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标杆作文的意义,在于了解阅卷场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对同学们的作文习惯和作文风格进行针对性微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评委发挥出高水平。今选2015年浙江高考全部标杆作文及得分,让浙江高中老师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2015年浙江卷受试题影响,出现大量有文化底蕴的文化作文,并在考场得到高分。这使浙江阅卷场一反2007年以来小脚女人式的所谓真情作文得高分,大气有底蕴的文章得低分的现象得到纠正。 阅卷场的阅卷标准,其实也反映着阅卷场核心团队的文化修养,他们的文学素质与文化积淀,决定着一个省考生的作文走向。这方面全国做得最好的首推北京。北京作文阅卷标准在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方面体现出来的品质,远远超过其他省市,确实不愧首善之都的称号。 但其他省市,比如江西等地,作文越来越变成一道问答题,这实在是作为文化人的难堪。 这也提醒所谓任务驱动型的推广者,要慎之又慎。诚如2016年某省文学院阅卷负责人在总结时愤怒谴责语文教研员乱推广所说的话:“任务驱动型可以作为一个流派,但不能作为潮流。”文章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搞成一个模样的任务型新八股文。 斯言善哉! 一些省市语文教研员,在部分省市取消独立命题,归并到全国卷时,出于自身文化素质的不足甚至是缺陷,狂推问答题式的任务驱动型,不仅害了教育,更害了中国文化。 从试题看,2015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仍然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讨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此题文学史上称为“颜文两争”,是一个一直没能达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推崇“文如其人”,强调要写好文章,先学会做人。而西方社会比较相信做人与为文可以分离。两段材料,前面一则侧重于从审美角度谈人与文的关系,强调的是品味,突出的是人的性格对文风的影响;后面一则更侧重于从道德层面讨论文与人的关系,强调的是品质。但这两个材料具有互文性,并不是说谈人文一致要从审美角度看,谈人文不一致就须从道德层面看,而是这样两种相对立的关系,都可以从审美角度或道德角度讨论。作文题其实把两种观点都阐明了,考生写的作文,可以赞成文如其人,也可以认同文未必如人,当然也可以辩证地看。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高下之分。只要是讨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这里的“文品”,可以理解为一部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学品味和道德品质特征,而非字典意义的文品),围绕着这三种观点展开讨论,都算切题。 1号卷 作品与作者 人类的文化生活发展至今,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有时我们会给文学作品分分类,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仿佛作品与作者的风格都能够被界定。然而随着市井生活的变化,文学创作内容的创新,很多时候作品与作者并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了。 作品的内容,作者的人品和个性,都是多元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并不绝对一致。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有时是生活原本的写照,有时却也是生活扭曲面的臆想和判断。法国作家加缪在其代表作《局外人》里,用夸张而荒谬的笔法刻画了一个情感缺失、道德丧尽的可怜虫默尔索,文风讽刺至极,这部风格独特,见解犀利的作品,直接将作者推向世界文学的最高地位——诺贝尔文学奖。那么,难道作者本人也像书中文字风格那么讽刺,那么擅于挖苦吗?我们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中寻找答案。加缪在哲学界也有很大的地位,源自他的一本哲学名著——《西西弗的神话》,书里的他摇身一变,从一个文学怪才变成了一个理性聪慧的哲学大师。书里,他的论点客观而具有深度,行文冷静悠远,给人以启迪。这两种不同文风都出自同一个人,更有趣的是,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花大量笔墨介绍和解析了“荒谬”二字,这不正就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吗?可见,真正的大作家并不满足一种文风,而是为文局促或下笔悠远,他都能掌握。 其次,作者的人品并不总是一样的。换言之,作者随着其阅历的增长而成长,他的作品也随着他的成长而成长。普遍来说,人在年青时所写的文章往往富于激情和幻想,文字风格多浪漫热烈;而人一旦进入中老年期,对人世拥有了大量体验之后,所写出来的文章更注重现实伦理,也更加平静深远。 除去时间,境遇也在影响作者和他的作品。中国古时的文人,哪一个不在仕途顺利时春风得意,哪一个不在身处逆境时哀愁悲叹? 作品的格调趣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体验作者的人品,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品和作品都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者,都存在着下一种不同的可能。 