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47阅读
  • 3回复

(文化之旅)2006年西域文化考查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8

天池美景


西域文化既是个历史文化概念又是个地域文化概念。在历时性态,西域文化包括其史前文化以及自先秦、两汉以来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的文化)。在共时性态,它涵盖了狩猎采集文化、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屯垦文化诸文化类型。以往论及西域这一概念时常以狭义、广义划分:狭义指现今新疆,广义指玉门关以西广大地区,包括新疆、中亚、印度、波斯、西亚、北非、欧洲东部等。若以狭义界定西域文化,失之过窄,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态都不能涵盖西域文化的全部内容;若以广义界说,有失之过宽,许多单元的文化并不包括在西域文化范围内,充其量是文化交流与影响的问题。那么,如何界定西域文化更为准确呢?

高昌故国遗址

虽然,“西域”这一称谓晚见于《汉书》,但中原人对西域在此之前就早有认识了,《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都反映了这种认识。就地理概念而言,《汉书西域传》认为:“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为五十余,皆在匈奴以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侧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这个地理范围大致包括了天山以南诸绿洲城郭国,这指的是西汉统一西域前的情况。西汉神爵三年(前59),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范围,“包有今天山南麓全部;山北自镇西县以西至伊犁河流域;葱岭之西北有费尔干,西南有拔达克山诸地。”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从西汉到东汉,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范围大致形成。这个范围不仅包括天山以南绿洲农耕诸城郭国,以及天山以北草原游牧诸郭落,还远至费尔干纳盆地。唐朝统一西域,其统辖地域远超过汉晋时期。唐朝经营西域的基本政策有二:其一是设立府州,据可考有四十五府,一百一十五州,分为普通州和羁縻州,绝大多数为羁縻州:其二是建立安西、北庭两都护府,节制天山南北军政事务。就地理范围而言,天山以南、以北、以东地区,以及葱岭以西,波斯以东,印度河以北,铁门关以南地区和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均应在统辖之列。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和准噶尔叛乱后统一西域,按《皇舆西域图志》记载,清乾隆年间,西域地域范围为:“其地在肃州嘉峪关外,东南接肃州,东北直达喀尔喀,西接葱岭,北抵俄罗斯,南接番藏,轮广两万余里。天山以北准噶尔部居之……天山以南回部居之,今回部诸城为古西域有城郭之三十六国,确然无疑,至准夷在天山北,以及并为乌孙地,其东境犹匈奴地,故古之称西域者,指南北两大山内之诸国言之。而新辟皇舆之西域,兼及北山之北古乌孙,匈奴故境,招地尤广”。伊犁将军府统辖的正是这片广袤的领土。只是到了1864年,沙俄用武力割去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才形成了近代以后中国新疆的疆域格局。这里列举的仅仅是有代表性的汉、唐、清三个时期,魏晋时期,宋元明时期其西域地域概念虽有消长,但大致情况与汉、唐、清三朝相仿。故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历史氛围中去界定西域文化,才能还原它的本来面目。

在比较文化学视野中,一般把文化表示为:民族精神与思维模式——语言符号系统、社会关系——社会生产与个体行为方式:

这其实是三种不同层次的结构,民族精神与思维方式是意识形态的层次,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构成,可以说是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文化的心理与意识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人类活动的语言和社会关系,属于社会生活的上层。第三个层次是社会生产与个体行为方式,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层次。

对西域文化的界说,不能不考虑这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有差异,又互为因果。作为深层次的文化结构,诸如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思维方式又往往与民族的语言、风俗以及社会生产和个体行为方式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离开了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社会生产和个体行为方式,也就谈不上民族精神与思维方式。不过,个体行为方式又往往受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语言、风俗等因素制约。

当我们把西域文化视为一个整体时,它是中国的地域文化之一:而我们将西域文化作历时性态比较时,则发现它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型文化。正因为如此,西域文化的同质异构或异质同构现象都是存在的。为界说西域文化,对此稍做些分析。

