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52阅读
  • 0回复

(11届初赛联播)吉林片区松原市前郭五中初赛圆满落幕快讯(高中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10
文化中国·文化阅读——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吉林片区松原市前郭五中初赛圆满落幕

为宣传文化作文新理念,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文化成长与写作成长,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与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写作能力,320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吉林片区松原市前郭五中初赛成功举行。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初赛以班级为单位,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复赛,复赛优胜者进入总决赛。总决赛暨培训游学活动将分别在北京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新加坡等地举行。我校赛区初赛已于日前圆满落幕。

本次文化作文大赛秉承“增强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的一贯宗旨,以“提倡文化阅读,抒写文化作文,打造‘文化中国’”为目标,力求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蓄积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植深刻的文化知识,建设充沛的文化精神,塑造较高的文化品位。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理念,把作文扎根入文化的土壤,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承担起文化育人的责任,积极实践文化教学的方针。

大赛以“文化共存——世界之共赢”、“文化纠偏——文脉之传承”、“文化憧憬——未来之中国梦”为作文选题,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思考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同时,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价值,自觉承担起传承、弘扬的重任;更希望以“科学底蕴”为基石,开启“文化作文”的科技素养之窗,激发学生对科技未来的无限想象,开启他们心底中国梦!大赛作文命题分别引用了习近平主席参观北师大主楼时的讲话“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李克强总理利用外交出访机会大力推销高铁的事例,有力强调了“文化作文”的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思想底蕴、科学底蕴九种底蕴形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阔眼界、全面发展,力求让作文的鲜花开出文化的芬芳,让学生寝馈于文化的海洋。