得分:57 2号卷 品格成就作品 如果纵观古今中外,细数那些名人名家,仔细地研读他们的作品及他们的品行,就不难发现作品与人品之间总会存在着某种相互牵连的绳索,或许很隐秘,或许一眼就能发现,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将他们个人的痕迹印在在作品的某个角落,才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如果要说作品与人格的关系,那就要追溯到人格与人本身的一种关联。这让我想起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看一个的动机,目的或是行为举止,他的品格是无法隐藏的,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啊,想要隐藏住一种品格是件极其困难的事,一举手一投足,如同作品中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划,你的措辞、语气,或是构思、想法,无一不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面镜子,照映出那些细微的品格。 我们都说作品其实是拥有生命的——其中的道理也蕴含于此。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作品,他们的形式仅是构成一种语言,而真正要表达的是另一个充满魅力和生机的世界,这个世界看似虚拟,但它并不曾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始终折射出人们精神里的某层面,再而联想,散发,在一种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加丰富绚烂的世外桃源。 然而反过来,一个艺术家与它的作品完全断绝了某种联系,这件作品也将会失去生命力,因为它并不会生动,它无法体现一个人——一个真正生命个体的内心更加深层次的东西——这也许是一种灵魂,是纯粹的作品无法达到的境界,然而这仅会使作品停留在了肤浅的层面,这都是失去了品格作为支撑的后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之所以伟大,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本身在经历战争后,面对过无数的磨难而催生了他人无法到达的坚韧的精神境界,再由作品传达给世人,未能历经相同的困苦与挫折的世人,当然无法成就这样的作品。 然而对于我们,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第一步,便是树立起完整而独立的人格,那些积极的、历经万物洗礼后得到的美好心灵,才能赋予作品真正的灵魂。 我相信,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伟大的品格成就的。 得分:57分 3号卷 笔间有本心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用心写文章的人,他的字里,是饱含着他的血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下笔的瞬间,心脏之中涌动着的热血随着笔尖倾泻而出,在纸上凝固成的是或活泼,或凝重的自己的样子。 是人给予了文以生命。被称作优雅如才子的沈园中,陆游唐琬的一段凄美无果的爱情被镌刻在那首《声声慢》之中:“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咫尺却又天涯的距离,又再次重逢的感慨,一笔一划地,也刻在了后人的心上。于谦的无限忠诚和对“清白”的追求使他的笔划愈加坚定,仰天长啸“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暂不说“采菊东篱下”性格超脱的陶渊明,“寒蝉凄切”朴实多情的柳永,或是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子美,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他们广阔的胸襟,独特的阅历和人生造就了他们传至千古的文章诗句,在滚滚急流中翻腾起一朵朵浪花。 有人说文章是有生命的,有性格和思想,文章和文字,反过来会造就一个人。第一次阅读丰子恺是被封面上他的画所吸引:侧卧竹榻的长袍小人,枝干弯曲虬劲的老柳树一棵,用笔简单质朴,但觉耳边更似有燕子扑翅啼鸣,便打开的书页。 若是现在想来,关于这位文豪,从我浅薄的阅读来说,可见他的爱国、爱家、爱子女。身处战乱时期的他,携家四处流亡,他并没有高喊着爱国口号,而像一个真正爱母亲的孩子一样:“低下身去触摸泥土,她在哭泣,而我却没有什么法可想。”他的文,章风格是幽默的,平和的,把驱除外敌的心愿比作“口中除匪”的除蛀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孩子和小鸡一起哭着。”活泼的文字读来会让人会心一笑,又在其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破亡的无奈与悲凉。通过那些沾了“血”的文章字眼中,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丰子恺,不仅仅限于那些冰冷的介绍,而是活着的,全方位的他。 而在我的眼中,文章不仅是人的写照,是一面“镜子”,更是一起陪伴我成长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我成功的喜悦,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是那些写下来的,饱含心血的文字。 笔间有本心,文章是镜子,反映了作者的人品与性格,又塑造了人,成为笔者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笔间有本心,那些饱含了血的文字语句,一定是最闪亮的,人的灵魂。 