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77阅读
  • 0回复

黄冈师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shfnp
 
发帖
6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02
大别山下,黄冈市,经济尚欠发达,这个曾经因走出200多位将军而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以基础教育的崛起而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什么是黄冈?在红安县、罗田县、团风县、蕲春县,在麻城市、武穴市,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群教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和信仰,才有了今天的黄冈教育。
  一个人的坚守
  赵长志左胳肢窝里夹着根拐杖,无法自然弯曲的左腿显得僵直,他将身体微微倚靠在放黑板的方桌上,右手在黑板上有些吃力地写着一组拼音,边写边读,5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长条凳上跟着他朗读。
  30年来,作为湖北省红安县七里镇中心校天台山联校对天河教学点唯一的老师,赵长志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
  天台山海拔800米,山高、地潮,村民居住分散。周边五六个自然村落里每年总有七八个适龄入学的孩子。30年,一个人,一所学校,但赵长志一点也不马虎。每周一,他带着几名孩子在山风中认真地升国旗,唱国歌;校务日志上,他认真地记着诸如“明天到春花家家访;小河涨水了,通知家长来接……”等事务;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路远的,他就让孩子在他家搭伙吃饭;家贫的,他拿出自己仅有的几百元民办教师工资,主动帮助垫付学费,身体有残疾的,他帮着背上背下……
  2006年秋天,学校教室已经成了危房,赵长志软泡硬磨让弟弟把准备结婚的房子让给学生上课。赵长志还把自家的猪卖了,为学校添置了图书和教学器材。2007年11月11日,赵长志搭乘一辆装满木材的小型农用车,准备下山去购买教学用品。不料农用车在山路上因刹车失灵翻车了,一车木材都压在赵长志的身上……
  骨盆多发性骨折,双下肢严重损伤,尿道损伤,直肠损伤,左足大面积植皮转结……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一次一次的昏迷、苏醒,赵长志在生死线上来回挣扎。妻子哭着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赵长志说:“我这病一刻难好,学校不能没人教书,叫儿子回来代课。” 远在厦门打工的儿子遵从父亲的意愿,回来接过了父亲的教鞭。那些日子真是祸不单行。儿子在搬迁学校的时候,被一枚生锈的钯钉钉穿了脚板,住进了医院。刚做完结肠造瘘手术的赵长志开始了轮椅上的教书生活,双腿红肿胀痛,腹腔疼痛,腰椎疼痛……他咬牙坚持着,强忍着,一遍又一遍地把小黑板拿下来,抱在胸前,写上字,然后再举到讲桌上……
  正说话间,一名家长送孩子来了。这是一个先天性脑瘫的女孩,走路都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听说是记者,这位年轻妈妈的眼眶立刻就红了。她说:“我这个孩子送到哪里上学都没人要的,多亏了赵老师,不但不嫌弃,每天还在课间教孩子锻炼,中午就让孩子在他家吃饭。两年多了,孩子现在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作业了,还会自己走路了……”这位家长说,这个村子里40岁以下的人,赵老师全部都教过,她孩子的爸爸也是赵老师以前的学生。农忙时节,村里的孩子几乎都在赵老师家里搭伙吃过饭。听说赵老师出车祸后,全村人都自发捐款捐物,还有人帮着管理他家的菜园。
  “我们很喜欢赵老师,他还经常给我们放碟子,能学英语、画画。”一个小女生仰起小脸对我们说。
  “这里太闭塞了,去县里培训的时候,我要了一些教学光碟,也可以弥补我教学上的一些不足。”赵长志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指指小书柜里的一大摞光碟。据了解,红安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个项目,基本上为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点配备了电视、影碟机、教学光碟等教学设施。
  虽然是一个人的学校,但赵长志一直坚持自修、学习,研究山区教育规律。他自己探索的复式班教学模式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撰写的论文《大山里孩子的心理疏导》曾获省级论文一等奖,所教学生施先权、李进被评为“黄冈市三好学生”,他本人先后十多次被评为红安县“师德标兵”,七里坪镇“模范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他还多次在全县教师集训学习班上讲课。2009年教师节,他光荣地入选“全国优秀教师”行列。
  这些年来,有很多学校邀请他“出山”,但他豪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如果连我都不愿安心在这里教书,就不能指望外面来的教师了。”
  而这一次,因为治病,他家已经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赵长志说:“债务可以慢慢还,病也可以慢慢治,但是孩子们的学习一天也不能落荒啊。”
