚重而绵绵不断,它的人民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经过五千多年积淀凝聚的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古文、诗、词、民族戏剧、图画等文化艺术;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赛龙舟、吃饺子、食月饼等各种文化习俗;还有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真是应有尽有,多种多样。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文化基础知识,也要深入去品味文化。中国从炎黄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经历过无数次变革。从商殃变法到曾李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既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暴风骤雨革命,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风细雨变革,但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中华民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创新。而我国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更新,不断丰富。这些点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了文化史中,无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风范。
    然而,当今有人们却慢慢远离文化,忘却文化,歪曲文化。近日,有一则报道说:一位中国游客在游览敦煌莫高窟的时候,在石壁上刻了“到此一游”四个大字。接着,许多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许多青少年不以为然,觉得好玩、时尚,在听到这一则报道时发出“咯咯”的笑声。然而,莫高窟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是古人为了传承佛教文化,由许多老百姓日夜不停地雕刻而成的。莫高窟共有几百个窟,窟里佛相各不相同,“瑞像九寻惊巨塑, 飞天万态现秋毫”,这些伟大的成就凝结了古人们的汗水与智慧。一些人觉得在这上面刻上一些字,以为很好玩,可以纪念。殊不知,这是侮辱行为,是践踏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耻辱行为。文化遗产本来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应该齐心协力一起维护,在文物上刻“到此一游”就好象在美丽的风景画上洒一点浓浓的黑墨水,一幅价值上千万的画,从此变成一文不值,文物也从此变成了人们不堪回首的耻辱。追求时尚的人们,应该弄清什么是时尚,什么是糟蹋,应该重视文物的珍贵,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许多人只顾眼前利益,让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变样变味,甚至歪曲。越来越多的商家,借历史名人的名气、传统节日来举办招商活动,然而这些活动,景点都是买门票才能进去,其实里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文化,而是过多的仿古制造,抄袭等。这些就是典型的“经济唱戏,文化填坑”,都是用来蒙人的“噱头”,套来“经济”才是关键,名为发扬文化,实为敛财赚钱!这是对中华文化的践踏,甚至会让“伪文化”慢慢进入人们的心中,而真文化要么日渐萎缩,要么被扭曲。这种“伪文化”真的要“繁荣”下去吗?真的要代替厚重而丰富的真正文化吗?这样,中国一直渊远流传下来的真正文化将会渐渐消失,替代的却是充满经济利益、徒有外表的“伪文化”,这将是中华民族悲哀啊!
    肩负振兴中华重任的青年学生们,在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增强辨识能力,区分真伪,重拾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经典,重拾自己对国文化的自信与自尊,认真读懂国文化真正的精粹。识别“伪文化”,离远“伪文化”,摒弃“伪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国人的骄傲,我们要精心呵护,继承与发扬,而不是肆意践踏,恣意曲解。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辨,让纯正的中国文化陪随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民族光彩夺目的瑰宝——中国文化辉煌地延续!

走进西安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张钧耀    指导老师 :吴转兰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曾镌刻了无数辉煌;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进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叹!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史书,一张张,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为了感受一下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年暑假,我和家人搭上了开往“古丝绸之路”的火车。
    说到西安,就不的不提一下它的“难兄难弟”——洛阳。它们是一起繁荣,一起富强的两大古都。所以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洛阳。
    在洛阳,最令我向往的是它的石窟文化。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它依山开凿,大小佛像数万尊,可真算得上我国石雕艺术的老祖宗了。
    我们下了车,来到龙门石窟,远远望去,古树参天,飞禽鸟兽的身姿时隐时现。古朴典雅的建筑,活灵活现的佛像,郁郁葱葱的树木......这一切都吸引着我,使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来到石窟的核心位置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座高达十几米的大佛在我面前正襟危坐。他目光祥和,双目微闭,体态丰盈,给人一种亲切感。看着他那端正、典雅的神态,我不禁肃然起敬。
    夕阳西下,我们才走完这座充满中国蕴味的龙门石窟,虽然我还沉浸在那表情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佛像中,但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奔向下一个景点。
    第二天清晨,我们终于来到了本次旅游的终点站——古城西安!
    一下车,呼吸着西安空气中古色古香的气息,我们直奔骊山,来到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前。我早早就听说过秦始皇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不亲临其境还是难以体会到这种叹为观止的壮丽。我刚刚迈进埋着兵马俑的一号坑,一丝刀光剑影的寒气扑面而来,成千上万个兵马俑整整齐齐的站立在坑下。兵马俑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一眼望去似乎大同小异,可仔细一看,兵马俑们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一致!真神了!我不禁对雕刻者肃然起敬起来,也不禁为当时秦始皇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所折服。
    游览完人山人海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半坡博物馆、世博会、大雁塔,登上了钟鼓楼,欣赏了华清池的唐朝舞蹈......