得分:54分 4号卷 作品与人品 正如枯水的沙漠养不活遍野的金黄小麦,烟雨的江南不适宜仙人球的生长一般,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林妹妹的性子孤僻,她写柳絮时便觉哀婉凄凉、无依无靠;宝姐姐开朗达观,于是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一举夺魁。 因为作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并不是人品决定作品或者作品决定人品,而是它们都是人的思想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产物。难道不是吗?作品的格调是人思想跃于纸上,而人品则是人的思想赋于实践。 正如陈忠实和莫言吧,他们都是泥土孕育的生命,他们的思想来自于乡间,是淳朴而厚实的。陈忠实在孤独的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的巨制,他的书中的语言在我读来散发着黄土与青草的香味,正如他坚韧与静心;莫言的小说虽然奇幻,依旧处处朴实,如他本人那样只愿朴实地讲故事。倘若有朝一日,那个追求卓越与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份这样反映乡村反映泥土的小说,该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然,作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在表面上并不是完全地刻板地贴合,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背离。要知道,由一个人产生的文字与行为想要背离,即使是疯子也做不到。有人指着齐白石贴在门上的要价单,嘲讽大师也有俗的一面,殊不知,这位国画大师成为大师的原因却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而他笔下的山水鱼虾,其意境可谓静矣。 而齐白石作画的价钱,不是因为他内心钻进了钱眼,而是为生活所迫罢了。众人以为的背离,是片面的观察。生活使人的行为趋于不完美,但人的心、人的人品原该是一块宝玉,一如他的作品。 如果将眼界脱离艺术家,放眼于社会,手术何不是医生的作品?课堂何不是老师的作品?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医德、教师没有师德,断断是不会进入手术室、走上讲台的。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品,思想高洁、行为高尚的必有长久流传的美好;思想低俗的人人品自好不到哪里去,又何谈其作品。 不论是广义的作者还是狭义的作者,都应当把握作品与人品本质上的一致性,明白它们从思想中来,由此提升自己的思想;并认识到生活的影响与阻拦,使自己的心与作品在沙中仍是美玉无暇。 我无比希望每个人都是谦谦君子,并用生活的笔画出洁白的莲花。 得分:52分 5号卷 文并非定如其人 古人就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似乎是相符合的。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没错,作品意境与内涵的深远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学识与涵养的多少,但也存在着另一种相对立的说法。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言是否为心声?文是否如其人?这便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大文豪李白,还是现代外国的享誉国内外的画家莫兰迪都体现出他们各自该有的胸怀与心境。作为他们艺术家来说,作品中呈现给我们的除了水平,技艺的高超之外,确实带给了我们作品之外的力量——人性的得,作品中会渗透着艺术家的力,品性,带来作品之外的感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作品会流传千古的原因。李白豪迈地“奔流到海不复回”,便是他借酒诗性大发叹出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千古绝句的真实写照,莫兰迪究其一生将瓶瓶罐罐生动地重现在画布上,淡泊名利,潜心艺术,试图拓宽新的艺术领域,造就形式美的精神同样为后世画家所敬仰。艺术家的心境,如同潮水般涌动在他们的作品里,他们的内在涵养显露无疑。 但作品趣味的高低真的能体现出人品性的好坏吗? 或许结果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众所周知的法西斯政权执掌者希特勒,在人类文明史上上的畴无法弥补,但在军事战争外,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名画家,他笔下的德国小镇与郊外风光令人称道,或许这与他儿时的画家梦想有关,但在戏内,他却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独裁者,谋图灭亡整个犹太民族,其毒心令人发指。可见不能以点盖面,以偏盖全,便会犯下不明是非的错误。 而到我们生活中,要做的必然就是在健全我们人格的前提下去提高我们的能力与技能,实现身心同步发展。希特勒的例子便给我们很好的警示作用,也要求我们辩证地对待问题,发现问题所在。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不应背离人格品性的高尚,只有这样,类似李白,莫兰迪这样的大师才能名垂千古,作品永褒青春,道路更加宽广,“文并非定如其人”,辩证看待道路上的曲折,避免步入人品与作品背离的后尘! 