大赛的完满成功,不仅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积累、优化学生的写作技巧夯实了基础,令“文化阅读·文化作文·文化校园·文化中国”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推动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为我校师生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高一高二年级获奖名单
奖项班级姓名作品名称指导教师高一
1王子怡《没了线的风筝》孙秀平
1李宏宇《兼容并蓄,实现中国梦》孙秀平
2石  蕊《才高送书记》孙秀平
2刘怡昕《了不起的中国》孙秀平
3孙皓钰《文化的力量》王亚佳
4徐海亮文化共生共存王亚佳
5谢雨欣《琴瑟声起,文化飞扬》郭红玲
6刘  雨《摘颗海上星,伴你不孤寂》李艳玲
7郑宇航《文化,相伴相生的美》刘文艳
8董玉凤《共存的文化  共生的人类》刘文艳
9徐  曼《文化价值》包  芬
10刘嘉怡《诗歌灿烂》包  芬
13姜思远《文明共存,文明礼仪》邵玉影
14郑欣茹《因为共存,所以灿烂》邵玉影
15王  爽《文人的辩论》王新宇
16陈  佳《中华文化》杨鸿鹄
17崔馨月《梅花三弄》张艳杰
17金  铭《你我同在方为圆满》张艳杰
18杨子蒎《兴观群怨,便是诗》张艳杰
18王茜琰《文化之殇,文化至上》张艳杰
19李  馨《穿梭千年文化》于丹丹
20姜鲁东《诗仙之死》于丹丹
22王雨熙《未来尽在手中》宋吉威
22刘芳源《多文化共存的时代》宋吉威
23田  野《求同存异》初  蕊
24孙佳萌《细品中国味》初  蕊高一
15陈万吉《小城•风味》何丽娟高二
C葛雯月《文化需共存》何丽娟
C于思淼《和而不同 共同发展》何丽娟
C刘士丹《君子和而不同》何丽娟
C曹未名《文化饕餮,兴盛共享》何丽娟
C代明慧《中华之魂  权御天下》何丽娟
C于淼《以中国文化  与世界交融》何丽娟
C杨璐瑶《文明共生,文化共存》何丽娟
C韩文博《文化需自强》何丽娟
5彭新月《文化世界》石虹丽
21康博远《壮哉!中国!中之国!》孙亚杰
21董雅婷《三巨头”穿越记》孙亚杰
21徐天铠《苏小的旅程》孙亚杰
22孙秋月《中国味》王晓彬
3丛阳《十八年目睹文化之怪现状》刘春雨
19刘垚《中国梦 梦中国》张丹丹
10马娇怡《生活在“古代经典”里的女孩》王爱民
13张泽林《伟大的中国文化》杜娟
16卜实《文化传承与祖国发展》曹微
16杜长浩《文化未“殇”又已“伤”》曹微高二
1窦建玲《饥饿》孙秀平高一
1张硕存《共存方能共赢》孙秀平
1姬  晴《和而不同,共同繁荣》孙秀平
2张冉喆《魂》孙秀平
2李佳瑶《发展永远 文化永远》孙秀平
2赵健杉《和而不同》孙秀平
3魏祎祺《古风遗韵应犹在》王亚佳
3葛礼菲《文化的力量》王亚佳
4岳  婷《传承中国文化,鼓舞全球华人》王亚佳
4姜  滢《悬崖边的传统文化》王亚佳
5刘佳璇《百年文化铸造中国梦》郭红玲
5董达伦《无古何来今》郭红玲
6孟珍妮《纠偏文化趋向》李艳玲
6刘海旭《宽容,文化之共存》李艳玲
7王璐璐包容才能进步刘文艳
7刘  雪经典文化   铸就辉煌刘文艳
8殷雨荷《传统的中国,中国的传统》刘文艳
8陈成成《和而不同》刘文艳
9王  嫡《包容是文化共有的前提》包  芬
10黄秦楠《优雅的传统文化》包  芬
10王  爽《消失的影子》包  芬
13王  冠《包容是文化共有的前提》邵玉影
13王  骏《千年经典 亘古传承》邵玉影
14于凌昕《为中华之传承而读书》邵玉影
14张可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邵玉影
15姚莉红《跳动的曙光》王新宇
16赵列阳《文化这壶酒》杨鸿鹄
16张煜婷《心有中华文化》杨鸿鹄
17徐美婷《左手友情,右手文化》张艳杰
17姜  蕊《你崇洋媚外了吗》张艳杰
17孙毓曼《文化一家亲》张艳杰
18李宜轩《给国学一点空间》张艳杰
18杨雨诗《包容文化自由》张艳杰
18周  萍《考题预言师》张艳杰
19吴腾龙《繁花似锦灿烂》于丹丹
19魏文哲《文化共存》于丹丹
20夏  识《坚守我们的民族魂》于丹丹
20华启超《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于丹丹
22冯天明《<功夫熊猫>读后感——不一样的文化共存》宋吉威
22周书晗《点亮幸福 展望未来》宋吉威
22于  洋《以高铁的速度前进》宋吉威
22王艺橦《中国的未来不是梦》宋吉威
23王权伟《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存》初  蕊
23薛  博《文化共存才能共同进步》初  蕊
24刘天琦《非共存,即毁灭》初  蕊
24迟  淼《中国人要懂中国味》初  蕊高一
1陆畅《“本”不可抛弃,“末”不能忽视》石慧高二
6崔佳琪《文化有容乃大》石慧
2韩昊然《文明的共存与世界秩序的改善》刘春雨
3孔丽鑫《冷•乱•远》刘春雨
4姜志鹏《文化之殇》石虹丽
7印泓霖《这 是 哪 儿 ?》张丹丹
19肖新伟《 让文化在求同存异中发展》张丹丹
13毕艳贺《文化共存的复兴之路》杜娟
14王梓行《海纳百川》杜娟
15包笛《莫使金樽空对月》何丽娟
C高思桐《》何丽娟
C杜婉毓《文化共生与共存》何丽娟
C修安然《》何丽娟
C王泽强《文化共存   和而不同》何丽娟
C隋东鑫《重塑,中国文化之魂》何丽娟
C程思羽《文化共存的魅力》何丽娟
C邓雨凝《文化的共存与多样》何丽娟
C霍艺鑫《以包容求发展》何丽娟
16冷雨《假如我来到2035,我会遇到什么呢?》曹微
16王润《心底的文化回忆》曹微
16陈卓《文化憧憬之穿越2025》曹微
16于海轩《大和世界》曹微
16杨开轩《本本   末末》曹微