从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材料得知,史前人类的巫术思维早在旧石器时代已存在,但就西域而言,能佐证的材料则晚至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出土的彩陶和史前岩画表明,制作、刻绘、使用彩陶、岩画的先民都有共同的巫术思维。但制造,使用彩陶的是史前农耕民制造,使用彩陶是一种巫术行为,对巫术的信仰是出于丰产巫术思维的动机;而刻绘岩画的是史前猎牧民,刻绘过程就是巫术操作过程,其思维方式是狩猎巫术思维。

西域进入有史时期以来,就是一个多种部落、部族、民族共存,多种语言、文字同在,多种宗教并列的多元文化的区域。从先秦开始至清代,西域生活和活动过众多部落、部族和民族。它们主要是:古代的塞人、汉人、匈奴人、羌人、乌孙人、大月氏人、吐火罗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蒙古人以及清代以来形成的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古代的游牧部落、部族进入天山以南绿洲农耕区后,转变成了农耕定居民,其生产生活方式及习俗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有史以来的绿洲农耕民和草原游牧民操着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文字。从出土文献,可知,自西汉时期始,于阗国使用塞语塞文,龟兹国使用吐火罗语文,鄯善国使用汉语文和佉卢文。自魏晋以后,高昌国先是使用汉语文,后又使用回鹘语文。6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突厥势力进入西域。突厥语文开始流行起来。成吉思汗西征后,蒙古语也成为西域的语种之一。自清乾隆年间起,奠定了西域诸多民族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印欧语系的语言文化格局。两千多年间,语言的融合现象时时在发生,同时某一个民族的人们通晓数种语言的情形也十分普遍,否则就谈不上族际间的交流。

西域宗教文化是多元的,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西域自史前的原生性宗教到文明时代的创生性宗教都存在过。在史前,人们由普遍相信神秘的力再转而构建自己的万神殿——自然万物的神圣化经过了漫长阶段,而萨满教则成了最具象征意味的西域原生性宗教。文明时期的创生性宗教诸形态,如祆教、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流行过。二是指某一民族历史上的宗教信仰也并非单一,如回鹘人就曾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历史上,西域诸多部族宗教信仰改宗的事情不断在发生,改宗本身就表明,西域诸多部落、部族、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多元而非一元。

新疆奇观坎儿井

前述西域文化在共时性态分为狩猎采集文化、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屯垦文化,着眼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本身是多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决定文化或环境可能决定文化,而是文化更多的是适应环境而发生的。“适应是通过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变迁方式产生与环境有利关系的过程”,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游牧部族为适应绿洲农耕环境,转而变成了农耕定居民;同时,在绿洲农耕区,农耕定居民除从事稼穑劳作外,还适应环境,在易于放牧的地方进行畜牧业生产。无论是绿洲农耕民,还是草原游牧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习俗,思维模式等深层心理结构也各有差异。从这点说,西域文化的复合型多元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界说西域文化: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由于它的多民族性、多语种性、多宗教性和多元文化形态性,它是一种多源发生、多维发展的多元复合型文化。由于西域文化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西域文化理应纳入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去审视。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8
西域文化随笔
作者:夫  立 

  西域是那么的独特神秘。但西域的独特、神秘,不仅在于他的物宝天华、犷放恣肆的雄健、独一无二的大自然景观。从 “万山之祖” “四诸侯山”环王而立,乔戈里、公格尔、慕士塔格,三座七八千米高峰,傲然昂首,与世界第二低的火洲土鲁番低凹遥应;从万年巨风吹成的雅丹地貌,到塞外江南的伊犁的田园风光,到中国唯一具有欧洲自然景观的新疆最北端的阿尔泰旖旎,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西伯利亚之韵味。其粗犷与秀美共存,远古洪荒与现代盈盈生机同在。而且,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她独特的集众美于一身的多元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南北方两大文化类型,而新疆却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之下的真正的多元性文化区域。这种文化特点不仅是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多元性文明共存的区域,在文化史占有其特殊的文化地位。然而,似乎也可以这样说,这一切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之文化光采,也都是源于那条美丽而传奇的丝路。