得分:48分 6号卷 人情练达即文章 李白为诗有“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为人有“桃潭深千尺”的重情;鲁迅写文有“直面惨淡人生,淋漓鲜血”的遒劲,为人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人是思想的苇草。”人们通过文字抒发内心的感情、思想,这样的文章即人情练达,才称得上为真正的文章或艺术。 而有些人呢?文笔优雅脱俗,为人却也“风流倜傥”,用清心净佛的袈裟包装自己,其实则为酒肉和尚,这样的名人作家欺瞒了不少无知的读者。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名利双收。 当文章的目的脱离了其本质上存在的意义——将内心与内心用文字联接,而成为金钱与名声的筹码,纵使文字如何优雅,深谙其中的人也只当它是无意义的浮华。相反,纵使文章并不那么高雅脱俗,但人情练达,即为好文章。 莫言荣获诺奖之事震惊中外许多年,他的文章无论辞藻、内容都算不上高雅,甚至描写得粗鄙露骨,但那是真实的生活,艺术从来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些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的文字方能带给我们的内心的触动,从来无需过于多的装饰。 这样的作家、作品贴近生活,又发人深思,达到了写文、读文的目的,即心灵的交流。老舍、汪曾祺、木心,他们的文字通俗但不庸俗,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思念、牵挂、徘徊、深思,激起我们心中的共鸣和浪花。 那些作品格调与作者人品相背离的人,都失去了原本追求文字的心吧,不算练达,何来文章?那些文字背后的肮脏,是世人看不到的,却已深深地烙印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了。 所以,每当我们提笔时,问问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的初衷,为何写,给谁看? 也有人说:“操千曲而又晓声,观千剑而又识器”,若每天练习,定能写出好文章了吧。 还是那样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没有对生活的体悟,若没有真情实感,再好的文字只是浮华的霓裳,而没有灿烂光明的内心。 人情练达即文章。 得分:48分 7号卷 “文如其人”总有其理 寻求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否一致的道理,正如寻求一个人行为做事及其行事风格是否与其本人有一致性的问题一样。是人与其反映的问题。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作品格调与作者人品应是一致的,会有背离的现象,那也是应该是少数或是极少数。 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是一致的。我在夜下漫读时有幸读到过汪曾祺写如何写小说的一篇文章,里面仔细谈论了其恩师与早年经历对他的影响,反映到他的小说中,从而使他写出的是带有“京味儿”的,是朴实的小说。他说,“建议作者应该阅读与自己的写作风格相近的小说,那样会更有益处”。我还喜欢阅读另一些作者的作品,像是村上春树。我阅读过他的杂文集,开头的序中说:没想到四五十岁反倒写起了小说,大概是因为前面经历的多了,能把这些人写下来。他的作品像“八宝袋”,常让人似懂非懂,但是阅读他的小说如《1Q84》则是很流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维和智慧,又十分的不显露。 诸如中国汪曾祺,日本村上春树等人,从舆论导向上看其人品并不存在问题,而他们的作品格调应该也是高尚的。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有人说,在中国如今仍在迅速发展的市场上,这两者一致性可能无法体现,迎合市场是一种大众化的现象。古人说“文如其人”与现今“市场导向”并不一致。在我看来,并不是如此。 当代中国社会的作者人品与作品格调也挺一致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曾有十几名学者联合起来反对,并著了一本书,说莫言写的《红高粱》等作品中有色情成分可以反映莫言本人的素质也不高,这个观点明显存在偏见。诸如法国莫泊桑等著名作家,《羊脂球》等有名作品中也无法避免涉及到这些部分。何况莫言的作品是以反映农村生活为主的现实魔幻主义,莫言在获得大奖后并未“高调现身”,对于外人追捧的奖项他只是一笑置之,倒颇有一番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之感。 作品出自实践,实践成就人格,其中是应有一致性的。 当然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时可能是背离的。就像发明地沟油的“人才”当初写的论文必然也是有条有理,能够体现科学文化素养的。虽说写作本身需要科学文化素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反映道德思想素养。就像朴实的庄稼人也能说出一番意义深刻的金句,因为那是用他们的血汗换来的箴言。 我仍然比较愿意相信人如其文,文如其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肯定存在必然性。人性虽然复杂,却也有规律可循。 因为文如其人不仅是一种为人准则,也是对世界抱有的一种纯洁幻想和愿望。 得分:47分 8号卷 揭下伪装 “他人即地狱”——让保罗萨特。 要我说,我大概还是希望“文如其人”的作家多些的罢。 当下这个社会,写文章的人很多、搞艺术的人很多,自诩为作家和艺术家的人更是层出不穷、多如牛毛。于是乎所谓的艺术品与铺天盖地的朝我们大量涌来。 然而有多少“艺术家”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作品”,仅仅且只是为了作给别人看呢? 诚然,一件艺术品或一篇文章,作出来当然就是给人看的,给我们这些懂的不懂的或略懂的广大人民群众看的。 