    西安――这座蕴藏着五千年的古文明文化城市,凝聚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呀!愿这些象征着我们泱泱古国的文化结晶,万年不朽!
保卫汉字,民族的未雨绸缪
年级:初二级    作者:杨滟萍 指导老师:吴转兰

        汉字,记录汉语的名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是由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并改造的,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了。汉字、汉语是博大精深、神奇美妙的诗性的语言文字,只有汉字,汉语,才能创造出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如文言文、诗、词、曲、赋、对联等等。而汉字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不似绘画胜似绘画,风靡天下,令世界为之倾倒。中国的诗词,尤其律诗、绝句,平仄交替而有铿锵之美,字词对仗而有形式之美,句尾押韵而有清幽之美。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晓畅明白,诗中有画,富含哲理,自唐至今一千二百年矣,在中国妇孺皆知。
     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文明记录。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汉字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变化。它与西方的符号文字本质不同于几乎每个汉字本身都由精神价值构成,单个的字块放在那里已经很直白地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开启中华文化巍巍大厦的金钥匙。中华文化之根在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永不磨灭的金光灿灿的身份证!
     “你会写‘未雨绸缪’吗?”街头的小伙子一脸茫然,菜市场的阿姨干脆问“哪个‘为’啊?”,年轻的女子则不好意思地说“不会写”……这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片,但各种尴尬的提笔忘字,绝非罢拍。“不会写”,在中国社会已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大会中,“熨帖”一词在成人体验团中仅有10%的正确率,而人们常说“癞蛤蟆”却也只有30%的人写对。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也不时拿出手机来查一查。智能手机的输入法,对手写的厌烦,正让汉字在人们的笔尖上变得生疏和踌躇起来。而在大会中也有一些哭笑不得的词语,例如:有人把“壅塞”写成“拥塞”,把“咋舌”写成“咂舌”,把“怄气”写成“呕气”等等。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权威们也频频出错——在一期节目中,小选手们求助的四位语文老师,有三个说不出正确答案。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中国人,要练就一笔直抒胸臆、恣肆奔放的汉字。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点儿都不能淡忘,社会发展需要鼠标,但是更需要牢记汉字的写法。
    方便快捷的e-mail取代了传统的信件投递;写文章再也不需要纸和笔,只需要一台电脑外加一台打印机;遇到不会写的字也不要紧,只要知道笔画或者拼音,输入法便可完全帮忙搞定。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无纸化办公的推行,“火星文”泛滥、网络语言流行等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再加上“一网情深”网吧、“咳不容缓”止咳药等广告“创意”,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现象增多,尤其影响少年儿童掌握汉语言文字知识。正因如此,手写时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发生,手中文稿的错别字屡见不鲜。汉字的书写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们仍有需要通过汉字书写传递下去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我们要积极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尊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尤其是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校要带头规范使用汉字。机关单位应通过开辟“学习园地”、举办书法比赛等方式,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动手动脑,勤练善思,加强汉字书写练习。大中小学校应将书法课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在所有年级开展书法教学,引领全社会规范使用汉字,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合理利用高科技,正确对待汉字书写,重新修复“书写”这座传递中华文明的桥梁,因为只有书写才能真正展现汉字的形、神之美,才能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古城文化
年级: 初二级    作者:温霆钧    指导老师:吴转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民族屹立在长江、黄河沿岸五千年,长盛不衰,一座座古城也悄然耸立其中,闪烁着民族文化之光。领略古城文化,投入民族文化中。
    蓝天白云间,俯瞰丽江古城,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别的古城有城墙,而丽江这个古城却没有呢?当地的纳西族老者为我解开了心中的问号。传说,朱元璋赐姓“木”给当时丽江的世袭统治者,如果当时要建城墙的话,就是“木”字上加上一个框。便成了“困”,显得很不吉利,所以就没有建城墙。据说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它保存完整,几乎是原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漫步在青山环绕的古城,脚踩光滑、亮丽的五花石铺着的小路,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那么的舒心,那么的惬意。古城的衔道一尘不染,雨季无泥泞,旱季无灰尘。因为纳西族人的好客,他们用整洁舒适的环境吸引游客,才能给古老的纳西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充足的财富。这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冲洗街道的传统。每当做生意的人们走后,人们堵住溪流,让泉水漫到街道上来,把街道冲洗干净后,再把堵泉水的东西拿开,让街道上的水流入其他溪流中,就这么简单,那么省力。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啊!
    古城里还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建筑,它们的结构是木质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门两院等有明清特色的布局。这些房屋注重装饰,门窗上有很多色调为红、绿、蓝的雕花图案,惟妙惟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鬼斧神工啊!