  行走在广袤大地上的汉西域丝绸之路,是一条将中国灿烂文化传至西方的文明路线,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财富,我们的祖先为开辟这条横跨欧亚、最早最长的陆上通道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虽然,古道已太过久远,千秋功罪,但“博望凿空”、“班甘之迹”,并未因古道的凋零被忘却,行至路断,坐看云起,每当震撼地掀起它的一角,用心去亲近这超世的绝美,又怎能不自然地品咂那苍天厚土的蕴藉、独异文化、历史浮华背后的点滴真实呢


  博望凿空开丝路
  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在西域的戈壁大漠上出现了一队人马,这是自匈奴统治西域以后很少看见的中原大队人马。他们目光坚定,风尘仆仆,为首的人,浑身的天汉雄风的气度。他便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遣通西域的使者张骞。他们由长安出发,前往乌孙、月氏。张骞历经艰辛,遍历大月氏、大宛、康居西域诸国,虽未达到 “断匈奴右臂”的预期目的,却带回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史称张骞“凿空西域“。从此“西域”这一名称正式载入汉文典籍。通西域,即通路,从此也就有了那千古悠悠的商业古道——“丝绸之路”。 路畅,旅兴,驼铃悠扬,东来西往,便也随之成就了西域之独特神秘。司马迁还依博望侯张骞的叙述写成了《大宛列传》。尽管在古代典籍中,对“西域”这一区域的概念有广狭不同的涵义,但其主体,都是指现今的新疆所辖范围,而“丝绸之路”即指被李希霍芬所命名的缘起张骞的这条汉西域丝绸之路,从某种意义说“丝绸之路”已是新疆的同义语、关键词。
 
  丝路缘起西域,说起西域人们便自然会想起丝路,而丝路中国的主体最长段落主要是西域。作为一地理概念,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是指中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俄罗斯、中国的一部分。中亚重点所指的是中亚五国和我国新疆。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更如乌孙、大月氏、大夏这些种族也原都是我国北方民族,原在我祁连山地域,后来由于匈奴的侵扰而逐渐迁移到这些地区的。如印度古代的贵霜王国也就是由阿姆河上游的大夏、大月氏的支属而建立的王国。

  既然丝路的新疆自古被称作“西域”,那么“新疆”的指称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与清廷的平叛有关。17世纪末,准葛尔首领葛尔丹在沙皇的唆使煽诱下发动叛乱。1690年,葛尔丹派兵自内蒙古南下,直接进攻清朝中央政府。清廷出兵平定叛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反复、艰苦的征讨,于乾隆时期平叛成功。乾隆把从前属于清朝,后来发生叛乱,经他在位时平定的地区一律命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新疆正式隶属祖国的版图是从西汉时候开始的。汉朝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行使对西域的管辖。当时,西域都护所辖范围除今新疆全境,还包括今巴尔喀什湖与帕米尔地区在内。新疆的历史都相当详尽地载入《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之中。西域都护府设在西域中部的乌垒城(今轮台县的野云沟境内),管辖西域36国(后又分为50余国,史书称“城郭之国”)。

  秦汉王朝在丝路西域的对抗,最为激烈的是与匈奴的对抗,引发的战争绵延数百年之久。当时西域的广大地区为匈奴所统管。匈奴原也是我北方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自有汉史便有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也有记述。两汉时期,经过汉武帝的对匈奴的三次大规模的抗击,匈奴元气大伤之后分裂为南北两部。至汉元帝时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臣附汉廷,被汉廷授予王侯金印,汉元帝又把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嫁给了他,所部后来融合到柔然等众民族中。北匈奴在东汉刘秀时期,永元三年(公元91年),被大将窦宪率大军围击于今微山(今阿尔泰山)彻底溃败,一部分降汉,一部分留西域与西域的原住民、欧罗巴人种、汉民、突厥相融和,到了公元九百年左右(大约宋代)共同混血融合到由漠北蒙古高原迁到西域的回鹘(维吾尔族族先),几百年后成为“维吾尔族”。