可如今的情况是,有着无数的艺术家与作者们在创作时,只考虑迎合大众的喜好与品味而丝毫不添加自己的思维在内,于是华丽高雅的创作之中,便丝毫无法体现作者的人品。 阿尔贝加缪,当代法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我最喜爱并且知其“文如其人”的一位作家。 出生成长在阿尔及利亚的贫苦家庭,经历过底层人民的生活。 他的文章便如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斗志,对荒诞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于美好世界的渴望。 毫不虚伪,毫不做作。在这些老一辈的大文豪眼中,他们的作品便是他们内心的发声平台,处处传达着他们对事物的见解以及其个人的处世哲学。 那个时代过去了。反观现在,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步入到这个曾几何时只属于上流社会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所行之事、所写文字,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做给他人看,却将自己的真实内心掩埋深藏。 那些华丽而高雅的举动之后,或许藏着一个卑陋而刻薄的内心。而那些看似惹人耻笑的行为之后,又或许有着一颗无奈苦笑着的高雅灵魂。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越来越难以为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艺术家们需要虚伪和奉承,我们也会时常被迫掩埋心底的发声。 然而我相信,“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有人,所有人都盼望着可有一天能畅怀以忬,再也不用任何华丽的伪装,而做真正的自己,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所有“心画心声总失真”的艺术家们,我相信,如果能给他们以可“言为心声”的条件,他们一会定选择后者,去表达真实的自己。既没有人在意虚荣,又何必再用笔下的高雅去假装自己为人的脱俗? 我们也是如此。没有人是不盼望能做真实的自己而不用伪装的。 他人即地狱。摆脱对于他们成见的过份在意,或许便是获得真实自我的良好开端。 得分:46分 9号卷 文风即人 “我轻轻地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再到康桥》让我不禁想去了解这是怎样一个人。他与林徽因的故事,他在翡冷翠时期的散文,无不透出一股儒雅潇洒的情怀。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我相信,一个雄浑壮阔的人是写不出“轻轻”、“云彩”、“走在翡冷翠雨后的路上”这些词名的。 文章由作者笔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风即人。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考察语文作文也是为了了解这个考生的思想,就是认为文风即人。难道不是吗? 曾看过一篇评论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文章,解除了我在阅读东野圭吾众多作品后的疑惑:他的书中为什么总有滑雪?还有以高中足球队为背景的《恶意》,有众多术语。不排除作家为了创作而去了解某类事物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这个作者生性喜爱竞技类运动,一定会首选以此为背景。文章中说,东野圭吾平时热爱滑雪运动,高中踢过足球,所以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滑雪,这几乎快成了他的一个特点。所以,作品的格调趣味应当是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或不自觉地连作者本人或许都不甚察觉的品性。 另一个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品性可能与东野圭吾不完全一致,但也能论证文风即人这一观点。三岛的作品中总是带有一种在古典美学之深深潜藏的绝壮,这是我对他作品读完后最直接的感受。《纯白之夜》的结尾,主人公郁子与丈夫的好友楠出轨发展到一定地步,楠因为颇有点生气郁子不敢告诉丈夫而把她独自留在旅馆,并打算如果天亮了郁子还在旅馆等她,他便原谅她。第二天,郁子自杀了。这与三岛的切腹自杀源渊颇为相似。其作品的气质与本人是一致的。 我认为,一个作品就像是作者诞下的孩子,并带着作者书写它的愿望:我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这无疑就决定了这篇文章一定是与作者本人一致的。悲观绝望的人是写不出那种由骨子里透出的乐观。 所以,作品与作者,应该是一致的。 得分:44分 10号卷 艺术家的趣味和人品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有人认为艺术家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一致。然而金代元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的作品格调与他的为人有可能是相背离的。我不能说他们谁对谁错,毕竟世上艺术家千千万,怎么能说他们的作品与为人是否一致呢? 在我看来,大多数艺术家都能做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温柔、多情的女词人李清照、其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正反映了她孤寂、失落的内心吗?