   古城绿水环绕,清澈的泉水分三股,主流穿城而过,在城区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走巷,入院穿墙。小桥横贯河面,青翠的柳枝倒映在水中,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啊!
    一座小小的古城,蕴含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古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代表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古城文化,带领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更远的未来。
悼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谭雨轩  指导老师:吴转兰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文化是独特的、多元化的,且总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只是我们未曾察觉。而有些国人对中国文化只看表面,歪曲理解文化内涵。更有甚者,为标榜特立独行,颠覆传统中国文化的意义,叫嚣着要打破传统,与国际接轨,自创出各种伪文化和假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杯清茶、一壶醇酒、一把油纸伞或一套礼仪,都能体现出中国几千年来倍受赞赏的传统文化。可现如今,有些人酒驾被查后,为免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编造各种所谓的无酒不成宴之类的中国“酒文化”。这种继承酒文化的理由是如此可笑,如此荒谬。这样的理由,虽用精致的包装隐藏起污秽,也始终是掩盖不住的。
    现在报章常见“老人摔倒,路人漠视”之类的报道,然后做一个“扶不扶”的调查,这要是在以前大家肯定是会上前扶起的,可是现在居然到了要探讨的地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两千多年的教导早已被抛诸脑后,人性早已缺失。类似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国民素质也越来越低。还有一些游客到名胜古迹游玩时,又是刻字,又是爬古树、古迹,为了自己的一种纪念,抛弃个人素质,损坏景区的公物,摧残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也许我们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能体现文化,或摧残文化。广告语为求新颖独特、有创意,不惜纂改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文化结晶,确实是吸引了眼球,但也使原词失却了涵义,失去了赏析的意义,光彩黯淡了。
    再者说茶道吧,本来便是中国文化,为什么现在把茶道继承发扬得最好的却不是炎黄子孙,而是日本大和民族?日本是从中国学习汲取的泡茶技艺,却让世界认识了他们茶道的精髓。而茶道起源国却渐渐遗忘了它,甚者大部分人对它感到陌生,请问,中国传统文化都流失到哪去了?在日本人品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正兴奋地扭开可口可乐的瓶盖,自以为很潇洒地一口一口喝下。
    在许多做传统工艺的老师傅正愁着无人继承手艺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就濒临“死亡”了;在国粹京剧无人欣赏时,中国传统文化就已经“死亡”了……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取代它们的,是越来越多的伪文化、假文化、洋文化。
    在中国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也被慢慢逼近悬崖,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这样发展下去,直至消亡吗?我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堕落感到痛心,但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只能大声疾呼:如果不希望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消失的话,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尽一点绵薄之力吧!我相信,星星之火,还是可以燎原的!
勇敢的文化
年级:初二级   学生:蔡震洋   指导老师:吴转兰

    古老的文明滋生出精神的养分——文化。随着心的成长,文化也在日新月异。当今世界,一个人造地球欢迎我们到来,我们应怀揣着现代文明,当代文化,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勇敢之心酝酿一片眼前的文化,这就是勇敢的文化。                                          
——题记
    中国文化千姿百态,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十年,都配以自我文化,其中包括了那时的思想模式。
    我时常听到有人惊恐:中国文化正在我们这一代逝去!敞开胸怀放开眼睛的界限,文化,自古至今,都是在流动的。以逝去标志着进化,以一代人的失魂落魄换来一代人的朝气蓬勃,文化,也正以自己的心态重新面对这个已经不一样的世界,文化,打破陈规旧举的意念已经初露势头。文化的勇敢,终成大势,浩浩荡荡。小肚鸡肠的骚客们还在为兴学文言文而敲锣打鼓,还在以“琴棋书画茶”的一天为美丽的梦境,还在依依不舍地与古代纪念品相濡以沫,还在阴虚的角落里为自己在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而自勉。当代文化更为需要的是创造,是对现代精神与时共勉的补给,而非顽固地在大流中作一个“中流砥柱”。
    中国青少年的成长需要什么?鼓励。鼓励是我们勇敢的理由,是催生眼前的真实文化的基石。我曾有过一位奥数老师,当时他背对着整版的黑板板书,语重心长地感叹:“唉,当年我年轻时天还没亮时就赶到了教室,又没有灯,又没有窗,当时真是充满了激情啊!现在的你们啊……唉。”以那位老师的神情来看,条件差才配得上光荣,黑暗已经胜过明亮了,我们在有窗的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简直就是个错误。
    这样的心得让我啼笑皆非。但他它却真真实实地正在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心里缩影。当代文化似乎是很危险了,“艰苦”的奋斗是先进的事迹,一整套激情高昂的官话、套话、大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文化的现状就是一枚捏在所有中国人手中的进忧退亦忧的棋子,能不能扔掉陈风旧俗,掩护着勇敢的文化奔驰,即使与烂生活拼个你死我活,头破血流,那又怎样?