  匈奴的另一部分则从此走上了西迁路程。匈奴人的西迁是沿着“丝绸之路”行进的,全程长达6000公里,历经280年,不仅席卷整个中亚,而切深入欧洲,横扫了欧洲,建立了匈奴帝国。现今的匈牙利即是匈奴的后裔。欧洲8世纪的史书指出,“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也和许多匈牙利人一样,裴多菲也认为自己是匈奴的后代。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建立起国家的?”今天的匈牙利人,所使用的语言从语系上说属于东方的,匈牙利人吹唢呐剪纸的情形与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而且由于匈奴的西迁,结果还带动了整个欧洲的民族大迁移,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世界性格局。譬如,曾经被希特勒认为的“高贵民族”日尔曼人原来是一个森林里的游牧、“蛮族”,而随着匈奴的带动才进入到了欧洲中心城邦,成为欧洲的主要民族之一。匈奴民族最终如何,史书所载也是众说纷纭,已成为难以详解的一种历史神秘。虽然,汉民族与匈奴民族之间在2000年之间曾有过不睦,但毕竟是兄弟,也有过和平共处的美好回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我的英雄的匈奴同胞——你们究竟去了哪里?”

   “西域”一词自汉代出现以后便一直被沿用,一直到清乾隆始称“新疆”,再到18世纪左宗棠复收西域,新疆正式建省,它才被“新疆”这一称谓普遍地使用开来。人们至今仍以西域来指称新疆,更多的带有一种书面色彩,一种对独特异域的梦想,以及触抚历史、追忆时光的情怀。在世界上委实恐怕难找出第二个像西域这样多元文化共存的区域,这里曾使用过的语言文字多达十几种。这都缘于张骞凿出的“丝绸之路”,这一美丽而伟大的纽带,而使之成为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四大文明独一无二的融合区。

  谈西域丝路、东西文化交流,不能不提及“草原英雄”,那么也不能不自然地提及“草原古道”。要早,还说是此道最早。至于之后由“丝路”所引申出的 “海上丝绸之路”、四川的“西南丝路”、云南的“茶马古道”、西藏的“麝香之路”等诸多的“引申丝路”。除“西南丝路”是大约公元前122年也是汉代所开的商道之外,其他的都已是15世纪海上通道开通之后的提法了。“草原古道”是有史迹可查的早于“丝路”。而事实上,在大约二三千年前我草原民族已开始游走于欧亚大陆之间。大夏和大月氏也都是在西域“凿通”之前就已经迁至西域。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春秋时期东方与西方已有交流,但这种来往只不过是间接的,是通过月氏人为中介的。春秋战国时期月氏人统一了河西走廊区域,正式在昭武(今张掖)建都。此时的西域康国人(撒马尔罕国、波斯人)的商队就常到昭武做生意。当时中国的丝绸通过月氏人由康国商队转往中亚、西亚、欧洲、非洲。而张骞当时在大夏看到的四川竹杖、织布,也即是通过月氏人的转运之物。这大约已经是印度阿育王之后时期。

  张骞由大夏的地理方位上推测我国南方应有一条路直通印度而至西域。他将这一推测汇报汉武帝,武帝便立即下令命数千人去探查开辟此路,但连续数年没有结果,在别无他路之下只好派张骞再使西域。因此可以说,月氏人、大夏人是最早将中国的物质文化传到欧亚非的我国古代民族。而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在《中国亲程旅行记》所命名的这条西域“汉丝路”的真正起点,是汉朝的东都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是西汉的东都,汉武帝经常喜欢住在东都。且东汉又迁都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相当部分的丝绸是由洛阳为集结点而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而欧洲的。