21刘颜硕《包容,让生命之树开满鲜花》孙亚杰
21高桐《多元文化共存,创造多彩生活》孙亚杰
21赵晨光《传承文化需要一颗宽广的心》孙亚杰
22彭泽宇《共生共存  文化多赢》王晓彬高二
1王振家《通向未来的中国高铁》孙秀平高一
1李冬雪《请让我们重新拥有你》孙秀平
1李  靖《世界因文化共存而精彩》孙秀平
1王嘉月《哪儿是出路》孙秀平
1马欣然《共生共存,得以前进》孙秀平
2刘  畅《百花齐放才是春》孙秀平
2董家男《文明的共存》孙秀平
2苗嘉琦《浅谈二十年后的中国》孙秀平
2宋俐雨《文化共存,和而不同》孙秀平
2李傲宇《多元文化让国家进步》孙秀平
3肖旖彤《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王亚佳
3兰  佳《共存?对立?》王亚佳
3刘  爽《文化共存》王亚佳
4王秋铭《多元文化共存,世界繁荣昌盛》王亚佳
4刘玮琪总有一种期待王亚佳
4邓佳宁文化纠编,筑梦未来王亚佳
5王  洁《奇妙的会议》郭红玲
5李嘉琪《让文化之花齐绽放》郭红玲
5钮  玉《在包容中共存、共生》郭红玲
6郑宏兴《奏响和谐的文化交响曲》李艳玲
6黄忠旭《为中国“止血”》李艳玲
6高  宇《伟大的中国梦》李艳玲
6卞  静《文化之路可以结伴而行》李艳玲
7黄  雨《世界文化的共存》刘文艳
7杨  卓《文化进步,心灵进步》刘文艳
7王  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刘文艳
8万  言《世界文化的共存趋向》刘文艳
8刘  洋《和而不同的人类文化》刘文艳
8车儒亮《文明,共存得发展》刘文艳
9张志擢《古诗词文的重要性》包  芬
9袁新苗《中国味》包  芬
9林  潞《文化传承 大国利器》包  芬
10姚莉秋《古今中外,文化共存》包  芬
10刘东雪《品中华文化  忆经典诗词》包  芬
10陈丹阳《文化共存》包  芬
13阚红帆《活着,总要有个信仰》邵玉影
13卜婉婷《文化共存促繁荣》邵玉影
13刘鑫杰《学习借鉴,强大昌盛》邵玉影
14辛  悦《文化的里程碑》邵玉影
14潘  月《文化铸就梦想》邵玉影
14马瑞雪《浅谈文化的共生共存》邵玉影
14林静博《文化共存,让世界更精彩》邵玉影
15陈  燕《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王新宇
15林佳昕《文化,有容乃大》王新宇
16陈双双《时代在召唤》杨鸿鹄
16董春旭《多元化与多文化》杨鸿鹄
16李泓旭《文由情生,化是心缘》杨鸿鹄
17田雨滢《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张艳杰
17徐晗婷《针锋相对不如握手言和》张艳杰
17单予辉《文化的共存》张艳杰
17孟  迈《屈子的悲歌》张艳杰
17崔冬雪《诗魂》张艳杰
18贺宇婷《博爱文化》张艳杰
18刘  贺《中华霓裳》张艳杰
18王楚涵《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张艳杰
18姜贺冰《随高铁走出去》张艳杰
18果鑫源《最美中国味》张艳杰
19梁  日《满怀希望,一片苍凉》徐  丹
19程  赫《中国文化何去何从》于丹丹
19迟鑫淼《中国化——我的话》于丹丹
19阿目日《深刻》于丹丹
20田东鹏《文化融合》于丹丹
20朱婉祯《文化在于传承》郑玉华
20张旭宸冉《文化交融与世界发展》于丹丹
20李  雪《和而不同,有容乃大》于丹丹
21钱小熠《传承中国文化》宋吉威
21王雪琳《对中华文化思考》宋吉威
22陈阳《包容》宋吉威
22耿慧《我们的国家像高铁  》宋吉威
22卢丹《我心中的未来》宋吉威
22周鑫妍《美丽中国梦》宋吉威
23蔡畅《高铁带出去的未来》初  蕊
23刘兴宇《文明共存才能实现双赢》初  蕊
23吴思琪《文化应共生共存》初  蕊
24张婉怡《回看欧洲,追溯中国》初  蕊
24孙佳萌《李白与杜甫的悲哀》初  蕊
24孙佳萌《期待一种文化共存的状态》初  蕊高一
1李晓天《涤净心灵,濯清文化》石慧高二
6周丁欣《长相思 》石慧
2巴特尔《文化共存与中国的发展》刘春雨
3杨澜宁《断情殇》刘春雨
3姚雪原《被遗忘的光》刘春雨
3张延鹏《包容让文化共同进步》刘春雨
5窦庆民《魅丽的中国龙》石虹丽
5范思博《文化不息,民族永存》石虹丽
7朱文秀《魅力文化的列车》张丹丹
8李岩《未来辉煌的中国》王爽
8孔得华《中国梦,梦未来》王爽
9刘季婷《包容的中华文明》王爱民
9张靓《谈文化共存》王爱民
10辛建莹《文化在包容中绽放》王爱民
13丁立波《文化的包容与共存》杜娟
13李纪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杜娟
13刘玮《岁月的长河滚滚东去》杜娟
13徐思敏《文化的共存》杜娟
13陶子月《文  化  共  存》杜娟
13闫雪《文化共存》杜娟
13张鹦驰《文化共存的魅力》杜娟
13赵国智《文化梦!中国梦!》杜娟
16吕美玉《让文化在包容与传承中灿烂》曹微
16王研《弘毅致远》曹微
16宋阳《一场文化之间的较量》曹微
16张雪《文化唱响未来》曹微
16马玉淼《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曹微
21葛威《走上共存之路》孙亚杰
C高正《文化共存,和而不同》何丽娟
C王枭《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复兴》何丽娟
C杜晓航《文化共存,生命活力才能永存》何丽娟
C李琼《文化红尘中》何丽娟
C赵佳群《世界的文化,中国的灵魂》何丽娟
C刘晗《不同的文化,共同的世界》何丽娟
C任美嘉《文化发展的智慧》何丽娟高二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