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简报
实验中学 (2014年春) 2014-6-6
供稿:黄文 签发:吴成
实验中学于6月6日下午举行“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共有120名学生参赛。通过老师严格监督,认真批阅,最后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各5名,优秀奖10名。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掀起了校园学生的写作热潮。宣传标语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初赛获奖名单
学校: 秀山县实验中学 联系人: 黄文 手机:13996987816
三等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看那中华汉字
重庆市秀山县实验中学2016级9班 陈双宇 三等奖
指导老师 周琴
有一种语言,它站在世界文化之巅,一笔一划间,变幻莫测。方方正正的“国”字体将源远流长的千年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这凡尘中除了精妙的汉字,试问还有哪国的语言能散发出如此动人的文化魅力? 借助这些散发出强烈生命气息的方块字,无数中国人在豪迈地宣泄着心中铿锵的抱负和心中极端的波澜! 曾记否,被世人誉为“神机妙算”的曹操?在那一场令人终生难忘的败战中,他如流寇一般被人戏耍,日日逃亡在那无法令他施展雄才伟略的小路上。可他却不愿沉沦,用他的横溢才华,精妙绝伦的汉字发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而后又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 曾 记否,美丽温婉的词中仙子——李清照?花似的青春年华,在丈夫结实的臂弯和温情的关怀下,在静谧的湖上脱口而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幸福。殊不知,你与爱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美好时光已如风中残烛。在你的爱人,你的天,你的心都永久逝去时,常常独自倚窗,不禁流露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限感伤。此时,最好的慰籍就是用手中笔抒发出万千感慨,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不朽佳句。 曾记否,杜牧在《春望》中用汉字大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曾记否,李白在《赠汪伦》中用汉字抒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曾记否,于谦在《石灰吟》中用汉字道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曾记否,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汉字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记否?曾记否?……我国多少伟人、英雄、文人、壮士、豪杰用他们笔下的汉字照耀千古。 汉语,令太古以来,自创字开始,多少人陶醉其中,而现在却有人在键盘的“啪啪”声中忘却了它,在和手机相伴的日子忽略了它。要知道,汉字它是无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与经历上千年沧桑岁月洗涤的汉字文化相比,电脑、手机根本不值一提! 看,那词风委婉的《望江南》是汉字的裙摆;观,那口口相传的《虞美人》是汉字的飘带;赏,那绝世之词《一斛珠》是汉字的衣襟。 纵观亘古,万物斗转星移,唯有汉字愈发博大精深。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就算山老水枯,我也永远敬赏您——内涵丰蕴的中华汉字。 汉字, 灵动的符号
秀山县实验中学2016级14班 姚维 三等奖
指导教师 敖春
飞舞的精灵翩翩而来,你是否看见? ---题记 阳光洒满窗台,轻风拂过脸颊,独自一人坐在木椅上,翻开一本书,默默地读着,专注地看着,细细地品着,慢慢地,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轻轻走进汉语的殿堂。 汉语的一字一句比清秀的画更有内涵,比悠扬的琴声更加婉美,比莫测的棋更带神秘。 在散文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夕阳,是早晨留下的残迹,是中天遗憾的不舍,是时光流逝的最后一幕美的残影,”我会这样描绘,而作者却写道“夕阳,是对早晨金色朝霞的怀念,是对中天辉煌历程的回顾,对征途光芒的总结,对所有存在意义的诠释。”如果说,我写出了夕阳的凄美,那后者则对夕阳的柔美与内涵,蕴藏的力量描绘得淋漓尽致;“一切事物都归咎于大千世界的规律,一切事物都置身于生命的轮回,一切事物都进行在因缘而聚,因缘而散之中”这段议论性的文字理性地呈现了 “一切因缘而转动,而轮回”的哲思。无论抒情,还是议论,皆因汉字赋予了它们以美丽与灵动,生命与力量。 在诗歌里,我感受着生命的悸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凄美而不孤零,婉转而又悠扬;“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无边的束缚,苦痛的挣扎,热情的魅惑都流露于笔端,尽显眼前;“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远,正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坚强的意志,奔流不息的热血,不仅在作者的笔端,更流向了我的心间。 一个个汉字,就如一个个飘落人间的精灵,散落于文人墨客的砚田,她们随风而舞,随心而动,优美了世界,抚慰了心灵,此刻,她们就在我的眼前跳跃,而我的思绪已飘向很远很远…… 汉 语
——汉文字的魅力
重庆市秀山县实验中学2016级5班 姓名:陈锦秀 三等奖
指导教师:付彬
汉字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它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题记 汉字结构亦繁亦简,变幻多姿,它像一只只翩迁而出的彩蝶;一个个不屈的灵魂;一朵朵奇开艳丽的花儿。每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汉字无不散发着汉文化的气息和魅力。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流露出了无穷的魅力。瞧,那一个个美妙而精巧的汉字,无不是彰显了老祖宗无尽的智慧,一个个笔画,一个个部首,不知刻画了多少个活灵活现生命。成千上万的汉字书写了多少有生命的书卷,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能使人受益终生,汉字的魅力无时无刻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自己没有留意罢了。只是自己匆匆罢了,在汉字文化的长河中,让我们慢慢的享受汉字的无穷吧。那一个个无穷的真理需要我们大家去探索,去追求,去追寻。 汉字的伟大