爱国诗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此慷慨激昂的诗句,正好印证了他忠实于祖国、不畏死亡的一颗热心。 现在的著名作家刘同,在网络上很火,他的作品风格非常小清新。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小学、初中没有人愿意理他,父母、教师、同学都不愿意搭理他,原因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刘同努力学习,终于在数学考进前三后交到了朋友,以前贪玩的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热爱学习、心地善良的三好学生。这不难说明“文如其人”,正是刘同善良的内心,才会使他小清新风格的文章深受我们喜爱。 但往往也有些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与他们的品性是不一致的。 伟大的喜剧家卓别林,在荧幕上带给大家欢笑,是喜剧之王,但他却因为抑郁而死,也许是乐极生悲,也许是被生活所困。 “扑向太阳的画家”梵高,《向日葵》、《星月夜》等无数作品深入人心,在他的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的忧郁与埋怨,只有美好,然而,现实生活中梵高却因此一个人女人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多次抑郁得想自杀,最终还是自杀身亡。但这也并不能完全说梵高的作品与他人品背离。当时的社会并不看好他,他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再支持自己了,可以说,是一部分社会原因导致我们失去这位大师。 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格调与个人品性不相符,出自许多原因,但我相信大多数艺术家一开始所坚持的风格都是内心所想表达的,都与自己的品性是一只的,只是出于许多其他原因,有些艺术家会背离自己原有的风格,成为那些所谓的“心画心声总失真”的人。 我们并不能武断地判断或一口咬定艺术家的格调趣味与人品是否一致,这是因人而异的。 得分:43分 11号卷 知行合一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强调知行合一,即格调趣味与人品及行为相符,则不为伪善,由此可见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格调趣味应与人品相一致。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确有道理。文笔的高雅往往只是期盼,不能代表人品,但这种高雅正是内心还存有一丝对脱俗的美好愿望、虽有一定背离但不乏有一颗进取之心。倘若一人连高雅认知都没有、那么这人必不可救药。 而如古句一般“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应是文人乃至我们都应追求的、即为知行合一。作者的格调情趣与人品相一致这是最终的追求。 亦如余秋雨曾说:“感谢生命给我勇气,奔向远方,去看朝阳的喷薄与梦的彩衣。”在浩瀚沙漠中有他的足迹在欧陆古堡中曾有他的身影,他确是用生命的勇气看遍了世界,践行了言语,才有了《行者无疆》中对世界的期望。 言为心声,闻一多有,他是革命的斗争者,他敢说,更敢做,倾佩于他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说了就要做到的决心。而他也用生命践行着他的言语,知行合一,情调与品格相一致。 言如心声,文如其人,三毛懂,鲁迅懂,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践行着,格调与人品相一致。 但反观当下,有些人却不懂,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批又一批贪官落马,而下马之前他们还高唱为人民为祖国为党。然而如此的仁义道德却与其品质相背离,相去甚远。贪官的言行不一,格调与品质不一恰恰映射了一类人,而贪官的下场也警示着我们、文笔与言语格调的高雅是必要的、但应与人的品质相符合,至少不可相去甚远,而应努力践行着言语。做到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不无道理,性情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则下笔悠远,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对文人也是对我们的要求,做到格调趣味与人品一,言行一,知行一,才是对文章的尊重、也更是对自己及生命的尊重。 让心灵如文笔一般高雅,做到文如其人、知行合一。 得分:40分 12号卷 来自内心的作品 一篇或是一幅发自内心的作品,必然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期冀,或是内心某种强烈的思绪,而一篇或是一幅敷衍了事的作品,就很难说明什么。 近了说,抗战时期,“用笔战斗”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为人民,为国家而奉献。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得多少赞叹,给多少文人树立了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榜样。而他的一生也正如他所说的,用手中的笔同入侵者战斗着。而他的作品也强烈的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与保家卫国的决心。 远了说,宋代苏东坡被贬杭州数年,得不到朝廷重视,然而官场失意的他仍然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他也仍是勇敢地面对,这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词,雄伟壮丽,有气吞山河之势,豪放不羁,有从容豁达之意,他的诗词完完全全来自于他的内心,他的个性使然。 