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最新理论)碣石底蕴论修仙  沧海恒楼有新意——《观沧海》另种凝视
长河发表于 2022-08-31 17:11
注:本文是《文化阅读历史审视法》中的部分内容。文化阅读讲究读脉、解脉、写脉三结合。只有正确梳理文学史的读脉,才能顺着这条绳,结合史脉、史料、史识、史场,以及个人生命轨迹和思想脉络,沿文字的路径去解读作品内涵。原文一万多字,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论世:历史的广角镜。分(一)事件背景:北征乌桓;(二)碣石底蕴:求仙问道。二、知人:个体思想投射。分(一)黄老道:时代潮流;(二)步出厦门行:生命长寿;(三)舆论环境:挟天令侯。三、剖文:历史现场解剖。分(一)大海形象:充满野心;(二)比照诗脉:修仙文化;(三)诗歌对比:底蕴传承;(四)教材解读:文化理解。
论文选入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时,压缩三分二字数,便只取核心内容。
本文的写作来自一次教学实战。2021年9月谭老师为重庆江津田家炳中学初一上教研课,选定《观沧海》。根据学情,该年级18个班,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优生班,二是少量中间层次,三是最差层次,大概占一半比例。
当时上最差层次班。怎么上?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还是创新?最后谭老师觉得不受束缚最好,文科没有听不懂的学生,只有教不出深度的老师。
文化底蕴与文化思辨的熏陶对学生的成长就像阳光和空气,必不可少。何况,文化课堂是谭老师的标配。用文化阅读和文化教学的眼光审视,发现该课的教参和历来解读脱离具体历史文化语境和人物思想及人物成长环境与政治环境,于是有了精妙的课堂设计和文化解读的争议呈现,也就有了这篇论文。
该文写完发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葛宇虹主任,立即得到认可。但因错过下半年与教材同步时间,故放在2022年第6期发表。
在此致谢江津田家炳中学初一教研组同仁,江津田家炳中学初一(16)班同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与责编。

碣石底蕴论修仙沧海恒楼有新意——《观沧海》另种凝视
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谭恒君
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 王洪

摘要:《观沧海》历来被理解为通过大海形象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但从曹操的家族背景、时代哲学、黄老信仰、政治处境等,结合碣石山的修仙文化底蕴和《步出厦门行》组诗题旨,张狂的大海只是曹操用来嘲笑和讽刺割据势力塑造的形象,它虽然野心膨胀,不可一世,但最终难逃沧海桑田的轮回,借此表现曹操全无取代汉王室的逆乱想法,展示了汉末黄老哲学追求生命永恒的美学思想和曹操的政治智慧。
关键词:修仙文化、政治野心、沧海桑田、文化传承与理解

部编教材七年级第1单元《古代诗歌四首》将曹操名篇《观沧海》列为首篇,足见教材编辑对这首诗歌的重视。从文学史角度看,《中国文学史》作者游国恩将其列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写景诗,袁行霈列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同时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篇章。这些荣耀足以支撑其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的主题,无论是以前的教材版本,还是部编版本,都认为借助大海形象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理想。但笔者认为这一主题值得磋商。
要正确认识一首诗的主题,即作者写作的意图,首先应该还原写作现场和相关时段内作者的思想及所处舆论环境,才能抽丝剥茧,寻得真相。

一、碣石底蕴:求仙问道‍

此诗作于曹操北征乌桓途中。曹操为什么要登碣石山?碣石山有什么文化底蕴,这底蕴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曹操登山时在精神上所受到的环境影响。
碣石山的文化底色,首先来自大禹治水的传说:这里是龙尾。大禹为了彻底治好水患,带人勘察地形。一行人从岐山、太行、恒山一路走来,一直到燕山的碣石,当大禹等人乘舟登山,来到山顶,看到山形如翘起的龙尾,大禹明白此处已是大陆尽头,于是命人在山峰正中竖起一座石制的“楬橥”,作为大地尽头的标志,并将此山命名为楬石山(后演变为碣石山)。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里记得清楚:“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勃碣”是渤海边上的碣石山,我国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载“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与史记记载相同。可见,碣石山在中国龙脉文化和地理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之共识。
其次来自于古代“三山”传说。水患过后,碣石山一带渐渐有了人烟,后来此地建立了古孤竹国。人们在山上远眺大海,于烟波浩淼间竟然发现了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于是碣石山渐渐成为修仙访道之所。
最后来自于战国后期在碣石山所形成的方术之风,连齐威王、宣王、燕昭王都派人入三山去求不长生之药。由此,形成碣石山独特的求仙修道文化,碣石山也被称为“三山五岳”之外的“神岳”。公元前215年秋巡时秦始皇登临碣石山,未见仙人,便派遣卢生入海寻找,还在碣石山附近修建行宫,等候出海求仙的人带回长生之药。公元110年,刘彻“北至碣石”登上碣石山,在山顶修建“汉武台”,祈仙求神。于是以碣石为中心,在其邻近海域和山东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