    时代的进步不是年轻的迷雾,我们现在应该承接下去的,是创造出来的富有勇气与攻击力的文化
回到顶部
文化的内与外
年级:初二级 作者:郑勤鑫 指导老师:吴转兰

        有人说:“中国虽说在经济,军事,科技方面不如美国,可是美国的文化远比中国的弱,因为美利坚只有短短的300年历史文化,而中国却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是我却不认同这一观点。
    从夏商周开始,到秦汉,在至唐宋元明清,中国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有许许多多的经典,从儒家学,道家学,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清代的小说,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引人传诵的名著读本,中华文明宝库中文化的东西就如银河中的繁星数不胜数。
    虽说文化之多,但古人对文化的探索是近无止境,他们自幼就熟读四书五经,待其考取功名后,也不会放弃其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向往,他们常常与友人们吟诗作对,别有一番趣味。
由此可见古人对文化之爱和热情。可我们现代人呢?从‘文化大革命’起,中国人对文化的探索已经逐渐偏离了其本身的意义,也使与文化本身的内涵背道而驰。正如材料中有所提及的,人们所追捧的是莫言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头衔,而不是看莫言这个人本身的文学作品的寓意和折射出的道理,着一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文化工作者的一种侮辱,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文化,看一个人,不去看其内涵,而是一味的去追捧他人的头衔,身份,地位和金钱。这一种隐形文化无时无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这显然是在侮辱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其所包涵的寓意。
    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会去判定他人,无论你出于什么考虑。这一种文化早已经脱离了古代文人墨客所认同的和认知的文化。这一种文化是不值得提倡的,是不需要的。
    我认为中国单凭历史文化远远胜于美国,但其内在文化却何尝能高于美国呢。文化有内有外内在的文化决定于社会上每个人的品德。想要提高就必须提高公民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中国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陈俊华  指导老师:吴转兰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繁荣带动着经济的强盛。弘扬文化加以发扬光大,文化的复兴,将会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慢慢长河,悠悠历史,不见了古罗马,不见了古埃及,不见了古印度,不见了许多让人向往的古代文明与文化,但中国文化的血脉却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以它亘古常青对着世人微笑,但与此同时,在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的同时,一些包装艳丽的伪文化也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黄色文化”也因为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开来了,我们应在这个时候擦亮双眼,识别伪文化,并通过合法途径切除“黄色文化”的根本问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间,应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扫黄”工作的大力开展,社会将更加和谐;乡村的迷信也渐渐成为一种文化,大家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神医”,因此相信“神医”的旁门左道对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根源上消除“伪文化”。
    在识别“伪文化”的同时,也要弘扬“真文化”。杨万里曾说过“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也知道苏轼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由此可见,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蕴。同时茶对人的健康也是显而易见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当然,茶文化不止这些,中国的文化剪纸、京剧脸谱、中国书法和中国结等等文化的发展,必将把中国推向繁荣,使中国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文化之于民族,就像水之于生命,蔚蓝之于大海一样!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真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接纳和吸收净胜,摒除“伪文化”,不让它玷污中国特色文化,让中国的文化不间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汉字文化
年级:初二级  作者:吴婉茹  指导老师:吴转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汉字文化最具特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及流传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
   汉字是中国人的五大发明之一。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汉语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项,记录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朝朝代代的大小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图像演变成一撇一捺的汉字体,这中间的蕴含着多少历代文人留下的精髓的美丽。汉字虽然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图文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他却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那些古文字在演变过程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唯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到了今天,并一定会在数千年以后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然而,在古诗词中。更能感受到汉字的美。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会想到清高的人将人格以及隐逸的生活;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能感受到他的思想之情和淡淡忧伤;读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会想到梅花的坚韧性格;读《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会想到孤单坚强,不畏逆境的精神。字字句句间都流露着中国文化的特色之处。是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最高成就,当然也是汉字文化成就的代表。
    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遗产。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当作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来传承,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感知诗句
年级:初二级 作者:刘扬凡 指导老师:吴转兰

    在这方清心无扰之处,静静拂尘拭土。泡一壶清茗,赏一树梅花,听一曲筝音,读一册安宁,阅一页悠然,品一卷才气……感知那诗中的神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悠然”二字表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称:“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而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到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正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的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已忘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明白:人生不应汲汲于名利,不应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我爱你“汉字”
年级:初二级   作者:庞博一    指导老师:康继秀

    神奇的汉字,她不断的展现而又隐藏住她的美,要发现她的美,关键是在于我们对她的体会。
    ----题记
    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播的根本呀!虽然每个汉字都是横、竖、撇、捺这简单的几笔组成,但却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使她们好像拥有了生命力一样,在我们的眼前组成了一幅幅精彩动人的画面。就如同看见了“朝阳”两字,就会感觉到了一抹明媚的阳光照人你的眼帘。而看到“晚霞”时,就会感受到一股温暖而幸福的光洒在我们的身上,当你看到“希望”时就会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看到“失败”时却会
    感受到一种自甘堕落的心情。“笑”字会使你的嘴角微微上翘,产生微笑,而“悲”字会让你眉头紧锁…..每当你写出一个个汉字时,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因为她如同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她的剧情时而风平浪静有时却惊涛骇浪,时而山穷水尽;时而峰回路转。在她那字里行间中更能体会到她那沉稳、大度的性格。这正是因为她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从商朝的甲骨文到后到的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中,我们看到了汉字在不断的演变,她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各个王朝兴衰与衰落,沧海桑田的变化,正是
    因为有了她,我们才能了解社会文明的发展,了解先辈们的思想,吸取他们的精华,来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所以她们并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命脉,更是时间的见证者!