  黑海西头望大秦
  在丝路西域没“凿通”以前,东方中国仅仅是西方乌托邦爪哇式的一种想象,是被虚构出来的一个天方夜谭。但希腊人很早就从东方草原民族的间接传运中获得、并开始了使用丝绸,并称中国为“赛里斯”。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达近20英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超过200岁。古时以色列人所创作的《圣经》里也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将中国人称为“赛里斯”的名词是由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博物学家普林尼根据道听途说而首创的。意为“丝国”。普林尼的《博物志》是集当时的罗马人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他指出:“‘赛里斯’人居住在过去由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领地的东部边缘,西方任何人都未亲身抵达过。‘赛里斯人’以他们的森林里盛产毛织品著名。他们从树叶中采取白绒丝,然后加入水,最后由妇女们承担络丝和纺织任务。正是由于采取了这样的复杂技术,才从那遥远的地方,生产出这种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产品,这才使罗马贵妇们身着透明的服装,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赛里斯人具有高度文明,但又与野蛮人很近似。他们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仅仅坐等买卖上门。”丝绸令欧洲人爱之若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道:“从门阀至内室,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绮罗。”一两黄金,一两丝,金丝同价。然而,欧洲人依然喜之若痴。丝绸成为时尚标志,“成为贵妇们在她们的房间里穿上丝绸服装,裸体般接待情人的心爱装扮。”由于西域丝绸之路这个纽带,东方和西方相互接近了,得以认真地打量和触抚对方,从而缠绵地留下了一部文明交流的传奇史。
 
  共所尽知,通过西域丝绸之路上传运的不仅是丝绸,还有香料、纸张、玉石、瓷器等物,更有文化、宗教光芒的传递以及人种的混血融合。然而李希霍芬的命名仍是独一的、无可替代西域“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四个字焕发的光辉足以与这条神奇的欧亚通道的伟大性丝丝扣扣地相匹配。事实证明,那由小小蚕口吐出的丝绸,其柔韧的力量不逊于宗教的渗透、铁马的冲击、武士的刀剑,这十足的东方魅力织物润心无声、穿越荒原、戈壁、沙漠,集合万千、盖裹周垠,一路西行令整个西方为之艳羡倾倒,折服于其魅力裙下。

  是的,东方对西方的征服是纯粹东方式的,是丝绸柔韧之美,是中土“上善若水”的胜利,是以柔克刚、柔水克烈火的一次典范演示。东西方的首次奇遇发生在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将军率领七个军团杀向东方,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越过幼发拉底河,准备与安息(伊朗)人决一雌雄。战争始终笼罩着疯狂和不祥的阴云,罗马军团屡屡受挫,锐气大减。

  一天中午,在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和喊杀声中,只见安息人突然展开一面巨大的丝绸旗帜。这面旗上绣着神秘的图案,绚丽无比,令罗马兵眼花缭乱。

  本来已是疲惫不堪的罗马士兵从没见过如是的物什、大旗,以为是安息人祭起的法宝、新式武器,于是吓得惊惶失措,一时间溃不成军,仓皇逃跑,安息人乘胜追击,结果罗马兵留下两万具尸体,克拉苏也捐躯战场。这是罗马人失败的最惨重的一次。而这面来自中国的色彩斑斓的旗帜就是罗马人见到的一件丝绸织品。而这场战争还有一个传奇之点是,之后,时至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和安息两家签约言和,罗马要求归还战俘,但安息人否认俘掳了克拉苏儿子及其率领的兵团及大批人马。原来是当时,克拉苏之子见大势已去,归路也被切断,大批安息军从西方包炒过来,他便只好率领军团慌不择路地从东边方向杀出重围,一路直向东落荒而逃。

  这部分人之后流亡到西域的康居国(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靠我伊犁的地方)被称雄于此的匈奴郅支单于收容。据《汉书.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沪甘延寿、副都尉陈汤率兵西征匈奴于郅支城,并生擒降掳千人,其中有支奇怪的队伍,卷发深目大眼长身。陈将这批俘掳带至甘肃永昌县境内。汉政府在祁连山麓安置这些俘掳,后与当地居民相融合。现在其地的者来寨、杏花村、焦家庄的一些居民,仍然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欧罗巴人的外貌特点;身材魁梧、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珠,白皮肤。