18世纪荷兰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梵高。他的画作《向日葵》《星月夜》在现在能卖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而在当时,他的画却没有人赏识,堆在家中无人问津。有句话说得好,“天才多半是疯子。”作为后印象派的大师级人物,梵高的的确确是个疯子。因为生活的贫困,他抑郁不已,最终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还画了一幅自画像。只能说,后期的梵高是相当阴郁的,对世界极度失望与愤慨,郁郁而终。 然而,梵高却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他偏爱明快的黄色,用浓烈的色彩,画出他眼里的世界。他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内心依然在作画时充满着激情与浓烈的情感。 所以说,一幅,一篇作品若是来自于心,必然能从中窥见作者的心性与其内心的愿望。 然而,18 世纪前的欧洲,宫廷画师泛滥,名画家被巨大的金钱利益驱使,争相竞选名额。在那段时期里,画师们笔下尽是王宫贵族们奢靡的生活,他们的极度浪费挥霍,他们的淫乱嚣张在画家们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更为夸张。贵妇们身着华丽的衣衫娇好的面容无不让人感到那段时期的黑暗。 可尽管如此,画家们依然争先恐后的进入宫廷为他们作画。 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宫廷画师都是爱财如命,所以昧着良心道德作画,可能更多的画师是为生活所迫,也能理解。 一幅作品若并不来自于心,那么作者的心性我们自然也无从得知。 我们不能概括地说“文如其人”,自然也不能片面的说“心画心总失真”,一切都来自作者内心。 得分:38分 13号卷 心画心声总是真 心灵是人类最纯净,最天然的一块圣地。心灵的取向,决定了一个人成败兴亡的道理。有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灵里急躁的,在行动之中总是急急忙忙的。而心灵里冷静乐观的做事永远是那么淡定与乐观。古人所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所以说:“有人在表面看似是一位正直之人,而在做事之中所会显示本性。 人与人最好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在学习与生活之中尤为明显。在交友之中,有的人外表看似无害,确内心充满黑暗,你可以从他平时的行为处事的做法中发现一点半点,尽管他会及为躲藏但你还是可以发现蛛丝马迹。重要的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交友过程中,想与一人坦诚相对而他却躲躲闪闪这样的朋友最终都不可能成为最好的朋友。 比如著名的科学家霍金,虽然上帝在他最风光,最黄金的时代,将他禁固在轮椅之中。但是他一点也不感叹世界对他的不公。反而通过会思考宇宙的大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从他的研究成果中表明了霍金心灵的那一种不屈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这样使霍金成为当地最伟大的科学家。廉颇在年老时一句:“廉颇老已,尚能饭否。”虽然没有被重用还是表现了他那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刘备三顾茅庐,表现了刘备求善若渴,求贤若渴,与诸葛亮的心灵与心灵的交谈实现了三分天下,蜀汉大业。却也因为自己的心灵本性的暴露,导致功亏一溃,心画心声总是真。每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行无不透露出自身的情感与心灵的本性。那原本纯真的心灵在当代社会消失了。 在当下社会中,我们的人都去追求功利,文章,报纸,电视。也都充满了心灵的贪念。追求功利的态度。丢失了雷锋精神,丢失了吃苦的精神丢失了大同世界中孔子的的追求。只有这样在现代的社会的眼中名与利是其最重要的成份,只有这样才使的这个社会成为这样。如果人人能拿出心灵的真诚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 世界上最美丽的图,都出自心灵.世界上最美的文章来自心灵。心灵是人类最美丽的地方,只要人人都展现出心灵,你也用心去寻找,用爱去发现。心灵中的那份真实就在你旁边。 得分:30分14号卷 言为心声文如其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字如其人吧!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论一个人的品性怎能单从他的书法这么表面来看呢?所以,我认为言不全为心声,文不全为其人。 有句话说得好,“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脸。”每个人都想自己被别人认为是美的,这时候大家就都忙着练字,却忽视了道德这一别人看不见的一张脸。在我们也身边也发生着一些缺失道德的事。 我以前是一个住校生,为了早些适应大学的住校时光. 我刚进高中时就选择了住校. 那时寝室里总共六个人全是自己班的,一开始大家相处得也还不错,唯一让人心里不舒服的就是下铺那个同学晚上睡觉打呼噜。一开始以为是这一天学习太累了,打呼噜也正常没怎么计较,不过后来发现这个同学每天睡觉都会打呼噜。于是同寝的其他五个人都开始议论,有的时候会故意摇床弄醒他。 几天后,晚自习刚结束,只见我们寝的四个同学只奔寝室,我有些惊讶。不过等我回到寝室发现他们居然往打呼噜那个同学的床位上倒水,我心里愣了一下,也就当看过算过吧。回想这几天因为那位同学打呼噜而没睡好,心里也就不怎么觉得愧疚了。