由于世界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人们就渐渐的迷恋了在键盘上敲打着那一个个方块字,现在人们在纸上写字远远大不如丛前,那一个个灵魂仿佛失去了灵气,那么汉字的伟大又在何处呢?那就是书法,横、撇、竖,捺构建的方块字。静,可端正如松;动,可龙飞凤舞。书法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我们汉语言文化的伟大。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要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不能让它在我们的身边流逝。正如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感受到了大自的一草一木,感受着大自然送来的气息与清香,失去了汉字就等于失去了自然,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无法飞翔,就像一个人的没有理想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那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汉字,不知放飞了多少青少年的梦想,失去了汉字就等于失去了自然,放弃了与自然的亲近机会,那么,人类还会生活得很坦然吗? 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要让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灵魂”在国旗下随风飘扬。 汉 语 之 魂
------中国汉字
重庆市秀山县实验中学2016级6班 曾 雯 三等奖
指导教师:付彬
有人说中国长城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有人说中国水墨画最能代表中国,也有人说中国美食最能代表中国。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只有那由横、撇、竖、捺组成的方块字才最具代表。 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注音表意型文字。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自己语言的国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很多的文字都借鉴中国汉字而形成,这足以证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汉字已经沁入我们的灵魂。当我们看见“笑”字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当我们看见“水”字,仿佛心里就淌过一股清凉的泉水。我们还可以发现有许多表意型文字,比如“林”,“木”字可以看出是一棵树的形态,两个木字就是林,而三个木字就可见一斑,就是“森”。 中国汉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自然更是非同凡响!中国的汉字能表情达意,在诗人的笔下,它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优美的诗句诞生了。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为它沉醉,为它痴迷,为它疯狂! 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到如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们那一个不是在用汉语文字谱写自己生命的篇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当我读到这句诗,仿佛就看到了浩浩荡荡,一泻千里飞流的瀑布,更能看见李白当年的豪情壮志,远大志向! 众所周知的史铁生、张海迪,他们虽然身体残废了,可心没有残废,他们仍挥舞着的笔头,用充满灵性的文字描绘着生命的意义。 说到汉字就又不得不提到书法,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王羲之,说到王羲之又不得不提到《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一生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本人也认为《兰亭序》已经达到了“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境界”。《兰亭序》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50岁时的得意之作。此外,还有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砥柱铭》也是盛开在汉字园地中一枝秀丽的花朵。 中国汉语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从表面上看只是环境描写但深入一层,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背景后,你就会明白鲁迅先生并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无独有偶,例如“味道”一词,原意是指食物的味道,可只要结合语境就会别有风味。 汉语是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之魂。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再到隶书、行书、草书,最后到楷书,哪一种字体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借助文字,寄托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人的爱;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宣泄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每一个汉字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民族的气息! 汉语如此博大精深,岂是我能够渗透得了的?所以我愿意花毕生的时间来将汉语植入我心间,深入我灵魂! 文化,在这儿么?
重庆市秀山县实验中学2015级5班 邓念念 三等奖
指导老师:李莉清
蓝天,澄澈如洗,我抬起头,问他:“蓝天,蓝天,文化在哪里?”他微笑着:“大概在书里!”我揣着惊喜,翻开书,问他:“书啊,文化在哪里?”书哗哗笑着:“文化呀,你自己找吧……” 我睁大双眼,在书里找着,生怕错过那个令人陶醉、充满魅力的文化。啊!是你么?文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多么美丽的句子,多么美丽的景色……“哗哗,这仅仅是文化的一缕头发呢。”书继续笑着:“来,我带你去找文化!” 我似乎跟着书,到了一个神奇的天地,我看到了一个个古建筑凝视远方;我看到了一条条江河一泻千里;我看到了一个个汉字在蹦蹦跳跳,我甚至看到了每个民族的民风民俗,每个国家的饮食特点……我开心地奔跑着,仔细的看清每一个画面,美极了,那些秀美的山川,质朴的风情。活跃的汉字。这是真正的文化么?我抓住你了!当我伸手去抓那些画面,景象似乎便消失了,于是我关上书,走出房间。 太阳暖哄哄的,毫无保留的将光和热奉献给大地上的一切生灵,包括我在内,我坐在草香四溢的草地上望着山峦,飞鸟,望着不远处的神庙,庙前的文字,却失去了喜悦,不住的悲伤起来。 蓝天不在沉默了,他用爱怜的目光俯视着我:“怎么了,书没有告诉你答案吗?”“他给我展示了图片……”“那你为什么还如此沮丧?”“可我还是不知道文化去哪了,他难道在书里?”“不,不是的,文化就是去哪儿都有的,没有人能留住他。”“那他在那儿么?”我的眼睛亮了起来,我指着庙:“在那!”蓝天坚定的告诉我。“我知道了!”于是我便高兴的去参观文化。 也许不懂欣民族风俗的质朴,但我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化;也许不懂欣赏秀水山川的秀美,但我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化;也许不懂欣赏建筑的雄伟,但我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化;也许不懂汉字的灵动,但我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化;也许不懂文化广厚的底蕴,但我知道,文化藏在每个角落,等待我们去发现与爱护。 原来,文化真的就在这儿,你若去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