  团风县淋山河镇黄龙岩教学点张先田老师,上世纪70年代刚从教时放弃了去南海舰队从军的机会,80年代放弃了去香港工作的机会;2001又放弃了去广东电视台当编剧的机会……他守在大山里,陪着一茬一茬的孩子。38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垫付学费累计超过1.3万元,先后资助了320多名面临失学的贫困学生和残疾儿童,其中已有180多名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
  麻城市双庙关小学风簸山教学点的潘纪熙老师,长年照顾家中两个病人,任教三个年级,身兼校长、教师、炊事员等多种职责,对学生的12种课堂作业却做到全改全批,期末调研考试学生成绩年年名列全镇第一、第二……
  在黄冈,像赵长志、张先田、潘纪熙老师这样,一个人坚守一个教学点的教师为数不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年前都还只拿着几百元民办教师的工资,都遇到过这样那样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着奉献和坚守。
  正所谓,山在,教师在,希望就在。
  蓬勃的草根化教科研
  坚守并不是“苦守”,农村教师在用踏实的行动实践着教育的理想。尽管身在农村,但他们的教科研一样蓬勃发展。
  黄冈市武穴梅川镇小学有26个班,104位教师。学校有一项推门听课的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位领导每周都要推门听课,听完课后,写下意见和建议,交给教务处,教务处整理出“会诊意见”后,再反馈给讲课的教师。
  “在推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最终就是校本教研的课题。”校长查成文介绍,在听语文课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觉,学生的琅琅书声越来越少了,于是学校开展了“我们的朗读哪里去了“的专题研究;农村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校及时开展“让兴趣伴随学生英语基础”的教学专题,充分利用空中英语课堂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师的板书是学生的第一模仿对象,于是学校常年开展“教师书法演练”和“学生写字天天练”专题活动……
  每周二晚上是学校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老师们常常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就在这种争辩中,思路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开阔。这样的学习活动,从来都没有加班费。“但是从来没有人缺席、迟到,倒是如果有谁没参加,没承担课题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而感到无地自容。”51岁的程凤娇老师说。
  这种蓬勃开展的草根化教科研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学生。目前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7科,编写《创造教育》《诗韵书香》等校本教材2套,并在每周四下午开设第二课堂,组建了奥赛、书法、摄影、科技制作等社团小组47个。
  “青年教师读书小组”是梅川镇时下最拉风的社团,每周四晚上,镇小30多名青年教师就会如约来到学校阅览室,大家互相推荐新书,交流阅读心得。中途时有教师慷慨激昂地进行朗诵表演,有时也组成正方反方开展激烈的辩论。读书使人丰盈,在湖北省青年教师教育观念辩论大赛中,这群衣着朴实的青年一举夺得了第二名。学校搞校本教研也是“真金白银”地投入,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经费都是用于设备添置、外出学习和教师奖励,并以85%之高的权重将教学分值纳入个人业绩考核中。2008年年,湖北省教研室举行新课程实验调研活动,镇小作为黄冈唯一一所农村学校接受专家现场听课16节,座谈6场,获得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央教科所体艺中心课题实验单位、湖北省青年电子技师认定单位、《小学生天地》小记者俱乐部、黄冈市农村远程教育先进单位、教科研“百佳”学校及武穴市教科研“五强”学校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梅川镇小成为武穴市青年教师成长最快的地方,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不出三五年就会成为教学骨干。目前在岗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17人被评为地市级骨干教师,5名教师被确定为地市学科带头人,获地市级比赛奖项204项。这些年,上一级学校先后从该校选拔调走了一拨拨优秀教师。但查成文豁达地说:“人才流动就是最好的培训。”
  2009年,梅川镇小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蕲春县漕河镇一小。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一次“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一次教学思想报告会、一次教育教学展示活动、2次学生评教活动早已写进了每位教师的日程安排中。