    有了汉字,中华文明才会渊源流传,有了汉字,我们的历史才不会一片空白;有了汉字,我们之间的交流才不会减少;有了汉字,我们的思想才不会枯燥。汉字不仅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所以我们要保护汉字文化的传播,不能使她成为时代的淘汰者!
    每当我听到“汉字”这个词时,心里都会由衷地叹道“我爱你,汉字”!
文化存于一切
年级:初二级  作者:庞子彦    指导老师:康继秀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人说,丽景是心灵的写照;更有人言,话语是精神的表露。我认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题记
    文化的内涵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这个变幻莫测,无奇不有的世界上的。一种民俗,一句方言,乃至一幢古老的民居,都在为我们默默地诉说它们背后所留存的文化。
    一束阳光就像一位无知的孩童,懵懂地闯入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可这道阳光中,似乎有无数活泼的小精灵,带来了焕然生机,也唤醒了这城市沉睡的记忆。一条刺眼的日光使紫禁城的早晨变得格外闪耀,闪烁的金柱,朱红的城墙,光洋晶泽而又有一丝灵动的琥珀装点着这华丽的宫殿,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那繁荣的唐,雄霸的元,腐朽的清。凝视着面前正大光明的牌匾,文化的含义显露无遗,而顺着那缕展开了思想的阳光来到天安门广场,老人们将手中的空竹舞弄地上下翻飞,而那些端坐于长椅上,将几络白须在手中梳楫的老者,谈笑风生,一口正宗的北京方言,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宫,法国的凡尔宫,更有甚者,便是将民俗文化与建筑内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德国艺术瑰宝---科隆歌剧院,现代气息与古典文化相结合的卢浮馆,无不是建筑的史诗与古典文明的殿堂。
    言语所表现的也同样丰富多彩,例如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山西宏亮的秦腔,江南温婉的黄梅戏等,这难道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而飘逸的汉字更是其中的代表,炎黄子孙所创造的汉字,笔法多劲利而少柔媚,有力透纸背之感,唐代书法家张旭所创的“狂草”,被韩愈称之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可见书法造诣之高,甚至文人作书时的神态同是文化,张旭落笔时颠狂恣肆,云谲波诡,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云蛇飞动,那一种宏大气象,更是表现出了汉文化的豪放大气。
    而在当今社会,各种的文化充斥其中,让人眼花缭乱,醉驾,赌博……都被一些无学之士,盅众之辈谈成了文化,这不仅是对流传千年文化的影响,更是现在国民素质的岌岌可危,希望能用传统文学的博大精深,去唤醒沉沦在灯红酒绿之中的人,让民族真正的希望寄存在下代,让文明火种得以保留。
    “万物皆文”,闲庭信步在山间小径,欣赏流云与涓流时,心中才会领悟真正的文化内涵,才能执著地去追求,去感知,去发现直至参透,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道理。
汉语过千年
年级:初二级  作者:陆林媚        指导老师:李宇芳

       汉语是中华人民历来的骄傲与自豪,但,与八千年前不同的是——汉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收到了严重的威胁!
    就在前几天,表妹在QQ上说:“表姐,这两天我有事找你,我发电子邮件给你,记得看哦!”“要不你写信吧!”“啊?为什么?写信多麻烦啊,不仅送去麻烦,写也麻烦,还不如电子邮件方便。”“我可能没空上网。”我答道。“那我也不管。”表妹很是固执。我答应了她后便下线了。
    往后的两天我的心情都很沉重,总是不断的想起表妹的那番话,越想越觉得心头咯噔地跳个不停!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再也不愿意亲自动手写字。所以,随处都可以看见用键盘敲出来的标准的宋体字。人人的字都一样,毫无一点自己的特点!
