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98阅读
  • 2回复

(11届大初赛)对接·代入·标高——文化作文第11届高中组初赛命题和2013年、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为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9-23
接·入·标高
——以文化作文大赛第十一届高中组初赛命题
2013年、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为例
四川三台中学  赵恒平

  文化作文大赛迄今为止已经走过十届,第十一届文化作文大赛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文化作文创始人谭蘅君先生秉持“回归教育本质,打造现代文言,重塑中华文化”的文化作文三大目标,立足“人品与文品的和谐,文凭与文化的和谐,考试与素质的和谐”文化作文三大和谐原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我们发现,不管是立足于长远的人生积淀所需,还是为了学生当下作文考试的应急需求,都可以在文化作文里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为此,本文特以第十一届文化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命题和2013年、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为例,从三个角度,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1、命题理念的无缝对接。
  四川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强调思辨性。如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中关键词“平衡”,实则隐含一则反义词“倾斜”,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人只有站起来,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中的反面含义就是“人如果倒下去,他将一无所有”。而文化作文关注的对象是一种大文化,它在立足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对其它文化现象、行为的关注,如第十一届高中组初赛作文命题1的“文化共存”,就明白强调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辩证认识,第十一届高中组初赛作文命题2的“文化纠偏”,就强调对我们过去粗暴、错误地对待文化的行为进行纠偏,从时间点上着眼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从思维高度上涉足理性认知和感性品味两个方面,第十一届高中组初赛作文命题3“文化憧憬”则强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文化理念。这些辨析性的作文命题与四川高考作文命题强调和追求的思辨性是同步的,是无缝隙对接的。
  2、命题写作的直接代入。
  文化作文“用生命的眼光看万物 用诗人的眼光看生活 用文化的眼光看世界”,而这个恰恰是当下学生写作的短板。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够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现象予以本质的提升,总是就事论事。笔者曾经批阅过高考作文,那带给笔者的并不是一场享受品鉴优秀作文的美好文化盛宴,留下的记忆更多的是如咀嚼米糠般的难以下咽。许多学生的作文罗列一个个熟悉到近乎麻木的场景,再加上一段了无新意的肤浅议论。
  而文化作文以一种“开窗放入大江来”的包容姿态,对我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进行文化人格的提升,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关注熟悉的生活场景,并从文化层面上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和价值意义。而且重要的是,这样的形态和意义完全可以直接放入我们的高考作文中,成为考生送给阅卷老师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并成就自己的高分作文梦想。
  如第十一届文化作文大赛初赛高中组命题1的“文化共存”,这与2013年的高考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追求的意境相同,都强调共生共存的关系,而且,文化大赛的命题将四川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提升到“文化”的层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考生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文化大赛作文,那么这篇作文无须作任何改动,直接放到高考阅卷场上,就是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考优秀作文。第十一届文化大赛作文命题2“文化纠偏”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主……这里的优秀作文是可以直接放入2014年高考作文的作文阅卷场。而第十一届文化作文大赛命题3“文化憧憬”既可以从共存共享的角度写,也可以从自主、独立、自信等角度写,这样写出的优秀赛场作文,无论是放入2013年的四川高考作文阅卷场,还是放入2014年的四川高考作文阅卷场,都是很恰当的。
  即使赛场上的部分选手达不到如上高度,但是只要对文化作文大赛做适当的关注,就会发现,作文命题的命题依据材料,也是很好的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人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生活中的热点新闻、焦点现象,既避免了因为主人公的位高权重而无限拔高,也避免了因为无话可说而带来的泛泛而谈现象。
  3、考查维度的高标要求。
  高考作文强调考生关注、解剖、提炼生活现象,并做出一定维度上的思辨分析,并以此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依据。文化作文同样关注生活和现象,只是文化作文关注的生活和现象无论是从时间这个角度还是空间这个角度,都要求得更高。高考作文要求的是展现考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而文化作文要求的是展现考生对生活从文化维度进行的思考,关注度更深入。如2013年、2014年的四川高考作文命题基于对地区差异的拉平原则,所以对考试设置的评价要求是在生活层面,即让考生观察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体悟。而十一届作文大赛的命题,不仅仅要求学生有生活意识,有自己的体悟,更要求学生对生活现象从文化的层面去思考和感悟。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在发展等级上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而文化作文则是以“回归教育本质 打造现代文言 重塑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用生命的眼光看万物 用诗人的眼光看生活 用文化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学生以写好优秀作文为起点,从追求文品的卓越进而实现追求人品的卓越为目标。即立足于文,着眼于人,而最终回归到一个大写的充满文化气息的“人”。当然,这样的超越,已经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对四川高考作文命题写作考查标准的超越,也是对全国所有作文命题写作考查标准的超越。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9-24
赵老师的思考非常深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XUWEI10879

发帖
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9-24
有高度,有深度,极其实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