等那位同学回到寝室后,我们其他五个人都暗暗地等着看笑话。只听见一声大叫:“我的床怎么湿了!”大家都沉默了,那天睡得特别香。 第二天,班主任把我们五个人叫了出去,是昨天晚上的事. 大家也都承认了。“你们五个人长得倒挺文静,没想到会干出这种事。”我们写了检讨,也向那位同学道歉了,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多对不起人! 现在回想起来直觉得对不起那位同学,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那时候及时阻止了他们,那也不会搞到那种地步。不止是校园里发生的事,如今社会上不敢扶摔倒的老人忙惹上事;公交车上不让座因为自己怕累,这些事情不都反映出人们道德缺失吗? 是啊!只有每个人都反省一下自我,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抱着一颗单纯的心才能“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得分:20分 讨论卷一:作品与人品 一个人做的一件事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吗?或是偶然,或是碰巧,人的一生中假如用一件事就将一个人的人品定性,再者说用一幅作品将一个人的人品定性,那么,也就真的是太悲哀了! 小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叫“有声的画”,当然,画不可能有声,但可以有“生”!我画了三四片云朵便上交了我自己的“作品”。几天后,我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奖项,班主任也认为我:“既然要参加那么就认真对待,不付责任!”我很纳闷. 因为当时我认为云朵是美好的代表,之所以只有云朵,那是因为我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没有生离死别,没有坏人,每天都能见到蓝天白云,我认为那的确是一幅“有声的画”. 因为当时年纪小,我便没有争论,从此以后,我发现,老师再也没有找我代表班级去参加比赛了! 人与品!其实说着是人品,但我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人品是在内心,而不是外表,说到这里我便想再提起一个人……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击败了对手获得了亚洲第一个女子单打大满贯冠军,那一晚多少人为她而沸腾?可是她一路走的不容易!她经常在比赛中手指着他的丈夫破口大骂,让起哄的观众闭嘴!人们都说她人没有球打的好!而我偏不这么认为!其实一场网球比赛也可以把它说成是一幅作品。做为一个明明可以只打网球的运动员,她为什么要捐出自己的比赛奖金去帮助他人!而又有谁了解她的私人生活,很多人看不惯李娜的作风,那么首先你错了,你并不了解她. 她能当着亿万观众破口大骂她的丈夫,也能在获得胜利时第一个感谢她的丈夫,这一幕,我记忆犹新! 作品和人品!它们之间虽然有着深深的关系,但是作品不是唯一一个证明人品的东西! 有时我的人生会遇到一些迷茫,我经常站在石板桥上眺望远方,思索着人生中最美的物品、作品,还有人品!所以啊,作品的格调趣味的确有可能是与作者的人品相互背离的! 世界上万物都息息相关,假若你看透了作品与人品之间的联系,那么你真的很棒,当然,我还在进步。 讨论稿二:作家梦 毕业后,我随大流来到了北京,一个充满了古蕴的城市,但现在却显得异常拥挤。 我是一名“地道”的北漂,我本应有很好的前景,我是我们镇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本可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一名“铁饭碗”的小官。然而我并不想一辈子窝在村中碌碌无为。我拒绝了父母的意见,背上我的作家梦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我居住在四环外的一个小筒楼里,这栋楼里住满了我们这种怀抱着梦想来北京拼搏的人。 住我对面的是一位满脸胡渣的中年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是最早一批“北漂” 楼里人都叫他“古董叔”,古董叔也是一名作家,呆久了我便和古董叔混熟了,由于那段时间,我写的稿子总被退回,古董叔看我一个人拿着被退回的稿子,坐在楼道中,地上已有了好多空酒瓶。古董叔从后面一把夺过我被退回的稿子,翻了几页后他蹲坐在我身边,我能清楚的嗅到他身上浓重的尼古丁的气味。古董叔说:“你和我年青时一样。”说完他起身回屋,过了一会他手上多了两袋纸,一袋颜色有点犯黄,一看就是很久以前的东西了,一袋包装的很整齐,显然是打算送去杂志社的新作品。他把两袋纸丢给了我,从口袋里拿出了他低质的烟,用长满老茧的手点上了火,抽了一口后说道:“看看把,一袋是我的梦想,一袋是杂志社要的文章。”我打开两个袋子翻完了里面文章,略黄的一袋里有着对当时社会的讽刺,而到了新的一袋里便只有赞扬。 古董叔吐了一口烟说道:“孩子,现在社会写作不看你想写什么,你认为什么,而是看别人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当年的我和你一样年青有冲劲有梦想,但没办法,我为了自己为了父母,我需要钱吃饭,便只能写这些违心的谎话,而现在我已写的越发熟练了。被生活磨平了斗志,写了这些完全违心的文章,哎”说完古董叔留下了我一人独座在楼道中。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想着世上有多少作家在违背自己的良心写着虚伪的东西,又有多少作家维持本心。 第二天我背上了行李,在古董叔门口留下一封信,登上了回家乡的火车。现在有时我还是会在空闲时写一两篇文章寄去杂志社,虽然总被退回,但我没有写任何违心的作品。而作家这个梦,只能埋藏在我心中。如果不能写想写的东西,作家又有何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