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走访完所有扶贫户,已经六点左右,夕阳的余晖暖暖地撒在白果村的土地上。回到辛成彪家里,老谭又海吃三大农家土碗干饭。上灯的时候,来了不少农户,围坐在辛家。老谭将白天走访的贫户逐一道来,跟大家交流,畅所欲言。大家觉得最想要的东西有两样,一是当地政府的引导。农民不了解市场,但有劳力和土地,需要政府帮助搭桥,让他们靠自己的勤劳能够致富。二是强烈要求对农村医疗扶贫。走访的20户贫困户,其中12户是由疾病造成的,占60%。农民健康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增加社会成本,由于缺少健康知识和治病资金,绝大多数农民患病只有一个拖字,等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丧失劳动力时,一切都晚了。
老谭认为,医改成功与否,最大的参考指标,应该看农民能否在医改中改善医疗条件,普及医疗基本知识,防病于未然。
医疗系统是否太市场、太经济,老谭没有深刻体会,但医疗系统的扶贫对农民来说,也许是最实惠最有意义的扶贫。
走访的贫困户,只有1户离异,这让老谭很感叹,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中能坚守在一起,这份忠诚与执著,对比城市的高离婚率与出轨率,老谭感慨中国的道德高地依然在广大农村。这些穿着朴素的农民兄弟们,在温饱线上挣扎,却在内心深处保留着一个民族的优秀道德基因,拨高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指数。这对那些所谓的高知阶层,是否该思考些什么呢?
晚上9:30,农户们散去,老谭逐一握手告别,听农户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薄熙来书记的好政策,让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来自政策的实惠和关怀。
一夜无话。第二天老谭起了个大早,在辛成彪的陪同下,沿乡村公路走了40分钟,既是欣赏晨光中的乡村景色,也是老谭洗眼、洗肺、洗心的时候。
回到辛成彪家里,门前已有两个农户等着,说来送行,昨天走访过的农户全都要来。老谭一听,心里一暖,就感觉眼睛发热。这种情景,老谭历来不坚强。吃过早饭,又多了两个农户。
想到农户聚齐告别的情景,老谭实在没有这样的心里承受能力,只好拿出手机,给小胡通话,然后回头说要到那边聚合回重庆。这样的欺骗,老谭心里说了一千次对不起。无奈,老谭不是一个面对真诚可以从容应对的人,老谭太感性。
辛成彪借了邻居的摩托车,一定要送我过去。晨风中,老谭年老的眼睛也许已经患上见风落泪的眼疾,潮湿的眼睛让老谭感觉真的很老了。
这样的逃离,至今老谭也不知做得对还是错。
对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点思考中国教育当下和未来发展方向与教育模式的课题,面对这样的文化生态,能给课题组以怎样的启示呢?老谭要等心里平静下来才能思考。
老谭希望课题组的每个人,都能在各地域的文明落差与群体间的文明落差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思考如何提炼与宣传中国文化的精神,把握中国当下不同地域与人群的文化生态,以文化的责任感和奉献品质,站在历史、时代与未来的高度,以宽广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
同时老谭希望富而有仁,贵而有慈,富贵阶层能够发扬宽容仁爱的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使贫者有望,穷者有路,共同在经济与道德甚至文化层面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素养,使中国真正成为经济的大国、国防的大国、文化的大国、灵魂品位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