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最新理论)《中学语文》:“文化阅读”的模式:教学的文化重组(四)(一)(二)(三)
admin发表于 2019-12-25 20:46
“文化阅读”的模式:教学的文化重组——文化阅读理论及实践探索之四:基于学情和目标的文化运营谭恒君王洪

摘 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为文化阅读的实践者提供哪些让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呢?从教与学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掌控的教学性模式,二是学生独立的非教学性模式。从对象来说,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但教学性模式主要以群体为主,通过多种模式的组合,满足学生对文化塑造的远景和阅读应考的近景等不同需求。

关键词:模式需求文化学情

从环境来讲,可以分课内模式和课外模式。从方式来说,可以分为教学性模式和非教学性模式。从学情来说,可以分为顶层模式、需要模式、兴趣模式、补盲模式等。每一种模式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互相联系。
比如说教学性模式,可以有课本阅读型、课内外综合型、文化游学型、学情建构型等。非教学模式,可以有兴趣型、需要型等个性化阅读。
用图形表达为:

一、文化阅读的模式:需求下的文化改变
文化阅读通过以文化为原点思维的不同探索,构建不同的阅读思想及与之相适应的行动路径。根据目前的实践,介绍以下五类。
一是顶层阅读模式
即学生要成长为怎样的文化人这一问题语境下,根据中国文化经典和世界文化经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挑选,并分配在不同的学段和时间里,以达成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底色倾向的文化人格目标。
顶层阅读模式从逻辑和操作来说,可以分段进行,每个阶段确定一个相对能够实现的目标,比如初中目标、高中目标、大学目标等,最后完成学历教育的终极追求。从对象来说,可以针对群体,也可针对个体。这要视群情或学情而定。
顶层阅读不是被动地组合阅读内容,而是主动地进行改变。它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个体成为怎样的文化人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要基于地域群体基因和民族文化基因的特性,进行文化基因的优化和补充完善,乃至局部的改造。
从国家视角,可以对民族文化基因的盲点或弱点,进行基因修复或完善式植入。比如中国文化较弱的科技基因、逻辑基因等。这些基因的植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我们有耐心和恒心,一代代调试,最终会生成为自身的一种文化传统。
从地域视角,可对地域群体的文化基因进行校正、补充、完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群体的文化思维与文化性格,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通过阅读设计来导化这个群体的成长,从而促进群体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的优化。比如巴人文化基因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可以多读《论语》,以增儒雅温和之气。而川人文化基因却刚好相反,热衷追求生命的舒适度和长度,刚性不足,就应该多读《孟子》或朱熹文章,以增加“浩然之气”和“奋发直前”之气。
可惜,能这样思考和引导的教育理论太少,甚至我们在海量阅读时,也没有意识到可以借助文化阅读促进地域群体的文化进化。
从个体视角,顶层阅读是根据学生底色解决学生未来的终极文化形象这一问题。仅仅靠一套部编教材,无法满足当前两亿多学子的成长需求。教材毕竟是面向全国,而各省市有群体差异,相同群体还有个体差异。
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协调力,主动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共同为每位学生设计基于先天和后天复杂环境下的阅读成长,以实现学生的文化追求和人生理想。

二是需求阅读模式
实施文化阅读的学校并不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而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学段均有可能。这就涉及不同区域、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积累,需要尊重他们的阅读基础,再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比如初三同学功利性强,希望通过文化阅读对接文化作文,获得考场高分;或希望对接阅读试题,解决某方面的阅读弱势等。
三是兴趣阅读模式
对有一定基础和兴趣倾向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文化熏陶,快速形成对某种或某些文化的高强度积累,为一生的文化发展甚至文化研究打下基础。
四是补盲性阅读模式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可能会形成学养结构的不合理,甚至存在某种文化的缺失。比如中考越来越注重“立德树人”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但对德文化和儒道释三结构的文化整体演变,很多同学并没有文脉经纬上的经典积累,多数只是政治口号式的空洞印象,在中考中往往吃亏。这就需要对文化盲区进行补救式阅读设计。

五是教学性阅读模式
这是教师直接以课堂为阵地进行文化阅读教学,也是对学生最有力最直观的文化提升。通常有以下几种模式:
1、课本阅读型。抓住教材为核心,强调单元整合,形成教学中的文化重组。比如部编七年级(上)教材,以现代文为例。根据文化分类,结合教材的基本篇目,我们进行文化编辑,可形成以下类型:(1)《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四季文化;(2)《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走一步,再走一步》,成长文化;(3)《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亲情文化;(4)《猫》,宠物文化;(5)《女娲造人》,创世文化;(6)《再塑生命
下一页 (1/4)
回帖(3):
3楼:“文化阅读”的解读方法:依靠文化基因密匙‍
——文化阅读理论及实践探索之三:基于文 ..
2楼:文化阅读的内容构建:走进文脉的长河——文化阅读理论及实践探索之二:文脉梳理型与文脉归类型教 ..
1楼:“文化阅读”理论及实践探索系列论文——中华文化复兴背景下的文化教学追求
谭蘅君
“文 ..

全部回帖(3)»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