    回想八千年前,那时,我们的祖先——仓颉,从发现至研究至创造,为汉语的形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使得人们书信交往频繁,甚至以自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语而自豪,兴奋!把写汉字作为重要的沟通方式!然而,谁都不曾想过,在八千年后的今天,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网络的便利正在一步步取代“手写”,书信的表达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沟通方式而已!
    写的一手漂亮的汉字是一个人的气质魅力的体现,更是人与人之间温馨的交流,无论如何,网络上千篇一律的宋体字都无法给予对方你的真诚与诚恳。
    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同应当珍惜的瑰宝,时应当弘扬的中华文化。写字的漂亮或丑陋都只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只要真诚,认真地去写,学无论字体如何,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因为汉语本来就是一个美的体现,美的存在!不要丢弃,舍弃这一种文化。汉字的本身便是美,无论是一笔一划,还是一横一竖,都变化多端给人以美的感受。
    现在,国内已经有人意识到汉语受到的威胁,正采用各种活动使大家想起汉语,不忘记汉语,弘扬汉语文化!
    八千年前是汉语的开始,八千年后是今天。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应是中华人民的瑰宝——汉语!
别失落了汉语
年级:初二级  作者:罗婕       指导老师:李宇芳


        它总跳跃在信纸上,构成一篇篇感人生动的文章。它,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汉语跟世界各国语言比起来,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隶书到楷书,没有哪一个演变过程不该去细细品味。汉语使得我国的文明得到了延续,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发展。
    据说在古代有一名书生到亲戚家做客,不一会外面下起了大雨,而此时天色已晚,书生便想在亲戚家留宿一晚。而亲戚并不想留书生在家,于是在纸上写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提笔在纸上修改了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此可见汉语是多么神奇,一笔一划都有着浓浓的生命力和神奇的魅力。
    可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人习惯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却忽略了对汉语的学习。据报道,许多大学不开语文课,却要求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当人们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原本端正的方块字被写得歪歪扭扭;当人们写得一篇语句通顺富有感情的英文短文,写汉语文章再也不能笔上生花。
    终于人们大量使用汉语,却是在冰冷的显示屏内。人们习惯了用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字,在宣纸自由的书写已经被渐渐遗忘。可是这样的宋体字又怎么能表达出汉字的生命力。随着网络语言的盛行,人们追逐网络的潮流,于是一句句网络流行语潜移默化地替代了一句句汉语。孩子们嘴里的流行语越冒越多,可是问起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凝成的精华,成语,几乎是一问三不知。
    在汲取外国文化的同时,别忘了汉语也需要滋润;在电脑屏幕前打字时,别忘了提起笔写下几个端正的汉字;在追逐网络潮流时,别遗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学习孔融让梨,如何懂得谦让;不学习孟母三迁,如何懂得孝敬长辈;不学习三顾茅庐,又如何懂得历史中风云人物的气度不凡。
     26个英文字母怎么能代替汉语的生动传神,再多的“I’mChinese”也比不过一句字正腔圆的 “我是中国人”,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别失落了汉语。

文化的瑰宝-──汉字

           年级:初二级   作者:王炜   指导老师:李宇芳

    中华民族因它而富强,它是中国的精髓;中华民族因它而美丽,它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因它而富有文化,它是文化的瑰宝!没错!它就是文化的瑰宝,中国人的母语“汉字”。
    汉字,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它是中国人从不屈服的象征。在汉朝,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清朝,谭嗣同说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近代,无数名人也留下无数名言,鲁迅便说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可见,汉字,无论任何时期,它都表现出一股刚强,狂放不羁的力量,迸发出勃勃生机如鱼似画,如花绽放,充满活力。
    汉字,它充满着刚强,仿佛在诉说英雄舍己为人的事迹;它充满屈辱,正如十九世纪的下层人民一样,它充满活力,正如中国人又站立在东亚之巅,曾经的东亚病夫,不复存在。是的,汉字是有生命的,异同于西文语言。
    在认识西文语言的第一天,我出人意料地发现,其实汉语是如此无以伦比的!汉字仿佛是绽开的花朵,展翅的老鹰和翩翩飞舞的彩蝶。给我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骄傲的本性从中而发。汉字令我不禁赞叹古人超人的想象力。西方那僵硬而又生冷的字母令我恐惧!同是文字,汉字却比别的文字富有太多文化内涵了!