  由此可见,在汉代以前西域,已经和东方有一定的文化交流,已经有一些欧洲人流落迁移到西域,欧罗巴人种的“楼兰美女”也证明了这一点。

  罗马人自此开始大量地接受丝绸,慢慢地转化为整个欧洲的一种集体的狂热。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8
西域文化之旅--佛教-兴起、教义、盛衰、遗址
西域文化之旅--佛教-兴起、教义、盛衰、遗址

西域文化――佛教  
 佛教的兴起: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按佛教的说法,佛、法、僧三宝俱备,则构成完整的佛教。佛指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指信奉佛教的信徒。
  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大致与中国的孔子同时。据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罗卫国净饭王之子,母亲是摩耶。其父对他多方培养,希望他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但释迦牟尼本人却有感于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无常,他致力于探讨人生痛苦的原因和解脱的途径与方法。据说他14岁那年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听到了出家修道可以解脱生死的道理,于是不顾父亲的反对,在29岁那年,离开妻儿来到森林中修道。6年后,他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下誓言,若不证得无上正觉,决不起座,终于在一天夜里大彻大悟,洞察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质,获得了解脱。
  释迦牟尼一生传道说法45年,足迹遍布恒河两岸。他在80岁那年在枸尸那加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中逝世。这一天是 2月15日 ,后来被佛教徒尊为“涅磐节”。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指的是佛陀及其弟子们所传的佛教。它的基本教义主要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通和三法印等。这些思想主要保存在后世汇集的《阿含经》中。这些基本教义属于小乘佛教。
  四谛。谛指真理。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说世界就是苦,生是苦,死是苦,生、老病死都是苦。"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痛苦的消灭。"道谛"指消灭痛苦的方法。总之,"苦"要知,"集"要断,"灭"要尽,"道"要修。四谛可以说是整个小乘佛教的思想提纲。
  十二因缘。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是"因",辅助条件是"缘"。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部分。用因缘来说明因果轮回,从而构成一种缘起的系统理论,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的。小乘佛教中的十二因缘,也被称为业感缘起。
  八正道。小乘佛教告诫人们,要想解脱世俗诸苦,断灭生死轮回,达到涅磐境界,有八种方法,这就是佛教中的"八正道"理论。所谓八种方法是:正见、正思、正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法印。指诸行无常、诸法于我、涅磐寂静。  
   
   
佛教在西域的由盛而衰:  
                      
  佛教是西域最早传入的宗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西域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佛教在西域得到了普遍传播和信仰,开始出现了佛教图像和寺庙、石窟寺等佛教建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西域形成了著名的三大佛教中心:吐鲁番、于阗、及龟兹。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广大地区,佛教昌盛,因而被称作佛教第二故乡。
  自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喀什,经过六个世纪,天山南北的佛教由西向东逐渐被伊斯兰教取代。  
   
 吐鲁番的佛教遗址:  
                         
  吐鲁番遗存的佛教遗址相当多。
  交河故城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以及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址,曾经是一座佛城,故城的整个北区都属佛教寺院区。有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塔,唯一的地下寺院及众多寺院遗址。
  高昌故城是西域现存最大的古城遗址,据史书记载,高昌城的佛教寺院曾经达50多个,在这些寺院遗址中发现有佛教壁画、各种文字的佛经等佛教遗物。
  吐鲁番还留存有相当多的佛教石窟寺群,已经发现的就有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与新疆的龟兹石窟,以敦煌、龙岗、云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石窟,以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四大代表之一。
  其他的佛教遗址还有吐鲁番市阿斯塔那的台藏塔、鄯善连木沁的佛教石刻等。  
   