  自2001年10月漕河一小成为全县首批市级示范学校后,学校制定了《教学教研工作条例》100条,把全校教师都逼到了教科研的“南墙”上。高峰的时候,学校同时承担了5个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全校教师人人有课题任务,所有人都绑在课题这根缆绳上。
  经过第一步的催熟后,他们开始琢磨起教学研究的有效性。每天15分钟“艺术欣赏”,30分钟古诗词诵读,师生写字“天天练”、趣味英语活动、“六百工程”(每年评选小书法家、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绘画家、小演奏家、小作家各100名)、校园文化艺术节、班级文化艺术展、教学大比武、教研论文编著……漕河一小的校园真正开始“沸腾”。“要教会人做梦,哪怕是最偏远最闭塞的角落,也要有做最优秀教师的梦。”校长段宝生说。
  麻城市张家畈中心学校的丁创东老师也是一个敢做梦、会做梦的人。他本是一名数学教师,当看到山区学校体育课“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自由,老师自由”,体育老师也不受人尊重的状况时,他坚决改行,立志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出路。
  没有器材,他自当木工、钳工,修旧利废,制作单杠、双杠、助跳板,用废麻袋、破棉絮、稻草制作垫子,发动学生种黄麻制跳绳、拔河绳;没有经验,他自费订阅《中国学校体育》等10余种报刊,自学《体育理论》等17科课程,剪辑资料300多篇,写读书笔记60万字,获得了体育本科学历;他积极投身教研教改,自创了“三线并流一个中心”教学特色,寓体育教学于游戏、竞赛中,融声、色、音乐、舞蹈于课堂教学中。他先后撰写了《中长跑教学法》。《走有山区特色的体育教学之路》等33篇论文,获省级奖励的就有11篇。  
  他还举办农村体育教师短期培训班20多期,承担了全县多种体育培训和运动会的组织,受聘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积极推动全镇全民健身计划……由一名半路改行的体育教师成长为一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体育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丁创东用哨声吹响了梦想的号角。
  2004年开始,一批批响应国家特岗计划的大学毕业生也陆续走进黄冈。他们不仅带来了青春的活力,也成为教科研的生力军。在麻城市乘马岗中心学校资教的熊婷婷,2008年已提升为分管教学副校长。她在全校开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题研究,把占全校四分之一的资教生与本地教师糅合成一个和谐集体,全校教师都学会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当年学校的中考成绩就一跃而上,创造了该校的历史最佳。
  “无论是在声名显赫的黄冈中学,还是地处深山老林的小学校、教学点,随处可见蓬勃开展的教科研活动。他们这种立足本土的草根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教育高质量的技术保证。”黄冈市教育督导室主任程建生评价。
  是的,草根深植土壤,才有燎原的生长。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火车头”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冈教师表现在教育上的那股近乎痴狂的忠诚和执着,很大程度上缘于一批近乎倔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火车头”的牵引。
  蒋秋生就是这样的火车头之一。2008年8月20日,蒋秋生调任浠水县绿杨乡读书小学校长时,教师们都在想方设法调离。他千方百计争取建设资金,暑假开始搞校园维修建设。为了节约工钱,他在烈日下拉着小推车一趟趟运建筑垃圾。学校的老师被震撼了,周边的村民也被感动了,他们自发地加入到了做小工的行列中。
  接下来,蒋秋生又开始进行绩效工资改革,教师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进行量化打分,和绩效挂钩。“过去是给钱才做事,现在是只要做了事就会有分数。”该校教务主任陈寿棉老师介绍,往年开学初给教师排课表,三天都排不下来,谁都不愿意多带课。去年实行改革后,一个晚上就全部排好了。“这里面也不单纯是考核和钱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大家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承认,毕竟谁都不想落后”。
  短短一年时间,读书小学一跃成为全乡的明星学校。学校的教师不但圆满完成了本校的教学任务,还主动去附近的教学点带英语、信息等紧缺课程。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也是在这一年,蒋秋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我从没想过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是想,教师是教书的,在哪儿教都一样,关键是要沉下心来教,静下心来做。”
  “火车头”们的执拗与忠诚,表现在多个方面。