    但是,21世纪的中国人开始有了“惯病”──错别字,人们开始轻视汉语、遗忘精髓,令我恐惧中国汉语的未来。一本全国著名的杂志,一本古代通史的书,竟然有不少错别字。不得不说,中国人开始遗忘母语,放弃母语,失去中国特色。
    汉字是我目前见过最通人性的语言。比如“海”字,一看到它,就仿佛看见大海,脑海中浮现出“海纳百川”这个词语。又比如“森”字,一看到它就仿佛处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样想到了大自然的森罗万象。又比如“爱”字,一看到这个字,心中便浮现出暖暖爱意。汉语即是如此,不仅令你身临其境,也令你领悟哲理。每一个汉字都无与伦比。
    啊!所有的中国朋友们,无论你在哪里,也无论你多健康,无论你多富有,都要牢牢的记得,这里的一切都是汉语所给予我们的!
感知历史文化
年级:初二级作者:王浩然指导老师:李宇芳


    自从上了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非常喜欢历史;所以,我在寒假期间去了趟北京,走进历史。
    出于自身对历史的喜爱,在放假的第二天,我和我的家人就踏上了这段北京之旅。三天后,我们到达了北京;迫不及待的我拉着家人直接坐上了前往此行的目的地“中国历史博物馆”。不负众人所托,两个小时后,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气派庄严的感觉。那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我怀着一种兴奋地心情走进了博物馆,哇!我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四面几根打柱子冲天而起,支撑着整座博物馆。
    我们走进了博物馆的甲骨文专区,专区的标示牌上写着甲骨文样的文字。看着这些文字,让我陡升一种民族自豪感: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的民族,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二感到自豪。
    走上宽阔的甬道,只见两旁的玻璃上镶着一块块仿制的甲骨,上面刻着一个个象形文字。我便好奇地趴在上面,辨认了起来,虽然我不认识。后来,我们转到了它们的背面。哦!原来后面是前面刻着的甲骨文译文。我这才知道,这些文字主要记载的是当时人们的狩猎方式和文化传统。
    走进博物馆的主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两个鲜红的大字:论语。论语是中国文明礼仪的代表作。作者孔子的思想贯穿其中,名扬海内外。
    中午,我们在馆外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又进入馆内浏览馆内的文物。
在我的前夫、强烈要求之下,我们来到了“八年抗战专区”,专区门口;有一尊八路军铜像。他手握钢枪,用他那坚定地眼神注视前方。在铜像商贩有一行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宽敞的展厅中,易复发栩栩如生的油画展现在我眼前。我观察过,从第一幅到最后一幅,刚好重头到尾的诠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在油画的旁边,配有一篇篇动人的小故事。当我从最后一幅图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我的眼睛已是泪眼朦胧。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了一个个高大的形象。是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不向敌人屈服,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打来的枪林弹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不正应正了一句话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一天的阅览中,我感觉我并不是在欣赏文化;而是在感知文化;用心的感知,我们的文化。
菩提树下
年级:初二级  作者:石林之 指导老师:李宇芳


    中国近代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有一些可敬可亲的人物挺身而出,将自己化作一把闪电的利剑、一声透彻的雷声,试图劈开那黑暗,让更多的让摆脱困境,重见那堕落于海底的阳光。
    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有一颗在文学界上空闪耀着的星星,在历史漫漫长路上的一朵芬芳扑鼻的鲜花,正展现出它的独特。文学精神,  那就是文学巨星——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曾著有《朝花夕拾》、《野草》、《呐喊》、白话文《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多部名著,自从在杂志上刊登《狂人日记》以来,鲁迅先生逐渐被世人所知,他的文学精神也渐渐被世人所了解,这与他去日本留学的觉悟是离不开的。
    当时鲁迅去日本仙台学习医术,可当他看到一群中国人在看到敌人杀害中国人的影片时,不仅不流下痛苦的眼泪,居然还拍手叫好!鲁迅愤怒了,他顿时恍然大悟,国人们的身体是可以医治好的,但国人们的心却无法医治!鲁迅先生立即回国,弃医从文,在那个格局动荡的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让更多的人开始去拯救那个支离破碎的国家,让爱国之心开始共鸣,让人性的丑陋无处可逃、内心的满腔如雪开始迸发,让这个国家看到了那一丝丝微小的希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对鲁迅先生人生的写照,他的爱国之心被世人所赞叹、所认可,他的文学精神敲响了人们心中的警钟。他以另一种特殊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他的愤怒,在当时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内涵和真正的精髓,而文化并不只限于表面,而是要不断地将那繁重的、华而不实的外表像抽丝般一层层抽走,才会显露出那朴素且纯洁的内心。那是创新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怀。守护住心中的那棵菩提树,执著地去领悟文化的内涵,带着心中的疑问,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静静……总有一天,你会等到只属于你的那一颗、最坚硬的菩提子。
质疑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年级:初二级 作者:林雨漩           指导老师:李宇芳
    对于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收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新鲜的人和事,然而这其中也不免让我们产生质疑。
    一位当红的艺人,口中念念有词地站在舞台中央,台下坐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显然,这应该是这位艺人的演唱会,然而我们的想法却和实际相差十万八千里。艺人手中拿着一盒口香糖,并附上广告词,没错,这仅仅是为了宣传某口香糖而拍摄的广告。广告到此结束了,但是我们心中却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这仅仅是为了宣传某制造商的口香糖吗?这会不会显得有些虚张声势呢?的确,现在的广告商大都如此,为吸引更多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不惜花高价请知名艺人并运用高科技技术来为自己的产品拍摄广告,久而久之,这也被人们以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营销手段来看待了。可是,难道产品的实质还比不上徒有虚名的广告吗?