 于阗的佛教遗址  
                         
  有关于阗佛教盛行的情况,公元5世纪初到于阗的法显说:“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春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人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
   到公元十世纪,喀喇汗王朝对于阗发动伊斯兰圣战,于阗佛教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香烟缭绕的佛教寺院成为历史的遗迹。
  于阗的佛教遗迹包括:位于今洛甫县城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的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安迪尔老河东崖的安德悦故城、位于和田市南 25公里 处的买利克阿瓦提遗址。另外还有丹丹乌里克、卡达勒克、多磨柯、牙依拉克、阿克斯卑尔、约特干、尼雅等十多处佛教遗址。这些遗址中有寺庙、有佛塔、有各种佛像、有的还有壁画。这些已经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遗址使我们可以想像当年于阗地区寺塔林立,僧徒万千的佛教社会生活画面。



  
 龟兹的佛教遗址:                         

  
 龟兹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大国,包括现在新疆的库车、轮台、沙雅、新和、拜城、阿克苏、乌什等地。其势力曾称雄于丝路南北两道。唐开元以后,回鹘日盛,龟兹被其吞没。到公元13世纪,龟兹佛教文明因伊斯兰教入侵而终结。
  龟兹佛教文明的余辉,目前在丝路中道仍有遗存,拂去历史尘埃,从这些遗址中我们仍可以想见龟兹当年佛教盛行的盛况。
  龟兹的佛教遗址有:位于库车县城东南约 60公里 的大故城、位于库车县附近 7公里 的皮朗古城、位于库车县城附近 10公里 的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东 23公里 的苏巴什佛寺、位于库车县东南约 80公里 的唐王城、位于新和县西约 20公里 的乌什喀特古城、位于拜城县东北约 150公里 的平国治关亭诵石刻、位于新和县西约 30公里 的托浦古城、位于新和县西南约 40公里 的通古巴什古城、位于沙雅县西北约 40公里 的埃格麦里古城、位于沙雅县西北约 35公里 的塔什顿古城,另外,还有遍布库车、沙雅、拜城、新和的克孜尔石窟、库姆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等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8
三十六国风情今仍在

  天山网讯(记者周志东摄影报道)吃烤肉,看民族歌舞,这些是不是二道桥的全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远道而来参加乌洽会的朋友们,不,这些不是二道桥的所有风情。因为在这里还有一座承载着新疆历史的博物馆:新疆民街的西域三十六国风情园。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后人称之为“古西域三十六国”。
    “新疆民街”坐落于乌鲁木齐市龙泉街中段,是目前新疆规模最大,集民风、民俗、民情于一体的一条文化街,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西域三十六国的展馆分布在新疆民街的一至四号楼上。
    走进新疆民街,我的向导,新疆民街旅游有限公司景观部的副经理马米娜告诉我,西域三十六国风情园以古代西域三十六国的历史为蓝本,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象征等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示汉唐时期西域丝绸之路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以及多元文化交汇、积淀的文化奇迹。
    其实新疆民街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以金黄色作为建筑主色调,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建筑外观把伊斯兰建筑风格、欧洲建筑风格、中原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建筑浪漫华丽。

    天竺国
    在释迦牟尼的苦行中领悟在圣河中洗去世俗罪恶
    天竺国是1号楼的代表。当天竺国出现在眼前时,我有些疑惑了,这不是印度吗,和新疆也有关系吗?询问马米娜,她介绍说: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都信仰佛教,所以天竺和新疆息息相关。
    天竺国是印度的古称,又名身毒,在大月氏国东南数千里,可是风俗却与大月氏相同。天竺国人参修浮图道(指佛教),不主张杀戮攻伐。
    “天竺”在唐朝是月亮的别名。来到天竺厅内,首先看到的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的情景。释迦牟尼一天只吃一粒芝麻或半粒米,饿得骨瘦如柴,皮肉枯干,气息奄奄,濒临死境。他发誓说:我今天若不悟得真理,宁可粉身碎骨,亦不起坐。他苦苦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悟出真理成了佛陀,时年他35岁,佛教也因此而创立。
    当然印度还有另外一个宗教,那就是印度教,在天竺大厅内还有一位舞神湿婆的铜像,他是印度教中三位大神之一。湿婆的一只手握着一个代表着创造的鼓,另一只手上的火焰代表着破坏之物芽、甘蓝;他抬着腿代表着解放,环绕着他的火环表示着精神的释放,在印度南部,湿婆主要以这种形象受到崇拜。
    在天竺大厅内还有一条河象征着印度人认为是圣河的恒河。他们认为在圣河里沐浴,能洗去世俗的一切罪恶。游人在渡过圣河的时候,只有专心致志,不被这些世俗所干扰,才能顺利地到达如来佛祖前,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也就是佛教所指的涅  境界。大厅里遍布着的壁画和罗汉雕塑更让我们对古老的天竺留下的佛教文化油然而生敬意。

