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9届初赛联播)大赛标范学校:广东片区湛江二中分赛点快讯(初高中)附500篇优秀作品
回帖:“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初三获奖作文
注;一等奖作为出版备选作品,只列出二等奖,三等奖供实验学校和大赛参与学校及关心文化作文成长的各届人士欣赏研究。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二等奖49篇
              湛江人身边的飘色
          作者:杨毓然年级:初三 指导老师:陈燕芬
 每年元宵节,湛江吴川都会举行飘色巡游。
  飘色源于晚清。有人说,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也有人说,在最初举行的游神赛会上,设计出的《哪叱出世》戏剧片断:一个身穿红绫兜,手执红缨枪的小孩,立在可以开合的莲花上。因为莲花是向上翘起的,所以称作翘色。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又称为飘色。
  飘色游行正是元宵活动的高潮,游行队伍长达数公里,吸引游人无数。当地老百姓,他们往往全家出动参与其中,形成一年一度的万人空巷的场景。无数的摄影发烧友,国内外的背包客慕名而来,场面极其壮观。各村各镇各乡的飘色队伍相约在一起陆续通过街头,以比试高低,过去飘色中的很多造型队伍均由人或牛马来拉,现在多用机动车。吴川飘色巡游一般历时4个小时。飘色巡游时以本地特有的“锣鼓班”(奏乐班名称)开道,后面跟着高举“大担”(彩旗)、罗伞(幡伞)、“八宝”(传说中八仙所用的宝贝)的仪仗队,各式仪仗光彩夺目,相互辉映。再后面是巡游的“飘色”。 飘色的造型多种多样,如《游湖借伞》、《盗灵芝》、《穆桂英》等,最著名的要数《六国封相》和《八仙过海》,这两个飘色是每次游行必然出现的风景。今天的飘色,既有舞龙、舞狮之类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有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华人所独有的以傩戏徒刑队伍组成的飘色阵营。
  过去,飘色是农民祈求神灵镇邪去病保平安,企盼丰年的原始祭神求福活动。多表现农民的扬善惩恶、安居乐业、传颂英雄、鞭挞恶人的朴素、善良心理。近年来,现代文明健康的内容也不断容于其中。出现了宣传科技、环保、水利的
   从晚清走来,历经百年的岁月洗礼。飘色已不只是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表演,每年自美国、墨西哥以及东南亚等国慕名前来观看的有几十万人。物飘然欲飞,惊险神奇的飘色表演,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岁月抹不去飘色的艺术魅力,它是吴川大地飞舞的神话,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现代的文明扑面而来,古老的文化渐行渐远。多年以后,你是否还记得那精彩纷呈的飘色?

清淡中品真味作者:柯朋晶年级:初三指导教师:陈燕芬
尝原汁美食,品真味人生。
——题记
  我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十几载人生路上,总有美食相伴。品尝过西餐的别致,感受过中餐的精美;体会过北方菜的浓重,领略过湖南菜的辛辣。各地美食,各有千秋,令人唇齿留香。但诸多香味中,最令我回味的却是我的家乡菜——保持原汁原味的各种白灼海鲜。
我生活的这座海滨城市湛江,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盛产海鲜,从名贵的龙虾、鲍鱼,到不知名的小鱼小虾,应有尽有,市场上随处可见。海鲜多,海鲜的食法也多。其中,白灼、清蒸是我们这里烹调海鲜的最主要方法。
  就这样白灼、清蒸,不油不腻,原汁原味,舌尖透出一丝丝鲜味,别有一番风味,令人欲罢不能。吃惯重口味美食的一些外地游客,初尝时也许会觉得太清淡了,可我觉得恰到好处。这份清淡正是我喜爱湛江菜的地方。一碟白灼小虾,清煮螃蟹,蘸一点醋,或蒜蓉辣酱,让那淡淡的酸辣与虾蟹的清甜混为一体,在口腔中散发开来。那滋味,有如花朵在舌尖初绽般鲜活,又令人神清气爽,胃口大开,总让我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不禁怦然心动。据说,宋代大词人苏轼被流放海南岛,途经吴川时,品尝了当地的米蟹,舌齿留香,大快朵颐,欣然留下了这样两句诗:“未看黄山徒对目,不吃米蟹空负腹。”我想,苏东坡先生尝到的也是我们的清蒸海鲜。因为他还在诗中写道:“执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况此酒与蟹,酝酿使之醇。”
同样是海鲜,外地人却喜欢浓烹重调。记得有一回跟妈妈在外就餐,吃过一盘椒盐中虾,味道不算差,虾也挺新鲜,只可惜佐料味完全掩盖了虾的原味,徒留满口的胡椒、辣椒味。这样一比,我更喜欢那清淡的鲜味了,喜欢那清纯质朴的滋味灵跃齿间的感觉。
  细细想起来,品人生跟品尝美食其实是相似的。食物加的佐料太多,会掩盖了它本质的滋味;人,如果过分粉饰自己,最终,只会失去自我,与人的隔膜就会越来越大。记得读过李白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人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当然,他追求的是文章风格,而我却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假如谁都能“天然去雕饰”,不虚伪,不做作,坦诚相待,返璞归真,世界该多美好啊!
  可生活中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6)
下一楼›:初三年级
三等奖49篇              我身边的民俗文化作者:唐聆雨年级:初三 ..
‹上一楼:   二等奖9篇 9、唐朝一日 初二(1)班 吕依霖 指导老师:杨艳春
晨起,梳洗迟,细钗 ..

查看全部回帖(2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