    张悟本是一个伪养生食疗专家,他出了本书叫《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自从参加湖南卫视的《百科全书》节目后,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医食疗第一人”,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有媒体报道说他的学历有造假的嫌疑,几十天后,他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还出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对其疗效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报告。但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称号,都被认定为子虚乌有。不久,卫生部正式否定了张悟本的身份。说到这里,我不禁质疑,平平淡淡的生活难道不比那鸡飞狗跳的人生好很多吗?为什么总是有人为了追名逐利而不惜损害自己的声誉或身体呢?名利真的比健康的身心更加重要吗?
    “相信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落实,认真对待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不错,这肯定是一位好领导,如此有责任心。不过,还是得提醒一下各位,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尤其是这些领导的讲话,保不准他们可能会边讲边忘。如果本就抱着昧着良心说瞎话的态度的领导,他还可以心不跳脸不红地演讲一段震撼人心的“演讲词”。不过他们葫芦里卖的药,大家早已心知肚明。面对这些领导的陈词滥调我们也为之心寒,既然国家和人民把重任交给你了,就应该认真履行这个义务,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其实,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事情都有值得质疑的语文现象,只是我们并不想让这些现象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我们真心希望这些令我们质疑的语文现象可以烟消云散,让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真正的内涵
                  年级:初二      作者:郑骁龙               指导老师:李宇芳
     当今社会,人们说别人懂得多,有知识,就说别人“有文化”。“你好有文化哦!”这种话随随便便出口,甚至成为了一种用来调侃别人的语言了。但是,到底什么是“有文化”?真正的文化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经历了很大的变革,懂得使用文章或是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看法和思想的文学家们,他们又是怎样的有文化呢?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抒发自己的理想;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发亡国的哀愁;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抒发对国家的热爱。古代的文人墨客用它们的文章诗词,体现出他们对文化的内涵的看法。
     可是到了清朝后期,“文化”却成为了人们争名夺利的途径。而且“文化”这个词也被人们定格在了“八股文”这个糟粕上。    “有文化”的人,就可以做官。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衰落,最后闭关锁国,使整个国家无法发展,让外国殖民者所侵占。这,就是清朝后期的“文化内涵”。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内涵?我认为,文化的内涵,,是人们运用写文章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意见,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大家,让人们有良好的思想,真彻的感情,还有远大的抱负。只有这样,人们的文化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变得真正“有文化”,才能使中国成为“有文化”的大国,才能感动全世界。
我对中国文化的感悟
年级:初二级作者:刘子铭指导老师:李宇芳

    年幼时期的我,每天晚上,我都会静静地躺在母亲身边,伴着母亲那温暖的体温,细细地倾听着从母亲嘴里讲出的一个又一个富有中国蕴味的古代故事。
    这段美好的童年回忆,不但勾起了我对童年的阵阵留恋之情,而且还激起了我对中国文化无限兴趣与爱好。
    说起中国文化,据我所知已经有5千多年的历史。而中国汉语的诞生,正是古代人们文化的完美结晶。他们将自己所看到各种景色以及各种事物,用高超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绘画于石上,而甲骨文也因此而诞生。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如今的汉语已经变得十分简便易写,但它所蕴含的意思却变得千变万化。中国汉语正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几乎遍布了中国的每一个家庭,西方文化也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今,许多人陶醉于“亚当夏娃”的飘逸浪漫,更迷恋于奥斯卡金奖的雍容华贵,也更沉醉于迪斯科的动感旋律……在某一个角落,被遗忘的中国文化不知不觉地被搁浅了,我们欣然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高贵典雅。
    看着圣诞节张灯结彩,看着情人节的浪漫温馨,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肯德基,我的内心就如荒地一般悲凉。
    我们中国人忘记了什么?
    中国的文化,这个答案就如热铁一般深深烙在我这颗热爱中国的心上。是啊!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热爱自己国家的深远文化,我们有什么勇气自豪地说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呢?
    各位人民,各位中华人民,用我们的双手,去拾起我们曾丢失的重要东西吧!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