    精绝国
    看人与自然的争斗中诞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森林法”
    2号楼的代表应该是精绝国了。精绝也叫尼雅,在今新疆民丰县北。《汉书》是这样描述精绝国的:精绝为汉通西域南道必经之地,距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国有480户,人口3360人,军队500人。东汉时并入鄯善,后立都尼雅。
    刚步入大厅,右侧墙上金光闪闪,这面长6米左右,高2米的墙上刻满了一个个弯曲的古文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森林法”,是用  卢文铭刻的。因为尼雅人和风沙争夺家园多年,最后被风沙侵蚀。所以在斗争过程中,他们制定了世界最早的森林法。
    尼雅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不清楚经历了多少风雨春秋,支撑精绝国农耕灌溉的尼雅河干枯了,精绝国的臣民流着眼泪离开故土,沿着尼雅河寻找新的水源。但流沙肆虐,水土流失。曾经辉煌的国土被沙漠覆盖。
    尼雅最后一个大厅内,展现的正是尼雅被风沙掩埋的情景。几个巨大的车轮分割开了整个大厅,或许因为长期的迁徙,所以尼雅人崇拜车轮。而在漫漫黄沙中,佛像随处可见。最后精绝国东汉时并入鄯善。

    疏勒国
    在悦耳的丝竹声中聆听唐朝“十部乐”之一疏勒乐
    疏勒国是3号楼的重点。它在今天的新疆喀什地区。新疆最著名的《福乐智慧》就出自疏勒国。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69年写成的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与《突厥语辞典》一起被列为喀喇汗王朝的两大文化成果。
    当然疏勒国还传诵着许多精彩的历史典故———公元前73年秋,班超带领三十六名壮士出使西域到疏勒,废除了亲匈奴的国王,另立被匈奴杀害的疏勒王侄儿“忠”。公元75年,中原动荡,匈奴乘隙遣军重又攻取了汉军控制下的天山北部诸城,东汉汉章帝下诏令班超撤离。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为留班超拔刀自刎。班超深受感动,不惜违抗圣旨,留驻疏勒。疏勒大厅中,一个大大的忠字,正是讲述的这段故事。
    疏勒国的另外一个“特产”就是疏勒乐了。驰誉中外的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中的“喀什木卡姆”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了疏勒乐中“歌曲”、“舞曲”、“解曲”的音乐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大型套曲。唐朝时产生了“十部乐”,其中两部就是西域的龟兹乐和疏勒乐。在那些悦耳的丝竹声中,疏勒乐给大唐增添了几分瑰丽,几分旖旎。
    离开疏勒国,我的头脑里泛起了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虽然我的旅程结束了,但是西域三十六国的故事令我魂牵梦绕。
    门票:50元
    交通:乘坐1、101、111、104路公交车二道桥或山西巷下车,沿龙泉街至二医院后门处即到。

    □相关链接
    西域三十六国
    精绝、磖弥、于阗、疏勒、天竺、焉耆、且弥、尉犁、危须、桃槐、车师前、比丘国、大宛、大月氏、乌孙、西夜、子合、难兜、休循、女儿、姑墨、龟兹、吐火罗、蒲类、依耐、无雷、乌垒、温宿、莎车、墨山城、狐胡、楼兰、戎卢、且末、皮山、婼羌
[ 此帖被秦汉大将军在2010-08-28 17:00重新编辑 ]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