  麻城市长塘小学校长甘家斌,军人出身。他自己带领教师上山挖树美化校园,砍木材添置学生床铺,为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徒手和持刀歹徒英勇搏斗,他把这种艰苦创业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植根在教师心中,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逐渐变成了享誉八方的示范学校;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自己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奥赛金牌教练,黄冈市人大副主任,他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是:理科教师做千题集,文科教师写千字文,所有人都必须做到“三严”、“四优化”,即“严格要求、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蕲春县漕河一小校长段宝生每天早晨4点准时起来看书学习一小时,他以这种“闻鸡起舞”的学习精神激励着全校教师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给全校师生做出廉政廉教的好榜样,查成文校长戒掉了十几年的烟瘾……
  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先做到。校长的思想高度决定学校的发展高度。在黄冈,这些已是每位校长的工作定理。
  像尊重将军一般尊重教师
  黄冈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即使是黄冈中学这样的名校,教师的待遇也远远低于武汉市同类学校。但是,黄冈的教师队伍一直比较稳定,骨干教师流失现象较少。这些除得益于黄冈教师特有的执着笃信精神品质外,黄冈市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也使这里成为教师安贫乐教的净土。
  红安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有一条“名师街”,街道两边的灯箱广告牌上,依次醒目地悬挂着当地教师的巨幅照片和事迹介绍。“要让全社会像追捧明星一样崇拜教师”,红安县教育局长陈再新介绍,连续5年了,这条商业街上最有价值的广告位置一直是为优秀教师留着的。
  蕲春县在全县城乡500余所中小学开展的“红烛工程”,不只点燃了全县教师的热情,也让全县百姓更清晰地看到了教师的辛勤和奉献,“慈母严师方水娥”、“山乡师魂汪金权”、“山乡红烛詹诗应”等师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在蕲春广为传颂。
  “每年各地政府十件实事中,从市级到县级到镇级,必有教育的重头戏。”黄冈市教育局局长杨优秀接受采访时说,“各级政府拿出了十足的信心和诚意来帮助解决教育的实际困难,这一点,令我们教育人非常感动。”
  教师数量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工作负荷量大是农村学校普遍的现象。在黄冈,这个矛盾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红安县连续5年公开招聘100~150名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5年拿出财政编制510个;蕲春县近三年公开招考了800名青年教师;麻城市3年招录资教生102人;罗田县每年在初中生中招录100人,进行两年的中师课程学习后再充实到各农村中小学……
  而社会各界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行为早已蔚然成风。
  在黄冈市,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政府官员、社会学者、个体工商户,但凡事业有点成就,他们几乎如出一辙地选择了以捐资助学作为对恩师、母校,对教育的报答。正如麻城市福田公司董事长王广平所说的:“这里的教师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高尚品德赢得了我们的尊重和援助。”而那些尚不富裕的普通老百姓,刚出季的农产品,自家鸡窝里的鸡蛋,甚至是门前椿树上一把新鲜的椿芽,常常赶着十几里的山路送给最敬重的老师……
  张林,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在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资教三年,2009年转为正式教师。“在黄冈当教师,有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快乐,这些让我们倍觉温暖,所以,我要留在这里。”1月12日,张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采访时这样说。
  “黄冈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个教师家庭生活和个人工作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要让每位教师都心情舒畅,安心安教。”黄冈市教育局长杨优秀透露,2010年,黄冈市政府已拔出专项资金,准备在黄冈市办一所教师提升学校和全国校长发展学校,“要把黄冈的教育往新时期现代化的方向引领”。
  一个地方,如果都像尊重将军一般尊重教师,这个地方的教育就没有理由不振兴。
  采访后记:黄冈的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学习,特别守得住,特别爱学生,他们将教书当作自己毕生的信仰,倾注了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执着。怎样才叫“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做人”?这些最朴实却也是最难坚持的为师之道,在黄冈,已是遍地生花。(刘婷 叶长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